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內容簡介: |
“忽然想到系列”是南京师大吴康宁教授的教育随笔集,本系列分三卷,收入了近些年来作者以自己的方式所 “说”的部分“真话”。包括正式发表的文章、公众号推送的小文、观察记事、研讨发言、论坛点评、各种会议的致辞、开场白、祝词等,是作者基于“忽然想到”某个问题、某个概念、某个观点或某种逻辑之后,便随即记下的日常表达。它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范畴,没有佶屈聱牙的学术概念和繁琐复杂的学理分析,其观点的提出、逻辑的呈现及语言的使用均平实、通俗、简洁。主题也不限于教育,而是也涉及自然、人类、文化、科技、人生、读书、历史等诸多方面。即便是教育类主题,也涉及诸多内容,包括教育的思想、理论及实践,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情境教育等,包括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班级、课堂、管理等。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为 “忽然想到系列”之一,偏重于“教育的反思与建构”。全书分为 “教育的使命”、“学校的样子”、“教师的责任”、“学生(儿童)的世界”四辑。作者学术眼光犀利,对教育问题常有独到见解,常能抓住本质,条分缕析,指出问题的症结,给人以启悟。全书语言流畅清通,文章时含文采,又能要言不烦。不失公允,读者在较为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易得到思想的启悟。
|
關於作者: |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教育社会学》《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转向教育的背后》《假如大师在今天当老师》《重新发现教师》《重新发现大学》等,译有《去学校化社会》《现代教育的病理》等。
|
目錄:
|
自序 努力说真话1
辑
教育的使命
呼唤教育回归
片面的教育培养不出完整的人
教育真的“类似农业”吗
纯而又纯的“教育”何处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立德树人不易
抗疫特殊境况中的教与学
培养“有勇气的人”
谁在讲演
德育工作者能否不吃肉
说说“新劳动教育”
再说“新劳动教育”
“情境教育”四十年不容易
理解“李吉林教育思想”
华人、华人教育、华人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智库
第二辑
学校的样子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不应该是什么
怎能让学校成为“无限责任公司”
这里的快乐不一般
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于激活
领导学校的奥秘
谁是学校决策的主人
理想的师生关系只是“平等”吗
教师即“课程”,课程即什么
有一种课程叫“活的校本课程”
中国的班级不寻常
走进“课堂社会”
重新发现大学
第三辑
教师的责任
秀的人才当不了教师
什么叫“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
男教师何以给学生“母爱”
母爱不易,师爱更难
教师的艰难与底线
教师善待学生的三个层次
教师至少得“尽责地善待学生”
解决师德问题缺行动力
别让教师当“蜡烛”
当“灵魂”成为“工程”的对象
教师是否仍需拥有“一桶水”
再谈教师不是孙悟空
教师应成为知识分子吗
教师要不要追求真理
教师节,一起快乐
教师节过了,“节日效果”没了
了不起的李吉林
教育家不是评出来的
重新发现教师
第四辑
学生(儿童)的世界
学生究竟是谁
谁是学生的“迫害者”
自己当领导——成长的故事之一
续思小缀:教育的厉害之处
你这个肥胖子——成长的故事之二
续思小缀:童时已有端倪
大人们真莫名其妙!——成长的故事之三
续思小缀:莫名其妙的“成人世界”
不甘落后——成长的故事之四
续思小缀:儿童世界你不懂
政客似的嘴说变就变——成长的故事之五
续思小缀:儿童的嘴六月天
放养爸爸——成长的故事之六
续思小缀:改造世界之前先改造自己
后悔当上了人——成长的故事之七
续思小缀:做人的代价
没人疼的孩子——成长的故事之八
续思小缀:先得让教师们笑起来
荷花开不停——成长的故事之九
续思小缀:此儿童非彼儿童
土得掉渣的名字——成长的故事之十
续思小缀:自视高雅的那些人
就不——成长的故事之十一
续思小缀:尊敬是有条件的
做人得厚道——成长的故事之十二
续思小缀:儿童的说辞
看破红尘——成长的故事之十三
续思小缀:像成人一样远离“江湖”
赠言新大学生
在争鸣中成长
|
內容試閱:
|
自序
努力说真话
吴康宁
人有一颗会思维的大脑,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总会在“想”些什么:想革命想爱情,想工作想生活,想竞争想合作,想正经想调侃,想吃饭想睡觉,想生存想死亡……林林总总,杂七杂八,反正在想。哪怕是梦中,也不会闲着,依然在想。要不,何来“梦想”!
