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三国史研究专家作者从历史角度专业点评那段是是非非的历史事件,以成语的方式展现出来!
|
內容簡介: |
该书是以三国时期发生的著名事件,而形成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提炼成专有成语名为契机,将这一时期的所有成语典故罗列出来,共有345个。三国时期,群雄纷争,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也出了不少成语故事,看了这些成语典故,可基本了解三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全面的三国成语故事书。该书可作为中小学生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历史爱好者的读物,书中的著名成语如步步为营、刚柔相济、锦囊妙计、乱世英雄等都是经久不衰的名句,对中小学生掌握成语,运用成语,有极大的好处。
|
關於作者: |
郭清华,汉中勉县人,就读于中科院考古专业,历任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博物馆馆长、武侯墓文管所所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文博考古专业与三国历史文化研究四十多年,多次实地考察全国各地诸葛亮古迹与五次北伐路线;编著出版发行了《武侯墓与武侯祠》、《武侯墓祠匾联集注》、《诸葛亮后裔之谜》、《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诸葛亮后裔》、《诸葛亮名言集解》、《勉县风光名胜博览》、《定军山下论三国》、《三国成语典故》上、下集、《三国风云定军山》等专著;发表研究文章400余篇;应邀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拍摄专题片40多集;编写了四集电视片《定军山》被央视《百科探秘》拍摄播放。
业绩被国家《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大辞典》、《中国二十世纪杰出成功人才》、《中华成功人才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世界名人录》、《中国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祖国万岁》、《陕西博物馆百年大事记》、《我与文化遗产保护》大型图书收入。
侯素柏,女,陕西勉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历任勉县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代馆长、勉县第九届政协委员,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从事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三十多年,多次实地考察全国各地诸葛亮古迹与五次北伐路线;撰写发表学术研究文章6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诸葛亮研究联会的学术活动;与馆长郭清华联合编写并在1985年《考古》第五期杂志发表了《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发掘报告》;还合作编著出版发行了《武侯墓与武侯祠》、《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诸葛亮后裔之谜》、《勉县风光名胜博览》、《三国成语典故》等专著;参与了《勉县县志》、《勉县地名志》和《勉县军事志》的编写工作。
|
內容試閱:
|
编者说
三国,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短暂而又辉煌的时代。从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光和四年(181)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的一百年中,尽管三国鼎立的局面只有整整六十年(220280),但这一时期的东汉朝廷极其腐败,宫廷的争权夺利此起彼伏,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诸侯纷争不断,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期间,他们的文治武功,招降纳叛,斗智斗勇,较任何历史朝代更为繁盛,故而出现了一大批精英人物和经典故事,造就了特有的三国历史文化,被世代传承。
陈寿的《三国志》问世后,西晋惠帝司马衷认为,陈寿的《三国志》辞多劝诫,有助风化,于是就命令当时的河南尹、洛阳令在辖区内广泛抄写《三国志》,为三国历史文化的代代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以后,有关三国故事的图书也不断出现,茶楼酒肆、戏剧舞台的三国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普及后,三国人物故事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堪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关三国历史文化的著述颇丰,三国成语典故不胜枚举。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三国成语典故时有所闻,如:兵贵神速、车载斗量、称心满意、乘虚而入、出言不逊、包藏祸心、步步为营、光辉灿烂、耀武扬威、知情不举、以人为本、不成体统、兵精粮足、成群结队、赤膊上阵、大吉大利、大发雷霆、大惊失色、等闲视之、反客为主、茅塞顿开、等闲之辈、诡计多端、全民皆兵、坚壁清野、集思广益、荒淫无道、将计就计、狼子野心、开诚布公、兵临城下、探囊取物、以德报怨、普天同庆、土崩瓦解、不得已而为之、三思而后行、天下无敌、血气方刚、情理难容、身先士卒、威震天下、义不容辞、势不两立、放虎归山、画饼充饥、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识时务、大器晚成等。这些成语典故成为语言表述交流的精髓,但大多人并不知道这些典故的出处。
据调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几十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了数百种有关成语典故的图书,数不胜数。
作者郭清华与侯素柏从事文物考古与三国诸葛亮专业研究四十余年,在反复阅读研究《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和收集相关史志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并且汇集整理了333个三国成语典故,编著成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正式出版,分上、下册,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销售,借以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弘扬三国历史文化,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受到了热爱三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读者与青少年的喜爱。
