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资治通鉴纲目提要》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357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郁辉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568724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8.3
《全球史学史(第二版)》
+

HK$ 111.3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五辑)》
+

HK$ 83.8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

HK$ 91.1
《重建另一种叙事》
+

HK$ 94.3
《中国史学史》
+

HK$ 36.3
《史学方法导论(中国文化丛书)》
編輯推薦:
今人对《提要》或其成书的研究有严文儒先生《资治通鉴纲目丛考》关于《纲目提要》的部分,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等。文儒先生的研究是一篇论文,重在对大的方面的把握,具体未予展开;汤勤福先生对《提要》亦未做详论;束景南先生则是在《朱子大传》《朱意年谱长编》等大著作中提及其某个方面的问题,具体不做展开。因此,就有较为全面而具体的研究《提要》一书的必要。
內容簡介:
《资治通鉴纲目提要》为《资治通鉴纲目》之《纲》渊源所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有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书做了详尽研究。作者的这本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纲目提要》。本书从成书考略、版本流传经过及研究方法、朱熹思想的演进、后人对《纲目》之《纲》的修订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丰富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郁辉,枣庄学院文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朱子学、史学文献的整理。
目錄
目录
第一章《资治通鉴纲目提要》成书考略003
一、朱熹撰修《纲目提要》缘起006
二、具体步骤及时间007
三、《提要》的取材013
第二章《提要》版本流传经过及研究方法017
—、著录019
三、后世对《提要》的引用、研究020
三、本书研究方法022
第三章 从《提要》到《纲目》看朱熹思想的演进023
一、文字上的增删和句式的修改026
二、补充史实030
三、微言大义,继承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033
四、评价034
第四章 从《提要》、初期刻本看后人对《纲目》之《纲》的修订035
一、应加肯定的修订038
二、后人修订可商榷处042
三、修改不当或脱漏045
结语051
附录《资治通鉴纲目提要》辑录053
主要参考文献195
古籍195
今人著作198
参考论文198
內容試閱
绪论
所谓“提要”,即“别其纲谓之提要”。《资治通鉴纲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即《资治通鉴纲目》(以下简称《纲目》)之《纲》渊源所在。《提要》今已佚,如束景南先生在《朱熹年谱长编》(第1449页)之《朱熹著述考略·史部编年类》中称:“《资治通鉴纲目提要》五十九卷,佚。见《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据明代冯智舒等书有称引,知当时尚有流传,其后未详。今研究者多据《纲目》七家注(宋代尹起莘《资治通鉴纲目发明》、刘友益《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元代汪克宽《资治通鉴纲目考异》、王幼学《资治通鉴纲目集览》、徐昭文《资治通鉴纲目考证》;明代陈济《资治通鉴纲目集览正误》、冯智舒《纲目质实》)等书现引《提要》内容而知其概貌。
今人对《提要》或其成书的研究有严文儒先生《资治通鉴纲目丛考》关于《纲目提要》的部分,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等。文儒先生的研究是一篇论文,重在对大的方面的把握,具体未予展开;汤勤福先生对《提要》亦未做详论;束景南先生则是在《朱子大传》《朱意年谱长编》等大著作中提及其某个方面的问题,具体不做展开。因此,就有较为全面而具体的研究《提要》一书的必要。
朱熹在撰成《纲目·凡例》后,在此基础上撰成《纲目提要》,而后在历次的修改中不断修正《提要》的内容,最后的修正稿才是《纲目》之《纲》。朱熹修正稿原貌最大程度保留在《纲目》初刻本中,而后来刻本又在此基础上继续有所修订而使《提要》与《纲目》通行本差异甚巨。
《提要》是《纲目·凡例》到《纲目》之《纲》的中间量。从《提要》和《纲目》初刻本之间差异可看到朱熹修改了哪些内容并进而推测其用意所在。另外,在考查《纲目》通行本对《纲目》初刻本的改动问题上,《提要》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旁证。以上为《提要》研究价值所在。

