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編輯推薦: |
本书研究注重对传播媒介,如翻译家及翻译、报刊杂志、文学团体和社会团体等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也是中国学界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在传播研究领域的一次新的尝试。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日本学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考证,并考察了日本学者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学研究范畴,通过梳理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群体发展脉络,提出日本学界已形成第四代学者群体的观点,指出四十余年日本学者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认知视角已发生变化,*为显著的变化是从通过文学作品获取中国社会信息到真正关注中国同时期文学的文本价值。此外,本书对日本学者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予以重点分析,总结提出其研究方法为翻译学的方法、史料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实证研究入手运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分析方法并逐渐从国际化视野上升到国际性跨文化共同研究的方法。其方法具有实践意义,值得中国学者借鉴。
|
關於作者: |
卢茂君,1973年生,吉林省抚松人。吉林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参与若干项。以独立作者身份出版3部专著、1部编著、3部译著,合作编著7种、译著5部、教材2部。
|
目錄:
|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认知(一).... 8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概念认知.... 10
一、从文革以后的文学到毛泽东以后的摸索时期. 10
二、从文革以后(后)的文学到今天的中国文学. 11
三、新时期文学与新时期十年. 12
第二节 1977-1989年的总体认知.... 15
一、毛泽东以后的摸索时期:1977-1981年.... 15
(一)平反时期:1977-1978年.... 15
(二)思想解放期:1979-1980年.... 17
(三)自由化收紧期:1981年.... 20
二、四个阶段的认知:1982-1989年.... 22
(一)反思文学:19821984年.... 23
(二)实验小说:1985-1988年.... 24
(三)报告文学、纪实文学:1988-1989年.... 28
三、新时期文学十年的视点.... 29
第三节 从形式到实质的认知.... 31
一、新旧语言交织.... 31
二、从人道主义到人道主义文学.... 32
(一)人道主义根基.... 32
(二)革命文学到人民文学,再到人道主义文学.... 34
三、自我反省视点.... 35
第二章 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认知(二).... 39
第一节 创作群体的认知.... 39
一、新时期文学拉幕人刘心武.... 39
(一)具有哥伦布竖鸡蛋意义的《班主任》.... 40
(二)1990年代的创作突破.... 42
(三)与《苦恼的青春》和《记忆》,以及《分界线》和《夏》的比较.... 44
二、女性作家群体崛起.... 46
(一)谌容的《人到中年》.... 48
(二)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 49
(三)张抗抗《夏》中的青春.... 52
(四)茹志鹃之女王安忆.... 53
三、中国文学界的代表作家王蒙.... 56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认知.... 62
一、农村的变与不变.... 62
二、突破爱和性的禁区.... 63
(一)爱的禁区.... 63
(二)性的突破.... 64
三、社会百态探索.... 67
第三节 认知视角的转变.... 71
一、从社会信息到文本价值.... 71
二、从俯视到平视.... 76
第三章 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79
第一节 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方法.... 79
一、翻译学的研究方法.... 79
(一)考据学式的翻译方法.... 80
(二)集体共同研读翻译的形式.... 81
二、史料思维的研究方法.... 83
三、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国际性跨文学共同研究.... 85
第二节 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特点.... 90
一、密切关注,及时反馈.... 90
(一)同时期研究中国的传统.... 90
(二)对《人民文学》等刊物的关注.... 91
二、全面介绍,重点研究.... 95
(一) 研究领域广:从微型小说到SF小说,再到轻小说.... 95
(二)关注中国特色文学领域:从电影文学到话剧,以及其他艺术形式.... 100
(三)研究地域广:从中国大陆到中国台湾,再到中国香港.... 109
(四)关注面广:从中国本土作家到海外华裔作家.... 109
三、共享中国文学现场.... 109
第四章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途径和面临的问题.... 112
第一节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途径.... 112
一、传统途径.... 112
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 116
第二节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传播的困境.... 118
一、出版销售问题.... 118
二、翻译所面临的问题.... 118
(一)语言和文化方面.... 118
(二)中国小说发展方面.... 120
三、边缘地带的译者.... 121
第五章 中国新时期文学东渡摆渡人(1).... 123
第一节 日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群体.... 123
第二节 第三代学者领军人物藤井省三.... 128
一、中国学界从热到冷再回温的藤井研究.... 128
二、藤井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和观点.... 131
三、藤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的视角.... 133
第三节 中国乡村文学概念的提出者加藤三由纪.... 136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文学东渡摆渡人(2).... 140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探索者坂井洋史.... 140
一、为巴金辩护.... 140
二、为中国摇滚乐正身.... 144
三、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认识.... 145
第二节 从中国现代文学到东亚文化的研究者千野拓政.... 148
一、史料思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 148
二、比较文学研究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150
三、置身中国当下文学发生现场.... 151
第三节 中国新时期文学日本代言人饭塚容.... 154
一、小说翻译研究成就.... 154
二、戏剧翻译研究成就.... 157
三、传播中介.... 161
结论.... 164
参考文献.... 169
后记.... 174
|
內容試閱:
|
绪论
