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編輯推薦: |
中国古书里记载植物*早的,而且数量*多的,要算《诗经》和《山海经》了。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药用的记载。
|
內容簡介: |
中国古书里记载植物*早的,而且数量*多的,要算《诗经》和《山海经》了。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药用的记载。今存本《山海经》,据各家考证,公认是战国时作品,全书分《山经》、《海经》两部。《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各有四篇,另外单独有一篇《海内经》,全书共计十八篇。 《山海经》其中记载植物有254种,加上补遗(不见今本《山海经》,但见录于他书)8种,合共262种。 全书中所记植物名称,虽有262个,如果剔除泛称名,神话植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名称外,实有植物名,约215个左右。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按《本草》传统的分类,有草类、木类、果类、菜类、米榖类。记载有医药功用的植物是55种,占真实的植物(不包括神话植物等)四分之一。中国古书里记载植物*早的,而且数量*多的,要算《诗经》和《山海经》了。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药用的记载。今存本《山海经》,据各家考证,公认是战国时作品,全书分《山经》、《海经》两部。《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各有四篇,另外单独有一篇《海内经》,全书共计十八篇。 《山海经》其中记载植物有254种,加上补遗(不见今本《山海经》,但见录于他书)8种,合共262种。 全书中所记植物名称,虽有262个,如果剔除泛称名,神话植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名称外,实有植物名,约215个左右。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按《本草》传统的分类,有草类、木类、果类、菜类、米榖类。记载有医药功用的植物是55种,占真实的植物(不包括神话植物等)四分之一。
本书将《山海经》所记载植物,按各卷出现的次序,汇集起来,并标注自然序码,进行诠释的。每个植物诠释时,先列《山海经》各卷所载植物的原文,按《山经》、《海经》次序排列,《山经》又按南、西、北、东、中顺序编排。同一卷《山经》有若干篇者,又按篇目次第分列之。例如卷五中山经,有12篇:分为中山经薄山之首,中次二经,中次三经,中次十二经。当同一植物见录于各经时,即按上述次序,将其所载同一植物资料,汇集在一起。其次是对植物药名进行诠释。 作者将《山海经》各卷中植物汇集起来并对植物药名进行了诠释,为研究我国古代植物史和医药史,提供了是一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是一部很好的古代植物志,也可以说是一部研究我国植物、药物史的、较好的《中国古代植物志》。
|
關於作者: |
尚志钧(1918.2-2008.10)教授,安徽全椒人。长年任职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一生致力于本草文献的辑复与研究工作。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1991年被评定为对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尚老曾被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海洲先生誉为中国本草文献整理研究的奠基人。他一生治学严谨,60余年如一日,一直孜孜以求于本草文献的整理研究与辑复校点工作。共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8篇。这些书著、论文的中心都是本草2字。 自从1962年辑复《唐新修本草》一书取得成功之后,尚志钧先生辑校、研究本草文献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举凡中医发展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主流本草都是他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些林林总的本草书著,或亡佚日久,渺然难晓,或尘封多年,阙于仇校。对于亡佚之书,尚老以其娴熟的学术功底,进行辑佚复原;对阙于仇校之书,尚老以极其认真的精神、态度予以校勘。他为维持中医本草学的发展脉络竭尽全力。在中药文献的辑佚、点校工作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目錄:
|
山海经植物药考辨卷一(1)
1 桂(3)
2 祝余(5)
3 迷榖(8)
4 棪木(9)
5 怪木(10)
6 稻(10)
7 稌(12)
8 菅(13)
9 梓(14)
10 柟(15)
11 荆(17)
12 杞(18)
13 白[B047](20)
山海经植物药考辨卷二(23)
14 松(25)
15 乌韭(26)
16 萆荔(27)
17 枣(31)
18 文茎(32)
19 条(33)
20 条(34)
21 椶(35)
22 杻(37)
23 橿(38)
24 乔木(39)
25 [E041](39)
26 竹箭(40)
27 黄雚(41)
28 麻(42)
29 盼木(44)
30 薰草(46)
31 棫(49)
32 榖(50)
33 柞(52)
34 桃枝(53)
35 钩端(54)
36 蕙(55)
37 桔梗(56)
38 骨容(57)
39 杜衡(58)
40 藁茇(61)
41 无条(62)
42 竹(64)
43 檀(65)
44 楮(66)
45 [B262]木(67)
46 豫章(68)
47 棠(69)
48 崇吾山木(71)
49 枳(72)
50 嘉果(73)
51 丹木(74)
52 榣木(76)
53 沙棠(77)
54 [B147]草(78)
55 稷(80)
56 茆(81)
57 蕃(83)
58 蓑(84)
59 茈草(85)
60 桑(86)
61 榛(88)
62 楛(89)
63 漆(90)
64 药[D178](92)
65 芎(94)
66 柏(96)
67 栎(97)
68 櫰木(99)
69 木瓜(101)
70 丹木(102)
71 瓜(104)
山海经植物药考辨卷三(105)
72 机木(107)
73 华草(108)
74 桐(109)
75 椐(110)
76 樗(111)
77 韭(112)
78 [C67D](113)
79 葱(115)
80 葵(116)
81 桃(117)
82 李(119)
83 柘(120)
84 枳棘(121)
85 刚木(122)
86 赤柳(122)
87 柳(123)
88 三桑(124)
89 百果树(125)
90 [B05F]藇(125)
91 秦椒(127)
92 丹林(129)
93 栒(129)
94 芍药(130)
95 条(131)
96 藻(132)
97 茝(133)
山海经植物药考辨卷四(135)
98 棘(137)
99 菌(139)
100 蒲(141)
101 扶木(142)
102 北号山木(142)
103 桢木(144)
104 芑(145)
山海经植物药考辨卷五(147)
105 箨(149)
106 [B243]木(150)
107 楝(151)
108 植楮(152)
109 薝棘(154)
110 棕荚(155)
111 葌草(156)
112 禾(158)
113 彫棠(159)
114 赤菽(160)
115 榆(161)
116 菜草(163)
117 芒草(165)
118 蒨(166)
119 榉(167)
120 荀草(168)
121 美枣(169)
122 蔓居木(170)
123 蒐草(170)
124 茇(172)
125 苏(174)
126 葶苎(175)
127 [B023](176)
128 芫(178)
129 槐(179)
130 [B173]冬(180)
131 櫄木(182)
132 芃(183)
133 寇脱(184)
134 糵(185)
135 栌(186)
136 [B26D]木(187)
137 萧(188)
138 桃林(190)
139 苦辛(191)
140 [B223](193)
141 蓍(194)
142 夙条(195)
143 焉酸(196)
144 [D151]草(196)
145 菟邱(198)
146 黄棘(199)
147 兰(200)
148 无条(201)
149 天楄(202)
150 蒙木(203)
151 牛伤(204)
152 嘉荣(205)
153 帝休(207)
154 栯木(208)
155 [B032]薁(209)
156 [D151]草(211)
157 帝屋(212)
158 亢木(213)
159 少辛(214)
160 [D15F]草(215)
161 蔾(216)
162 荻(217)
163 葪柏(218)
164 [B070](219)
165 杼(220)
166 橘(222)
167 柚(223)
168 柤(225)
169 栗(227)
170 梅(229)
171 杏(231)
172 寓木(232)
173 椒(233)
174 菊(234)
175 楢(235)
