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英子的故事(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

書城自編碼: 353595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中國兒童文學
作者: 林海音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571256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4.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售價:HK$ 109.3
杯中风土:日本酒的文化史
《 杯中风土:日本酒的文化史 》

售價:HK$ 90.9
简读中国史(全四册)
《 简读中国史(全四册) 》

售價:HK$ 282.4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3)
《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3) 》

售價:HK$ 342.7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海岸线演变特征
《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海岸线演变特征 》

售價:HK$ 423.2
更好的行为:给教师的指南(教师成长系列)
《 更好的行为:给教师的指南(教师成长系列) 》

售價:HK$ 78.2
闽南佛教寺庙建筑艺术与景观研究
《 闽南佛教寺庙建筑艺术与景观研究 》

售價:HK$ 181.7
烧掉你的船:将焦虑转化为积极行动的9个策略
《 烧掉你的船:将焦虑转化为积极行动的9个策略 》

售價:HK$ 68.8

 

編輯推薦:
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系列,林海音创作精华全收录,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有一套林海音。
名著 名家绘制=文学精品,徐素霞 吕游铭 何云姿 贝果 金幸佳 孔雀绿,六位两岸知名画家精心绘制插图,为读者呈现文字与图画的艺术盛宴
林海音女儿夏祖丽亲自授权,更权威、更专业的版本。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童年不可或缺的《城南旧事》,华语文坛祖母林海音*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出版近六十年,感动一代又一代读者!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专业排版,精心编校,生词注释,让孩子阅读零障碍。
內容簡介:
《英子的故事》为林海音儿童文学精品系列(全六册)中的一本。
本系列将林海音儿童文学创作精华全收录。由林海音女儿夏祖丽亲自收集、整理、授权。《宋妈没有来》 《英子的故事》 《城南旧事》,三部曲完整还原台湾文坛祖母林海音的城南书写;《薇薇的周记》 《想飞的乌龟》 《快乐池塘》,林海音写给孩子的成长故事、寓言和童话。更有徐素霞、吕游銘、何云姿、贝果、金幸佳、孔雀绿六位两岸知名画家精心绘制插图,为读者呈现文字与图画的艺术盛宴
《英子的故事》为林海音回忆其童年生活的短篇故事集。故事里,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家里有温柔的爸爸贤惠的妈妈调皮的孩子;故事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家,家里有爱充老大的我、乖巧的妹妹、爱热闹的邻家小孩和家家酒;故事里还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这个世界有不识字却识得品格的宋妈,还有教会我时髦的理发师小徒弟《英子的故事》语言虽浅显,感情却至深,每句对白、每个画面都是作者的匠心安排,为童年带来一场时空旅行般的追忆。
關於作者: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成长于北京的台湾作家,台湾文学发展的奠基者,世界华文作家终生成就奖获得者。著有四十余部令人难忘的作品,发掘无数优秀写作人才,编选出版数百部优质书籍。晚年投入两岸文学交流及出版工作,是最早推动两岸文学交流的人。所著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孩子。
目錄
序 英子不老 4
我的家啊 9
三盏灯 22
文华阁剪发记 32
天桥上当记 54
虎坊桥 69
妹妹啊,你在哪儿? 87
英子的乡恋 96

