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編輯推薦: |
小说,是一场华丽的粉墨表演;
散文,是可以发出声音的草木或流水。
唯有诗歌,是生命的泪水,它安静深藏体内,无论源自羞愧还是悔恨,源自喜悦还是幸福,它都具备一个本质:纯净。
好的诗歌,是泪水凝结的珠玉,具备水的纯净,玉的硬度,和源自人体骨血的温度与悲悯。
所以,好的诗人,内心须得是干净且强大的,含垢忍辱初心不改。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融合作者心境、哲理的诗集。
跋涉世间,在爱恨中起落,在得失中悲喜,在荣辱中沉浮,作者以笔为耜,翻耕时光、播植善美,是对生命的敬意。
现实生活的铁齿铜牙可以轻而易举咬碎梦想的根根肋骨。
但诗歌会任你激情燃烧或者泪飞倾盆,她以全部的包容,把你的喜怒哀乐打造成一串项链,戴上你的项颈。
诗歌属于真诚的文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诗歌忠诚于写作者的内在,忠实反应他的品格、质地、层次。生命不易,然诗穷愈工,希望困境能够打磨一个人的精神或者才华,如一弯清月,在他人生的夜空煜煜生辉。
|
關於作者: |
孟丽,女,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著有散文集《花之蓝》。
|
目錄:
|
目录
自序一些观点,关于诗歌 1
辑一 水上生花
梦回西汉(一组) 3
水上生花 16
让我幽会一般爱着你 18
一条江,一个日子 20
虞歌(八章) 22
阳光打在脸上 34
你真的不知道世间风光无限 36
光 39
青花 41
你在远方写诗 42
蓝色睡莲 44
锦衣笙歌 46
绝色之夜(三首) 48
咏歌,关于春(四章) 52
57 香如故
59 俗人
62 短诗一束(五首)
66 午后茶
68 对话(组诗)
81 一匹布,开满鲜花
83 清晨,梵乐
85 谁也没有你美
辑二 月亮
89 一只遥远的碗
91 月亮
93 把灵魂交给草原
95 红灯笼
97 梦中的额吉
99 站在原野
102 初一
104 青瓦,白墙,桑麻
106 回家
107 五月(一组)
111 树
夏天的雪 113
你不回来 115
安口窑 116
遗忘 119
被阳光晒黑的孩子 121
一路向西 124
等你老了,我去看你 126
亲爱的粮食(四种) 128
与青城山的旧情 133
你用快乐埋葬悲伤 134
假如我死去 136
突然不记得你的名字 138
听一首歌的时候 140
妈妈,我在等你 141
春节 142
辑三 缺
暗恋 147
黄药师的情书 148
摘花 151
别拿爱情诱捕我 153
155 我摘下一朵枯萎的玫瑰
157 剑
158 喝酒
160 幸福
162 4 月 26 号
164 梦中,你的目光如此温柔
166 伸手给我
168 糖果
170 缺
171 心愿
173 要么
175 亲爱的,我们只有一匹马
178 怨
180 你是我前世的女人
182 如此爱你(三首)
186 就算让我死在这一刻
190 你的名字
192 情人
194 你的手心
195 在水一方
197 说不出口
199 多年
201 闻似故人归
203 再见
205 问世间
207 梦见你
辑四 青梅、酒和英雄
握住悲伤 211
一声叹息 213
真实 215
负重 217
皱纹,皲裂和衰朽的木门 219
做一块石头吧 221
一把米在水中开花 223
江河水 225
自尊 227
宽恕 228
炼 230
剃度 232
遍地尸体 234
砂纸 236
清水,流过身体 238
真相 240
有些事情 242
244 青梅、酒和英雄
246 诗与诗意无关
248 豆腐渣
250 夜里
252 蹒跚
254 雪落西域
256 贫穷
258 花残
259 暗疾
261 一朵不想结果的花
263 落水
264 纸鸳鸯
266 卧薪尝胆
268 诛己书
270 如何了却这一天
272 我坚信
274 影子
276 落发为尼
278 刻舟求剑
280 衰老
282 药
|
內容試閱:
|
自序
一些观点,关于诗歌
[1]
自觉并无足够能力来面对这个词语以及她所归属的世界。一个赤贫的人,涉足宫殿,内心并非一味喜悦、惊动,而是惶恐且愧怍的。于我来说,诗歌就是辉煌的殿堂。虽然在时下她蒙尘蒙垢,甚至被唾弃和嘲讽,但并不会因此有损她自身所拥有的高贵品质与精良质地。好的事物终究是好的,走进一座数百年以上的古宅旧宫,若能虔诚相待,心怀敬意地去抚摸她的廊柱与雕漆,一定会感受到岁月难以侵蚀的纯良。好的事物,必由纯粹的心血和意念构筑,一丝不苟,无懈可击。