在中国学界,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学者比较了解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情况,虽然很多学者不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但并不缺乏了解,并且因为精通日语,能够与日本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交流。但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中国学者对日本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学界一贯重视英语世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语言障碍不能直接阅读日文文献资料,再加上国内学界对日本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翻译介绍不足,所以,显示出对日本学界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动态把握不够。近年来,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并具有比较文学研究意识的研究者充分运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跨学科进入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领域,从事翻译、介绍、研究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工作。正如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日本学者宇野木洋所说,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中国作家开始接受西方文学理论,并尝试着用意识流等方法进行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界也开始尝试各种新方法论,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兴起[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相应得以建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跨文化视野、跨学科研究意识的研究者,因此,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成果得以进入中国研究者的研究视域。
一、中国学界对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现状的认知
据笔者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日译本已达到390余种,译文1568篇,相关研究论文3238篇,相关研究著作137部(包括再版、中文版,直接相关30部),编著216部。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学界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日本学界的翻译研究成果,无论是大型文献丛书的编辑,还是学者的研究成果,亦或是学术刊物的发刊导向。例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起推出的中国小说学会主编的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存在对日本研究者翻译和研究成果重视不够的现象。这套丛书对王朔、贾平凹、莫言、沈从文、苏童、余华、韩少功、王小波、王安忆、王蒙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汇编整理。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入了港台及外文版目录,外文版包括译著和译文,但是对日文译文资料的收集远远不够,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日本学界对相关作家作品的译介情况,中国读者和研究者可能会因此误以为日本学界不重视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以《王安忆研究资料》为例,书中仅显示出《小鲍庄》和《本次列车终点》有日文版,具体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都没有信息显示。《王安忆研究资料》一书入选资料辑录截止时间为2008年11月,实际上,在此之前,日本翻译家已经翻译了《富萍》等十余篇王安忆创作的小说,二十余名日本研究者先后发表了四十余篇研究论文。此外,2006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研究丛书《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1985年到1990年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洪子诚主编的大型丛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201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介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莫言小说译介研究》,都很少将日本的翻译研究情况作为考察内容。
中国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大型丛书忽视日本学界的翻译研究成果之外,一些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少提到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例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结项成果专著《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中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在欧洲主要语种,特别是英语、法语中的传播与影响,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很少进入这部专著的研究视野。例如,在综合论述国外的译介和评价汉学家国外的研究机构、学术刊物这三部分内容时,没有论及日本学界的相关情况;在介绍莫言和残雪的章节里,仅以一页纸的篇幅简单介绍该作家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情况,这种简要介绍,与莫言和残雪在日本的实际传播广度和影响程度差距甚大。此外,在介绍其他作家在国外的译介与研究情况时,很少介绍该作家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情况,仅在总体介绍时提及该作家作品有日译本,而不做具体介绍。并且,有些作家的日本译介和研究情况则完全被忽略,例如,在余华及其作品在国外一节,作者写道;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余华是少数几位在国内外文学界都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余华的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西班牙等文字在国外出版本章拟从世界文学的维度来关照余华及其创作,看看西方视野中的余华侧影[1]。然而,日本学界很早就关注到余华的作品,日本翻译家饭塚容从1990年到2014年持续翻译余华的作品,从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到《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再到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第七天》,几乎翻译了余华所有的长篇小说,并对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做出了相应的学术判断。此外,中国国内学术刊物对日本学界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翻译研究成果关注度也不高。例如,北京大学乐黛云主持的《跨文化对话》,从1998年到2019年连续出刊40辑,学术研究成果非常丰厚,但涉及到日本学界的文章却只有11篇。
