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編輯推薦: |
★书名蒙以养正源于中国典籍《周易》,蒙以养正,圣功也,字面意思即:启蒙、发蒙或曰教育,其目的首先是培养人的德性(养一种浩然正气),重在树人。
★本书从中国典籍《周易》蒙卦起笔,聚焦教育问题。蒙乃自然之萌发,所谓物生必蒙,教育必须由发蒙者与蒙者共同完成。
★本书梳理了西方思想关于哲学和正义、教育与启蒙、个人幸福与共同福祉的重要争论与回响,旨在为当今中国社会型塑青年灵魂的高贵品质提供镜鉴。
|
內容簡介: |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蒙卦第四》)
从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王制》到卢梭的《爱弥儿》再到尼采的未来教育设想,可以看到,西方古今哲人各有一套以思考永恒问题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理论。
本书通过细致阅读柏拉图、卢梭、尼采的经典文本,深入西方思想关于哲学和正义、教育与启蒙、个人幸福与共同福祉等问题的重要争论与回响,剖析古典教育的实质及其在现代性中遭遇的根本挑战,旨在为当今社会形塑年轻灵魂的高贵品质提供镜鉴。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蒙卦第四》)
从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王制》到卢梭的《爱弥儿》再到尼采的未来教育设想,可以看到,西方古今哲人各有一套以思考永恒问题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理论。
本书通过细致阅读柏拉图、卢梭、尼采的经典文本,深入西方思想关于哲学和正义、教育与启蒙、个人幸福与共同福祉等问题的重要争论与回响,剖析古典教育的实质及其在现代性中遭遇的根本挑战,旨在为当今社会形塑年轻灵魂的高贵品质提供镜鉴。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从柏拉图的对话《巴门尼德》入手,回顾了代表西方哲人典型形象的苏格拉底在青年时代的一次教育经历,展现青年苏格拉底的困蒙与发蒙,让我们体悟苏格拉底何以成为哲人苏格拉底。第二部分集中探讨卢梭的公民教育,卢梭看重以自然教育启蒙大众,对比研究卢梭的《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王制》,作者勾勒出两位哲人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卢梭倡导的自然教育培养出的公民,与柏拉图崇尚的灵魂教育培养出的哲人,在智性上存在极大差异。第三部分探析尼采的教育观,尼采既在政治生活方面对法国大革命后的人类处境感到不满,又在哲学上试图颠覆传统,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发起挑战。这一部分通过详解尼采有关教育的论著,阐释了尼采的未来教育观。
|
關於作者: |
曹聪,中山大学哲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UCL)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西方政治哲学和中西比较古典学研究。现已出版《哲人的道德与自然:尼采讲疏》(2017)、《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2015)、《哲学的自传:卢梭的》(2011)、《惧怕差异》(2010)、《古代悲剧和现代科学的起源》(2009)等多部译著,在《世界哲学》、《现代哲学》、《哲学与文化》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柏拉图《巴门尼德》翻译与研究。
|
目錄:
|
自 序
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
一 《巴门尼德》中的城邦与哲学
二 青年苏格拉底的哲学困境
卢梭的公民教育实验
三 《王制》抑或《爱弥儿》
四 爱弥儿能成为好公民吗?