诗歌最繁盛的时代当属唐宋,这是公认的定论。可是,汉语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具备了丰沃富饶的意蕴,《诗经》虽为选本,但如同三江源一样清澈纯净的语言和朴素真挚的诉说,令人一读再读,永不生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七月流火,五月鸣蜩时时读诵,时时动容。稍后,屈子独领风骚,将诗歌园地的瑰丽几近独自占尽。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悲怆刚毅,用来作为这个悲剧男子和其所处时代的写照也是妥当。两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古诗十九首》以清平诉哀怨,冠冕五言。魏晋东西,南北分朝,被时代的萧萧秋风刮尽繁丽花叶,枝干铮铮,刚朴劲韧,如果摘下一段细细咀嚼,唇舌会染上浓烈的凄苦。唐代富庶繁荣、气象磅礴,文化上等同国势,恢弘豪放。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李杜双子并立,无可比肩,诗歌园地百花盛放,灿若云霓。自宋以降,诗歌以词的形式走上文坛,长短错落,娇俏灵动,作为诗之余,亦明艳动人、姿色出尘,喝够了大唐的烈酒,尝一盏明前清茶,亦沁人心脾。
白话文出现前,诗歌始终是文坛的常青树,她发出幽微但真实的声音,以特有形式展现时代的美与丑、善与恶、悲与喜。古典诗以各种形式、风格、内涵将汉语锤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现在仍有许多人难舍古典诗词的情结,坚持写古体诗词。可私下里觉得韵味毕竟是衰了的,那种神韵,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恐怕很难追上了。心内思之,颇觉遗憾。古典诗词创作囊括了许多知识,赋、比、兴,押韵、平仄、对仗,等等,这些学问,不应该随着语言现象的改变而式微甚至埋没,毕竟是我们先祖历经几千年用心血酝酿的经验和智慧。古代汉语与古代诗歌互相成就彼此,言约而意丰,语短而情长,有时区区数字,竟可以展现一幅山水或人事的阔卷。文学艺术不应该以实用性作为传承与否的标准。
白话诗歌时代,也涌现了不少名家名作,徐志摩、戴望舒、穆旦、顾城、舒婷、海子,等等,因为一一仔细读过的并不多,仅就个人寡闻,他们代表了白话文以来现代诗的最高水准。他们的诗歌里有血肉和灵魂的芳香。
只要母语不死,诗歌写作都会、也应该持续下去。她虽从格律的整齐有序、步调统一,变为自由行走,但内在的气韵是一致的,都要走出思想的精气神,走出汉语的凝炼美。这是文学形式承续的必然性,也是写作者应该担当的使命。汉语写作的宝库中,累积了太多诗歌的珍珠,实不该因为不具备现时的商业价值而漠视她,甚至唾弃她。应该相信,真正美好的东西,是不朽的。
诗歌衰颓,客观讲,还因为缺少一定数量的优秀诗人和杰出作品。
[2]
自惭并不具备诗歌研究能力,鉴赏力也很有限。凭着对于语言以及语言背后诸种人生况味的理解,觉得好的诗歌一定如同一粒子弹,触目瞬间,能够洞穿人的灵魂,迅即无声。或者,会让一个人业已干涸的灵魂逐渐湿润,继而浪潮迭起,波涌不息。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读懂这首诗的时候,不禁落下泪来。仿佛看到王维惜别挚友元二,抚着他的肩膀一杯杯劝酒,两双眼睛泛红,两只酒杯频频相碰,一次次仰头尽饮。因为王维懂得元二此去的艰辛和孤单,所以他怜惜元二,怕他西出阳关连喝杯酒的人都没有。可惜年少时并不懂得这份深情。现在来看,前两句岂止是写景的闲情,那天早晨,王维整个内心已被渭城的雨水湿透了。因为离别,劝喜不劝忧,要笑着,将泪水和酒吞下。感情如此深重,须得忍住翻涌滚腾的悲伤,这远比悲伤本身更加让人不忍思量。这份深情与悲伤却被王维用清浅显白、极为节制的语言表达出来。
读到夕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止不住落泪。出门在外,征战数载,咬紧牙关不死,只为回到故土和亲人身边。终于回还,心心念念的人事早已沧海桑田,贮藏在胸中的浓厚情感,连寄托之处也丧失了,一颗心茫茫虚空,无所牵系。这种绝望唯亲历方懂得。
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和叶芝《当你老了》,把因爱而生的浓厚绝望描摹得如此令人唏嘘。很爱你,可是对面不识;很爱你,可是生命有局限。
