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美国文化学者撰写的关于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更确切地说,是一本关于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为什么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却又不思悔改的反思型专著。本书冲击了人们对日本高等教育的美好想象,也启迪我们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
內容簡介: |
现代世界里,对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长期举世褒扬。但是,作者基于其在日本高校的教与学的长期经历,认为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却又不思悔改。作者认为,在日本,除去极少数精英大学之外,在大部分高校的校园里,尤其是在高校的本科课堂上,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大部分本科生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学习的动机与欲望,更不要说展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了。自然,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低令人咋舌。与此相应,大部分本科任课教师也没有教学上的动机与欲望。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本科课堂教学行为都是象征性地走过场。更为奇怪的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方也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无任何动机的本科生一味迁就,除去强化形式严格的学习和教学的管理程序之外,在实质性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上长期无动于衷。至于日本中央政府,除去颁布涂满时髦话语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保障的一个又一个政策文件之外,似乎也未曾有过采纳任何有效的、针对性的实际改革措施的成功经历。于是,一副社会怪象就在日本社会出现了,并长期徘徊于高校校园里,尤其是本科教学实践之中: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声讨本科教学质量的低下,但社会各方同时又似乎都默许这种质量低下的长期存在。作者名之为仿真教育。现代世界里,对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长期举世褒扬。但是,作者基于其在日本高校的教与学的长期经历,认为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却又不思悔改。作者认为,在日本,除去极少数精英大学之外,在大部分高校的校园里,尤其是在高校的本科课堂上,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大部分本科生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学习的动机与欲望,更不要说展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了。自然,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低令人咋舌。与此相应,大部分本科任课教师也没有教学上的动机与欲望。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本科课堂教学行为都是象征性地走过场。更为奇怪的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方也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无任何动机的本科生一味迁就,除去强化形式严格的学习和教学的管理程序之外,在实质性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上长期无动于衷。至于日本中央政府,除去颁布涂满时髦话语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保障的一个又一个政策文件之外,似乎也未曾有过采纳任何有效的、针对性的实际改革措施的成功经历。于是,一副社会怪象就在日本社会出现了,并长期徘徊于高校校园里,尤其是本科教学实践之中: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声讨本科教学质量的低下,但社会各方同时又似乎都默许这种质量低下的长期存在。作者名之为仿真教育。
在这幅社会怪象能够长期延续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某种充分的客观理由。原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强势绑架了本科课程教学、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的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遵守纪律和工作勤勉的劳动者,但客观上并不要求这些劳动者掌握多少高深的学术型的专业知识技能。本科教育无意间成为了合格劳动力的大批量生产的*有效机器。
本书对日本本科教育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背后的社会机制进行了深刻解析。
|
關於作者: |
布雷恩J.麦克维,普林斯顿大学人类学博士,美国心理和政治人类学家,日本文化研究者。他长期在东亚尤其是在日本生活、学习和工作,本书即是其担任东京女学馆大学文化和女性学系的系主任时所作。他最初有意成为汉学研究者,故曾在北京大学留学一年(19821983),但后来转向于日本研究。他深受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杰尼兹(Julian Jaynes)的影响,所以本书在对日本社会的文化、教育和意识的独特分析中,处处隐约可见朱利安杰尼兹理论的影子。
布雷恩J麦克维的著述颇丰。大量的学术论文之外,还出版了10多本学术专著。仅就与日本相关的专著而言,本书之外,其已经出版的主要专著有:《日本女子短期大学的校园生活:学会做淑女》(1997),《穿着打扮中的意识形态:日本的国家、学校教育制度和自我表征》(2000),《日本的民族主义:身份认同的管理和神秘化》(2004)《解释日本:教室空间的研究方法及应用》(2014)。
|
目錄:
|
前言1
致谢2
第一章 导论: 日本教育中的波特金因子1
第二章 神话、 谎言和方法论15
第三章 国家、 民族、 资本和考试: 知识的碎片化37
第四章 凝视和指导: 日本的教育考试体制62
第五章 静默之教: 学生冷淡的社会心理学79
第六章 仿真型日本高等教育103
第七章 根据西方文化自我定位东方文化:英语 和
外国人 如何让日本大学生找到民族归属感125
第八章 装傻 : 假装不懂的学生155
第九章 大学经历的收获186
第十章 仿真教育的代价和改革 206
附录 A 日本教育统计227
附录B 日本其他类型的高中后教育机构235
附录C 制度运营模式和仿真236
参考文献240
