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編輯推薦: |
《中原文献钩沉·经部卷(全二册)布面精装》就是将散佚的中原文献辑录出来。所谓“中原文献”,是指今河南省的古代文献。所谓“鈎沉”,即辑佚之义。清人余萧客有《古经解鈎沉》,辑录唐代以前经书古注;鲁迅有《古小说鈎沉》,辑录唐代以前古小说。该书之命名,即取法前贤。由于散佚的中原文献数量巨大,且学术价值以唐代以前散佚者较高,所以该书的时限暂定为先秦至六朝。
|
目錄:
|
前言
凡例
易类
卜子夏《子夏易传》
周王孙《周氏易传》
蔡公《蔡公易传》
丁宽《丁氏易传》
京房《周易京房章句》
京房《孟氏京房》《灾异孟氏京房》
京房《周易错》
袁京《孟氏易难记》
樊英《易章句》
荀爽《周易注》
荀爽等《周易荀爽九家注》
宋衷《周易宋氏注》
董遇《周易注》
何晏《周易何氏解》
钟会《周易尽神论》
钟会《周易无互体论》
王弼《周易穷微》
王弼《易辨》
王弼《周易大衍论》
荀融《易义》
荀《周易注》
阮浑《周易论》
杨义《周易卦序论》
应贞《明易论》
邹湛《周易统略》
向秀《周易义》
杜育《易义》
干宝《周易注》
干宝《周易宗涂》
干宝《周易爻义》
宣舒《通知来藏往论》
谢万《周易系辞注》
范宣《拟周易说》
袁宏《周易谱》
袁悦之《周易系辞注》
袁悦之《周易音》
庾运《易义》
荀柔之《周易系辞注》
周颐《周易论》
释法通《乾坤义》
周弘正《周易义疏》
书类
周防《尚书杂记》
刘陶《尚书训诂》
刘陶《中文尚书》
荀爽《尚书正经》
范宁《古文尚书舜典注》
范宁《尚书注》
……
诗类
周礼类
仪礼类
礼记类
三礼总义类
乐类
春秋类
孝经类
论语类
羣经通义类
谶纬类
小学类
着者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一、解题
《中原文献鈎沉》,就是将散佚的中原文献辑录出来。所谓“中原文献”,是指今河南省的古代文献。所谓“鈎沉”,即辑佚之义。清人余萧客有《古经解鈎沉》,辑录唐代以前经书古注;鲁迅有《古小说鈎沉》,辑录唐代以前古小说。本书之命名,即取法前贤。由于散佚的中原文献数量巨大,且学术价值以唐代以前散佚者较高,所以本书的时限暂定为先秦至六朝。
二、编纂《中原文献鈎沉》的必要性
(一)中原文献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主导文献
中原文献是中原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品格,始终起着中心作用和导向作用。而中原文化所具有的上述品格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中原文献体现的。这里所说的中原文献,既包括今天现存的中原文献,也包括已经散佚的中原文献。换言之,已经散佚的中原文献,也参与了中原文化的构建,是灿烂的中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今天现存的中原文献,或是已经散佚的中原文献,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自豪。如果我们的心目中只有现存的中原文献,忘掉了已经散佚的中原文献,则难辞数典忘祖之诮。
(二)散佚的中原文献很多是各自学术领域的开创性着作,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例如:
1.《子夏易传》。子夏,即卜商,孔子弟子,以“文学”着称,是所谓“十哲”之一,河南温县人(此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司马贞《索隐》)。按照传统目录学的排列顺序,此书总是坐把交椅。《四库全书总目》所收的种书就是《子夏易传》十一卷。《总目》说它是伪书,但有的学者认为不伪,有的学者认为难以遽下结论。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公案,想绕也绕不开,谁叫《周易》居六经之首,而《子夏易传》又居《周易》之首呢?作者既是如此的大名鼎鼎,其书又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不是显而易见的吗?难怪清人的辑本不止一种。
2,战国苏秦《苏子》三十一篇,《汉书·艺文志》着录,后佚。秦,洛阳人。苏秦是纵横家的鼻祖,而此书乃《汉志》纵横家领衔之作。或曰:君言差矣,纵横家之鼻祖乃苏秦之师鬼谷子,《隋志》子部着录之《鬼谷子》三卷始为纵横家领衔之作。答曰:诚如君言,然则鬼谷子乃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鬼谷子》仍然属于中原文献。
3.由李斯领衔撰写的《仓颉篇》。《汉书。艺文志》:“《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毋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许慎《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知此书是我国部规范全国文字的小篆字典。
4.《李斯集》。上世纪八十年代,始由河南大学教师张中义、王宗堂、王宽行辑出,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叔》:“集部之目,《楚辞》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余也。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书,无称屈原、宋玉工赋者。洎乎汉代,始有词人,迹其着作,率由追录。故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遗书,魏文帝亦诏天下上孔融文章。至于六朝,始自编次。”《李斯集》之问世,为中国文学史别开生面。《史记。李斯列传》太史公曰:“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讲的是李斯的丰功伟绩。至于李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云:“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如上书《谏逐客》。秦始皇东巡郡县,羣臣乃相与颂其功德,刻于金石,其辞亦李斯所为,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5.汉代郑兴《周官解诂》、郑众《周官解诂》,这是注释《周礼》的开山之作。郑兴、郑众是父子,开封人。郑玄注《周礼》,引用二郑之说特多。
6.《隋害,经籍志》史部杂传类着录《陈留耆旧传》二卷,汉议郎圈称撰。后佚。陈留,汉魏郡名,治所陈留(在今开封市东南)。《陈留耆旧传》是我国部记载一郡先贤嘉言懿行的专书。刘知几《史通·杂述篇》表彰了四部此类“郡书”,《陈留耆旧传》位列四言之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