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編輯推薦: |
111个儿童哲学思考练习 Notebook of philosophical exercises:111exercises to practice thinking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国际著名教育家、哲学践行推广者奥斯卡伯尼菲儿童哲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应用,也是一本训练哲学思考方式的实操指南。书中阐释了哲学思维的内涵和儿童哲学思维训练的特点,以深入浅出的对话、讨论等形式,按照初阶练习中阶练习高阶练习顺序,介绍了儿童哲学思考练习的111种方式。旨在为儿童教育注入多元哲思,激发儿童的思维力和思辨力,对从事儿童哲学实践研究及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儿童家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法)伊莎贝尔米隆:儿童哲学方向的哲学践行教师、哲学培训师、儿童和成人哲学书籍的作者和文献专家。与奥斯卡柏尼菲合作的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哲学教学法和哲学践行在学校以及整个城市中的发展。她主要在学校从事教学法的研究,并在法国和世界范围内举办工作坊和培训课程。她将本书中的练习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
(法)奥斯卡柏尼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推广合作者、哲学博士兼畅销童书作家,长期在法国和世界范围做哲学培训和哲学顾问,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研究哲学践行。作为哲学践行的一名主要推广者,他在世界各地建立哲学工作室,在学校组织工作坊,推广儿童及成人哲学智慧课程。至今已出版三十多本儿童哲学图画书、哲学教学工具书。其《儿童哲学智慧书》(PhiloZenfants )系列,已被翻译超过二十五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地。
|
目錄:
|
目录
前言
总序
一、践行儿童哲学的关键
1、建构主义
2、哲学思考练习
3、教师的角色
4、践行难点
二、儿童哲学思考练习
1、哲学思考中的三个核心目标
2、能力与哲学态度
3、如何评价练习效果?
三、儿童哲学思考练习
(一)初阶练习
1、人类与动物
概念:相似 区别- 人类- 动物
2、谁来决定?
概念:自愿 - 非自愿 有意- 无意
3、发明与发现
概念:发明 - 发现
4、好与坏
概念:好 - 坏
5、相似与区别
概念:相似 区别
6、类比
概念:象征类比 比喻 - 形象
7、人类
概念:相同 区别- 人类- 功能
8、自主与依赖
概念:自由 - 自主-依赖
9、偷窃
概念:抢劫- 权力 所有权- 禁止
10、自我表达
概念:自我 - 身份 - 表达
11、服从
概念:服从- 义务- 选择- 判断
12、概念化
概念:统一-多样- 概念
13、争吵
概念:原因合理- 不合理
14、动物象征
概念:象征 类比 比喻
15、生命的意义
概念:存在 - 价值 - 选择
16、行动的原因
概念:理由 - 行动的原因- 动机
17、上学
概念:科目- 学习- 义务- 兴趣 - 实用 - 能力
18、举例说明感受
概念:情感 - 感受
19、社会义务
概念:社会- 义务- 规则 - 道德
20、世界观
概念:哲学 - 存在 - 世界
21、分析问题
概念:问题 - 答案 - 目的
22、相信
概念:相信- 怀疑- 证明- 接受 可信度
23、生活的原则
概念:选择- 价值- 存在- 目的- 排序
24、成长
概念:成长- 烦恼 - 多样性
25、追求与动机
概念:例子- 想法- 追求 - 动机 - 目的
26、情感的表达
概念:情感- 表达- 感觉- 解释
27、错误
概念:错误 - 原因
28、质疑规则
概念:义务- 例外- 异议-服从- 不服从
29、概念分类
概念:概念 - 区分- 对立
30、类别
概念:概念 - 类别
31、笑或不笑
概念:判断 - 条件 - 限制 - 笑
32、类别
概念:类别- 概念- 领域- 事物- 存在
(二)进阶练习
33、责任
概念:责任- 受害者- 公平- 不公平
34、它是什么?