索引258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对于著作,一向喜欢写后记,而不喜欢作序。 并暗地里奉之为自己的一条学术独处时,总觉得学术一词过于神圣高雅,使用读书一词恐怕更为贴切原则。丝丝缕缕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如下:第一,后记可以自由地多谈谈个人的片面的思绪,序则万万不可以。第二,与后记相较,序另有重任。不管是他序还是自序,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引导读者阅读的客观功能。约略相当于某个高深学问的入门简介或指南之类。而且,序中自然会漂浮着若干点滴的作序者个性化的倾向性观点。但若这倾向有失公允,这序就大大不利于读者通过阅读该书的自我提高。如此,序之存在反而有损于著者明理弘道的初衷,则大为不美,更非我所愿。第三,序以他序居多。他序常由德高望重之人执笔,间或也对专著或作者褒扬几句,部分起到学术质量认证的客观效果,部分起到学术公宣的主观功用。自序的此等能力就打折不少。但虑及本书乃译著,译者序自非纯粹自序,才斗胆开戒。尽管如此,还是暗下决心,绝对下不为例,并一再自我叮嘱,尽可能按捺住平素不易控制的个人思绪,不让它在这小序里头有任何一小丝作祟的机会。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美国文化学者撰写的关于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更确切地说,是一本关于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为什么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却又不思悔改的反思型专著。在现代世界里,对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长期举世褒扬。在此主流氛围之下,这样的书籍确属异类之至。而且,这是一部主要基于著者个人在日本高校的教与学的长期经历,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来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带有极强后现代主义理论色彩的定性研究的学术专著。所以,当我仅看题目就接受翻译工作之后,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自然尝到了不少别的翻译者也许不会遭受的诸种折磨。毕竟,长期以来,我的日常读书生活多与数字和图表打交道,熟悉或者说敬仰的学术理论多是在述说现代大学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卿卿我我般的甜蜜互动;个人写作也偏爱字素文简,故对此翻来覆去的琐碎叙述、夹叙夹议的文风、对日常实践的怒目而视很不习惯。好在经过阅读与翻译的数遍轮回之后,我渐渐熟悉了著者的用词习惯、理论框架和论述展开的基本逻辑,并慢慢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择要而言之。
作者认为,在日本,除去极少数精英大学之外,在大部分高校的校园里,尤其是在高校的本科课堂上,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大部分本科生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学习的动机与欲望,更不要说展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了。自然,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低令人咂舌。与此相应,大部分本科任课教师也没有教、更没有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上的动机与欲望。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本科课堂教学行为都是象征性地走过场。更为奇怪的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方也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无任何动机的本科生一味迁就,除去强化形式严格的学习和教学的管理程序之外,在实质性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上长期无动于衷。至于中央政府 ,除去颁布涂满时髦话语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保障的一个又一个政策文件之外,似乎也未曾有过采纳任何有效的针对性的实际改革措施的成功经历。于是,一副社会怪象就在日本社会出现了,并长期徘徊于高校校园里,尤其是本科教学实践之中: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声讨本科教学质量的低下,但社会各方同时又似乎都默许这种质量低下的长期存在。
在这幅社会怪相能够长期延续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某种充分的客观理由。原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强势绑架了本科课程教学、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的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遵守纪律和工作勤勉的劳动者,但客观上并不要求这些劳动者掌握多少高深的学术型的专业知识技能。本科教育无意间成为了合格劳动力的大批量生产的最有效机器。由于专业知识技能不被社会经济所真正需要,自然真正的学习和教学就不被要求如实进行。由于真正的学习和教学客观上不被社会制度所强制执行,二者自然在高校环境中就不可能实际或者说按照目标设计发生。但是,对于高校的存在来说,不发生真正的本科学习和教学自然就很奇怪。因为教师向学生传授学术型的专业知识技能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高校作为独立社会组织的立身之本,所有本科生培养活动开展的基础。当高校实际进行的本科教学实践与高校宣称的本科教学目标即信仰之间存在巨大偏差时,仿真本科教育自然就应运而生。但是,仿真本科教育并不是虚假教育和无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正常发挥社会效用的一种教育形态。这是因为,仿真教育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社会需要它这样做。缺乏了来自外部社会的客观需要,不管是本真教育还是仿真教育都不会存在。
这种对当前 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现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机理的理论解释汲取了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思想营养。很显然应该归属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体系的范畴之中。尽管著者并没有引用卡尔马克思或皮埃尔布尔迪厄等人的任何著作 ,但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还是处处都能感受到与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名著《再生产》一书相类似的话语与腔调。
著者对日本本科教育现状叙述、特征概括和社会机制的深刻解析,使我读后受益匪浅。但著作中明显的现实批判倾向,却使我有些困惑,欲就此求教于高手他人。主要有二。