尼采论教育的未来
五 尼采的表面与核心
六 哲学与真正的教育
前言自序
蒙以养正,圣功也。
《周易》第四卦是蒙,谈教育,与第三卦屯是相反的一对。乾坤始交生成万物,于是有了屯。屯卦说,天造草昧的混沌之初,君子艰难地求索秩序,第六爻结束于君子厄于险极、四顾无援的泣血涟如。不过,紧随其后的蒙带来了转机:孤立无援的君子有了友伴,开始识别并教育他们。
《序卦》说,蒙是自然之萌发,所谓物生必蒙稚嫩微小的自然物欣欣然亟待萌发,自然之中的人也不例外。于是,人之教育原本就有自然的起源,蒙卦吐露了教育的大道。教育必须由发蒙者与蒙者共同完成:蒙卦的六五是童蒙,九二是发蒙者,前者阴而后者阳。卦辞说,二者的相认全凭童蒙主动去求,双方志应;若无志应,童蒙必不信受,教育关系就无从缔结,也就是渎蒙。在教育关系中,受教育的青年尽管尊于主位,却必须借助发蒙者之力,方能走出困蒙,故需有柔顺之德。蒙卦的最后还发出告诫:治人之蒙,不应攻治过深,教育需要把握分寸和界限,才不至于为害。自 序
蒙以养正,圣功也。
《周易》第四卦是蒙,谈教育,与第三卦屯是相反的一对。乾坤始交生成万物,于是有了屯。屯卦说,天造草昧的混沌之初,君子艰难地求索秩序,第六爻结束于君子厄于险极、四顾无援的泣血涟如。不过,紧随其后的蒙带来了转机:孤立无援的君子有了友伴,开始识别并教育他们。
《序卦》说,蒙是自然之萌发,所谓物生必蒙稚嫩微小的自然物欣欣然亟待萌发,自然之中的人也不例外。于是,人之教育原本就有自然的起源,蒙卦吐露了教育的大道。教育必须由发蒙者与蒙者共同完成:蒙卦的六五是童蒙,九二是发蒙者,前者阴而后者阳。卦辞说,二者的相认全凭童蒙主动去求,双方志应;若无志应,童蒙必不信受,教育关系就无从缔结,也就是渎蒙。在教育关系中,受教育的青年尽管尊于主位,却必须借助发蒙者之力,方能走出困蒙,故需有柔顺之德。蒙卦的最后还发出告诫:治人之蒙,不应攻治过深,教育需要把握分寸和界限,才不至于为害。
这本小书探讨西方思想中的哲学与教育,从代表西方哲人典型形象的苏格拉底在青年时代的一次教育经历谈起当然,整件事多半是柏拉图的虚构。柏拉图在《巴门尼德》上演了一出哲人的教育剧,这出哲学戏剧步步惊心,既包括精彩纷呈的情节,也包括洁净精微的论证,展现了青年苏格拉底的困蒙与发蒙。《巴门尼德》颠覆了苏格拉底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一贯身位,他不再是发蒙者,而是童蒙。这部对话展现了青年苏格拉底走出困蒙的重要经历:在巴门尼德引导下,青年苏格拉底完成了哲学的临界之思,自此,青年苏格拉底成为了苏格拉底。对于所有被形而上学彩虹环绕的青年重返坚实大地而言,这部对话都意义重大。
比起启蒙天赋卓越的潜在哲人,卢梭更看重启蒙大众,他在《论科学与艺术》给出的理由是天才是自然命定的,无需导师。当然,这也许只是托辞,但卢梭的确出于某种复杂的原因,格外重视大众。他反对柏拉图《王制》中的精英教育方案,他要创制比理想国更理想、同时也更可行的政制,从而解决人与社会的亘古难题。《爱弥儿》这部巨著就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方案,整套方案都在柏拉图的高度与之对抗。卢梭质疑柏拉图的教育方案的自然性与可行性,他挑选了资质平庸的常人爱弥儿进行避免一切外界干扰的人工教育实验,以便让爱弥儿符合《社会契约论》创制的公民社会的要求,同时成为每个普通公民的教育范本。于是,卢梭不惜改写人的天性理性、爱欲与情感,还给爱弥儿的心中播种了哲学的怀疑精神。致命的是,这种哲学的怀疑精神不再赋予理性以灵魂御马人的高贵地位,这也就为他的整个设计掀开了潘多拉魔盒
尼采反对柏拉图,也反对卢梭,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必须与他们和解。世人皆知尼采对民主品位深恶痛绝,施特劳斯指出,这不仅是文化品位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尼采首当其冲的使命就是捍卫哲学的地位,为此他不惜清理柏拉图主义传统,在《善恶的彼岸》第一卷用权力意志审视古今哲人的前哲学信念,激烈地批判柏拉图本人。然而,在尼采青年时代的未刊文稿《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六个公开的报告》中,他不时地赞美柏拉图,批判卢梭。
这是尼采唯一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论,但却极具戏剧对话风格。他在这里旗帜鲜明地抨击大众教育的种种乱象,揭穿这种教育原则背后的深层理由,最后明确提出真正的教育的权力在哲人手里。他称这篇文稿为文明危机时刻的战斗号角,尽管前路漫漫,道阻且长,用哲学唤起并教育有志的青年同道便意味着转机的来临。
