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內容簡介: |
《病理学实验指导》共14章,每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概要、标本观察方法、实验内容(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观察要点和描述方法、病例讨论及复习思考题。实验大体标本均有相应病史简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病变或疾病的动态观察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病理联系的能力,促进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医学生培养应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构想的贯彻落实。《病理学实验指导》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临床病理联系,适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病理学实验。
|
目錄:
|
目录
绪论 1
**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6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16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0
第四章 炎症 28
第五章 肿瘤 39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56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67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77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90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 98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08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122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131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137
附 病理学实验报告模版 146免费在线读绪论
法是临床疾病诊断及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可靠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础上阐述各器官系统中每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学习时要互相参考,尤其在学习各论时要密切联系总论。
(biopsy)、细胞学检查(cytologic examination);后者包括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等。尸体剖检(简称尸检)
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的方法。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用局部切取、钳取、粗针穿刺或搔刮
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诊断的方法,为疾病诊断,尤其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活检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疾病预后的判断、疗效的判定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病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细胞学检
查是通过获取病变处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诊断,因其操作简单、患者配合度高而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其诊断结果有
时需用活检进一步验证。
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等)进行细致的观察、测量、取材和记录,必要时可摄影
留作资料。实验课所观察的大体标本,一般都是用10% 中性甲醛液固定后的标本,其能保持组织器官的原有形态和基本
结构,但与新鲜标本相比,体积会缩小,质地会变硬,颜色会变浅、变灰。具体观察方法如下:
及切面情况等),并与正常器官或组织比较,找出病变或病灶。实质器官体积增大时被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外翻,
体积缩小时被膜常皱缩、边缘变锐、表面血管弯曲;空腔器官(如肠管等)应观察管腔有无扩张或狭窄,管腔内有无内
容物及其形态,管壁有无增厚或变薄。
灶分布。③大小:通常采用直尺测量病灶,体积以长×宽×厚来表示,面积以长× 宽来表示,单位一般用厘米表示。一
些特殊病灶还可以参照常见实物来描述,如针尖大、米粒大、黄豆大等。④颜色:由于坏死、出血或色素沉着,病灶会
出现特殊的颜色,如出血区固定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组织固定后变成灰白色或灰黄色。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界是否
清楚,是否有包膜,对周围组织是否产生压迫或破坏等。绪论
实验目的
1. 掌握 病理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 熟悉 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3. 了解 病理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一、实验目录
二、理论知识概要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病理学检查方
法是临床疾病诊断及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可靠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病理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阐述各种疾病的共同病变及其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各论则是在总论的基
础上阐述各器官系统中每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学习时要互相参考,尤其在学习各论时要密切联系总论。
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包括人体病理学与实验病理学两大类。前者包括尸体剖检(autopsy)、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细胞学检查(cytologic examination);后者包括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等。尸体剖检(简称尸检)
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的方法。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用局部切取、钳取、粗针穿刺或搔刮
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诊断的方法,为疾病诊断,尤其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活检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疾病预后的判断、疗效的判定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病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细胞学检
查是通过获取病变处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诊断,因其操作简单、患者配合度高而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其诊断结果有
时需用活检进一步验证。
三、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方法
(一)病理大体标本观察方法
1. 标本来源 所有大体标本为手术切除或尸体解剖所取得的病变组织与器官经过固
定制作而成。
2. 观察方法 大体标本观察方法主要是指运用肉眼或辅以量尺等工具,对大体标本的病理变化(如形状、大小、重
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等)进行细致的观察、测量、取材和记录,必要时可摄影
留作资料。实验课所观察的大体标本,一般都是用10% 中性甲醛液固定后的标本,其能保持组织器官的原有形态和基本
结构,但与新鲜标本相比,体积会缩小,质地会变硬,颜色会变浅、变灰。具体观察方法如下:
(1)辨认大体标本:首先辨认是何种器官、组织或其中的一部分;若为完整器官,尽量明确其解剖方位。
(2)观察其一般形态: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全面观察器官或组织的一般形态(包括体积、形状、颜色、质地、表面
及切面情况等),并与正常器官或组织比较,找出病变或病灶。实质器官体积增大时被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外翻,
体积缩小时被膜常皱缩、边缘变锐、表面血管弯曲;空腔器官(如肠管等)应观察管腔有无扩张或狭窄,管腔内有无内
容物及其形态,管壁有无增厚或变薄。
(3)病灶的观察。①位置:病灶位于器官或组织的哪个部位。②数量和分布:病灶为单个还是多个,是弥漫还是局
灶分布。③大小:通常采用直尺测量病灶,体积以长×宽×厚来表示,面积以长× 宽来表示,单位一般用厘米表示。一
些特殊病灶还可以参照常见实物来描述,如针尖大、米粒大、黄豆大等。④颜色:由于坏死、出血或色素沉着,病灶会
出现特殊的颜色,如出血区固定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组织固定后变成灰白色或灰黄色。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界是否
清楚,是否有包膜,对周围组织是否产生压迫或破坏等。
3. 病理诊断 根据所见病变特点,结合理论知识做出病理诊断。病理诊断的书写格式为器官名称+病理变化或病名
,如肝淤血、肠伤寒及肺癌等。
(二)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
1. 组织切片制作 取自病变器官的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染色等过程制备。一般用苏木精-
伊红(H-E)染色,核呈紫蓝色,细胞质呈红色。
2. 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注意分清切片的正反面,初步了解组织切片的结构(如疏松或致密),颜色是否均匀。
(2)低倍镜观察:按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全面观察,首先辨认是何种器官组织,然后找出病变部位,确
