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聚焦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与机制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相关国际背景与*理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绿色交通、绿色产业治理、环境保护、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2019年度政策研究报告。介绍研究团队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念及观点,为中国政府与企业提供环境与发展的政策建议,内容涵盖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绿色交通、低碳政策等方面,阐述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相关国际背景与*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国内政府部门各级决策者;从事相关领域咨询或研究工作的各界专家、学者;高校相关专业的学子;关心我国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问题的公众。
|
關於作者: |
钱小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副院长,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沟通、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管理认知与组织行为、MBA、EMBA教育等。
|
目錄:
|
第一章生物质废物资源化体系综合评价与管理政策研究001
第一节我国生物质废物资源化现状与潜力分析002
第二节生物质废物资源化综合效益分析008
第三节我国生物质废物资源化管理模式与政策建议019
本章参考文献029
第二章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温室气体减排管理研究033
第一节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生命周期理论概述034
第二节风电温室气体减排计算框架构建051
第三节太阳能发电温室气体减排计算框架构建061
第四节可再生能源发电温室气体排放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081
本章参考文献088
第三章基于大数据的交通需求特性分析研究093
第一节利用大数据进行交通需求特性分析的特点094
第二节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交通需求特性分析101
第三节基于互联网出行大数据的交通需求特性分析106
第四节交通大数据的多元融合应用探索114
第五节政策建议120
本章参考文献122
第四章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和作用机制125
第一节引言126
第二节模型构建与数据整理129
第三节中国产业CO2排放因素分解133
第四节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141
本章参考文献143
第五章中国非能源相关二氧化碳低排放战略与路径145
第一节我国非二氧化碳排放现状146
第二节非二温室气体的未来排放路径149
第三节非二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152
第四节非二气体减排的关键领域、技术和政策154
第五节非二气体的减排成本157
第六节结论与政策建议158
第六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使命行动161
第一节主要国家落实创新使命行动介绍162
第二节中国创新使命行动165
第三节中国实施创新使命的挑战与建议184
第七章绿色治理、产业发展与环境绩效研究
以湖州纺织印染行业的绿色转型为例187
第一节绿色治理与绿色产业政策188
第二节产业发展与环境绩效193
第三节绿色治理提升产业发展与环境绩效的案例195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209
本章参考文献210
第八章绿色转型治理中的政策工具创新研究215
第一节引言216
第二节政策工具理论体系及拓展218
第三节研究一: 提升绿色技术认同感的政策工具设计以核电技术为例223
第四节研究二: 绿色转型治理中的政策试验以低碳城市试点为例237
第五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49
本章参考文献252
第九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公约外科技引领行动的体制机制创新261
第一节公约外机制发挥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作用的现状262
第二节公约外主要技术合作机制263
第三节公约外机制发挥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作用存在的问题278
第四节政策建议280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是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基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以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力,以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既包括国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包括应对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地球生态危机,减缓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路径。其核心理念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地球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新发展理念与国际气候变化进程高度吻合,新兴发展中国家也需要逐渐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2019年11月,美国政府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这意味着,美国将于2020年11月4日起准时退出《巴黎协定》。美国的这一举动无疑已经并将继续给正处于演变中的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结构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结构出现新的调整和变化。但这也为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打开了机会之窗。
201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名为《十年排放差距评估的启示》的总结报告中指出,长期的碳中和战略需要创新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将利用现有技术和行为方面的创新与促进新技术投资和市场创造结合起来,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它不会自行发生。在制定加速低碳创新的政策和方案时,五项原则可能是关键UNEP 2018年: ①公共组织必须愿意承担私人组织所回避的早期高风险; ②在创新链的中间阶段,公共组织必须能够培养创新愿景不同部分之间的反馈效应,并帮助降低商业规模项目中私人投资的风险; ③绿色政策必须为整个经济制定一个方向,而不是为每个部门单独制定; ④以使命为导向的创新有助于刺激不同经济领域的投资和创新,从而在特定日期前实现具体的目标; ⑤必须制定政策工具,通过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参与来动员行动者。所有这些政策都得益于一个长期的设计视野,它为私人金融的涌入创造了确定性。
新发展理念下绿色低碳转型与机制创新前言2019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古特雷斯秘书长敦促各国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在2020年前提升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并在未来10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在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一是推进全球从煤炭向清洁能源转变,以减少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二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在解决气候问题方面的潜力,倡导更加清洁、更加绿色的出行和工作方式;三是加速关键行业从灰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保护公众免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为尽快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峰会提出了六大领域的气候行动: 一是加快气候融资,动员公共和私人部门资金投入,推动所有优先部门的脱碳化进程;二是加快能源转型,加快推动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并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三是推动产业转型,积极推动石油和天然气、钢铁、水泥、化工和信息技术等行业转型;四是出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供应链和技术来减少排放,增加水库容量并增强林业、农业、海洋和粮食系统的适应能力;五是在不同地域、城市层面加快减缓和适应行动,重点包括加快低排放建筑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穷人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六是推动全球努力应对和管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特别是在那些最脆弱的国家和地区。