小说,是一场华丽的粉墨表演;散文,是可以发出声音的草木或流水。唯有诗歌,是生命的泪水,它安静深藏体内,无论源自羞愧还是悔恨,源自喜悦还是幸福,它都具备一个本质:纯净。好的诗歌,是泪水凝结的珠玉,具备水的纯净,玉的硬度,和源自人体骨血的温度与悲悯。所以,好的诗人,内心须得是干净且强大的,含垢忍辱初心不改。
[3]
非常惭愧不会写诗,不懂得写诗的技巧。甚而至于读过的名家名作也有限。写诗,因为心内有冲突,即所谓块垒。人的一生,如果精神并肉体活着,就会像条河一样时刻都有跌宕起伏,或爱或恨,或喜或忧,或得或失。剧烈的动荡形成浪头潮汐,在静静的波面下,暗流涌动。命运的叵测,将人带向未知的前途,因此也难免河流淤塞,或者枯涸断流。诗歌,是断崖飞瀑,将郁积的能量瞬间爆发,没有犹豫与迂回,省却过程,呈现极端之美。在人生之途不平不顺不畅的时候,一个人若能借助文字得以突围内心困境,是幸运的,于我,也是廉价和妥当的疏泻方式。
逐渐对交流失去兴趣,世相人心诡谲难测,较之现实,言语何其苍白无力。作为沟通工具,言语同时具备道具属性。一段时期,什么话都不想说,不想对人讲,也无法去虚构一个故事。于是,作为一种倾诉途径,诗歌点亮一些幽暗时光。诗歌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任你激情燃烧或者泪飞倾盆,她静静地,以全部的包容,把你的喜怒哀乐打造成一串项链,戴上你精神的项颈,如此真诚、凝练而不失优雅。感谢诗歌,或者文字,她以这样的姿态帮助一些人完成属于自己的交流。
因为不大懂得诗歌的技巧,所以写出简单清白的文字。不知这样是否算作诗歌。时下有不少人从事诗歌写作,有的作品实在读不明白,读来很是辛苦,以致丧失阅读的兴味。不觉得这是诗歌的高妙和本质。越美的女子越素净,越纯的水越清透。唐一代诗歌名家辈出,杰作灿若星河,但脍炙人口的,大多白如口语。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完全纯白描述,清浅如水,但组合起来,却是气魄宏大、撼人心怀。好的诗歌不拒奇妙的艺术形式和鲜奇的措辞用语,但最终以境界、情怀取胜。无意自捧,表达一种观点。当然怀着私心,希望有机缘见到我的诗歌的人,可以轻松读懂我的文字,但又不会因此而觉索然乏味。真水无香。希望自己的诗歌、文字、生命,都能具备这样的品格。
诗作在不同时间完成,可以窥见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略有不同,折射生命成长变化的过程。但是,诗歌属于真诚的文字,她不会扭曲一个人的本质去表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诗歌忠诚于写作者的内在,忠实反应他的品格、质地、层次。
跋涉世间,在爱恨中起落,在得失中悲喜,在荣辱中沉浮,如果探求终极,许多事情了无意义,但是,过程便是价值。过往不再重来,此一时,彼一时,我是我,我亦非我。以笔为耜,翻耕时光、播植善美,也算是对生命的一种敬意。
以《缺》作为全集名号,取自其中一首诗。有着完美主义的癖好,不知以何命名方能准确表达当时心境之下的所思所虑。逐一遴选,最后落定。人生没有圆满,即便圆满,也不过昙花一现。如同天上月,只有月半才会盈圆一次,其他时候皆有缺憾。从上弦月慢慢努力到一轮玉盘,尔后即刻亏损,慢慢变为初始时一道细细的月牙,只是方向恰好相反。物质,精神,无一不是这样的轨迹或轮回,盈与亏相克相生,祸与福相弃相倚,舍与得不离不弃。纵有太多缺憾,缺憾本身,又何尝不是生命的馈赠呢?花好月圆,历来只属于美好的祝愿。
世间本沧桑,但如果你心怀善美,万般皆有诗意。生命不易,然诗穷愈工,希望困境能够打磨一个人的精神或者才华,如一弯清月,在他人生的夜空煜煜生辉。
[4]
距离第一本书出版已近十年,其间诸多计划落空。这十年身居京城,在宏阔冰冷的石头丛林中最终适应下来,与诸种困境缠斗搏杀,身心备尝艰辛。又于不意中,痛失母亲,一度心意衰冷,颓废几近难以自胜。最终不得不承认,人生后半程,便是逐一失去的过程。现实生活的铁齿铜牙可以轻而易举咬碎梦想的根根肋骨。可是根植于心的初念始终是许多人心底的一个情结,即便它不过是个人深夜独行时手持的一枚小小烛火。太多的人,在潮涌的生活之流中是卑微的,力不从心,即便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最终也不过沦陷于柴米的计较。但是,卑微者依然可以努力散发属于他自身的生命之光,如萤火虫,微弱而美好。如果能够这样活着,本身已是一场胜利。
谨以此书,献给这十年。也作为奉送母亲的微薄小礼,愿母女长相忆念。
感谢你来,以诗歌为鹊桥,与我在此相逢。愿你,能不虚此行。
孟丽
2016年6月初稿
2020年6月校订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