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郑传寅文集(全六册):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欧洲戏剧史、中国传统节日、论文集。

書城自編碼: 35464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郑传寅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X2912689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战胜人格障碍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漫画三国一百年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編輯推薦:
《郑传寅文集》全六册:《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欧洲戏剧史》《中国传统节日》《论文集》
內容簡介:
《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从我国传统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古典戏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特殊现象,并剖析其精神实质,并探讨戏曲文学、表演艺术等。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是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峰上,从宇宙观、生产方式、宗教精神等各个方面总结分析中国戏曲文化,在比较中见特点,在论辩中见深度,在超越中见高度,展现中国戏曲文化无比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底蕴,是一本优秀的古典戏曲研究专著。
《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是一部学术专著,上编《古代戏曲与东方戏剧》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戏曲与印度、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古代戏剧的关系,对戏曲系从印度输入的成说提出了质疑,通过与周边国家古代戏剧的比较,概括戏曲的民族特色,发掘其精神蕴涵和独特价值,寻找古代戏曲在东方文化体系中的历史坐标;下编《古代戏曲与东方宗教》主要论述戏曲、道二教的关系,考察古代戏曲中的宗教剧目及人物。
《欧洲戏剧史》是一部描述和考察欧洲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发展历史的专著。它以时间为主线,分区域描述了欧洲各地戏剧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艺术特色和主要作家作品等内容。该书的完成对戏剧学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在外国戏剧研究和教学方面也作有突出的贡献,是戏剧研究领域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从我国传统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古典戏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特殊现象,并剖析其精神实质,并探讨戏曲文学、表演艺术等。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是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峰上,从宇宙观、生产方式、宗教精神等各个方面总结分析中国戏曲文化,在比较中见特点,在论辩中见深度,在超越中见高度,展现中国戏曲文化无比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底蕴,是一本优秀的古典戏曲研究专著。
《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是一部学术专著,上编《古代戏曲与东方戏剧》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戏曲与印度、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古代戏剧的关系,对戏曲系从印度输入的成说提出了质疑,通过与周边国家古代戏剧的比较,概括戏曲的民族特色,发掘其精神蕴涵和独特价值,寻找古代戏曲在东方文化体系中的历史坐标;下编《古代戏曲与东方宗教》主要论述戏曲、道二教的关系,考察古代戏曲中的宗教剧目及人物。
《欧洲戏剧史》是一部描述和考察欧洲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发展历史的专著。它以时间为主线,分区域描述了欧洲各地戏剧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艺术特色和主要作家作品等内容。该书的完成对戏剧学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在外国戏剧研究和教学方面也作有突出的贡献,是戏剧研究领域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中国传统节日》,作者郑传寅。系《郑传寅文集》之一部,全书列专章分别介绍目前仍备受重视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小年、除夕等九大传统佳节。考证每个节日的来源、形成的时间,纠正现有同类图书之谬说,介绍每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并考察这些习俗的历史流变和地域性差异,分析、衡定该节日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的价值,然后精选历代题咏该节日的诗词曲并进行必要的解读,比较准确、深入、全面地把握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每章皆附知识链接,回答人们普遍关心且有趣味的关于该节日的问题。书末附有《未列专章介绍的其他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中国现代节日》三张表,以便读者得中国节日之全貌。
《论文集》主要是郑传寅教授在戏曲史学、戏曲理论等方面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之集萃,书中章节以论文形式出现,其中多数文章已在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的学术和思想价值。
關於作者:
郑传寅,男,1946年生,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驻院研究员、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获得过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人文社科成果奖共5项;著有《中国戏曲史》《欧洲戏剧史》《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等。
目錄
《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
《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
《欧洲戏剧史》
《中国传统节日》
《论文集》
免费在线读《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序

吴志达

读完传寅同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这部二十余万言的书稿,后生可畏而且可佩之感油然而生。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下了坐冷板凳的苦功夫的,在古典戏曲的研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他治学踏实刻苦,冬去夏来,数易寒暑,辛勤耕耘,终于取得可喜的成果。
近几年以来,学术界对于我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成绩显著,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发表,也出版了多种有学术价值的专著。传寅既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又能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显示出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创造性。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古典戏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某些特殊现象;进而剖析其精神实质,阐明戏曲舞台上的艺术实践和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在传统文化的观照下,对戏曲文学、戏曲美学、表演艺术作综合性的宏观研究,正是本书的特色。这本书真正抓住了古典戏曲研究的关键性环节,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时代感。
古典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如果离开传统文化的特质去研究古典戏曲,就犹如隔靴搔痒。本书从选题、章节安排乃至许多精辟观点的形成,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素养。他通读了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认真地做了笔记,并涉猎道、佛二教的一些典籍,在民俗学方面也下了功夫,其功底从他主编的《中国民俗辞典》一书即可见出。当然,如果仅仅熟读传统文化的典籍和大量古典戏曲剧本,而缺乏理论的指导,就很可能流于就事论事或食古不化之弊。由于作者从事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现当代中外文艺思潮,都曾有所研究,因而,论述问题,虽尚未臻尽善尽美之境界,但已做到纲举目张,切中肯綮,论证严谨,多所发现,而力避陈言滥说。他既勇于创新,又具有科学的求实态度,从充分的资料中抽象出有理论深度的观点,使读者感到立论新颖而逻辑严密,征引广博而观点鲜明,涉及诸家之说而自成体系。
全书由民俗文化与古典戏曲、儒家文化与古典戏曲、宗教文化与古典戏曲等三编十章组成,结构合理,得其神髓,从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来探索古典戏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各个专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各自的特色和价值,其中一部分内容作为单篇论文发表时,曾受到读者的好评;组合起来,则浑然一体,是一部体系严整的学术专著。
书中的许多论题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也曾为我所关注,所以我想借此机会谈点随感。《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序

