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內容簡介:
本书紧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这一主题,运用社会学理论视角在调查案例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近代以来私立大学的创立和改革开放后民办大学的发展历程、体制机制、运作策略、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性研究,认为民办(私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事业和经济体系全面发展对各行业、各学科、各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的民办高校今后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關於作者:
马戎,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1968~1973年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1973~1976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农机系学习。1979~1982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1984年、1987年先后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1990~199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2000年和2006年先后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教育问题、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等。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 (香港大学出版社,201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等。
目錄 :
序言 1
「兴衰之间: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生长机制研究」 21
第一章 绪论 23
第二章 私立大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30
第三章 私立大学的内在生命力:相对于公立大学的优势 51
第四章 私立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校长(教育家)的作用 58
第五章 私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消亡 67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78
参考文献 81
「民办高校何以陷入困境:关于我国民办高校合法性的个案研究」 85
第一章 导论 87
第二章 已有研究综述 97
第三章 比较研究: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102
第四章 历史研究: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兴衰 113
第五章 调查过程与个案描述 131
第六章 谋求国家承认:一个意外结果 145
第七章 谋求社会承认:生存和发展的策略 169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179
参考文献 184
「中国民办高校招生:制度约束下的运作机制研究」 189
第一章 导言 191
第二章 制度背景:民办高校招生的约束条件 202
第三章 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国际和历史的视角 216
第四章 我国民办高校的招生机制 235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273
参考文献 276
附录1 北京Z学院委托招生协议书(校外代理) 282
附录2 北京Z学院委托招生协议书(学生团) 286
附录3 北京Z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291
「政府、市场和社会网络: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 295
第一章 导论 297
第二章 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相关政策法规 313
第三章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体系 323
第四章 民办高校就业的类型研究 331
第五章 学生及家长的作用 353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360
参考文献 366
「制度环境中民办高校的组织转型:过程、机制与实践逻辑」 371
第一章 导论 373
第二章 促进与促退之间:民办高校组织转型的制度环境 381
第三章 相同的转型路径:合法性机制下的民办高校组织转型 388
第四章 不同的转型结果:效率机制下的民办高校组织转型 398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民办高校组织转型的实践逻辑 409
参考文献 412
內容試閱 :
序言
马戎
自1987年春来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任教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参与和组织了多个领域的实证性研究课题,涉及的专题包括内蒙古草原社区演变、乡镇人口迁移、西部城市民族居住格局、乡镇企业发展、城乡环境治理、乡镇政府体制变迁、农村教育发展、人口结构演变、西部跨省劳务输出、族际通婚、西部双语教育发展等。进入21世纪后,我开始把自己的研究精力更多地集中在两个专题上,一个是民族关系研究,一个是教育发展研究。我觉得这是中华民族和我们这个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两个最紧迫的核心研究专题。
民族问题研究,我认为涉及的是保底,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基本底线。如果民族关系处理不好,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出现严重的民族主义运动并最终导致国家分裂、出现苏联解体那样的态势,中华民族和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苏联解体之前,无论是苏联人自己,还是作为苏联近邻的中国人,抑或是日日盼望苏联垮台的美国人,有谁曾经清醒地预料到苏联有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国家解体?
教育问题研究,我认为涉及的是发展。现在乃至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民族国家为单元的政治实体,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与金融贸易的基本单元。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在意识形态影响力、科技经济规模、军事震慑力等各方面。而各国竞争时彼此的实力,取决于各国在政府管理、人文社科、科学技术及各产业、各领域的人才队伍素质与研究创新能力方面。换言之,国家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各国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竞争。而各国的人才队伍,除极少数人有可能引自境外,其核心和主体部分只能来自各国教育体系培养的本土人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