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具身社会认知

書城自編碼: 35699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何静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6720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9.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鲁迅“传统”与余华的小说创作
《 鲁迅“传统”与余华的小说创作 》

售價:HK$ 101.2
性心理学(裸脊锁线装,一部剖析性心理的百科全书,一本好读实用的性学指南)
《 性心理学(裸脊锁线装,一部剖析性心理的百科全书,一本好读实用的性学指南) 》

售價:HK$ 64.4
抢人:数字时代如何快速吸纳精准人才(美国商业图书大奖AXIOM年度图书)
《 抢人:数字时代如何快速吸纳精准人才(美国商业图书大奖AXIOM年度图书) 》

售價:HK$ 66.7
给好奇者的黑洞简史
《 给好奇者的黑洞简史 》

售價:HK$ 67.9
债务机器:美国的银行政策与个人陷阱
《 债务机器:美国的银行政策与个人陷阱 》

售價:HK$ 79.4
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 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

售價:HK$ 182.6
钱穆:国史新论
《 钱穆:国史新论 》

售價:HK$ 78.2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

售價:HK$ 66.7

 

編輯推薦:
我们如何感知他人的信念、情绪和欲望?几千年来,这样的问题像谜一样地吸引着哲学家们。新锐哲学家将带您开启神秘的他心哲学探索之旅。
內容簡介:
本书稿系国家社科基金具身哲学视域中的社会认知研究15CZX015成果。在何种意义上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社会交互涉及具身的过程?身体的作用仅体现在低级社会认知过程中,而高级社会认知过程仍依赖于计算和读心吗?身体仅仅是物理的吗,还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之中?身体如何能够将他者的意图和情绪纳入自身经验并进一步对他者的行动做出预期呢?以及在智能时代所催生的各种无身新媒体交往方式,会构成对具身社会认知的挑战吗?本书的讨论紧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通过将神经科学中关于预测心智机制的蕞新研究成果应用与社会认知领域,本书探究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建构并辩护了具身-预测的社会认知模型。这种新型的社会认知模型为我们呈现了主体间交互过程中双向的大脑预测和共同的意义-建构两个层面,为我们解决了具身社会认知所面临的怀疑论和认识论挑战。
關於作者:
何静,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曾在南丹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美国罗特格斯大学、匹兹堡大学、法国里昂高师从事访问研究。主要学术兴趣:心智哲学和社会认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上海市社科项目;出版专著一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论文二十余篇。
目錄
目 录
导论 1
第一章重返身体、心智与世界 11
第一节二元论:从柏拉图到笛卡尔 14
第二节具身性与现象学传统 20
第三节具身性与实用主义传统 30
第四节具身认知 40
第二章渗透的大脑 67
第一节意识现象如何从物质中涌现出来? 68
第二节我如何能读取他者的心智? 85
第三节语言如何输出大脑中的想法? 105
第三章意义建构的身体 117
第一节身体图式与身体意象 119
第二节身体与习惯 132
第三节联合动觉 147
第四节共同意义建构的身体 163
第四章联合行动 173
第一节行动 174
第二节交互行动 186
第三节联合行动 204
第五章社会的情绪 232
第一节情绪:作为一种生物机制 233
第二节情绪:作为社会交往的构成部分 249
第三节羞耻:一种社会情绪 265
结语:人工群体智能是否可能? 277
参考文献 295
內容試閱
导.论
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具身性(embodiment )思潮,从
主客融合的哲学判断出发,以知觉行动的身心体验实验作为分析工具,质疑了传统认知科学表征计算隐喻的核心地位,丰富或修改了传统认识论有关知识(作为世界与身心状态的写照)、活动(作为设身处地的理性选择)和主体反思(作为认知者与行动者的融合)等基本看法。
依照具身性理论,认知就是意义建构认知主体将一张意义之网投射到了自身所处的世界中。在认知过程中,主体对自身与环境之间的耦合进行调节,并由此发展出一种基于身体知觉运动能力的对世界的基本理解。这种新兴的哲学思潮不仅拥有优越的认识论地位,还得到了来自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1
具身性思潮所孕育的新观点和新方法牵引着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研究的推进。社会认知关注我们对自我和他人的判断、理解和评价。历史上,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哲学讨论主要有:类比论证、行为主义论证、符号语言论证、归纳论证、假说演绎证明与云室痕迹类比等。基于传统认知科
1 参见夏皮罗:《具身认知》,李恒威、董达译,华夏出版社2014 年版。
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经典的他心理论假设,绝大多数社会认知研
究范式将表征计算假设视为其哲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核
心,聚焦于对社会认知概念的表征和对他人理解机制的可计算
性。并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理论论和模
拟论两大主流社会认知理论。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广泛
的共识:一种令人满意的对社会认知的阐释,只能在理论
论模拟论或两者的混合物之间作出选择。除此之外,别
无他选。
然而,具身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打破了这一格局。它对
传统社会认知研究所作出的推进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理论论和模拟论两大主流社会认知理论进行激烈的哲学批判。具身社会认知进路主张,由于传统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基于表征计算的哲学假设和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因而导致了自我与他人心灵之间无法消弭的非对称性和不可通达性。