问题是:想过之后会怎样?
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想了就想了,想过之后就忘了,即使没忘,想过之后也就算了。另一种是,想过之后,或者觉得有点问题,或者认为有点价值,或者感到有点意思,于是就希望让别人也知道,即人们如今每每喜欢美其名曰的所谓“与他人分享”,于是就说出来,或口头,或文字。
然而,如果仅仅这样来看待“想”和“说”的关系,那就未免太简单了。
一方面,由于受时间、精力、舆论环境、传播效果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不可能把自己觉得、认为或感到有问题、有价值或有意思的内容统统说出来,而是会有所选择,只说其中一部分,即所谓“真话不全说”。
另一方面,由于对可能招致的批评、指责、贬损、剥夺感到恐惧,或者因为争名夺利、溜须拍马、文过饰非、应付糊弄的需要,人们所说的有时并不是真话,而是假话,即所谓“所说非所思,心口两相异”。
在笔者看来,除了面对敌人逼问我方机密,除了面对病入膏肓且心理脆弱者询问病情究竟,除了面对他人提出的不宜断然拒绝的无理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该说假话。
说假话的后果很严重。假如你也说假话,我也说假话,我们都说假话,而且我们都知道对方说的是假话,甚至都知道对方同样知道其对方说的也是假话,那么,在这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自欺欺人的“假话链”中,人际互信便没有存活的空间,社会真相、社会正义、社会安全等等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不能说假话,也不能对说假话现象无动于衷,除非我们愿意泯灭自己的良知,除非我们愿意让自己生活在谎言世界中。在说什么话的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说真话!
当然,说真话的方式多种多样。义正辞严、拍案而起是一种方式,坚定冷峻、直陈事实是一种方式,不卑不亢、柔中寓刚也是一种方式,温情对待、如实点赞同样是一种方式,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不失为一种方式,亦庄亦谐、亦正亦邪依然是一种方式。
笔者以为,只要说的是真话,只要说真话的动机纯良,只要说真话的方式不违法不悖德,那么,不论用哪种方式去言说都无可非议,且不同言说方式本身相互之间不存在水平及境界的高低。这是因为,对于真话言说方式的选择本身,不只取决于所说真话的具体内容及所指对象,而且也会因言说者的性格特征与风格偏好而异。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性格特征与风格偏好为标准,去裁定他人的真话言说方式正确与否,这种裁定本身便是对他人说话权利的不尊重。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个小小的系列,便收入了这些年来笔者以自己的方式所“说”的部分“真话”。自我端详一下,这个小小的系列似乎有一些无所谓优劣的特点。
其一,想到就说。本系列所收文字大部分并非深思熟虑、反复琢磨的结果,而是“忽然想到”某个问题、某个概念、某个观点或某种逻辑之后,便随即记下,就此形成简要文字;或稍加思索,拟成需要在某个场合言说的大致框架或详细提纲。
其二,日常表达。本系列所收文字在性质上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范畴,都尽量避免使用佶屈聱牙的学术概念和繁琐复杂的学理分析。观点的提出、逻辑的呈现及语言的使用都力求日常化,尽量平实一点、通俗一点、简洁一点。相信读者,点到为止。
其三,主题繁杂。本系列所收文字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教育,而是也涉及自然、人类、文化、科技、人生、读书、历史等其他方面。即使属于教育方面的主题,也涉及诸多内容,包括教育的思想、理论及实践,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情境教育等,包括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班级、课堂、管理等。
其四,来源多样。本系列所收文字的来源五花八门,包括正式发表的文章、公众号推送的小文、观察记事、研讨发言、论坛点评、各种会议的致辞、开场白、结束语乃至餐会祝词等。
其五,方式不一。上文提到的六种真话言说方式在本系列所收文字中均有体现,若是换一换说法,则本系列所收文字既有怒目斥责的,也有善目夸赞的;既有冷眼批评的,也有正眼辩驳的;既有斜眼质疑的,也有眯眼调侃的。
其六,篇幅不齐。本系列所收文字在篇幅上差异较大,既有一万多字及几千字的,也有一千多字及几百字的,还有一百多字及几十个字的,甚至还有十几个字乃至不到十个字的。
本系列由三卷本构成。就内容而言,大致区分如下。
卷《通向真善美的教育》,偏重于“教育的激情与理智”。该卷分为两辑,辑为不同形式的“发言”,第二辑为不同专题的谈论。
第二卷《呼唤教育回归》,偏重于“教育的反思与建构”。该卷分为四辑,辑为“教育的使命”,第二辑为“学校的样子”,第三辑为“教师的责任”,第四辑为“学生(儿童)的世界”。
第三卷《教育,但不止于教育的感悟》,偏重于“哲思悟语”,内容涉及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领域,多为简短的一小段话或三言两语。全卷分为六辑。辑为“面对宇宙”,第二辑为“端详社会”,第三辑为“思索价值”,第四辑为“寻找路径”,第五辑为“参悟人生”,第六辑为“指望教育”。
说真话常常需要勇气,有时也需要智慧。就此而论,说真话其实也有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小小的“忽然想到系列”或可看成是笔者学说真话的一种努力。
若非福建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编辑室成知辛主任的真诚、智慧及耐心,笔者断断不会有将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结集成“忽然想到系列”的念头,这个小小的系列也不会以现在这样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老朋友沈群牵线搭桥,责任编辑李惠芬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水准,都让笔者受益良多。一并表示深深谢意!