在研究领域,中国学界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对莫言、残雪、阎连科等作家在日本的译介和研究的研究文章,也有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的文章,以及对日本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的文献资料。1991年,孙立川、王顺洪主编的《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著索引(191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是中国学界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介绍日本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尽管书中只有一个章节涉及到截止到1989年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信息,但也表明中国学者对日本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关注,因此,这本编著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王晓梅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一文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中国当代文学馆藏数据库和日本亚马逊图书销售网络资源为调查研究的基础,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成就及特点。文章中,作者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949年至2012年期间日本译介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并以列表的形式,对日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集及主要译介刊物、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日译中国当代小说、中国内地作家作品日译情况、译介作品总数位居前列的作家、日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出版机构和主要译者、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进行了梳理,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四个中国文学相关的研究机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根据日本亚马逊图书销售网中国现代文学人气榜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调查结果,在日本位居人气榜前三位的中国作家是金庸、古龙和鲁迅,所以,武侠题材和鲁迅先生在日本的深远影响再次得到确认[1]。笔者认为,根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中国当代文学馆藏数据库和日本亚马逊图书销售网络资源的调查,归纳总结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成就及特点,过于表面化,科学研究需要实际接触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充分的阅读和理解、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可靠。
近年来,中国学界开始出现一些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的个案研究成果。1993年,吉林大学刘柏青等人编写的《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六辑新时期文学专辑》全书编译了15篇日本学者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论文,所有论文由日本学者山田敬三选编,正如编者所言似乎能经得起历史批判的论文[2]。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同年11月,卢茂君在《文艺报》上发表《莫言作品在日本》一文后,莫言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问题引发中国学者的广泛注意,先后出现朱芬的《莫言在日本的译介》(2014)、林敏洁的《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与传播兼论其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2015)、麻文静的硕士论文《莫言文学在日本的受容》(2016)、张剑的《译介与出版的双重过滤和诠释谈莫言文学作品在日本的传播》(2017)等研究成果。同时,残雪、阎连科等作家的日译和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东北师范大学柳慕云的博士论文《残雪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对日本学界的残雪作品翻译和研究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研究。此外,卢冬丽、李红的《阎连科的受活在日本的诠释与受容》也是非常扎实的实证研究的成果。这篇文章对译者的翻译策略、出版社的营销策略、媒体的宣传途径,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日本出版社运用哪些营销策略进行出版预热,媒体从哪些方面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还可以从读者的接受程度了解日译本的翻译质量。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偏重于作家本体、文本的影响分析。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日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有刘成才的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翻译与接受研究的系列成果:《论坂井洋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学中国、亚洲叙事与想象性阅读:日本研究者的莫言研究》《日本研究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批判性主体构建》等,此后,刘成才以此为前期研究成果,以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选题申请并获得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进一步深入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方面的研究工作。
笔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日本卷2001~2002)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研究成果《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日本卷2001~20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涉及到2001年至2003年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研究现状,但出于对中国文学在日本译介与研究的内容比重的考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现状研究评价较多,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涉及的较少,因此,本课题研究以弥补这一缺憾为宗旨,将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准确的研究资料,便于中国学界及时了解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动态和关注热点,以便于中国国内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与国外的相关领域研究实现同声相应、即时互动,促进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国际化。