(2)积极吸纳并进一步发展了现象学传统中有关社会认知本质的敏锐洞见。这其中的宝贵资源不仅包括胡塞尔

(E. Husserl)、海德格尔(M. Heidegger)、萨特(J. Sartre )和梅洛庞蒂(M. Merleau-Ponty )对交互主体性意义的重要论述,还包括施泰因(E. Stein)、古德维奇(A. Gurwitsch)、席勒(M. Scheler )和舒茨(A. Schutz )对作为指向他人体验意向性的同感的考察。

(3)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社会认知理论成果。例如,汤普森

(E. Thompson)、胡托(D. Hutto )等提出了直接社会知觉理论,加拉格尔(S. Gallagher)、扎哈维(D. Zahavi )等提出的交互理论,以及蒂亚戈(H. De Jaegher )等提出的生成交互理


论等理论框架。
(4)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中关于社会认知具身效应的重要发现。当前对具身社会认知的科学研究大体集中在三大方面:态度的具身研究、社会知觉的具身研究以及情绪的具身研究。这些研究证据有力地表明:社会情境中的认知功能受限于身体。
但是,如果我们由此认为学术界对具身性的真正含义已经明确无疑,并且具身性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作用已经获得了广泛一致的认可的话,那就夸大其词了。事实上,就研究现状来看,不同的学者以及不同学科常常在不同(甚至是矛盾)的意义上使用具身性的概念。有时候,具身性具有不同的指向;而有时候,具身性在不同的文献中的内涵会出现彼此矛盾或者互为补充的情形。
对这一概念的明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社会交互的具身性进行辩护。在何种意义上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社会交互涉及具身的过程?身体的作用仅体现在低级社会认知过程中,而高级社会认知过程仍依赖于计算和读心(mindreading )吗?身体仅仅是物理的吗,还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之中?身体如何能够将他者的意图和情绪纳入自身经验并进一步对他者的行动做出预期呢?以及在智能时代所催生的各种无身新媒体交往方式,会构成对具身社会认知的挑战吗?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社会认知的前沿问题,而且淡化了社会认知和他心问题的怀疑论意味,增强了自然主义色彩。
本书的讨论将紧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我们抛弃了那种将社会认知过程还原到大脑过程的神经生物学观点,抛弃了自笛卡尔以来根深蒂固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和身心二分的理智传统,从心身、主客融合的具身性哲学立场出发,建构并阐述了具身社会认知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问题域。通过将神经科学中关于预测心智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认知领域,我们建构并辩护了具身预测的社会认知模型。这种新型的社会认知模型为我们呈现了主体间交互过程中双向的大脑预测和共同的意义建构两个层面,为我们解决了具身社会认知所面临的怀疑论和认识论挑战。这种模型不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交互的具身性本质提供重要的线索,为理解大脑与身体、自我与他者、心智状态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而且还为具身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一个可供测量的理论模型。
本书的讨论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图景、具身哲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新推进以及具身社会认知未来的前进方向。更具体地说,本书各个章节的内容是:
第一章重返身体、心智与世界将从理论准备、理论提出到理论扩展三个阶段对具身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图景进行描述。身心截然二分以及对身体的鄙薄,是自柏拉图以来西方思想的一贯传统。尽管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没能超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讨论高度,但他所开创的心智哲学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主张身心二分、强调理智的传统,直接或间接地引出了两种哲学传统:现象学与实用主义,前者以克服纯粹意识为目标,后者致力于批判纯粹的理性思辨。
因此,反笛卡尔传统的具身性维度作为一种哲学运动,最初在现象学中作为范式出现。我们将聚焦于胡塞尔、梅洛庞蒂等的具身性思想,以展现现象学传统如何将心智到身体的优先性,反转为从身体到心智的优先性。与此同时,20 世纪英
美哲学传统中的实用主义(以皮尔士与米德为例),矛头直指
旁观者式的认识论,通过对知识和实践概念的阐发和提升,同
样实现了对身体和世界的关切,并最终导致了现象学和实用主
义在具身性观念上的合流。这两种哲学传统为具身性思想以及4E(具身的、生成的、嵌入的和延展的)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这是本书确立具身性为研究视域
的历史前提。
在本书的第二章渗透的大脑中,我们将以自我概念和
语言现象的形成为例,探讨生物性的大脑如何以一种比我们所
预期的更为丰富和明确的方式,与世界和身体紧密相连。哲学
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我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我的本
