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贝多芬的英雄主义是他一生人格和精神的主流
他的英雄风格始终体现在他对自我和艺术的控制力上
他是真正只为灵魂创作的个人主义者音乐家
他是与时代精神呼应的伟大古典主义者
|
內容簡介: |
《贝多芬》用贝多芬生前的信件、同时代人的描述,以及丰富的图画资料,还原了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
贝多芬的作品既是个性的映射,也是时代的产物。他少时经受父亲严苛的教育,一生追求纯洁美好的感情而不得,晚年罹患耳疾以致听力尽失,坎坷的经历造就他倔强而敏感的个性。同时,贝多芬又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使交响乐成为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赋予其极强的感染力和宏伟的气魄。
纵观贝多芬作为作曲家的一生,他创作颇丰、涉猎体裁广泛,在交响乐的结构与思想内容上实现突诸多创新,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同时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门户。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
阿蒂斯奥尔加,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研究生,曾在BBC音乐部工作,现为萨里大学音乐讲师。
译者简介:
赵国春,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目錄:
|
致 谢
第一章 曲终
第二章 典范
第三章 出身
第四章 早期生涯:17701792年
第五章 维也纳:17931799年
第六章 革命与变化
第七章 地标:18001804年
第八章 英雄男女
第九章 激情与谜团
第十章 一个纯粹的浪漫主义者:18061808年
第十一章 幕间曲:18091813年
第十二章 维也纳会议
第十三章 世间最著名作曲家
第十四章 封神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费卢西奥布索尼认为贝多芬不仅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同时也是1793年的产物音乐史上首个伟大的民主人士。他其实表达了一种观点:艺术家是时代的产物,这是许多浪漫主义思想家的普遍假设。例如,黑格尔在他的柏林《历史哲学讲演录》中,很早就论及浪漫主义时代哲学的兴起,他认为艺术和文学,就像法律和制度一样,是社会的表现,因此与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古斯塔夫席林在1841年甚至追溯了音乐和政治之间广泛的相似和类比,一方的变化意味着另一方的变化。他像布索尼一样,表达了一个时代的信念,认为贝多芬是自由精神的化身。
这种观点到了我们的时代仍然存在。例如,保罗亨利朗在他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谈到了歌德和席勒以及后期的狂飙突进运动:
他们从所处的时代中获得了特殊的力量这个时代对新生活的最大激励,就是反对现存的思想和制度。人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家从经济奴役走向自由的现代秩序,从君主专制走向中产阶级参政,从贵族和宫廷的统治走向公民权利的维护。当新目标出现在地平线时,新的运动随之开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生于这场运动中, 并随着这场运动而前进。
之后,朗接着把贝多芬描述为理想的诗人。对他来说,贝多芬令人信服地证明真正的理想主义就是英雄主义,他是19世纪的先驱意志力量的音乐先知。在《贝多芬其人其乐》中,威尔弗雷德梅勒斯也说过,我们无法了解贝多芬,除非我们认识到,音乐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组合、一种自我表达的手段,也是一种道德和伦理力量。之后,他甚至断言贝多芬的音乐和法国大革命之间有某种联系。在另一本专著《维也纳的黄金时代》中,我们发现汉斯高尔极具洞察力,采用了非常相似的关联:
贝多芬与他的老师海顿的私人关系与其说友好,不如说流于形式,有时甚至很紧张。而年龄的巨大差异并没有阻止海顿和莫扎特之间最真诚的友谊。海顿和贝多芬年龄相差将近40岁,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之间隔着一场现代史上最大的危机。对于在旧制度下长大的海顿来说,法国大革命很恐怖。莫扎特的《费加罗》,尽管经过了仔细的删节,但仍然能看出革命性的主题,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可能对法国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有些同情,但他在斗争刚刚开始时就已去世。而对贝多芬这一代人来说,革命意味着激情澎湃,尽管他不赞成它的暴行,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是他一生的梦想。
显而易见,最初鼓励革命思维的时代也很早就孕育了这种思维,这种思维具有制约精神的力量,它塑造了思想和态度,锻炼了逻辑和哲学,并有意识地决定了整个欧洲的艺术家的创作方向。结果,异想天开的比喻很快变成了事实的佐证,以至于像韦伯、舒曼、柏辽兹或瓦格纳这样的作曲家成为时代和地方的缩影,成为特定的文化气候的晴雨表,成为不可逆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的代言人。在贝多芬这个历史转型的时代之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思想的曙光: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自由的捍卫者,一个哲学家,一个普世神性的信徒,他的每一个姿势、动作都是即将到来的浪漫时代的表现,也是对于前辈们的古典时代的告别。从他的通信和同时代人那里,我们知道他信奉当时的许多信条:尽管活动范围局限在维也纳及其周边地区,但是他属于世界。他热衷读报,博览群书,在《悲怆》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费德里奥》、《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中,他表达了对于独立和个性的信仰,如果没有对新时代革命、追求自由的认识和认同,这种信念是不可想象的。将贝多芬从他的时代中剥离出来理解他,不去了解他的时代背景,只不过是认识了这个人和这位艺术家的一个方面。浪漫主义者凭借他们自己的美学信条就能看清他,一个傲然于世的人杰。若看错了他,就会误解他的个性和革命性,以及他的卢梭式自由的本质。
正如高尔所说,贝多芬在现代史上最大的危机中成熟了。这一点很重要。贝多芬出生与离世的时刻,欧洲政治处于相对平静的海洋。但是,1789年,在他音乐创作和发展最易受影响的阶段,巴士底狱陷落了。用埃德蒙伯克的话说,骑士时代已经过去,诡辩家、经济学家和商人的时代已经来临,欧洲的荣耀永远消失了。奥地利已经与宿敌奥斯曼帝国开战,在接下来25年左右的时间里,整个欧洲都将被战争、革命和短暂的停火所折磨。贝多芬正是在这样血腥的冲突和动乱的时代中开始创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