176 高梁山草(236)
177 棷(237)
178 椫(237)
179 杨(238)
180 芭(239)
181 龙修(239)
182 枝句(241)
183 弞(242)
184 莽草(243)
185 槠(244)
186 木[B05F]藇(245)
187 鸡榖(246)
188 桓(248)
189 苴(249)
190 椆(250)
191 纍(251)
192 帝女之桑(252)
193 羊桃(253)
194 香(254)
195 桂竹(255)
196 扶竹(256)
197 筀竹(257)
198 美木(257)
199 鸡鼓(258)
200 梨(258)
201 蘼芜(259)
202 箘(261)
203 檿(262)
山海经植物药考辨卷六(263)
204 三株树(265)
205 雄常树(266)
206 寻木(267)
207 甘柤(269)
208 甘华(270)
209 杨桃(271)
210 甘果(272)
211 薰华草(272)
212 扶桑(273)
213 大木(274)
214 建木(275)
215 罗(276)
216 栾(277)
217 [D134](278)
218 木禾(279)
219 珠树(279)
220 文玉树(280)
221 玗琪树(280)
222 不死树(281)
223 离朱(281)
224 柽木(282)
225 曼兑(283)
226 不死之药(284)
227 服常树(285)
228 琅玕树(285)
229 树(286)
230 秩树(287)
231 膏菽(287)
232 灵寿木(288)
233 冬夏不死草(289)
234 木叶(290)
235 甘木(290)
236 谷(291)
237 枫木(291)
238 嘉谷(292)
239 芑(293)
240 苣(294)
241 穋(295)
242 朱木(296)
243 柜格之松(297)
244 百药(297)
245 白柳(298)
246 白木(298)
247 竹林(298)
248 槃木(299)
249 寻竹(299)
250 若木(300)
251 黍(300)
252 扶木(302)
253 芥(303)
254 百谷(304)
附录
附一 《山海经》植物佚文补遗(308)
255 盘桃(大桃树)(309)
256 干腊(310)
257 木香(310)
258 丁香(312)
259 零陵香(313)
260 益智子(313)
261 [B266]木(314)
262 毒草(314)
附二 《山海经》植物逸文补遗(315)
附三 《山海经》研究资料(317)
一、《山海经》概述(317)
二、《山海经》的药物考察(318)
三、《山海经》和《神农本草经》的比较(323)
四、《山海经》与《五十二病方》(328)
五、从医药角度探讨《万物》与《山海经》的时代关系(334)
六、孙星衍等释《山海经》硌石质疑(340)
七、孙星衍等释《山海经》寇脱质疑(341)
八、《山海经》萆荔乌韭释(342)
九、《山海经》荣草释(346)
十、《山海经》[B070]释(347)
十一、《山海经》寻木释(347)
十二、郝懿行《笺疏》释櫰木为接骨木质疑(348)
十三、《山海经》物品名录(350)
附四 《山海经》植物药名索引(396)
|
內容試閱:
|
中国古书里记载植物最早的,而且数量最多的,要算《诗经》和《山海经》了。《诗经》中所记载的植物,仅记植物名称,没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功用的记载。而《山海经》所记的植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药用价值的记载。
如把《山海经》各卷中植物汇集起来,就是一部很好的古代植物志,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植物史和医药史,《山海经》是一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今存本《山海经》,据各家考证,公认是战国时作品,全书分《山经》《海经》两部。《山经》即《五藏山经》5卷,《海经》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各有4卷,另外单独有1卷《海内经》,全书共计18卷。
《山海经》记载有山、水、动物、植物、矿物、医药、神话等资料,其中植物有254种,加上补遗(不见今本《山海经》,但见录于他书)8种,合共262种。从《山海经》各卷所记载植物数量来看,《五藏山经》记载植物最多,约占80%。《海经》记载植物较少,约占20%。
《五藏山经》载植物203味,卷一南山经13味,卷二西山经58味,卷三北山经26味,卷四东山经7味,卷五中山经99味。以中山经记载植物最多。《五藏山经》所记植物,绝大部分是真实植物,很少有神话植物。
