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索尔·贝娄书信集

書城自編碼: 363099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随笔
作者: [美]索尔?贝娄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56955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1.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像冠军一样学习:心理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美]里根·A .R.古隆
《 像冠军一样学习:心理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美]里根·A .R.古隆 》

售價:HK$ 70.8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

售價:HK$ 105.6
实用妇科微创手术图谱:机器人与多孔单孔腹腔镜(原书第2版)
《 实用妇科微创手术图谱:机器人与多孔单孔腹腔镜(原书第2版) 》

售價:HK$ 225.6
梦遇 国风拟人插画绘制技法教程
《 梦遇 国风拟人插画绘制技法教程 》

售價:HK$ 155.8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宋代经济社会
《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宋代经济社会 》

售價:HK$ 117.6
生命进化史(增订版)
《 生命进化史(增订版) 》

售價:HK$ 357.6
巧克力的暗黑历史
《 巧克力的暗黑历史 》

售價:HK$ 117.6
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 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

售價:HK$ 405.6

 

編輯推薦:
写作和爱情,是贝娄生活的两大主题,前者催生了他的等身巨著,后者则导致了五次婚姻。他在爱情*时会发誓“我和苏茜哪怕在一块浮冰上也可以很幸福”,在心情恶劣时会大嚷大叫:“阿妮塔还在使着邪劲儿。她要钱,钱,钱,钱,钱。如果没有钱,她就要血。”他在给文坛同侪写信时同样喜怒无常,他曾不客气地对约翰·契弗说:“我会不会读你的书?这不就像带着特洛伊的海伦去世外桃源免费旅游吗?”在威廉·福克纳请求他支持庞德时(庞德因在二战中发表反美和反犹言论被送进疯人院),贝娄当即发飙:“如果他没疯,就该被判叛国罪;如果他疯了,就不该仅仅因为他是个诗人而释放他。庞德在诗里和广播上宣布自己是犹太人的敌人,他歌颂谋杀犯。你居然让我帮你去救这个号召毁掉我同族人的家伙?”可以肯定,贝娄的书信跟他的小说一样好看。
內容簡介:
有人劝索尔·贝娄写自传的时候,他总说没什么好写的,他就是忙得要命。忙着写小说,偶尔写写杂文;忙着谈恋爱,结婚,当父亲,离婚,交友,结怨,悲伤;忙于历史大事,忙于文学小事;忙于大量读书,忙于恪尽教职,教书一直教到耄耋之年。尤其是忙着写信,写给他先后几任妻子,他的儿子们,他的作家同行,喜欢他的和不喜欢他的读者,还有追着他要签名的人,着了魔似的阿谀逢迎者,以及重度精神病患者,等等。
大作家并不全都擅长写信。写信似乎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天分,像艺术天分一样神秘莫测。显然,索尔·贝娄具备了这个艺术天分。
在这部书信集里,贝娄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热恋的时候,他会说:“苏茜和我就是在一块浮冰上都可以很开心。”心情恶劣的时候,他会对前妻桑德拉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差点儿杀了我……我把我在你手里遭的罪全都写进《赫索格》里了。”
当然,在这部始于1932年,终于2005年的书信集里,还有贝娄对文学、政治、哲学的沉思,是对他七十余年的心路历程的记录,以及对二十世纪美国社会的若干侧面的再现。
關於作者: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于一九三七年毕业,并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出版于一九五三年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贝娄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他陆续出版《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院长的十二月》(1982)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揭示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诸多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在其创作生涯中,贝娄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塑造一些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获得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錄
导言:“这种关切或者信任或者爱本身就很重要”
生平年表

辑:1932—1949
第二辑:1950—1959
第三辑:1960—1969
第四辑:1970—1982
第五辑:1983—1989
第六辑:1990—2005

编者后记及致谢
索引
內容試閱
导 言

“这种关切或者信任或者爱
本身就很重要”