质特征意见不一。有些研究者认为,自我是大脑不同模块
间交互所诱发的神经上的幻觉;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自我
的概念是某种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因此,关于自我意识如何
可能、自我如何区别于他者以及自我到底是认知和意
识产生的原因还是仅仅是认知的结果等问题上,学术界仍然存
在着深刻的分歧。通过对多维度自我模型的考察,我们将表明
自我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是完全自在的自我。我们关于自身
的自我概念中蕴藏着自我他者世界之间极其微妙而复杂的
交融。
同时,通过与莱考夫和约翰逊关于隐喻的讨论,以及麦克
尼尔关于手势的实验研究,我们试图探讨不同的语言形式如何
帮助我们进行思考和交流。特别是,通过对语言发生学过程的
考察,我们发现言语行为一开始就把我们纳入了一个与他者共
存的世界之中。在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过程中,自我显现给他
者;而他者也显现给了我。第三章意义建构的身体强调了我们参与世界和理解
他者的标志不仅是大脑的慎思更是具身的经验。我们的认知离
不开身体的经验。而这种身体经验来自我们的身体、与世界进
行交互的动觉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意义结构。
通过对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的讨论,我们将进一步阐释物
理的、经验性的和活生生的身体经验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
知的。接着,通过对习惯和联合身体动觉概念的深度阐发,我
们将集中讨论作为意义建构的身体如何达到一种超越,从而
将世界中有意义的部分通过身体纳入到自身的经验中去。从这
个意义上说,身体是物理的,同时又是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
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将特别关注神经科学家、病理学家
等关于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的经验研究成果,以及梅洛庞蒂
对习惯的身体、海德格尔对上手状态以及德雷福斯对专家技能中关于身体与习惯的现象学考察。在这些讨论的
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关注主体间呈现联合动觉,探究我
们的身体如何通过动觉经验将他者的意图和情感纳入自身的经
验,并对他者接下来的行动做出预期。
本书的第四章将关注主体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的
交互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合行动。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所
有伟大的成就,依靠的都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而是人
类集体的智慧和合作能力。无论彼此之间是否相识,人类能够
通过联合行动来进行思想交流、共同完成任务。那么,这种令
我们在所有动物中独树一帜的合作能力如何可能?从认知的角
度来说,主体之间精细而复杂的交互如何可能?主体间的合作
行为仅仅是社会性本能吗?这样的疑问不仅是具身的社会认知
研究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也是他心问题这样古老而常新的哲学难题以及当代行动哲学研究的核心关切。
我们将从厘清行动的基本要素出发,探索主体如何通过大脑的预测和身体的运动知觉与他者进行交互并产生联合行动的方式。而后,我们将探索社会机构是如何在协调联合行动以获得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我们将以对竞技舞蹈的定性研究为例,进一步探索联合行动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共有意图、动作协调以及情感联结。通过这些探讨,我们试图表明:行动者的意图与身体的运动不可分离,身体的运动控制能力令行动成为可能;而行动者的意图、行动感以及意义、价值、信念以及行动者之间的交互等又将简单的身体运动带入了意义、理性与社会领域。
本书的最后一章第五章将关注社会情绪的问题。从本质上说,社会认知和主体间的交互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具身过程。我们对他者的语言、行动、思维和情感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绪框架。这种情绪的框架令我们能够以默会、自动和具身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更具体地说,参与情绪的大脑区域和神经系统往往也参与了社会认知的过程。因此,如果我们脱离了情感维度去谈论任何一种意识结构,那么这种讨论将是贫瘠的。
在这一章的讨论中,我们将从具身预测的研究框架出发,提出情绪不仅是被外部隐私激发产生的,更是我们在与具体情境和他者的交互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的。情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具身性与社会性。一方面,情绪作为生物机制的一种,总是试图保持着身体内外状态间的平衡;另一方面,情绪作为社会交往过程的建构性部分,是我们在对关于环境和他者的精准信息相对缺乏的情形下而迅速做出的心理预测模式。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我们将对羞耻这样一种具有典型社会性的情绪进行专门考察,以揭示其中蕴藏着的社会性视角。