《海经》载植物51味,卷六海外南经、卷七海外西经各1味,卷八海外北经五味,卷九海外东经5味,卷十海外南经4味,卷十一海外西经13味,卷十二海内北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没有植物记载,卷十四大荒东经4味,卷十五大荒南经9味,卷十六大荒西经4味,卷十七大荒北经4味,卷十八海内经3味。《海经》所记的植物,其中有不少是神话植物。
在《山海经》所记各种植物中,有不少植物,已不知其为何物了;有不少植物是神话植物;也有些是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还有一些是泛称性名称。
不明的植物,有骨蓉、华草、弞、棷等。
同名异物,例如同一个条有三个植物,即柚、韭、[B02A]麻。同一个穀有两个同名异物,即构树、粮食。类似此例有芑、[D151]草、无条、丹木等,都有同名异物。
同物异名,如白芷称为茝,又名药[D178]。构树,称为穀,又名楮。榆树,称为榆,又名枢。樝,称为柤,或名苴。朱槿,称为扶桑,一名扶木,又名榑木
泛称植物名,有瓜、甘果、香、禾、谷、百谷、嘉谷、穋(早熟谷物的统称)、膏菽、毒草、冬夏不死草(常绿植物)、乔木、刚木、美木、怪木等。
神话植物,有扶桑、扶木、建木、大木、若木、槃木、木叶、木禾、甘华、甘柤、百果树、三桑、帝女之桑等等。不过,神话植物,也是古人从真实植物中,经过想象和夸张演变而成的。例如扶桑,《本草纲目》释为朱槿,李时珍说: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树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这就说明神话植物扶桑,是从真实植物朱槿,经过想象和夸张编造而成的。
还有些植物,名为树,实际上是珊瑚,如:琅玕树、三株树、玗琪树,都是珊瑚虫分泌出石灰质的骨骼所形成的珊瑚,并非植物。
全书中所记植物名称,虽有262个,如果剔除泛称名、神话植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珊瑚等名称外,实有植物名约215个。
在这215个植物名称中,有些名称,在今日看来,只能表示某一类植物的统称,如麻、竹、椶、松、柏、栎、桃、李、杏、梨、枣、杨、柳等,很难看出它们在当时所指的是哪一种具体的植物。
例如:麻有桑科植物大麻,荨麻科植物苎麻,锦葵科植物[B02A]麻。而《山海经》讲麻时,就提一个麻字,那就很难确定,这个麻字,究竟是什么麻了。
《山海经》对植物形态,所记繁简不一,有的记载较详,有的记载简单,多数仅提一个名字而已。
例如《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堂庭之山,多棪木。虖勺之山,其上多梓,其下多荆。桂、棪、梓、荆等一个字的植物名,只能代某一类植物名称,看不出它所指具体植物是哪一种。
有些植物,也有简单的形态描述和功用记载,例如《南山经》云:招摇之山,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又如《西山经》云: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欀木,食之多力。
有些植物,不仅记载了植物的形态,而且还记述气味,例如《西山经》云:浮山有草焉,名薰草,臭如蘼芜。《中山经》:阳华之山,其草多苦辛其味酸甘。
有些植物还记有生长习性,例如《西山经》云: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
此外,在《山海经》时代,人们对寄生植物也有认识,例如《中山经》云:衡山,苦山多寓木。《神农本草经》云:桑上寄生,一名寓木。《本草纲目》云:此木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按《本草》传统的分类,有草类、木类、果类、菜类、米谷类。
草类植物:能够供药用的有杜衡、桔梗、[B023]、藁本、芫、蘼芜、芍药、苏、门冬、[B05F]藇等。有些草类如麻、葛等,可作为纺织的原料。
木类植物:在《山海经》时代,是相当重要的,可用以制造弓、箭、武器、农具、车辆,及其他生产工具,亦可用于建筑,如架桥、造房及家具等。有些木类在生长时,还可提供其他农产品,如桑可以养蚕,漆树可以制造漆。从今日汉墓出土的漆器来看,古人对漆的收取和应用是很有经验的。
《山海经》记载果类植物亦很多,如桃、李、杏、梅、梨、大枣、栗、橘、柚等。由于古代农业生产不发达,加以自然灾害,生产粮食往往不能满足全年口粮的需要,有时常用果实来充饥,以补粮食之不足。例如《战国策燕策》云:燕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这个例子就说明有时候古人也把果品当作粮食吃。
《山海经》记载谷类有稻、黍、稷、菽(大豆)、赤菽(赤小豆)等。但今本《山海经》中,没有麦的记载,不知是何道理?