第一章
《资治通鉴纲目提要》成书考略
《提要》为《资治通鉴纲目提要》的简称,前人也称之为《通鉴提要》。宋濂是较早提到《提要》的,他认为朱熹亲撰《提要》并且《提要》的作用就是《纲目》的写作大纲,学生据《提要》以作目。他说:“新安子朱子……亲为《通鉴提要》以授弟子天台赵师渊几道,使著其目……师渊遂据《提要》为《纲目》五十九卷,朱子重为之审定,故其中亦颇有与《凡例》弗合。”由于成书后又经过朱熹审定,所以《提要》的原貌和审定后的“纲”两者就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这一发展的意义将在第二章详细论述。
前代学者对于《提要》一书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第一,认为《提要》根本不存在,如清代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六,史部编年类,有“《宋志》又别出《提要》五十九卷,盖即一书而误分为二也”;
第二,认为《提要》即《纲目》之《纲》,如清代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一编年类,有“宋温陵刻《通鉴提要》,即此书之纲也”;
第三,认为《提要》并非出自朱熹之手、朱熹仅作《凡例》,如全祖望认为“观朱子与赵师渊书,则是书全出讷斋,其本之朱子者,不过《凡例》一通,余未尝有所笔削”;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者,他们认为“朱子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作《纲目》,惟《凡例》一卷出于手定。其纲皆门人依《凡例》而修”。
笔者认为《提要》确有其书,且确为朱熹亲笔。其作用是朱熹纂修时的大纲,《提要》分发给学生,由学生分头写《纲目》,朱熹再汇总审定。《提要》几经修改而成为初刻本《纲目》之《纲》的形态。后世《纲目》通行而《提要》遂无单行之必要,故明代后此书渐佚。考其成书经过,可以更好地了解《纲目》的成书。
一、朱熹撰修《纲目提要》缘起
《提要》与《资治通鉴》关系紧密,故其撰修原因也与《通鉴》一书有关。
第一,正统观上的不同。
《通鉴》详于史料而略于义理,加上对具体朝代的正统问题等存在不同意见。
朱熹认为《通鉴》所述于理不安,所以起意另作一书。关于这点,《语录》有如下记载,朱熹曾对弟子余大雅说:“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另外朱熹在奏章中也表明了这个意思,他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又凡事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书写,表岁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小注以备言。至其是非得失之际,则又辄用古史书法,略示训诫,名曰《资治通鉴纲目》。”朱熹确定正统的依据以及贯穿于他的《纲目》的根本思想就如他概括的《春秋》的大旨“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尊王,贱伯;内诸夏,外夷狄”三条。在《纲目·凡例》十九目中,他便根据这种正统观构造出烦琐细密的义例和书法,他制定的“万世史笔”的“准绳规矩”是要辨正闰,确定周秦汉晋隋唐六个朝代为正统,其他为非正统,或是僭国,或是篡贼,或是无统;要明顺逆,凡为正统,便是顺而正义的,凡为僭伪篡窃,便是逆而不义的;要严篡弑之诛,以史家直笔大书篡弑犯上之罪,不得隐讳,使乱臣贼子惧;要褒扬尊贤死节,大加特书,以表彰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第二,为方便阅读,编纂一部通俗简略的历史书。
《通鉴》卷数过多,阅读不便,司马光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作《目录》《举要历》等,但又失之太略,这就需要一个适中的普及型读物。朱熹的做法是: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目录》《举要历》和胡安国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四书增损檃括,大致“踵编年之成文”,而成《纲目》(《纲目》成书前先有《提要》)。《纲目》五十九卷,以《纲》统《目》,取纲举目张之意,解决了《通鉴》卷帙过大的问题;而朱熹提倡的大经大法又体现在了《纲》的文字上。所以历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也在他的《纲》上。而《纲》的雏形就是本书的研究对象——《提要》。因此,在《提要》纂修伊始,便定下了它的义理先行、以义理纲纪史事、以是否符合义理为取舍、褒贬史事、评价历史的价值标准,即所谓“明天道、定人道”。后人推崇《纲目》,也是由于这种正统论符合宗法社会的道德标准。所以后代明宪宗《〈通鉴纲目〉序》、清圣祖《御批通鉴纲目》、清高宗《御批通鉴辑览》即以官方身份倡导此义。
二、具体步骤及时间
朱熹在起意之后,便着手进入了发凡起例等实质的编写阶段。《提要》成书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订立《凡例》(乾道八年,1172年);第二,《提要》草创阶段,即根据《凡例》概括《通鉴》记载的史事写出《提要》;第三,《提要》完善阶段,即对《提要》反复修改,最后成为《纲目》之《纲》的形态。
(一)订立《凡例》阶段
关于《凡例》订立的时间,有资料如下:
《资治通鉴纲目提要》研究
《纲目·凡例》修立略定,极有条理意义矣。俟到此,更商榷之。但修书功绪尚广,若得数月全似此两月无事,则可以小成矣。(《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二《答蔡季通》书五十)
