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4.6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1.8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在追踪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前沿的基础上,首次全面阐述了哲学与认知科学在相伴相生60年的互动发展中形成的“双向挑战效应”。这一判断以争论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的问题域,展现了分析哲学家和现象学家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的协同共进,必将推进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在“审慎的涉身—延展认知”的框架下建构“紧致的心智—认知架构”,面向传统哲学中的意识本体论、感知行动关系、语义学、认识论、伦理学、科学哲学、元哲学的主要问题考察了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锋和互鉴,并回应了未来超越“扶手椅”方法论的哲学究竟何为。
|
目錄:
|
目录
导论 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双向挑战 1
0.1 单方批判还是双向挑战 1
0.2 挑战何在:心智说明的路径分殊及其面对的理论困境 12
0.3 如何应对认知科学分殊路径对哲学的挑战 22
0.4 面对双向挑战哲学何为 37
1 涉身认知的理论基础 44
1.1 涉身认知的经验科学背景 45
1.2 狭义和广义的涉身认知的心智观 52
1.3 在线和离线的涉身认知 60
1.4 涉身认知的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基础 66
1.5 小结:涉身—延展认知策略回应“双向挑战” 74
2 本体论挑战:意识能被科学还原吗? 83
2.1 意识科学研究的基础假设 83
2.2 主流理论如何破解意识的主观性难题 86
2.3 神经科学能说明自由意志不存在吗? 100
2.4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神经病理学考察 111
2.5 小结:意识研究的科学与哲学 126
3 自我与身体:自我意识为何是涉身的? 131
3.1 哲学史的考察 132
3.2 物质主义自我意识观 135
3.3 身体觉知与自我意识 141
3.4 小结:弥合自我意识的两个论题 149
4 心灵与机器:机器能够具有心灵吗? 162
4.1 从AlphaGo 看“无心的机器”和“延展的智能” 162
4.2 人类意识与机器意识研究的基础假设 165
4.3 集体意向性与人工群体智能是否可能 177
4.4 深度学习与意义直接性 184
4.5 小结:涉身机器与延展心灵的可能性 187
5 知觉论的挑战:表征对于认知是必要的吗? 190
5.1 传统三明治结构认知结构的局限:知觉与行动的分离 191
5.2 功能可见性: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 200
5.3 直接知觉理论的感觉运动理论 210
5.4 新的知觉—行动观对世界意义的理解 220
5.5 小结:从涉身—生成论看知觉—行动 227
6 语义学挑战:概念和语义是涉身的吗? 228
6.1 经典概念论和语义理论假说 229
6.2 身体在概念和语义生成中的作用 246
6.3 概念论的新经验主义回归 256
6.4 镜像神经元:隐喻的涉身性认知机制 261
6.5 小结:涉身的概念生成机制和语义框架的经验主义建构 266
7 认识论挑战:知识可以被彻底自然化吗? 271
7.1 自然化知识的规范性依据和先验性依据 272
7.2 自然化知识论与人类认知溯源 273
7.3 自然化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知识 280
7.4 自然化的德性知识和技能知识 289
7.5 涉身的知者与延展的知识 292
7.6 小结:科学实践中的助勘式推理 296
8 伦理学挑战:道德心理学审视 306
8.1 神经伦理学: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307
8.2 关于品格的心理学实验 319
8.3 基于境况主义的心理学实验 322
8.4 境况主义实验方法论质疑 326
8.5 小结:哲学境况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双向挑战 336
9 从道德的演化到演化伦理学 337
9.1 演化论对伦理学研究的意义 338
9.2 道德情感的生物学起源 341
9.3 与道德判断相关联的心理机能及其生物学基础 351
9.4 演化论模型与规范伦理学的对话 355
9.5 小结:弥合“实然”和“应然”的裂痕 361
10 方法论的挑战:实验哲学及哲学实验引起哲学方法论变革 364
10.1 实验哲学与哲学直觉 367
10.2 实验哲学与哲学方法论 378
10.3 哲学实验案例研究 381
10.4 哲学实验方法解析 389
10.5 小结:经验科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哲学研究 399
11 认知科学的元科学哲学:存在统一的认知科学说明吗? 408
11.1 一般科学哲学中的科学说明模型 409
11.2 认知科学的多元科学说明策略 420
11.3 计算说明、机制说明和动力系统说明及其局限 424
11.4 说明的全域进路与局域进路 433
11.5 小结:多模态认知需要局域多元论科学说明 436
12 结语:中国认知科学哲学学者未来的学术责任 441
12.1 推进哲学与认知科学交融的时代境遇 442
12.2 借鉴国际学科交叉的建制化经验 443
12.3 建立跨学科平台探索哲学与认知科学交融的新途径 444
后记 4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