吴志达

读完传寅同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这部二十余万言的书稿,后生可畏而且可佩之感油然而生。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下了坐冷板凳的苦功夫的,在古典戏曲的研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他治学踏实刻苦,冬去夏来,数易寒暑,辛勤耕耘,终于取得可喜的成果。
近几年以来,学术界对于我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成绩显著,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发表,也出版了多种有学术价值的专著。传寅既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又能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显示出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创造性。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古典戏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某些特殊现象;进而剖析其精神实质,阐明戏曲舞台上的艺术实践和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在传统文化的观照下,对戏曲文学、戏曲美学、表演艺术作综合性的宏观研究,正是本书的特色。这本书真正抓住了古典戏曲研究的关键性环节,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时代感。
古典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如果离开传统文化的特质去研究古典戏曲,就犹如隔靴搔痒。本书从选题、章节安排乃至许多精辟观点的形成,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素养。他通读了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认真地做了笔记,并涉猎道、佛二教的一些典籍,在民俗学方面也下了功夫,其功底从他主编的《中国民俗辞典》一书即可见出。当然,如果仅仅熟读传统文化的典籍和大量古典戏曲剧本,而缺乏理论的指导,就很可能流于就事论事或食古不化之弊。由于作者从事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现当代中外文艺思潮,都曾有所研究,因而,论述问题,虽尚未臻尽善尽美之境界,但已做到纲举目张,切中肯綮,论证严谨,多所发现,而力避陈言滥说。他既勇于创新,又具有科学的求实态度,从充分的资料中抽象出有理论深度的观点,使读者感到立论新颖而逻辑严密,征引广博而观点鲜明,涉及诸家之说而自成体系。
全书由民俗文化与古典戏曲、儒家文化与古典戏曲、宗教文化与古典戏曲等三编十章组成,结构合理,得其神髓,从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来探索古典戏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各个专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各自的特色和价值,其中一部分内容作为单篇论文发表时,曾受到读者的好评;组合起来,则浑然一体,是一部体系严整的学术专著。
书中的许多论题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也曾为我所关注,所以我想借此机会谈点随感。
我国古典戏曲大都以团圆结局,不少剧本就其戏剧冲突的本质而言,是悲剧性的,但是矛盾冲突的结果,却是喜剧性的大团圆。例如《西厢记》《墙头马上》《琵琶记》《幽闺记》《牡丹亭》等名剧,无不如此。唐人传奇中某些饱含血泪、扣人心弦的悲剧,改编成戏曲之后,也变为团圆结局的喜剧。悲剧气氛较浓的《长生殿》,也以月宫团圆煞尾。论者对这种大团圆结局多有疵议,或归之于国民劣根性,或称之为调和矛盾。本书《尚圆习俗与戏曲的圆满之美》一章,对团圆结局不是采取简单的否定或盲目肯定的态度,而是从民俗文化中团圆习俗对古典戏曲崇尚圆满结局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有说服力的论述,并与西方和印度的著名剧本进行比较,说明民俗文化对戏剧创作、观众审美心理影响之深,指出戏剧悲剧结构或喜剧结构本身,不存在国民性的优劣问题,把大团圆结局与国民思想品质、民族性格的联系,看得过于直接、过于单一,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主体审美趣味的形成和艺术作品结构形式的选择,是受多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的。作者认为古典戏曲崇拜大团圆的倾向,与传统思维模式的完整性、辩证性、循环往复的发展观念、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审美效果和社会效果,既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它和其他的传统文化现象一样,瑕瑜互见,优劣参半。这样辩证地看待古典戏曲大团圆倾向,比较切合实际。如果能更充分地考虑剧作家主体意识对大团圆倾向的影响,论述也许更为圆满。
古典戏曲舞台的色彩,如人物脸谱、服饰的色彩,是最富于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的,吸引着中外观众的审美意趣。前人著述中也曾论及,并附有各类人物脸谱和服饰图案,例如《孤本元明杂剧》、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张庚和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等书,都很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张、郭主编的戏曲史,对所附插图梅氏缀玉轩世藏明清脸谱,对各个人物脸谱画法都详加说明并有所比较;至于对脸谱或服饰的色彩,一般都只作简单的介绍:红表忠义黑表刚猛正直粉白脸表奸诈蓝表凶狠,却没有论述何以如此,使观众或读者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感,难以满足好奇的审美心理。