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內容簡介: |
石库门是近代上海的老房子,绞圈房是上海真正的本地老房子。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绞圈房一直默默无闻,以致到了濒危阶段。《上海绞圈房揭秘:真正的本地老房子》一书探讨了上海绞圈房的来历,阐述了绞圈房的建筑和审美特征,分析了绞圈房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介绍了绞圈房的历史分布和亟待保护的现状。这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上海绞圈房的书籍,由从小出生于绞圈房的作家和高级建筑师执笔撰写,前有两位建筑界专家写的序文,后附有10多位上海绞圈房主人和家属的亲历文章,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又更添真实性。全书近10万字,近百张图片。
绞圈房是正在消失的特色建筑,也是不该忽略的文化记忆,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
關於作者: |
朱亚夫,笔名方波、太公寿等,斋名紫来斋、楼中阁、青史楼等,上海市人。自小出生于上海绞圈房中, 曾任上海老年报总编辑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社主编、九九关爱网顾问团团长等。系中国散文学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书房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海内外近200 家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 8000 多篇,编著有《名人书斋》《游览新 沪上八景 》《名家斋号趣谈》《黄昏风景线》《寿星列传》《老年生活实用大全》《人生畅想曲》等。
娄承浩,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档案室主任、副研究馆员,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丛书编委、《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实录》编委。1988年以来在报刊上发表档案学术论文和建筑专题文章 250多篇,与他人合著出版《老上海经典建筑》《老上海石库门》《上海百年建筑师和营造商》等15本。退休后任上海市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档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
目錄:
|
导言
第一章 绞圈房溯源
一、北京、晋中、皖南的四合院
二、江南民居
三、绞圈房
第二章 绞圈房特征
一、建筑特征
二、审美特征
三、与北京四合院、江南民居的特征比对
第三章 绞圈房与石库门
一、石库门起源
二、石库门与江南民居
三、石库门与绞圈房
第四章 经典绞圈房
一、承裕堂
二、恒心堂
四、傅雷故居
五、海宁路双绞圈房
第五章 绞圈房的现状
一、绞圈房的分布
二、绞圈房的现状
三、绞圈房的保护
四、上海市政协文史委的重视
第六章 绞圈房的文化空间
一、文化传承
二、公共空间
三、书香气息
四、历史沉淀
附录
我家的绞圈房子
绞圈房的生活变成了字矿
钱氏家族的百年民宅
海宁路绞圈房拍摄散记
朱家潭子的绞圈房子
绞圈房子中的乡愁
闸北陆氏原住民居与绞圈房子
苏局仙先生故居东湖山庄
南翔镇陈知美堂
嘉定徐氏积善堂
绞圈房的回忆
家住镇上的绞圈房子
我家绞圈房的特色
请给上海本地老房子一席之地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一
让绞圈房再现生命活力
随着上海的城市化持续发展以及城市里的建筑更新进程的不断深入,保护和发掘传统的江南建筑,探寻上海本土稀缺的老建筑资源,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学者及普通大众的关注,他们都自觉地参与到探索研究活动中。
绞圈房这类民居建筑,虽然没有石库门那样经典流传、有影响力,但也是城市历史不可磨灭的见证。本书作者娄承浩先生对上海历史建筑、街区的追寻、发掘与保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感情。他数十年如一日,收集了大量资料,整理出不少珍贵档案,同时也身体力行、潜心研究、笔耕不辍。他多年前萌发研究绞圈
房的想法,经过大量的探索、考证和实地调查研究,以历史的眼光去求证绞圈房在上海的存在状况,对其在历史上的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行探索。他根据传统四合院建筑形式与居住形态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变,结合上海绞圈房的实际建筑案例,总结出绞圈房是一种在居住需求上能够同时满足两三代同堂,安全性能上能够抵
御倭寇入侵与其他匪患,并且具有江南水乡民居特色的上海本土老房子。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从绞圈房的平面布局、建造方法、空间构成、材质选用等方面,结合集成、分析、化解、归纳等方法,让这种被边缘化的老上海传统民居再现生命活力。
邢同和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资深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序二
濒危的古民居上海绞圈房
上海地区有一种濒危的古民居,民间俗称绞圈房子。它既有江南宅院围屋的外形特色,又有滨海乡土建筑的风格特色,是上海传统民居的一种类型。虽然绞圈房未见史书详载,长期以来也未被学界重视,但在上海的城郊和乡间已有二三百年的传承历史,至今风貌犹存,是极其宝贵的民居建筑遗产和乡土文化记忆。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上海绞圈房的独特价值被重新发现,抢救保护绞圈房也正在成为共识。
朱亚夫、娄承浩两位先生的新著是他俩多年收集、整理史料和调查研究实例的合作结晶。该书内容翔实,为广大读者了解上海绞圈房的前世今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记录了当代人抢救绞圈房这一上海乡土民居的探索历程。同时,该书也向世人揭示:福建有一种围屋叫土楼,云南有一种围屋叫一颗印,上海也有一
种围屋叫绞圈房。
张雪敏
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