绢笠町忆往 114
静静地听 128
后记 追寻母亲的足迹 136
前言序英子不老
母亲的童年回忆在北京城南游艺园里的那些说书、京韵大鼓、杂耍、变戏法、地方戏里;我们的童年回忆在台北城南川端桥畔夏夜的凉座里,那里也有说书、相声,还有唱歌和蒙古烤肉。
念小学时,每到周末晚上,父母亲就带我们上厦门街那家四川馆吃饭。吃完晚饭,我们照例到附近的一家大文具店逛逛,母亲说:每个孩子进了文具店,眼睛就会发亮。我在店里东看看、西摸摸,什么都好。母亲最能看穿孩子的心,她慧黠地笑着说:好像看看都过瘾似的!不过,每回逛文具店,倒也没空手而回过,小手里总会捏拿着一两支香水铅笔或是一块小橡皮擦什么的。迎着晚风,闻着那俗丽的香水铅笔味儿,我们慢慢地散步回家。
四个孩子的六口之家,靠两支勤奋的笔,负担不轻,母亲常常说我们是苦中作乐。父母亲给了我们自由和爱,使我们不觉得匮乏。幸福,在艰苦的岁月中特别动人!序英子不老
母亲的童年回忆在北京城南游艺园里的那些说书、京韵大鼓、杂耍、变戏法、地方戏里;我们的童年回忆在台北城南川端桥畔夏夜的凉座里,那里也有说书、相声,还有唱歌和蒙古烤肉。
念小学时,每到周末晚上,父母亲就带我们上厦门街那家四川馆吃饭。吃完晚饭,我们照例到附近的一家大文具店逛逛,母亲说:每个孩子进了文具店,眼睛就会发亮。我在店里东看看、西摸摸,什么都好。母亲最能看穿孩子的心,她慧黠地笑着说:好像看看都过瘾似的!不过,每回逛文具店,倒也没空手而回过,小手里总会捏拿着一两支香水铅笔或是一块小橡皮擦什么的。迎着晚风,闻着那俗丽的香水铅笔味儿,我们慢慢地散步回家。
四个孩子的六口之家,靠两支勤奋的笔,负担不轻,母亲常常说我们是苦中作乐。父母亲给了我们自由和爱,使我们不觉得匮乏。幸福,在艰苦的岁月中特别动人!
小时候,我们常常把家里的几把藤椅倒扣在地板上,长长地摆上一排,藤椅上再蒙上大棉被,我们就在里头钻,像是在地道、碉堡里一样有趣,母亲有时还会帮我们摆,甚至给我们出主意,把几个枕头堆起来,就成了碉堡口的炮台。
她也从来没有进我们房间东搜西寻或是动手整理,她说:小孩子整理书籍、收拾纸屑、剪贴壁画,有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东西嘛!妈妈插手其间,破坏了他们的自主力。人天生就有权利与责任感,赋予他权利,自然他就负起责任来了。
小时候,我们淘气,母亲要发脾气管教时,她常常会扑哧一声笑出来,那只要打孩子的手也就高高地举,轻轻地落了。有一回,我说:妈,你干吗要笑嘛?她说: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淘气事儿了。
母亲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我想拦阻孩子去玩一盆水的时候,忽然想到我小时候在雨地光了脚蹚水的快乐,那么孩子只要求一盆水,实在算不得淘气。
多年前,有一次和母亲聊天,母亲说:我有一个老九霞的鞋盒子,盒子里住着我用火柴棒做的小脚儿娘,我常常跟同伴捏着自己的小脚儿娘,哆、哆、哆地走到对方的鞋盒里,展开两家的来往。敲门、开门、让座、倒茶、吃东西、聊天,我们假装成大人,假装成家庭主妇,说的都是大人话,爱说什么说什么,不受限于大人,有意思得很!
后来她写了一篇《我的童玩》,就写到她的小脚儿娘。母亲写道:我愿意从记忆中找出我童年的游乐、我的玩具和一去不回的生活。
母亲晚年用心为孩子写了许多有趣可读的东西。
母亲不但喜欢为孩子写故事,也翻译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给孩子们。她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出版高水平的文学作品,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开始开辟儿童书的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母亲接近六十岁了,父亲希望我能够多帮帮母亲,于是我辞去原来的工作,到母亲主持的出版社协助编务。母亲编辑点子多,眼光准,又能创新,我们联手编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书,其中有好几本得到文学奖。她总是乐在工作,有时一大早兴致勃勃地进办公室说:来,咱们好好把这批书做起来!
1971年,台湾有一批小学老师参加教师研习会培训,母亲担任指导教师,带领一个写作小组。在她的指导引领下,后来有好几位老师成为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自1968年到1996年,近三十年间,母亲受邀加入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审会,为全台湾的小学生编审语文课本,并主稿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她把儿童文学的精神和趣味注入原本略显枯燥的教科书,得到社会及教育界的赞赏。大家认为低年级的语文课本呈现一番新气象,那是林海音风格。
与母亲接触过的人往往会发觉她是个很有童心的人。儿童文学作家桂文亚说的一段话最传神:林海音先生无论在讨论事情还是谈天时,都常会不自觉流露出天真,这个天真不是造作,是很自然地把她看见的事情描述出来。由于她从小在北京成长,词汇丰富,再加上感觉敏锐,又是一个小说家,所以叙述的过程很活泼,常把生活中平淡的事说得有趣、写得生动,这样的作品也就很接近儿童心灵及趣味。
七十六岁那年,母亲写下:英子的心还是七十六年前的那颗心,把家人和朋友紧紧搂在心上,到老不变。
七十七岁那年,她聆听与她的名字只差一个字的钢琴家林海为《城南旧事》谱写的一组乐曲,写下了一首略带伤感的回忆童年的小诗: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忆我的童年,忽见柳条儿摇曳,柳絮飞扬,柳絮吹向我脸上,鼻孔里刺痒。抚摸着鼻尖,泪珠儿沾湿了我七岁的小手。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向我自己的心诉求:给我以一盏七月的莲花灯,提着它,我去踏冬月的雪,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听到城南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七十八岁那年,她许下未来要专注于儿童文学写作的心愿,可惜这个心愿终因健康因素,半途而废。