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后莫言等中国新时期作家的作品必将会持续不断地被翻译介绍到日本,从普通民众到学术研究界,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将更上一层楼。因此,对日本学界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传播与研究的调查研究工作应该引起中国学界的重视。目前为止,日本学界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翻译和研究方面相当数量的成果,但尚未出现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体评价的著作,这也为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研究空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作家、学者交流互访频繁,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研究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学者最多,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此外,日本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也对同时代的中国作家和学者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早在中国本土如火如荼地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日本就有研究者果断地指出中国的文革和文革文学不可能长期持续。文革文学最终走向终结,一方面是政治因素,另一方面也是这种文学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有研究者开始大胆预测文革结束后的中国文坛可能出现的文学概念和发展走向。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研究者吉田富夫于1974年提出文革以后的文学。吉田富夫认为文革期间中国社会各方面变化都是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引发的,根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进过程的主题词内容,文革结束后应该会使用文革以后的这样的限定词,所以,文革结束后中国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用文革以后的文学来命名。但是,1976年10月文革真正结束后,中国文学界发生的革命性变化远远超出了日本研究者的预设,日本研究者马上意识到文革以后的文学或者文革后的文学,这些命名并不能够涵盖这种革命性的文学现象,并且,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此起彼伏斗争的根源还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所以,吉田富夫开始尝试将文革结束后的1977-1981年的文学发展阶段定义为毛泽东以后的摸索期,此后,又进行过几次调整。其他学者在吉田富夫的观点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今天的中国文学等命名方式。种种探索之后,日本学界逐渐认识到为了今后研究上的便利,需要接受同时期中国学界普遍使用的新时期文学这一命名方式,并以这一时期中国发生的政治事件为分水岭,将新时期文学界定在1976年10月到1989年6月。因此,本课题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1976年10月到1989年6月期间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传播和研究情况,考虑到课题研究的整体性和体系性,在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时,兼及到当下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另外,日本学界始终注意将中国新时期文学放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注意将其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界紧密关联进行思考,涉及中国文艺或文化背景等问题时,再进一步向前延伸,紧密结合1919年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文化精神以及其后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创作风格等,对当时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进行解读或分析研究。所以,本课题研究也会对这些方面略有涉及,但不做重点论述。
同时,日本研究者还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学范围进行了阐释。日本研究者认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学创作形式和创作范畴与日本的文学涵盖范围不一样。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现象(包括新时期文学),首先需要理解整个文学发展的脉络是从窑洞文学发展到都市文学,换言之,中国的都市文学是在窑洞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窑洞文学的原型不仅有文学,还有舞蹈、演剧、音乐等,也就是说,用文字记载的艺术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以属于文学。因此,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者在研究中国同时期的小说、诗歌之外,也关注中国电影、话剧、小剧场、音乐等艺术形式,并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所以,本课题研究也将这些研究成果纳入到研究范围。
文学传播作为一种文学信息的流动过程,必须借助有形的媒介手段,如翻译家的翻译、新闻报刊介绍、学术团体组织等。中国新时期文学通过何种途径传播到日本?日本学界对中国新时期文学进行了哪些翻译和研究?日本翻译家和评论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怎样的?具有哪些特点?与以往的日本汉学家和其他国家的汉学家相比有哪些不同?取得了哪些翻译和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中国学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日本研究者的翻译研究方法和成果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等等,这些都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具体中国作家作品或者具体的日本翻译家、评论家进行具体研究时,并没有严格遵循时期界限进行区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研究作家以及文学作品,不应该受制于认为划分的历史时期的影响,许多作家的创作,或者翻译家、评论家的研究成果横跨这些时期,他们既属于现代文学,也属于当代文学,更属于新时期文学。并且,很多日本研究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首先是从中国现代文学开始入门,如果不谈这部分研究成果而直接进入新时期文学研究阶段的话,不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研究者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选取和解读的根源,因此,对具体日本研究者进行学术评价的同时也关注到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行具体个案研究时,本课题采取的是更为宽泛的时间范畴,在研究日本学界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学者及其立场观点与方法也是基于这一原则进行取舍。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涉及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翻译和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最大可能的收集整理,之后,对日本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作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对重点翻译家、评论家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对文献资料不断进行补充。
