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长篇小说选刊》邀请六十余位中国文坛卓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共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经典化的理念、路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新中国七十年来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进行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与阐释。
|
內容簡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多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广大文学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长篇小说佳作。这些作品,已经成为广大读者心目中的经典;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的经典化,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广大文学工作者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总结建国七十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优秀经验,促进文学精品的不断推出,《长篇小说选刊》在2019年下半年举办新中国新经典大讨论,邀请六十余位中国文坛卓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作家共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经典化的理念、路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新中国七十年来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进行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与阐释。《长篇小说选刊》于2019年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了文学经典70年:建构与传播主题论坛。本书即是《长篇小说选刊》2019年新中国新经典大讨论的文章和文学经典70年:建构与传播主题论坛发言整理稿的合集。
|
關於作者: |
付秀莹,1976年出生。著有长篇小说《陌上》,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等。原《长篇小说选刊》主编,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
|
目錄:
|
我们该为经典做点什么? 吴义勤
作品活着的意义:何为经典 如何经典 丁 帆
一部读者读出来的经典
从《平凡的世界》的热读热销说起 白 烨
当代文学的当代性与经典化 孟繁华
新经典与非经典化思潮 贺绍俊
知识生产与长篇小说的经典化 汪 政
赵树理的意义与启示
关于新时代文学创作经典性的思考 杜学文
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长篇小说经典化路径探讨 李朝全
长篇小说的突破 陈应松
重建经典文学的新尺度 段崇轩
评奖方式的一场悄然革命 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为中心的一种观察 王春林
寻找通向经典的道路
由当代作家的个人阅读说起 郭洪雷
传统与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化难题 李遇春
不可复制的《人生》 申霞艳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经典 郭冰茹
独异性与原创性
重读《玫瑰门》 张莉
先锋的白驹
重读《许三观卖血记》 张晓琴
长篇小说:个人的、偏见的取样 李 浩
铸就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经典 张丽军
对长篇小说结构的一点认识 张 楚
既成事实的意外 田 耳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中的乌托邦叙事回溯 张艳梅
作家姿态与时代之问
重读《高山下的花环》 季亚娅
平静的世纪与新经典的诞生 李云雷
长短之辩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尊严 马 兵
关于新时期以来史诗小说经典化的思考 王鹏程
让经典成为经典 杨 遥
概括与穿透的可能和难度
对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观察 蔡家园
网络文学经典化:先上高原再攀高峰 桫 椤
时间的保障与壁障
当代文学经典化浅谈 徐阿兵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的未来性维度 刘永春
文学史秩序与长篇小说的经典化 徐 勇
科技旋涡中的长篇小说 陈舒劼
长篇小说:旧梦与新知 石一枫
青年写作的经典化困境及突围之路 叶 炜
在世界中经典化:谈谈中国文学的实力与耐心 刘江凯
古典传统与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化 杨 辉
媒介下沉与当代长篇小说经典化 索良柱
回到传统 周明全
经典化与影响的焦虑:从《创业史》到《白鹿原》 徐 刚
经典的路径依赖与对话 项 静
现代性与文学性的双重焦虑
红色经典之于军旅长篇小说叙事伦理嬗变的意义 傅逸尘
长篇经典:小说如何与时间相遇 陈培浩
身份的限定与确认
重读《青春之歌》 李 振
为词立传
重新理解韩少功的《马桥词典》 曾 攀
一位普通读者的当代长篇阅读手札 文 珍
云蒸霞蔚的长篇小说 蔡 东
历史感,还是历史感
马 拉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浅谈当代长篇小说中的人与自然 来颖燕
长篇小说的文化诗学观 王威廉
共和国记忆的文学经典化 刘芳坤
当代长篇小说经典化的三个问题 李德南
关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经典化的一些思考 韩松刚
共产主义教科书今天如何打动人心? 再读《红岩》 王晶晶
长篇小说经典化的名与实 源于二十世纪中国经验的思考 朱 羽
王琦瑶的另一半
重读王安忆《长恨歌》 李蔚超
当代小说经典化构建的经验与契机 金春平
运气好的《活着》或一个经典化案例 褚云侠
转型年代、中国故事与未来期许
关于长篇小说经典化的遐思 赵 依
经典冲动与当前长篇小说书写 刘小波
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的缺失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经典化的问题 张琳琳
文学经典七十年:建构与传播主题论坛纪要
|
內容試閱:
|
后记
公元2020年元月23日,农历腊月29日,戊戌除夕前一日,武汉开始封城。我和大家一样,自我隔离在家中,很少出门,有一阵连黄昏散步都取消了,心情自然抑郁,但也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在家安心读书写作,竟然一发而不可收。我将自己在这期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结集为小说集《感伤故事集》,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春天。
因瘟疫而诞生的文学作品很多。比如十四世纪佛罗伦萨瘟疫,催生了薄伽丘的《十日谈》。十七世纪伦敦瘟疫,催生了大诗人约翰多恩的长篇散文巨著《丧钟为谁而鸣》。身染瘟疫的约翰多恩,想得最多的不是肉体的永生,而是灵魂的获救,以及灵肉和解与超越的可能性。最令人惊喜的是伟大的天才作家普希金,他在一八三零年代俄国爆发瘟疫期间,蛰居在自家领地鲍尔金诺,写下了著名的《别尔金小说集》,《叶甫根尼奥涅金》的后半部,《吝啬的骑士》等四五部戏剧和大量抒情诗。其中《别尔金小说集》是最具现代精神的作品,他把笔触指向了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在平凡生活中的勇敢和智慧、苦难和悲伤。伟大的文学是我们灵魂的恩主,就像平凡的生活是我们肉身的恩主。我们在伟大作家的精神滋养中创作。我们学会了在苦难中抱有希望,学会了在窒息的日子里看到光亮。我把我的笔墨,给予那些在新冠病毒肆虐时期的普通人和他们庸常而苦恼的生活。即使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是那么热烈和执着;在矛盾、困境和绝望中,依然人性未泯。
小说集《感伤故事集》,一共收入10个中短篇小说,分为感伤故事和神秘故事两个小辑。感伤故事中的7个小说,写于2020年1月至5月的新冠疫情期间。我边写边给杂志投稿,到2020年10月份为止,7个小说全部在杂志上发表出来了,这是它们的幸运。神奇故事中的《玛瑙手串》和《艾小米和她的五匹马》2篇,发表于2020年初,虽然是新冠疫情期间,但与疫情没有直接关系。还有一个要特别提及的短篇小说叫《六祖寺边的树皮》,曾经收入《幻想故事集》。它是一篇颇具诗意的作品,但也是一篇悄无声息的作品,我觉得对它有所亏欠,所以在这里再收录一次。《感伤故事集》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借此机会,我要感谢诸多文学期刊,它们以最快的速度安排版面予以发表。我还要感谢作家出版社,迅速通过了选题。特别是本书责任编辑田小爽,她对文学的热情和职业精神令人感动。
庚子年春末写于北京师范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