2001年12月1日,母亲病逝于台北,享年八十三岁。我在重新阅读她的儿童文学作品时,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喜欢她的文章。因为,她一直是站在孩子这一边的。十三岁失去父亲,仓促结束童年,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的母亲,就像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里的英子,那个好奇天真的英子,一直在她的心里,从来没离开过。
內容試閱
序英子不老
母亲的童年回忆在北京城南游艺园里的那些说书、京韵大鼓、杂耍、变戏法、地方戏里;我们的童年回忆在台北城南川端桥畔夏夜的凉座里,那里也有说书、相声,还有唱歌和蒙古烤肉。
念小学时,每到周末晚上,父母亲就带我们上厦门街那家四川馆吃饭。吃完晚饭,我们照例到附近的一家大文具店逛逛,母亲说:每个孩子进了文具店,眼睛就会发亮。我在店里东看看、西摸摸,什么都好。母亲最能看穿孩子的心,她慧黠地笑着说:好像看看都过瘾似的!不过,每回逛文具店,倒也没空手而回过,小手里总会捏拿着一两支香水铅笔或是一块小橡皮擦什么的。迎着晚风,闻着那俗丽的香水铅笔味儿,我们慢慢地散步回家。
四个孩子的六口之家,靠两支勤奋的笔,负担不轻,母亲常常说我们是苦中作乐。父母亲给了我们自由和爱,使我们不觉得匮乏。幸福,在艰苦的岁月中特别动人!
小时候,我们常常把家里的几把藤椅倒扣在地板上,长长地摆上一排,藤椅上再蒙上大棉被,我们就在里头钻,像是在地道、碉堡里一样有趣,母亲有时还会帮我们摆,甚至给我们出主意,把几个枕头堆起来,就成了碉堡口的炮台。
她也从来没有进我们房间东搜西寻或是动手整理,她说:小孩子整理书籍、收拾纸屑、剪贴壁画,有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东西嘛!妈妈插手其间,破坏了他们的自主力。人天生就有权利与责任感,赋予他权利,自然他就负起责任来了。
小时候,我们淘气,母亲要发脾气管教时,她常常会扑哧一声笑出来,那只要打孩子的手也就高高地举,轻轻地落了。有一回,我说:妈,你干吗要笑嘛?她说: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淘气事儿了。
母亲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我想拦阻孩子去玩一盆水的时候,忽然想到我小时候在雨地光了脚蹚水的快乐,那么孩子只要求一盆水,实在算不得淘气。
多年前,有一次和母亲聊天,母亲说:我有一个老九霞的鞋盒子,盒子里住着我用火柴棒做的小脚儿娘,我常常跟同伴捏着自己的小脚儿娘,哆、哆、哆地走到对方的鞋盒里,展开两家的来往。敲门、开门、让座、倒茶、吃东西、聊天,我们假装成大人,假装成家庭主妇,说的都是大人话,爱说什么说什么,不受限于大人,有意思得很!
后来她写了一篇《我的童玩》,就写到她的小脚儿娘。母亲写道:我愿意从记忆中找出我童年的游乐、我的玩具和一去不回的生活。
母亲晚年用心为孩子写了许多有趣可读的东西。
母亲不但喜欢为孩子写故事,也翻译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给孩子们。她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出版高水平的文学作品,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开始开辟儿童书的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母亲接近六十岁了,父亲希望我能够多帮帮母亲,于是我辞去原来的工作,到母亲主持的出版社协助编务。母亲编辑点子多,眼光准,又能创新,我们联手编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书,其中有好几本得到文学奖。她总是乐在工作,有时一大早兴致勃勃地进办公室说:来,咱们好好把这批书做起来!
1971年,台湾有一批小学老师参加教师研习会培训,母亲担任指导教师,带领一个写作小组。在她的指导引领下,后来有好几位老师成为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自1968年到1996年,近三十年间,母亲受邀加入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审会,为全台湾的小学生编审语文课本,并主稿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她把儿童文学的精神和趣味注入原本略显枯燥的教科书,得到社会及教育界的赞赏。大家认为低年级的语文课本呈现一番新气象,那是林海音风格。
与母亲接触过的人往往会发觉她是个很有童心的人。儿童文学作家桂文亚说的一段话最传神:林海音先生无论在讨论事情还是谈天时,都常会不自觉流露出天真,这个天真不是造作,是很自然地把她看见的事情描述出来。由于她从小在北京成长,词汇丰富,再加上感觉敏锐,又是一个小说家,所以叙述的过程很活泼,常把生活中平淡的事说得有趣、写得生动,这样的作品也就很接近儿童心灵及趣味。
七十六岁那年,母亲写下:英子的心还是七十六年前的那颗心,把家人和朋友紧紧搂在心上,到老不变。
七十七岁那年,她聆听与她的名字只差一个字的钢琴家林海为《城南旧事》谱写的一组乐曲,写下了一首略带伤感的回忆童年的小诗: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忆我的童年,忽见柳条儿摇曳,柳絮飞扬,柳絮吹向我脸上,鼻孔里刺痒。抚摸着鼻尖,泪珠儿沾湿了我七岁的小手。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向我自己的心诉求:给我以一盏七月的莲花灯,提着它,我去踏冬月的雪,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听到城南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七十八岁那年,她许下未来要专注于儿童文学写作的心愿,可惜这个心愿终因健康因素,半途而废。
2001年12月1日,母亲病逝于台北,享年八十三岁。我在重新阅读她的儿童文学作品时,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喜欢她的文章。因为,她一直是站在孩子这一边的。十三岁失去父亲,仓促结束童年,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的母亲,就像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里的英子,那个好奇天真的英子,一直在她的心里,从来没离开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