近年来,因该图书早已脱销,不少读者纷纷与作者联系,希望能够再版发行。为此,作者对原有的图书资料重新做了修订、校勘、增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重新编辑,以期正式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销售,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这次重新修订编辑中,主要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这些成语典故基本出自《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释和《三国演义》,极少部分出现在《后汉书》《晋书》《世说新语》等其他史志资料中。而且要求成语典故必须出自东汉末年诸侯纷争和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也就是说,必须是首次出现在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活动之中。超出此限的不收;极其冷僻难解而在现实中不可能传播使用的不收;构不成故事情节的不收。这就需要一个个地严格审查,务必搞清楚成语典故的原始出处与内涵。比如: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典故,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出现了,说的是曹操在建安十九年(214)十月,率军十万,带领夏侯渊、张郃、张既等大将前去平定聚集于凉州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县)、自称河首平汉王的宋建,后者在凉州割据长达三十余年,改元、置百官,与朝廷分庭抗礼。曹操在杀了宋建并且收复了凉州的天水、南安、安定、陇西四郡后,在陈仓县(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稍作休整,于建安二十年(215)春天,又率军从今天的宝鸡市之南的大散关南下,直接征伐在汉中以五斗米教割据二十五年的第三代传人张鲁。九月,曹操收降了张鲁、平定汉中以后,得到了张鲁府库无数的粮草与金银珠宝,十万军队的后勤军需有了保障。这时候,37岁的行军主簿司马懿建议曹操乘机去攻打刘备,一鼓作气收复益州。曹操笑着回答说:人之苦不知足,莫过如此,既得陇,且望蜀。
曹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一旦贪心不足,就会像你司马懿这样了,我们刚刚灭了宋建,取得了凉州四郡,现在又收降张鲁夺取了汉中,如果还想再去攻打刘备占领益州,真可谓是人心不足、贪得无厌了。曹操喜笑颜开地讥讽了司马懿之后,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看起来,这是一个脍炙人口、很有代表性而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应该收录。但是,这个成语典故早在《东观汉记隗嚣传》中就出现过,因此,这次就没有收入。
二、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加深记忆和传播,每个成语典故都有【典故出处】,即介绍该成语典故从何而来,先录原文,再用通俗语言详细介绍典故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文中涉及的生僻字词、古代地名、官职名称和主要人物的生平事迹,都查阅史籍资料随文进行括注说明。不少古文语句,通过与白话文进行对照,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最后便是【典故释意】,即说明该成语典故在今天比喻或形容什么。其目的是尽可能实现每个成语典故都解释准确、注释无误、可读性强,力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既有利于读者阅读,亦方便文史爱好者查阅参考,从而为普及三国历史文化服务。
三、这次重新修编时,由于新增加的成语典故没有插图,所以作者去掉了原来所有成语典故的插图,为的是风格一致。成语典故之后,附有《三国历史文化为什么代代传播影响深远》和《是谁揭开了诸葛亮后裔之谜》两篇文章。通过这样的解读,让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三国历史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郭清华 侯素柏
2018年8月于定军山下
《三国成语典故》序
在中国汉文化语言中,成语和典故是极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它以文字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富有哲理、概括性强、言简意赅、约定俗成、人尽皆知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和运用。人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往往都借助成语和典故,使语言的表达更深刻、更准确、更形象,把一些深刻的道理简单明了化、一语道破、一矢中的,使语言更为动听,加强记忆,从而美化了语言,美化了文字,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也因此可以看出说话人的知识素养与文化层次。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熟语,由固定的词组组成。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也有多字短语组成的,但不是很多。有的成语根据字面就可以知道其意思,如万紫千红铜墙铁壁等,有的则必须搞清楚其出处才能知道其意思,如得陇望蜀乐不思蜀等。而后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典故。所谓典故,即典例和故事,就是诗文或口头语言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此后,《北史邢邵传》有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之语。当今所谓的典故,则是历史典籍之中的故事,经高度概括,成为人们普遍公认和使用的熟语。成语与典故,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两者都是人们对语言的浓缩而约定俗成的熟语,可以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下直接使用,但前者不一定非有历史掌故作依据,而后者则必然出自典籍,有历史掌故可稽。
现在人们常用的成语典故,出处范围很广,先秦诸子百家、二十五史、诗词歌赋、笔记小说、仙怪传奇、佛道经典、名人轶事等,不一而足。凡是人们觉得能代表一定意思的,都被概括成成语或典故。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对历史故事有新的认识、新的概括,成语典故也就不断增添,不断更新,层出不穷。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掌故,历来为国人熟知和喜爱,长期以来,人们从中也概括出不少成语典故,活跃于人们的书面和口头语言中。汉中作为三国争斗的主要战区之一,三国时的一些典故直接产生在这里,有的典故与这里的人和事有着直接关联。为此,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和博物馆学会会员、国家级专家郭清华先生与侯素柏女士,经过多年努力,把有关三国故事的成语典故加以梳理,提供给广大读者。这对于弘扬历史文化,丰富汉语语言,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