传寅历稽古籍,联系民俗礼仪规范的演化和舞台美术的实际,写下《色彩习俗与戏曲舞台的色彩选择》这篇力作,以翔实的材料予以细密的论述,回答了戏曲爱好者的许多疑难问题,读来意趣盎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且从殷周以来的历朝史实,都见诸史书记载。正直的史官是很受人们敬重的,人民的历史意识也特别浓厚。这对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历来诗人咏史怀古之作甚多,而在小说领域,历史演义的题材,几乎囊括了二十五史。至于戏曲,无论是元明杂剧还是明清传奇,历史剧都占了很大的比重。本书《史官文化的求实精神与戏曲的历史化》,就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茅盾曾就《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撰写了《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一书,实际上论述的是一个关于历史剧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理论问题。传寅文章的特点,在于对戏曲的历史化倾向,不局限于表层现象的分析,比较史实与剧本描写的异同,而能从儒家文化传统的角度作深层的探索,对历史意识的过早觉醒与戏曲成熟期的姗姗来迟史官文化的求实精神与戏曲的近史特色求实精神与以实证虚、强事臆测的索隐批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述精当,这对于历史小说的理解,也是很有启发的。无论是历史剧或演义小说,都有近史而悠缪的倾向,这当然与史官文化的影响有关;就作者的创作目的而言,都不是单纯地传播历史知识,往往是借历史的亡灵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这在历史剧中特别明显。从元杂剧《单刀会》《汉宫秋》《赵氏孤儿》《风云会》到明清传奇《浣纱记》《鸣凤记》《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诸名剧,无不打上作家和时代的印记。古典戏曲的近史,是以向历史靠拢为手段,用假托古人附会传说乃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方式来敷演古人古事,来打动、感召观众或读者的心灵。因而,虽然近史,但是却不能用历史学家考据史实的方法去衡量历史剧的真实性。戏剧与历史的缠绕,关键并不在于历史真实性的程度,而在于借助历史故事和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剧作家的思想感情。
程式化倾向原是我国古典戏曲的一大特色,中外许多观众都曾为之赞叹不已。近年来在探讨传统戏曲的出路、戏曲如何改革时,程式化是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本书《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与戏曲的程式化》一章,从古代文化环境、儒家对言行举止规范化的理想,与程式之美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戏曲的程式之美是耽古守常的时代精神的积淀,是古典人格美的对象化。对古典戏曲程式化的审美价值及其戴着脚镣手铐跳舞的局限性,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视角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肯定它在戏曲史上的美学意义,又从当代意识的实际出发,指出其改革的必要性。程式化是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上生长开放的花朵,它与遵礼守法、停滞封闭的社会生活和安于现状的社会心态相适应。它艺术地再现古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人格意识,却很难表现当代大变革潮流和青年的拼搏精神。艺术脱离了生活,势必凋谢枯萎。因此,演出古典戏曲中的传统节目,不妨保留具有艺术美感的程式,而扬弃某些僵化且无审美价值的程式;至于表现当代生活的戏曲,还是摆脱脚镣手铐、充分显示其风致神韵为好。既不受古典戏曲程式的桎梏,又不能完全生活化;完全离开虚拟、象征等写意性的表演艺术,离开以歌舞演故事的特质,也就不成为戏曲。正如作者所说:戏曲程式化倾向的淡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但淡化并非消亡。在舞台实践中,百花齐放,某些虚拟、象征性的舞蹈化动作,既有一定的生活含意,又有艺术的美感,也许可能成为观众愿意接受的新程式,但决不可能像以往的程式那样千篇一律、守恒不变。不断创造,才能常青。
宗教文化与古典戏曲的关系,学术界虽然也曾有过论述,例如对戏剧起源与宗教仪式的关系、戏曲中的梦幻、鬼魂以及神仙道化等问题,都曾有过争论。本书作者根据丰富的资料,对宗教与戏曲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戏曲中的梦幻与鬼魂、戏曲所反映的人情与宗教的悖逆等诸多问题,能不为成说所拘,提出颇有理论价值的见解。作者肯定戏曲中摄取了宗教的意象、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功能,并指出一些剧本确有弘扬教义之弊,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起源于宗教,恰好相反,是宗教借助于原始歌舞和戏曲,进行宗教活动;宗教与戏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这一见解是很值得重视的。对于戏曲中的梦幻、鬼魂,也不是就事论事,而能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古代关于梦幻、鬼魂意识,详加论述;对戏曲家因情成梦以梦入戏的创作流程,从艺术哲学上予以阐述,并与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作了认真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文章中所论述的梦幻与宗教以梦入戏诸节,确实是下了苦功的精心之作。给我的印象是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具有理论的深刻性,又不落俗套,不发空论,非行家不能及此。
我相信像这样既有较高学术价值,又能饶有艺术趣味、引人入胜的著作,是会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欢迎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