毋庸讳言,这本小书的完成受益于施特劳斯的引导。第一部分关于形相论的理解直接受益于施特劳斯和在他启发下思考哲学的人,第二、三部分在翻译施特劳斯两部讲课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对于作者而言,施特劳斯的意义不在于提供一种哲学理论或政治立场,而在于开启认识西方思想传统与重新认识你自己的可能性。
曹 聪
2020年4月22日
|
內容試閱:
|
自 序
蒙以养正,圣功也。
《周易》第四卦是蒙,谈教育,与第三卦屯是相反的一对。乾坤始交生成万物,于是有了屯。屯卦说,天造草昧的混沌之初,君子艰难地求索秩序,第六爻结束于君子厄于险极、四顾无援的泣血涟如。不过,紧随其后的蒙带来了转机:孤立无援的君子有了友伴,开始识别并教育他们。
《序卦》说,蒙是自然之萌发,所谓物生必蒙稚嫩微小的自然物欣欣然亟待萌发,自然之中的人也不例外。于是,人之教育原本就有自然的起源,蒙卦吐露了教育的大道。教育必须由发蒙者与蒙者共同完成:蒙卦的六五是童蒙,九二是发蒙者,前者阴而后者阳。卦辞说,二者的相认全凭童蒙主动去求,双方志应;若无志应,童蒙必不信受,教育关系就无从缔结,也就是渎蒙。在教育关系中,受教育的青年尽管尊于主位,却必须借助发蒙者之力,方能走出困蒙,故需有柔顺之德。蒙卦的最后还发出告诫:治人之蒙,不应攻治过深,教育需要把握分寸和界限,才不至于为害。
这本小书探讨西方思想中的哲学与教育,从代表西方哲人典型形象的苏格拉底在青年时代的一次教育经历谈起当然,整件事多半是柏拉图的虚构。柏拉图在《巴门尼德》上演了一出哲人的教育剧,这出哲学戏剧步步惊心,既包括精彩纷呈的情节,也包括洁净精微的论证,展现了青年苏格拉底的困蒙与发蒙。《巴门尼德》颠覆了苏格拉底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一贯身位,他不再是发蒙者,而是童蒙。这部对话展现了青年苏格拉底走出困蒙的重要经历:在巴门尼德引导下,青年苏格拉底完成了哲学的临界之思,自此,青年苏格拉底成为了苏格拉底。对于所有被形而上学彩虹环绕的青年重返坚实大地而言,这部对话都意义重大。
比起启蒙天赋卓越的潜在哲人,卢梭更看重启蒙大众,他在《论科学与艺术》给出的理由是天才是自然命定的,无需导师。当然,这也许只是托辞,但卢梭的确出于某种复杂的原因,格外重视大众。他反对柏拉图《王制》中的精英教育方案,他要创制比理想国更理想、同时也更可行的政制,从而解决人与社会的亘古难题。《爱弥儿》这部巨著就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方案,整套方案都在柏拉图的高度与之对抗。卢梭质疑柏拉图的教育方案的自然性与可行性,他挑选了资质平庸的常人爱弥儿进行避免一切外界干扰的人工教育实验,以便让爱弥儿符合《社会契约论》创制的公民社会的要求,同时成为每个普通公民的教育范本。于是,卢梭不惜改写人的天性理性、爱欲与情感,还给爱弥儿的心中播种了哲学的怀疑精神。致命的是,这种哲学的怀疑精神不再赋予理性以灵魂御马人的高贵地位,这也就为他的整个设计掀开了潘多拉魔盒
尼采反对柏拉图,也反对卢梭,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必须与他们和解。世人皆知尼采对民主品位深恶痛绝,施特劳斯指出,这不仅是文化品位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尼采首当其冲的使命就是捍卫哲学的地位,为此他不惜清理柏拉图主义传统,在《善恶的彼岸》第一卷用权力意志审视古今哲人的前哲学信念,激烈地批判柏拉图本人。然而,在尼采青年时代的未刊文稿《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六个公开的报告》中,他不时地赞美柏拉图,批判卢梭。
这是尼采唯一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论,但却极具戏剧对话风格。他在这里旗帜鲜明地抨击大众教育的种种乱象,揭穿这种教育原则背后的深层理由,最后明确提出真正的教育的权力在哲人手里。他称这篇文稿为文明危机时刻的战斗号角,尽管前路漫漫,道阻且长,用哲学唤起并教育有志的青年同道便意味着转机的来临。
毋庸讳言,这本小书的完成受益于施特劳斯的引导。第一部分关于形相论的理解直接受益于施特劳斯和在他启发下思考哲学的人,第二、三部分在翻译施特劳斯两部讲课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对于作者而言,施特劳斯的意义不在于提供一种哲学理论或政治立场,而在于开启认识西方思想传统与重新认识你自己的可能性。
曹 聪
2020年4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