四十多年来,郭清华先生一直活跃于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根据地和长眠地汉中勉县。他对三国文化情有独钟,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三国故事如数家珍,且研究成果甚丰,曾出版《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武侯墓祠匾联集注》《诸葛亮后裔》《诸葛亮名言集解》《定军山下论三国》等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十余本,撰写发表了相关研究文章400余篇。先后实地考察了全国三国历史遗迹多处,联络发起了诸葛亮研究联会活动。从此,掀起了全国研究诸葛亮文化的热潮。他的文章《诸葛亮后裔今何在》,一夜之间使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国家级文博单位、5A级旅游区。除此之外,他曾应邀参与央视等多家电视台拍摄关于三国历史的电视专题片40余部,被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聘为特聘顾问和访谈专家。他还是中科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国际科学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人事部专家委员会确认的国家级专家,汉中市社科联常委,陕西理工大学汉文化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又被国际诸葛亮研究会任命为副会长。这次他将这部大作奉献给读者,为我国三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汉语言文字的繁荣做出了新的贡献,自然是可喜可贺的。同时,也愿他们在汉中这块三国历史上的重要战场上结出更多的三国文化硕果。
郭?鹏
全国十佳地方志先进个人
原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编审
其人其书的印象
为郭清华的《三国成语典故》一书作序
文人相交,往往以文为媒,通过文章认识其人。我和郭清华先生的交往,却是先从不经意的交谈开始的。2007年,在浙江兰溪召开的中国三国文化及第十五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的招待晚宴上,我和郭先生被安排在同一个饭桌,又是比邻而坐。席间不免谈起了诸葛亮,他对社会上刮起的一股否定甚至诋毁诸葛亮的风气很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愤慨。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如果连这样一位优秀的历史人物都要否定,那么我们民族的历史上还有好人没有?我研究诸葛亮多年,对诸葛亮也充满了崇敬之情,因此,不免产生惺惺相惜之感。后来接触多了,对郭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位待人热情、诚恳、具有正义感的陕西汉子,同时也是一位三国文化研究专家。他任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同时又是中国考古学会和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的特聘顾问和访谈专家,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在三国文化研究领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曾出版《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诸葛亮后裔》《武侯墓祠匾联集注》《诸葛亮名言集解》等系列著述十余部,发表三国历史研究论文数百篇。
在专业学术研究领域中,一些学者往往有轻视著述通俗读物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倾向。作为三国文化研究的专家,郭先生却不是这样。在他的著述中,有专业性很强、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也有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通俗读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三国成语典故》(以下简称《典故》)就是一部通俗读物。概括起来,此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典故》内容丰富,首先表现在量上,全书共收录了有关三国方面的成语典故三百多条,囊括了有关三国的人物、故事、事件、传说、风俗、习惯等大量内容。其次,这些内容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诸如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巫见大巫迅雷不及掩耳等成语,又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元龙高卧枕石漱流等一般人不太熟悉的成语。可以说,《典故》是人们了解三国文化的途径之一。
第二,释意准确,言简意赅。例如,在解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语时,作者先列出其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后出师表》,接着引出原话: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又在解释其中字词的基础上对原话进行翻译:我将恭敬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到死方罢休。至于北伐究竟是成功还是失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预料的了。最后又对释义进行了引申:今形容对事业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到死为止。将释义及引申义与原文对照,可以发现完全是准确的。
第三,追源溯流,清晰可辨。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有其原始出处、发展流变的脉络,理清脉络是对此类工具书的要求。就《典故》而言,其出处是多源的,有的源于经典,有的源于小说,有的源于民谚,有的源于诗文。作者将它们的起源作了严肃的区别。如空城计,作者指出其源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并指出这是艺术虚构,不是历史事实,这就使得历史事实之源与文学虚构之源的区别清晰可见。
《典故》在郭先生众多的著述中,可能算不上分量很重的学术著作,但此书不但体现了郭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还体现了他严谨、严肃、科学、认真的治学态度。职是之故,当他邀我为之作序时,我便欣然答应了。
汉中是蜀汉北伐曹魏的根据地,勉县是诸葛亮长眠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作为生活在这里的学者,郭先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愿郭先生的研究成果更加丰硕。是为序。
梁满仓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