《山海经》记载有医药功用的植物是55种, 占真实的植物(不包括神话植物等)14, 例如《西山经》:崦嵫之山, 其上多丹木食之已痹。《中山经》:甘枣之山,有草焉可以已瞢(音mnɡ)。类似此例很多。
根据以上所述,《山海经》中所记各种植物,汇集起来,可以成为一本较好的《中国古代植物志》。
另外,《山海经》对南方植物,如橘、柚、竹、桂、樟、梅、椶等记载最多,这也可作为《山海经》为南方人所著的旁证。《山海经》对北方植物记载不及南方植物多而详,有些植物在《诗经》中很普通的,而《山海经》就没有记载。如麦,前文已说,《山海经》中无麦的记载。
《诗经》记载麦有很多处,如《诗豳风七月》:禾麻菽麦。《诗王风》:丘中有麦。《诗大雅生民》:麻麦幪幪。不仅《诗经》有麦的记载,《尚书》《礼记》《春秋》《左传》《战国策》《庄子》《吕氏春秋》《范子计然》等先秦古书,均有麦的记载,不知《山海经》为何没有麦的记载。疑麦生长北方,而《山海经》为战国南方楚人所作,或许不知北方有小麦的生长,所以书中无小麦记载。按理讲麦是极普通的植物,《山海经》的作者,既是博学多闻,不会不知道麦的。或者记有麦,亦可能因古代传抄脱漏。笔者从诸书补辑《山海经》植物逸文有8种,如盘桃、干腊、木香、丁香等,均不见于今本《山海经》,说明今本《山海经》是有脱漏的。
为提供研究我国植物、药物史料,笔者曾把《山海经》所记载植物,按各卷出现的次序,汇集起来,并标注自然序码,进行诠释。
每个植物诠释时,首先列《山海经》各卷所载植物的原文,按《山经》《海经》次序排列,《山经》又按南、西、北、东、中顺序编排。同一卷《山经》有若干篇者,又按篇目次第分列之。例如卷五中山经,有12篇:分为中山经薄山之首,中次二经,中次三经中次十二经。当同一植物见录于各经时,即按上述次序,将其所载同一植物资料,汇集在一起。
其次是对植物药名进行诠释,诠释注文,以最早文献所注为主,然后按年代次序分述之。所引古书资料,为了避免冗繁,同时又不影响说明问题时,摘其精要者注之。为了古为今用,在注释的同时,把历代文献对某一植物所记的资料,汇纂在一起,进行分析综合,结合《山海经》所记的植物形态,产地、功用等,初步论证某一植物相当于今日什么植物。
对于某些植物,前人所释有疑问时,笔者即予以重行考订之。如《山海经》卷五:中山经,鼓镫之山,有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本草纲目》卷十八,释荣草为土茯苓。(按:土茯苓的叶子全不像柳叶,土茯苓根呈不规则块状,也不像鸡卵。)郝懿行释荣草为闾茹,《蜀本草》说:[B027]茹根如萝卜。《本草经》说:闾茹除大风。此与《山海经》所云义合,当从郝氏所释为正。
由于《山海经》所记物品名称古老,同一品名,各人理解不同,所释的结果出入亦很大。
例如《西山经》云:上申之山,无草木,而多硌石。孙星衍辑的《神农本草经》卷一络石条,即引用此文释之,要知《神农本草经》卷一络石乃是植物,而上申之山的硌石是矿物,二者不能因音同而联系在一起,因为上申之山言明无草木,而多硌石,则此硌石当是矿物,而非植物,所以,笔者亦不收硌石为植物。类似此例很多,此处从略。
又,本书各植物药注文末,附有拉丁名,仅供参考用。它不能代表原始植物品种名,因植物拉丁名有时代性,每个拉丁名,只能代表当时植物的品种,而品种在不断变异,其拉丁名也不断地在变异。《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植物,是几千年前的品种,不知变了多少次,岂能用今日的拉丁名来诠释古代植物品种,所以本书各条末所附拉丁名,仅供参考。
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所限,错误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尚志钧于芜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980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