概念:定义 作用- 身份
35、谚语
概念:道德- 谚语
36、身份
概念:身份- 永恒- 改变
37、喜欢
概念:喜欢- 爱 友谊
38、价值观
概念:品质- 缺点 等级
39、羞愧
概念:羞愧 - 良心
40、现有与成为
概念:改变- 永恒- 现有 成为
41、儿童与成人
概念:比较- 儿童- 成人
42、自私
概念:自私- 自主- 依赖
43、欺骗
概念:目的- 理由 解释
44、理智与情感
概念:情感 理智 对立
45、恐惧
概念:恐惧- 信心 感受 - 原因
46、质疑
概念:批评 普适性- 问题- 反对
47、解释
概念:重构- 内涵- 意图
48、送礼物
概念:送礼物 - 交换- 道德 - 其他- 意图
49、意愿
概念:需求- 欲望- 拒绝- 假设- 论证
50、定义
概念:概念- 定义- 可能- 一般- 不可能
51、缺陷
概念:好- 坏 辩护 - 决定
52、公平与不公平
概念:公平- 不公平- 理性- 解释
53、平等与不平等
概念:平等 - 不平等
54、暴力
概念:暴力打架 正当- 动机- 原因
55、死亡
概念:生命- 死亡- 感觉- 主观
56、隐瞒
概念:主观- 客观 了解- 揭示- 谴责
57、反义词:形容词
概念:概念- 反义词- 相反 矛盾- 定义
58、错与对
概念:对- 错- 情况- 目的- 矛盾
59、爱的障碍
概念:好- 坏 情感- 理性- 激情
60、政治价值观
概念:概念- 理想- 价值- 社会- 状态
61、情感
概念:情感 - 定性 - 概念
62、意图
概念:原因- 意图- 论证- 基础- 解释
63、幸福与不幸
概念:幸福 - 不幸 - 道德 - 好 - 坏
64、角色
概念:抽象- 具体- 代表 特殊的 普遍的
65、说谎的理由
概念:谎言- 真相关联 性- 目的
66、多义性
概念:多义- 证据- 文字- 比喻
67、动物:道德难题
概念:动物- 人类- 道德- 判断
68、 价值转变
概念:好- 坏- 解释- 感觉
69、对模棱两可句子的解读
概念:解读- 歧义- 正面- 负面
70、反义词
概念:反义词- 相反- 差异- 标准
71、人类的本性
概念:天性 自然的- 人类 重要的- 次要的
72、尊重
概念:尊重- 判断- 负责任
73、概念辨析:尊重
概念:区别- 概念 尊重
(三)高阶练习
74、目的与手段
概念:目的- 手段- 原因
75、解释隐喻
概念:本体 - 喻体
76、相信或不相信
概念:相信- 怀疑 了解- 猜测
77、评价论据
概念:论据
78、可能与不可能
概念:可能 - 不可能 必然 大概
79、成长
概念:成长 证据 - 多义性 同义词
80、本质与表象
概念:本质 表象 真实的 虚假的 - 怀疑
81、逻辑
概念:逻辑 证据
82、识别意图
概念:原因 起源 解释- 假设
83、现实
概念:现实的 - 表象 存在- 真实的 虚假的 虚构的
84、象征
概念:象征 本体- 隐喻
85、普遍规律
概念:普遍的 个别的 必然 特例问题
86、创造意义
概念:论述- 推理论证 关联 意义
87、相信与知道
概念:相信 知道 - 上帝- 同义词
88、存在的两难困境
概念:判断 两难困境- 存在的- 影响- 后果
89、道德判断
概念:道德判断- 责任- 义务- 自由
90、三段论
概念:逻辑- 演绎 三段论 合理性
91、我们为什么爱别人?
概念:爱 他人- 矛盾
92、道德
概念:道德- 哲学
93、逻辑分析
概念:逻辑 推理 批判 论据- 例外 - 一般 必然 很可能 有可能
94、道德上的两难
概念:好- 坏- 公平- 不公平- 道德- 伦理
95、客观与主观
概念:客观- 主观- 观察- 判断 确认
96、积极和消极
概念:消极 积极- 质量- 缺陷
97、概念区分
概念:区分- 反对 下定义
98、责任
概念:责任- 自由- 义务 强迫- 错误
99、字面原义与比喻
概念:字面原义 - 比喻 关联 - 抽象 具体
100、诠释象征
概念:意义 象征 - 符号
101、审美判断
概念:美学- 美丽- 丑陋- 标准
102、为指令辩护
概念:论证 理由 辩护 相关性
103、批判分析
概念:矛盾 一致 - 不一致 合理
104、相信与知道
概念:相信 知道 - 思考 推理 - 意见
105、 识别问题
概念:爱- 问题 麻烦
106、动物:论述
概念:动物- 人类- 自然- 比较
107、学会明辨是非
概念:好- 坏- 判断- 理性- 感觉- 权威
108、关于笑与幽默的格言
概念:笑- 幽默 格言
109、 诠释:主观
概念:普遍的 特殊的- 客观- 主观
110、下定义
概念:本质 本质的- 功能- 定义
111、富人与贫人:谚语和引文
概念:富有- 贫穷 比较- 比喻 诠释
附录
|
內容試閱:
|
东西方对话视野下的儿童哲学
文《儿童哲学经典译丛》主编高振宇
儿童哲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这种诞生从表面上看是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安妮夏普(Ann M. Sharp)等人对当时学校教育体制进行自觉反思的结果,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它是儿童学(Paedology或Child Studies)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进入发展新纪元的必然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儿童学已经在欧、美、亚等地区经历了初步发展,在推动当时各国的新教育改革及改善整个社会的儿童处境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荡的世界局势(如两次世界大战阻断了儿童学研究成果在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反思)及儿童学内部的困境(如科学主义崇拜、学科壁垒森严和在实践领域的不适当应用等),导致儿童学本身在多数国家陷入销声匿迹(甚至被全面禁止)的境地。然而到了战后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形势已渐趋稳定,各国学术交流得以恢复,全社会对儿童的意识和关注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儿童学再次进入学术圈的历史舞台,并开始向社会文化的研究范式转型,从而发展出新童年社会学、儿童史学、儿童经济学等一系列新兴的学术研究方向。