新兴发展中国家随经济发展和排放量的增加,也需要逐渐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2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990年附件I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22.2%,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的83%,温室气体排放则占全球的近70%,自工业革命以来累积排放量占全球的82%,据此也确认了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并确立了其应尽义务。到2016年,附件I发达国家的GDP在全球占比下降到63%,排放量下降到全球的38%,历史累计排放量下降到全球的68%。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与发达国家相比由12%上升到34%。这一方面说明发展中国家随经济发展和排放量增加,需要不断加强减限排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另一方面也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现实责任仍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还将长期适用。虽然美国气候谈判代表也多方推动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毕业机制,企图把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从非附件I国家中分列出来,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义务。但这涉及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修改,需各缔约方协商一致,我国仍有较大的应对空间和回旋余地。
我国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只占全球的10%,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到2016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占全球的28%,超过美国和欧盟排放量的总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达世界人均水平的1.5倍,超过欧盟人均排放水平。2016年我国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的占比也由2005年的5.2%上升到12.7%,但仍明显低于美国的25%,人均累积排放量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8%。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随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较快增长,需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中不断增强行动力度,强化自主贡献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和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维持。
国内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行动,调整发展理念,为人类共同事业做出与我国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一致的贡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这迫切需要我国解决好下述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以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力。我国科研经费支持力度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尚需加强。清洁能源技术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产业发展初期的高投入、高成本是制约其技术商业化和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政府初期的研发投入与政策支持对于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7 606亿元,占GDP的2.15%,但是与发达国家平均占比3%还有一定的差距。
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环境污染对清洁能源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国内清洁能源技术的融合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但是储能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布局,使清洁能源技术之间的融合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解决清洁能源技术之间的融合,包括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并网和大规模外送技术、提升电网关键设备和系统的技术水平,在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储热等储能技术上实现突破,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利用。
我国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 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预计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促进经济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34万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20%,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2万亿元,成长起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若干企业进入世界创新百强,形成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新产业、新经济成为创造国民财富和高质量就业的新动力,创新成果更多为人民共享。
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转型时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技术创新和转化。政府是低碳经济转型和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动者,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企业才是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和运营者,只有企业掌握了关键清洁能源技术,才能增强国家清洁能源技术的实力,打造中国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的全球领导力。
二是以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国内开展了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已提前完成对外承诺的2020年自主减排目标。《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2020年内提交各自落实和更新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和行动的报告,当前已有114个国家宣布将进一步强化和更新自主贡献目标。我国也需要并有可能适当强化和更新2030年自主减排承诺目标,以对外可展现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积极形象,对内促进和强化能源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巴黎协定》确立的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到21世纪下半叶甚至到21世纪中叶,全球要实现净零碳排放或碳中和,减排进程非常紧迫。《巴黎协定》也要求各国在2020年内提交21世纪中叶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当前已有包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共计121个国家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由于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的差异,在实现碳中和时间上会比发达国家滞后,但也需要以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为导向,加快能源和经济低碳化转型。我国到21世纪中叶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也要实现与全球2℃温升控制目标相契合的深度脱碳目标和发展路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的贡献。
在沃尔沃VOLVO的支持下,本书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和阐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下技术、产业、交通、全球治理、绿色制度、创新使命的政策和成效,以期与社会各界交流分享,共同为新发展理念下的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全球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书编写组2020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