第一,如何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来客观分析本科教育教学。从适龄人口就学规模而言,日本是世界上最先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普及化的国家。 对此地球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等教育形态,只有美国高等教育社会学者马丁特罗曾模糊地想象过它的具体模样。根据马丁特罗的预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末期或普及化初期,大部分适龄人口都能进入本科高校。这时候,就学或学习等词汇大约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概括 大学入学这一社会行为的现代实质了。在这个阶段,学习动机低下只是社会事实,但可能已经不成为或不应该被视为社会问题了。这是因为,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本就不是大部分本科生进入高校的核心的行为目的 。在大部分本科高校里,随着普及化时代来临,学校即生活和学习即生长思维的畅行时代也许已经悄然而至。著者为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大约是个体学习经历的无意识影响或者客观上应该叫做局限吧 ,他还严格恪守着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即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优质教育教学这一思想与精神。著者说历史和理想地看,高等教育的价值还在于它的非职业性、建设性批评和包容精神。抽象地看,这句说不仅没有任何思想观点上的不合时宜,而且其恒久的哲学光辉还会令无端彷徨在学术圣殿旁的年轻朝圣者心潮澎湃不已。但年老而也许思想略微保守的我却有些不以为然地认为,也许著者的历史没有包含丝毫未来的成分,而只是纯粹的过去而且是被精英意识浸透的过去的代名词;理想也只是纯粹的理念上设计之意,而没有多少来自于站在当前现实出发点上的缜密思考的成果。当然,不管时代潮流和具体国情如何,有一部分人愿意如此坚持他们的崇高信仰,也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之处,并且客观上也非常需要部分人士的信仰坚守,或者说是精神献祭,只是至少需要坚持者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其实,著者也多次坦承,日本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除去教学质量较低这一点之外,在其他三个方面:社会化、选拔和人才储蓄上都做得非常好,完成了本应该完成的诸种任务。
第二,如何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一体化的严峻现实审视某一国、尤其是后发追赶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中的本科教育实践。在世界政治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对于后发追赶型国家而言,除了把引进 的高等教育制度有意识地、合理地组织进现代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之内这一做法即高等教育制度工具化之外,究竟还有没有其它可行之法,以求得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从数百年的世界历史进程来看,除此之外,成功之途实在寥寥。当然,作者曾提醒包括我在内的读者,不应以历史进化论和理性经济主义为日本高校本科教育的理念丧失和实践失败作辩护。但是,作为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和高教发展历程的种种苦难与曲折的见证者之一,在来自发达国家和毕业于西方精英大学的著者的裹着学术盛装的这些话语里,我多少还是能够品出一丝站着说话不感腰痛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文化殖民色彩。这种感觉与我在留学阶段时感受到的来自外界的心灵重压并没有本质区别。
而且,如果说上述宏大观点有些替肉食者代言的嫌疑,不妨换个角度,从普通小人物的角度来思考普及化时代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实践。每当此时,最先盘旋在我脑海里的总是鲁迅先生的那些旧话,代表之句为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时候,我的思绪往往会长时间停滞于那些经济困窘且文化基础知识贫乏的乡村少年身上我曾经访问过其中的很多位。既然没有专业知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需要,可为什么必须要到大学学习呢?为什么必须专注于读书呢?让大量急于谋求生计的人们去学习美妙雅乐并许之以未来可期的无限价值,是否显得理念上有些苍白空洞、行为上无效无力和道德上蕴含某种内在不义呢?这话题看似纯属高等教育领域,但主流的高等教育研究一般却无视或忽视这个话题,自然也从未有人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
对日本高校的本科教育实践,因有日本留学经历,我自然也有着与本书著者类似的深刻感受。但作为中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又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长期从事研究活动,我还是禁不住想借用著者的历史与理想两个词汇来多说几句,不管是历史地看,还是理想地看,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结构类型和社会功能总是复杂而多样、不断变化和运动,看似一言可述而实难穷尽。具有使命感的那些研究者的基本责任就是从尽可能多的侧面,去仔细观察现实和谨慎总结规律。日本高等教育自有其内在特征和世界贡献,中国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必定还是如此。一味的现实讴歌固然令他人生厌,但以学术理性之名行现实肢解之实同样为历史所不屑。
另外,与创新观点的接纳相比,作为普通读者,我更愿意欣赏著作中的理论体系建构和方法论上的创新。比如,本书根据个体生命经历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体系的分期。著者把大学前阶段的学校教育作为关键的训练时期,把高等教育阶段视作反训练时期,而把学生统合进劳动者队伍的阶段称为再训练时期。 又如,评价高等教育制度有效性的方法。著者采取把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实践与高校主张的教育教学目标相比较的方式,而不是通常所用的与其他社会(比如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实践相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评判。再如,对现代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化的客观批判与如实褒扬的平衡。书中的类似创新之点甚多,为节省篇幅,不再一一列举。切盼读者诸君在阅读中细细自我品味,学术上的收获想必自当更多。
最后,向勇于承担本书图表和索引的初步翻译工作以及其他辅助工作的杨文静和鹿文丽两位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硕士研究生、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大量辛勤劳动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孙娟女士以及长期支持我在学术上充分地自主探索的华东师大高教所的历任领导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因本人学识所限,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但翻译中缺点与错误在所难免。翻译内容上的所有失误的责任均由本人自己承担。
徐国兴
于华东师大
2020年初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