本书的结语部分,我们并不打算对前面章节中讨论过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进行赘述,而主要从前文所辩护的具身社会认知的进路出发,对人工群体智能是否可能?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进行开放式的探讨和反思。当然,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甚至超越,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梦想。随着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仿生学和脑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兴的人工群体智能技术试图在互联网的组织架构中,通过进行着计算任务的大量独立个体间的共同作用,产生超越个体智能局限性的群体智能形态。
那么人工群体智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人类群体智能的模拟甚至超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关于人类智能本质的讨论可能对我们理解人工群体智能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超越个体的群体智能形态正是大量自然/人工独立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质疑的是:个体间的智能如何相互作用?主体间涌现出参与式的意义和情感的耦合过程以及主体间理解的达成是否能够被还原为人机物协同计算的过程?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令人兴奋不已。因为对人工群体智能问题的反思,不但对于人工群体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当代社会认知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些富有意义的讨论过程中,具身社会认知进路又能够作出哪些贡献呢?
在这里,我们想要澄清的是,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大脑、身体以及行动在社会认知中的关系,在具体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将大脑、身体、行动和情绪作为不同的章节和分析层次区分开来,但事实上,无论是在个体层面还是主体间层面的认知和行动过程中,我们的大脑、身体和情境作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发挥着作用;并且通过与他者之间持续的知觉情感交互,我们形成关于世界对他者或者我们而言是怎么样的预测。一种令人满意的社会认知理论必须要将大脑身体世界以及自我他者群体的研究整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试图引入分析哲学与现象学两种传统以及哲学与经验科学两个领域对话的维度,以及现象学指导下的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这对于推动社会认知哲学的进展、哲学与经验科学的交叉互补都有着积极的效应,是一种进路和方法上的创新。这意味着,关于社会认知的哲学考察必须吸收来自经验研究的成果,并以比以往更多地参与到不同哲学传统之间以及哲学与经验立场的对话中去。只有通过与不同理论传统的切磋、论辩或聚合,具身社会认知理论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和理论价值;只有通过尝试进入与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病理学、人工智能等对话之中,具身社会认知理论才能更加以问题为导向并彰显其应用价值。
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种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潜在风险,因为我们并非是这些领域中的专家,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思路和专业术语,而且相关的议题极其深广,所涉及的问题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动态性。因此,目前说呈现的内容中还有许多不足,以期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究。例如,本书主要关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脑与身体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复杂交融的关系。但是在更宏大的意义上,认知科学需要对思维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更多的探究。而对这种浸入式的文化背景的探究,不仅仅涉及大脑、身体、自我、他者,还涉及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如社区、制度、机构、习俗等。尽管在本研究展开的过程中,对机构在社会理解和行动中的构成性作用做了初步分析,但还有待对其他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另外,我们尝试了将个体间的社会性理解与对于神经机制的理解整合起来,建构了具身预测的社会认知模型。这个模型在我们对自我与他者的微观解释层面体现出了生命力和效用,但是它对更广义层面的社会行动和集体信念的形成是否具有解释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精致化的语义分析和经验研究进行深入探究和系统论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