因此,儿童哲学不仅是一门应用于幼儿园及中小学课堂的哲学课程,更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儿童、童年及相关问题所进行的深入研究;不仅是哲学学科门类中与科学哲学、生态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等并列的分支领域(2018年的世界哲学大会再度确认了儿童哲学作为一个分支领域的地位),也是儿童学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及意义重大的分支领域(哲学分析具有历史学分析、社会学分析等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儿童哲学不仅在美国本土扎下脚根,而且也开始影响美洲其他国家甚至欧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区,这与李普曼等人在蒙特克莱尔大学建立的儿童哲学促进协会(即IAPC)有密切关系,后者一直致力于推动儿童哲学的国际化。现如今,儿童哲学在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学术组织或实践共同体,如国际儿童哲学委员会(ICPIC)、澳大利亚学校哲学协会联盟(FAPSA)、韩国儿童哲学教学研究所(KITPFC)、拉丁美洲儿童哲学中心(CELAFIN)、亚太儿童与青少年哲学协会(PCYNAP)、英国教育哲学探究和反思促进协会(SAPERE)等。儿童哲学研究者与实践者(我们可统称其为儿童哲学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并常态化,如ICPIC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儿童哲学会议,目前即将举行第20届会议;FAPSA经常举办两类双年会会议,一类是澳大利亚学校哲学双年会,另一类是战略规划与发展会议;IAPC的暑期研讨班仍在持续进行,每年都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聚在一起讨论和实践儿童哲学的教学法等。儿童哲学人还会在关于教育研究、哲学研究、儿童学研究和一些实践工作的会议上开展对话,如在2018年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上,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儿童哲学人便开展了十余场专题报告和圆桌论坛。
儿童哲学在中国也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且从最早期开始,中国的儿童哲学便具有鲜明的国际化风格。如在1989年时就有关于李普曼的文章(即《儿童哲学与批判性思维》)刊登在中国本土的期刊上,1992年加雷斯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陈国容翻译)率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3年海波特大学的邓鹏博士以《儿童哲学来中国了》为题在IAPC的官方期刊Thinking上发表了第一篇介绍中国儿童哲学的论文。至1997年,IAPC的全套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手册,以及《教室里的哲学》这本理论用书)共13本均由山西教育出版社翻译并出版,从而为儿童哲学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做好了充分准备。就实践交流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宋庆龄基金会的支持和美国克瑞顿大学哲学教授袁劲梅博士的协调下,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汤姆斯杰克逊教授(Thomas Jackson)及其同事进入中国北京、焦作、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淄博等地开设数场实践工作坊。当时焦作市的教师还亲往夏威夷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浸润式培训,回国后在本地区开展了大量实践,从而使焦作市成为最早开始儿童哲学本土化探索的区域,后来在儿童哲学教学法的启示下构建了自己的实践模式。2019年我们组织园长、校长赴夏威夷大学研修时,杰克逊教授亲自播放了那段保存完好的历史录像,展现了当时交流活动的现场。此后在19992000年的上海和昆明,又有一批儿童哲学的国际专家(如劳伦斯斯宾列特、沃特可汗、大卫肯尼迪等)前来交流,通过国际会议、教学示范与指导、现场讨论等方式,直接推动了云南南站小学和上海六一小学的校本化实践。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自儿童哲学的本土化进程(即从2002年到2016年这段时期)开始启动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儿童哲学并没有保持早期活跃的国际化风格,而是进入一段相对沉寂、各自独立摸索的状态,因此这段时期虽然整体学术产量仍在缓慢增长之中,但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明显不足(多数文章仍只是停留在介绍李普曼和马修斯的儿童哲学模式、强化儿童哲学的意义与价值等层面上),这很大程度是由于缺少对国际同行及前沿的深入了解所致。及至最近几年,伴随中国本土儿童哲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及有关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其他机构(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心阳教育集团等)的联合推动,儿童哲学的国际化交流才逐渐回归到20世纪末的热度,不仅主动邀请来自更多国家的儿童哲学专家至中国分享研究经验和展示教学实践(以举办国际会议、国际工作坊、出版国际儿童哲学作品等方式),且重新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对话之中(如参与ICPIC双年会及其他学术会议、组织教师开展海外研修活动等)。