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1.权威可靠,著名政治学者包心鉴毕生探索中国之治的重要成果
2.详实准确,全面解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特色的百科全书
3.回应问题,一部为广大领导干部群众答疑解惑的生动教材
4.系统深入,深刻系统阐述中国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成功奥秘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著名政治学者包心鉴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之治的理论作品。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书从思想、道路、制度、文化、党建等角度,深刻探索、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成功奥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特色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本书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说理晓畅,观点精辟,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治理体系的宝贵经验的深入分析和通俗表达,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出版意义,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
|
關於作者: |
包心鉴,1949年生,江苏淮阴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是这一领域的国内著名学者。曾担任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巡视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十佳理论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拔尖人才,2004年被评为首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8年被评为山东社会科学名家。
出版专著《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等15部,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论文1400多篇。主持过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5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2项),均获优秀等级。16项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友渔政治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
|
目錄:
|
第一篇 中国之治的思想密码
第一章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与新思想的鲜明特质 3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14
第三章 人民民主:中国治国理政的核心政治价值 29
第四章 改革思想:从邓小平到习近平 43
第二篇 中国之治的道路密码
第一章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1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85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大逻辑和大方向 103
第四章 中国道路的认识路线和思想方法 117
第三篇 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第一章 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之重和制度之治 133
第二章 中国制度的内在逻辑和独特优势 155
第三章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40多年的基本经验与内在逻辑 172
第四章 开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新时代 180
第五章 新时代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新境界 189
第四篇 中国之治的文化密码
第一章 中国制度之治的文化底蕴和核心价值 209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225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7
第四章 巨大的精神力量: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250
第五章 新文明观:面对新全球化的价值选择 261
第五篇 中国之治的党建密码
第一章 新的伟大工程:引领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273
第二章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 283
第三章 制度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305
第四章 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 319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逻辑即思维和认识的规律,而规律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实践之中。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47页。]人们对社会发展本质与真谛的自觉把握和自由驾驭,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自由不在于幻想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55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已经蕴含着一系列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彰显着中国道路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传统依赖与传承创新、本质特征与精髓真谛等。深入揭示和科学定位这些逻辑关系,不啻是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工程。
一、 中国道路的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
任何一种正确道路的选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历史积淀和比较的产物。中国道路的形成,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因素。但是,中国道路的选择,又不是历史过程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能动地改造社会、推动历史的政治气魄。这就必然引申出一个基本的问题:中国道路究竟形成于何时?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对中国道路本质、内涵、特征的科学定位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是关于中国道路研究中的一个学术元问题,同时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又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因而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科学厘清的必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道路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坚持中国道路的直接理论指南。其中最重要、最具典型指导意义的,有三段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第2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第28页。]。
将这三段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加以完整准确理解,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关于中国道路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所谓历史起源,即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尤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辛勤探索,为中国道路的形成开辟了实践之源、提供了理论之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这次历史性飞跃,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展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忽略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然而,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由于时代的制约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思想中并没有明确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源,但起源不是起点。中国道路的起点包括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两个基本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成功开创的。
所谓中国道路的逻辑起点,就是邓小平领导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历史性飞跃所解决的首要的核心问题,是在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次历史性飞跃的鲜明特色,是强调走自己的道路,把现实的社会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合之点;这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基础性、架构性伟大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系统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
所谓中国道路的实践起点,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突出标志的新时期改革开放。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2页。]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而在实现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有机统一过程中,新时期改革开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实践起点作用。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多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而重蹈了从本本出发、从抽象原则出发,甚至从某些过时观点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鲜明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91页。]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63页。]。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正是在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能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以要带领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从根本性历史原因来说,正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正是通过短短几年初步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认清了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有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成功选择了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也是不断拓展中国道路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无古人,既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成功的模式可以模仿,因而这条道路的不断拓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也伴随着争论与交锋。在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等重大关节问题上,中国道路曾屡遭诟病。如何澄清模糊认识,统一人们思想,将中国道路不断开拓前进?我们党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回答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问题,澄清人们在道路选择上的疑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归根到底仍然靠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和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特别引用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中的一段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此举意味深长。他紧接着指出: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多年来的历史性巨变,雄辩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必由正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