有人劝索尔·贝娄写自传的时候,他总说没什么好写的,就一点:自行了割礼[1]以来,他就一直忙得要命。忙着写小说,偶尔写写杂文;忙着谈恋爱,结婚,当父亲,离婚,交友,结怨,悲伤;忙于历史大事,忙于文学小事;忙于大量读书,忙于恪尽教职,教书一直教到耄耋之年。尤其是忙着写信。大作家并不全都擅长写信;说实在的,一流人物中写信敷衍了事者可以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来。写信似乎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天分,像艺术天分一样神秘莫测。细数上个世纪那些英语书信写作高手——弗吉尼娅·伍尔夫[2],戴·赫·劳伦斯[3],哈特·克兰[4],凯瑟琳·安妮·波特[5],伊夫林·沃[6],塞缪尔·贝克特[7],约翰·契弗[8],威廉·马克斯韦尔[9],伊丽莎白·毕晓普[10],罗伯特·洛威尔[11],弗兰纳里·奥康纳[12],詹姆斯·梅利尔[13]——可以看到这些人的个性五花八门,并没有共同的特征。有人写日记,有人不写。有人著述颇丰,有人相比之下作品就很少。多只能说,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书信中过着一种现实之外的丰富生活,其精彩程度足以让这些书信本身就成为文学的一个部分。
贝娄写信的对象包括了四代人——他的上一代,他自己这一代,还有下面两代,海量信息从他的信中喷涌而出,汇成一幅精细的自画像,同时也是一幅时代肖像。和他通信的有各色人等,其中包括他先后几任妻子[14],他的儿子们,还有他自幼交下的朋友,他的作家同行,情人和前情人,学生和前学生,喜欢他的和不喜欢他的读者,请求他看看自己作品的追随者(他似乎总是来者不拒),还有宗教怪人,追着他要签名的人(数以百计),着了魔似的阿谀逢迎者,笔迹狂人,以及重度精神病患者。
贝娄在书信中可以同时激情迸发而又滑稽有趣,这对熟稔其小说的读者来说不足为奇。以下是从艾尔弗雷德·卡津[15]档案中摘选的几个例子。先看这一段,1950年1月[16]寄自巴黎:“而且我深信不疑:他[司汤达[17]]对《现代》杂志[18]的处理方式一定和我一样,也就是说,先浏览一下那上面的蠢话[19],以毫不留情的轻蔑观察一番苦闷的新鲜皱纹,然后把西蒙娜[20]的那些情色文章拿去让猫吃了退烧,再把剩下的部分给格[雷戈里][21],让他剪小人玩;他还不认字呢,一派天真,成天高高兴兴的。” 再看1964年夏天[22],寄自玛莎葡萄园岛[23]:“我们有了点驻岛学会的影子。在这个小小的菲茨杰拉德村[24]里,斯泰伦[25]是我们的领袖。然后是莉莲·赫尔曼[26],我居然让她面露羞涩了。还有菲尔·拉夫[27],卡尔·马克思的传统在他这里保持了生机。我很喜欢菲利普,他是自家人[28],他以一种不公开的大众普及型讲座方式[29]给我们开了一门高端政治[30]课,我听得兴趣盎然。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互谅解然后就不再彼此伤害了呢?”还有这一段,寄自佛蒙特州西布莱特伯勒(West Brattleboro, Vermont),1983年夏天[31]:“我不那么热衷于写信了,这是真的;沉默并没有让我感觉愉快;相反,我也很想知道我为什么很少回信。或许是因为我一直拿着捕蝶网在外面转,想捕捉自己成熟完美的形态,那东西好像总是马上就要落在一朵花上了(而且就此落定),可终究没有落下来,因为还没找到那朵花呢。这样解释也许就比较充分了。”
上面摘选的这几段里口气都十分友好,而贝娄和卡津的关系却远非风平浪静。把这批信件通读下来就会发现,贝娄暴怒的时候和他深情款款的时候一样多。不过他们之间再次互生敌意之后的1982年夏天[32],他却发出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艾尔弗雷德,
祝你生日快乐,愿你拥有赞美、爱、长寿——反正要什么有什么。别在意鸡毛蒜皮,鸡毛蒜皮到头来什么也不是。
比你小五天的人敬上。


[1] 男孩割礼是犹太人传统的宗教仪式,一般在出生后第八天举行。贝娄此处显然是在开玩笑。
[2] 弗吉尼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作家。
[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作家。
[4] 哈特·克兰(Hart Crane,1899—1932),美国诗人。
[5] 凯瑟琳·安妮·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美国作家。
[6]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英国作家。
[7]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爱尔兰作家。
[8] 约翰·契弗(John Cheever,1912—1982),美国作家。
[9] 应指小威廉·基珀斯·马克斯韦尔(William Keepers Maxwell, Jr.,1908—2000),美国作家。
[10]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美国诗人,作家。
[11] 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Lowell,1917—1977),美国诗人。
[12] 玛丽·弗兰纳里·奥康纳(Mary Flannery O’Connor,1925—1964),美国作家。
[13] 詹姆斯·梅利尔(James Merrill,1926—1995),美国诗人。
[14] 索尔·贝娄一生五次结婚,前四次都以离婚结束。
[15] 艾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1915—1998),美国作家,文学批评家。
[16] 见1950年1月28日致艾尔弗雷德·卡津。
[17] 司汤达(Stendhal,1783—1842),法国小说家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的笔名。
[18]《现代》( Les Temps Modernes)杂志创办于1945年,代表人物是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大师。
[19] “蠢话”原文为法语词sottise。
[20]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
[21] 索尔·贝娄的大儿子。另外两个儿子是亚当和丹尼尔。此外他还有个女儿娜奥米·罗斯。
[22] 见1964年7月22日致艾尔弗雷德·卡津。
[23] 玛莎葡萄园岛(Martha’s Vineyard),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海岸附近,旅游度假胜地。
[24] 这应该是作者杜撰的一个地名。1966年接受《巴黎评论》访谈时,贝娄曾说弗·斯·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他很喜欢的一个美国作家。
[25] 小威廉·克拉克·斯泰伦(William Clark Styron, Jr.,1925—2006),美国作家。
[26] 莉莲·赫尔曼(Lillian Hellman,1905—1984),美国作家。
[27] 即菲利普·拉夫(Philip Rahv,1908—1973),美国社会文化批评家,生于乌克兰,后移居美国。菲尔(Phil)是菲利普的昵称。
[28] 原文是意第绪语词mishpokhe即mishpocheh,意思是“家人(family)”。
[29] 原文是Chatauqua course,可译为肖托夸讲座。肖托夸是纽约州的一个湖,1874年卫理公会牧师在湖边举办了次户外集会式的宣讲活动,此后形成传统,每年夏季这里都有讲座等各种大众普及式的文化教育类活动。
[30] 原文是德语词Hochpolitik。
[31] 见1983年6月17日致艾尔弗雷德·卡津。
[32] 见1982年6月7日致艾尔弗雷德·卡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