从此,中国的儿童哲学开始更全面地融入世界儿童哲学版图之中,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逐渐成为国内学人开展儿童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伴随这股国际化的风潮,引入更多国际学者与实践者的儿童哲学作品成为当务之急。在已有的儿童哲学研究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李普曼等人早期被翻译进来的作品(但已经比较陈旧且从未在国内再版过)以及马修斯的儿童哲学三部曲,此外还有少量来自英国儿童哲学学者费舍尔(Robert Fisher)和沃利(Peter Worley)等人的作品,真正能够为中国本土儿童哲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做出贡献的作品仍然非常缺乏。反观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乃至韩国的儿童哲学研究历程,我们发现他们不仅大量引进其他国家的儿童哲学研究作品(可以查阅金海英博士的文章《韩国:儿童哲学促进儿童的再发现》等),而且本土化的儿童哲学研究成果也极为丰富,这就为我们中国儿童哲学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并指明了可能的方向。因此从2017年开始,儿童哲学研究中心的重点任务之一,便是主动联系各国代表性的儿童哲学学者及机构,引进并出版其最前沿的学术作品,从而为中国本土的儿童哲学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兼顾那些来自实践领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作品,以便为中国儿童哲学实践工作者们提供方法论上的点拨与启示。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中国儿童哲学特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也才能与国际同行进行真正平等的、建设性的对话与交流。
那么,在东西方对话的视野下,未来中国儿童哲学的研究任务及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将儿童哲学视为一个在儿童学大框架下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既充分发挥哲学自身的优势,也积极汲取教育学、文学、社会学等其他儿童学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对儿童的哲学提问、哲学思考、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进行广泛探索,以此获得深刻理解,对各类儿童与童年的议题进行哲学化分析,最终为建立更加系统全面的儿童学理论体系及为促进儿童整体福利的发展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因此,在借鉴国际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儿童哲学未来发展应聚焦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理解儿童的哲学观念。既然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那么他们到底在生活与学习的哪些方面体现出了哲学家的风范呢?作为哲学家的儿童与作为哲学家的成人有何相似与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提出哲学问题、展现哲学思维、发展哲学观念方面到底具有怎样的差异性特点?有没有可能总结出某种发展阶段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文化的儿童是否在哲学上有相似或差异化的表现?对这些议题的研究是进一步确立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的基础,且不能仅仅依靠于经验式的案例积累,而要在吸收认知神经科学、儿童心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实证性的研究。
第二,挖掘本土的哲学智慧。儿童哲学虽由美国引进,但本土化的探索一直是中国儿童哲学发展的主旋律。然而这种本土化的探索不能只是在方法论上的散点式创新,若要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模式及对世界儿童哲学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完全有必要积极吸收中国哲学的智慧传统(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传统),挖掘这种传统中的相关理论精华,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儿童哲学理论流派。东西方之间的对话,不仅需要我们持续学习西方的理论视角及经验来打开思路,也需要向国外同仁输出我们自己的理解与经验去做出贡献,和他们一道建立和发展儿童哲学的话语体系。
第三,探究应用的实践策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儿童哲学在国际范围内已发展出多样化的实践模式与应用技巧,不仅适用于学校和幼儿园环境中的独立哲学课程及学科融合课程,且适用于其他教育情境下(如家庭、社区、博物馆、美术馆、夏令营等)的哲学活动。目前国内的儿童哲学研究也在逐渐走向学科融合或领域融合,并从学校和幼儿园逐渐走向其他公共教育空间。本译丛的出版,借鉴了国际同行们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有助于推动儿童哲学在中国整个社会的普及,从而真正实现从哲学即课程到哲学即文化的转变。
总之,只有全中国的教育者和全世界的教育者联合起来,共同捍卫儿童哲学探究的权利,理解儿童精彩的哲学观念,探究实践应用的具体策略,才能真正守护好儿童的精神家园,整个社会才会更有希望。
2020年7月18日写于杭州思乐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