三、研究日本研究者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翻译研究成果的作用
正如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丸山升在《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的寄语中写到:我们这些日本人的中国文学研究,尽管在对中国的理解上无法与中国人相比,但如果能对中国读者有些作用的话,那就在于我们是通过具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的日本人的眼光,用不同于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文学在中国人所想象不到的解释和一时难以接受的观点中,复杂地反映着生活在现代日本现实中的日本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感情[1]。研究日本研究者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翻译研究成果的作用就是可以提供作为方法的日本。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日本学界一直从作为方法的中国的角度对中国进行学习和研究,而中国学界长期忽视日本的研究成果,更谈不上了解,以及将其作为方法的日本进行学习。所谓方法,就是方向、角度、立场与手段,在这里就是指通过整理和研究日本研究者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翻译和研究成果,总结四十余年来日本研究者的相关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特点,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把日本加以对象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参照,从日本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和研究方法、角度反观中国新时期文学现象,了解最近这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向外传播的一个侧面,为今后中国文化向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中国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作为方法的欧洲西方,而对日本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视而不见,然而,日本研究者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长期以来引起欧美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欧美学者甚至认为研究中国文学,如果不参考日本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那将是不完整的研究。也正因为如此,欧美国家从事中国文学方面研究的学生多到日本做短期留学,一是为撰写学位论文查询资料;二是为学习和借鉴日本研究者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到日本做学术交流访问,参加日本的研究活动的欧美学者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可以说,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以外最适合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国家。
日本研究者川本皓嗣在与中国学者王晓平对谈时说:对邻人毫无兴趣是危险的[2],进一步来说,对邻人了解自己多少、了解自己到什么程度毫无兴趣是更危险的。王晓平说,我们有责任纠正忽视周边国家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总体倾向,一步一步加深我们对周边国家激烈变动的现代文化与文学的理解。对于自己近邻的文化,抱有偏见显然是有害的,而缺乏深入理解兴趣的文化冷漠症也是值得警惕的。此外,还有一些中国学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学者刘成才也提到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中国大陆学界高度关注的是欧美汉学,对日本研究者的研究则表现出惊人的冷漠只有日本与欧美都成为我们研究的方法,只有真正承认日本并对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研究前提进行重新审视时,我们才能把握日本研究者为了自我确立而进行的殊死搏斗的瞬间[1]。实际上,中日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决定着研究中国文学问题,既需要作为方法的欧洲西方,也需要作为方法的日本。这将有助于突破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中西中心主义和中西文学比较模式。中西中心主义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视野,但是,在忽略日本等东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产生的研究成果是片面且不完整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和研究情况,我们不仅要研究西方世界国家的情况,还要研究日本、韩国等东方世界国家的情况,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全面、可靠的研究结论,才能更好地指引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不仅要向西走,也要向东走,尽管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在东方的传播热度不及以往,但是,日本、韩国具有接受中国文化的基础和传统,加强中国文学在东方各国的传播热度,远比在西方各国的积累传播基础要容易一些,而中国文学在东方各国的传播影响力增强也将有助于向西方世界传播。
[1]宇野木洋.克服?拮抗?模索:文革後中国の文学理論領域[M].京都:世界思想社,2006(3),143:146.
[1]姜晓芹.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111.
[1]王晓梅.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C].贵州省翻译协会第八届委员代表大会暨语言文化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206.
[2]刘柏青、张连第、王鸿珠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六辑新时期文学专辑[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7):2.
[1]刘柏青、张连第、王鸿珠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二辑 [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9):2.
[2]川本皓嗣、王晓平.中日文学与文化对处的经验[C].跨文化对话,2002:76.
[1]刘成才.日本研究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批判性主体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