定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高倍镜观察:观察组织的形态及病变的细微结构,必须将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结合,灵活运用,避免仅在低倍
镜或仅在高倍镜下观察。
(4)观察非主要病变部位:观察其有无改变及改变的特点,一定要把镜下所见与肉眼所见的现象联系起来。
3. 病理诊断 学会用病理学的术语来描述病变,分析综合所见病变特点,做出病理诊断,书写方法同大体标本的病
理诊断。
(三)观察病理大体标本、组织切片时的注意事项
1. 用动态发展的观点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 实验课时所观察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只能反映该疾病发展过程
中的某一阶段。为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对所观察到的病变,必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其来源及可能的发展结果
。
2. 结合病变密切联系临床 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的相互影响,从病变
出发,联系临床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即进行临床病理联系。
3. 注意主要病变的观察 病变器官的改变常是复杂的,观察时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主要矛盾,做出正
确的判断。
4. 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前应预习实验指导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做到预习并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
病理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的解剖学、组织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知识。
四、实验内容
病理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病变器官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看教学录像、临床病理病例讨论、书写实验报告
等。其中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的观察是病理学诊断的主要手段,也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病理学每次理论课讲
授之后均配合一次相应实验,实验时必须掌握并灵活运用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
(一)病理实验课的目的和意义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以形态学研究方法为主的学科,病理学的教学一般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实验课
主要是通过观察人体病变组织和器官的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形态变化,充分理解和验证理论课内容,达到形态与功能
、局部与整体、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之间相结合的目的,是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实验课有以下几
个目的:
(1)通过对病变器官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使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加深对
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较牢固地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
(2)通过观察并描述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病变特点,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终做出病理诊断,有助于培
养学生病理诊断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对病变器官的观察,联系其功能变化,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宏观认识疾病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
生思考及解决临床问题,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病理实验室规则
(1)遵守纪律,按编号入座,有序取用显微镜及组织切片。
(2)爱护显微镜、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及其他教具,不得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按价酌情赔偿。
(3)保持肃静,不得喧哗、谈笑、打闹,禁止吸烟、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
(4)保持室内整洁,每次实验完毕,值日生应按编号归还大体标本,做好实验室清洁,关好水电门窗。
(5)每次实验必须穿好工作服,不得穿拖鞋进入实验室。
(三)标本、切片观察方法
选取大体标本(如心脏肥大标本)及组织切片(如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切片),由教师进行标本、切片观察方法讲解
。
(四)临床病理病例讨论
1. 病例讨论的目的 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对学生横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典型病例的临床病理
(尸体剖检)资料,能够积极主动查阅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病理学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师指导
下,通过病例讨论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疾病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疾病的整体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2. 讨论步骤
(1)前期准备:提前2 周布置拟讨论病例,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病例和讨论题,按器官或系统进行归纳分析,确定病
变部位,分析病变器官或组织的大体形态及镜下所见病理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初步做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查阅文
献资料,分析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主要病变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2)分组讨论:按5~6人一组,将每个小班学生分为若干组,分组讨论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根据讨论意见并进一步
查阅文献,书写病例讨论报告。
(3)课堂讨论:讨论由实验课教师主持,首先进行小组间讨论,每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做中心发言,小组其他成员可
就讨论结果做补充发言。
(4)归纳总结:教师对病例及学生讨论意见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提高。
(五)观看教学录像及多媒体课件
配合教学内容,放映相关章节的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以强化教学效果。
(六)病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包括描述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特点,绘制组织学改变图等。病变描述与绘图是病理学实验课的重
要部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病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准确记忆病变特点和组织形态。
1. 病变描述 要求必须客观实际地描述典型病变,突出重点,文字简练,条理清楚,并做出病理诊断。
2. 绘图要求和方法 能表现出器官的特点和病变的重点,注意比例适当、色彩正确,并辅以文字注释。通过实验报
告的规范书写,不仅可增强实验的教学效果,而且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1)课前需准备好绘图工具:包括2B 铅笔,HB 铅笔和红、蓝铅笔各一支,橡皮、直尺、削笔刀、绘图纸等。
(2)绘图前应全面观察,选择典型部位进行绘图:绘图务必真实、准确、整洁明了,要注意各细胞的大小比例、位
置和毗邻关系、细胞质着色的深浅等,不得做任何修饰。
(3)标注清晰,整洁美观:图的各部分都要以点或线来表示。用线条表示图的范围,点的疏密表示明暗或浓淡,线
条的粗细要均匀,点要圆润。
(4)图的大小、位置应适宜:图的位置一般偏于纸的左侧,右侧作引线及标注,要在相应的结构旁以横线标注名称
,名称要完整准确,一般较大的图每页绘一个,同一类的小图可在一张纸上绘数个,但应分布恰当,预留注释的位置。
(5)绘图过程:绘图时先用HB 铅笔把标本轮廓及主要部分轻轻画出,再根据草图添加各部分详细结构,*后用2B
铅笔或红、蓝铅笔以清晰的线条绘出全图,不必要的笔画用橡皮擦去。
(6)绘图纸上所有的字必须用铅笔以楷体书写:字迹不可潦草,注字排列整齐,注字引线应水平伸出,各引线不能
交叉,图的名称应标在该图的下面,还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七)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双手握取显微镜。
(2)开关光源时应将亮度调节器调到*小;暂时离开(如观察大体标本)时,将亮度调到*小,不需要关闭光源,
以延长灯泡使用时间。
(3)放置病理切片于镜台上时要将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
,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至通光孔的正中。
(4)观察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切片约5 毫米处,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必须从右侧同时进行
观察,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切片损坏。转换物镜时应先将载物台降低,然后在侧面观察下升高载物台,以免压碎切
片。
(5)随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卫生。
五、复习思考题
(一)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