此书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451页)定在乾道七年(1171年,辛卯,四十二岁)。所谓略定,既其成型。据《资治通鉴纲目序例》写成年知《凡例》成于乾道八年。有观点(如王懋竑《朱子年谱》)认为序成之年即《纲目》成书之年,非是。因朱熹有全书未成而《序》已先成的先例。且由之后的信件、语类等可知,此时全书未成。又如束景南先生认为“乾道八年四月他(朱熹)完成了《资治通鉴纲目》的初稿”。
(二)《提要》草创阶段
关于《提要》纂修和修改,《朱熹文集》《朱子语类》等未有明确记载,然考其《纲》之雏形这一性质,则《纲目》的纂修和修改实质上也包含了《提要》的纂修与修改。考王懋竑《朱子年谱》(以下简称王谱)、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以下简称束谱)有如下资料:
某此无他,但为《通鉴》课程所迫,无复优游潜玩之功,甚思讲论耳。已看到后汉章帝处,只三四日当毕,向后功夫却不多矣。不免且挪功夫了却《易说》。(《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二《答蔡季通》书九十二)
此书束谱定在乾道五年十月。对于《凡例》之前的《提要》写作,不妨作如是观,即《凡例》需要建立在一定量的积累上,而这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就是得出《凡例》这—规律性认识前的某此必要的积累,其后才是在《凡例》指导下的大量《提要》写作。这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有的《提要》内容与《凡例》不符,除了传统学者认为的成于他人之手这一观点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写作阶段的问题。即写作《凡例》前的初步认识阶段和《凡例》写成后据此概括的内容,两者不但在时间上存在差距,在对史料处理上亦不尽同。笔者为叙述方便,仍将《凡例》写作前的准备性工作与之后的《提要》写作放在一起。
又如:
《通鉴》节只名《纲目》,取举一纲众目张之义,《条例》亦已定矣。三国竞须以蜀汉为正统,方得心安耳。(《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二》之《答蔡季通书》一百零四)
此书王谱定在壬辰(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
又如:
《通鉴》方此修改未定,旧本太略,不成文字也。
大概乾道八年之前,《提要》已着手。等积累到一定量之后,才有《凡例》,(参见《朱子新学案》)之后《提要》进入大量的撰修阶段,朱熹与同志(蔡元定、李宗思等)又做了进一步努力,如:
《通鉴纲目》三国以后草稿之属,临行忘记说及。今想随行有的便(方便)旋付及,幸甚。唐事已了。但欲东汉之末接三国,修之庶几有绪,易为力耳。……近游诚之相过,开爽可喜,渠南北(朝)事甚孰,或取过伯起者托渠料理也。(《朱文公文集续集》卷八《答李伯谏》书一)
又如:
《通鉴纲目》文字,近方得暇修得数卷,南北朝者,伯起不承当,已托元善(詹体仁)矣。度渠必能成之。但见修者已殊费功夫,盖旧看正史不熟,仓卒无讨头处。计今秋可了见到者,余者望早付及。(《朱文公文集续集》卷八《答李伯谏》书二)
又如:
《通鉴》诸书,全不得下功。前次却修得晋事,粗定条例,因事参考,亦颇详密。但晋事最末两三卷未到,故前书奉速。今承喻已寄少舆处……宋以后事,分属张元善(即詹体仁),已修得大字数卷来,尚未得点勘。若得年岁间无出入,有人抄写,此其不难了。(《朱文公文集续集》卷八《答李伯谏》书三)
此三书前后相及,束谱认为第一书作于乾道八年九月(游诚之九月来见朱熹,见下),第二书作于九年(1173年)七月(其中言及作《蕲州教授厅记》),第三书作于九年冬(其中言及作《六先生像赞》)。可知是次重修《纲目》。李宗思分写东汉至三国以后,詹体仁分写宋以后南北史,其余由蔡元定分写,朱熹乃总其事。其结果如朱熹《答吕伯恭》书(《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四)所言:
《纲目》草稿略具,俟写校净本毕,即且休歇数月,向后但小作工程,即亦不至劳心也。向来之病,非书累人,乃贪骤内发而然。今当就此作节度,庶几小瘳耳。
此书王《谱》定在乙未(1175年)后。此后提及修改的资料,如:
《纲目》近亦重修及三之一。条例整顿,视前加密矣。异时须求一为隐括,但恐不欲入此千古是非林中担当一分。然其大义例,熹已执其咎矣。但恐微细事情有所漏落、却失眼目,所以须明者一为过目耳。(《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四《答吕伯恭》)
又如:
《纲目》亦修得二十许卷,此一卷是正本五卷,义例益精密。上下千有余年,乱臣贼子,真无所匿其形矣。恨相去远,不得少借余力,一加订正。异时脱稿,终当以奉累耳。(《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答刘子澄》)
又如:
《通鉴纲目》近再修至汉晋间,条例稍举。今亦设录数项,上呈。但近年衰悴目昏,灯下全看小字,不得甚,欲及早修纂成书而多事分夺,无力誊写,未知何时可得脱稿,求教耳。(《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二《答张敬夫》)
以上三书皆同时略相先后之语,据王谱分别在丙申(1176年)、丁酉(1177年)、戊戌(1178年)三年。束谱稍有差异,而大致亦定在丙申年(1176年)左右。可知这几年朱熹为《纲目》用力颇深而成果也是较为显著的。即如下所言:
此间数日来整顿《纲目》,事却甚简。乃知日前觉得繁,只是局生。要之天下事,一一身亲历过,更就其中屡省而深察之,方是真实穷理,自然不费心力也。(《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一《答黄直卿》)
初稿草成之际,朱喜亲为审定,却觉其事甚简,不甚繁重。由《凡例》到《纲目》草稿成型的过程,这也是朱喜亲操《提要》之确证。由于未睹单列《提要》成书经过的文献,故笔者仅将与之关系较密的《纲目》成书经过列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