呼唤教育回归
感谢伟平校长的邀请!我和伟平校长只有过两次面对面的接触,却有一见相近、二见如故的感觉。今天到局小来是次,却仿佛已来过多次。对局小的教育探索一直耳有所闻,尤其是对他们现在进行的这个前瞻性项目(“儿童成长节律”学校生活整体构建与实践探索)很感兴趣,经常关注。我同意刚才吴永军教授的看法,局小的这个项目的意义超出了项目本身。事实上,局小的这个项目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小学教育本身,因为它实际上回应了对于当下中国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整个学校教育的呼唤。这个呼唤便是刚才张俊平主任所说的“回归”。我的理解是:呼唤教育回归恒常、回归正常、回归日常。
(一)回归恒常
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就在于它有一个恒久如常、亘古不变的原点,这个原点就是育人。而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相当突出、相当普遍的根本性存在问题,就是常常有意无意忘记教育应当基于的这个原点,忘记教育应当拥有的这种恒常。我相信这是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教师和校长的真切感受。
在这个意义上,回归恒常可以说是对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呼唤。而在回应这一呼唤方面,局小是一个极好的典范。这么多年来,局小人一直坚守着教育的原点、教育的恒常。他们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所想、所言、所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育人。这一点我们从刚才局小老师的沙龙中可以很容易感受到。
因为回归了恒常、坚守了恒常,所以,在国家的总的教育方针之下,局小再设了自己的具体育人目标,对于到底要育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具体回答。这个回答便是:育共生之人——与自然共生、与社会共生、与自我共生。
这个时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是能与自然共生、与社会共生、与自我共生的人。不与自然共生,终将受自然惩罚;不与社会共生,终将被社会淘汰;不与自我共生,终将一无所是。细想一下,教育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个人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一定是在这三个共生中的某一个共生方面出了问题,或者都出了问题。
(二)回归正常
什么叫正常?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而然便是正常。所谓回归正常,就是敬畏自然(这里的“自然”不只指天和地,而是包括自然生长、自然发展在内的整个“自然”),尊重学生成长的自然节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有可能是顺畅的、高效的、快乐的。
而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同样相当突出、相当普遍的存在问题,就是有意无意不顾学生成长的自身节律,硬要他们去学习、接受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偏好强行安排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程,结果导致育人过程常常成为反常的过程、缺常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常常成为非常别扭的过程、经常受挫的过程、缺少尊严的过程甚至痛苦不堪的过程。
因此,回归正常、敬畏自然,根据学生成长节律把握教育的节律,引导、帮助学生顺畅、高效、快乐地发展,便成为对当今中国学校教育的又一个急切呼唤。在回应这一呼唤方面,局小同样是一个典范,而且是卓越的典范,因为局小再构了自己的育人范式,包括符合儿童成长节律的生活时序、符合儿童成长节律的课程体系、符合儿童成长节律的力量聚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非常值得称道的成果。
(三)回归日常
什么叫日常?日常就是每天都在发生、都在呈现的常态。这种常态是我们对于生活、对于教育实践进行判断与评价的依据。一种教育实践,只有当它并不只是个别现象、并不只是偶然现象、并不只是经过包装的表演现象的时候,只有当它已经成为学校的常态、成为学校的日常的时候,才可用来作为判断与评价学校的依据。
很显然,对于日常来说,重要的是淡定专心、有条不紊、朴实无华地去想、去说、去做,忌讳心神不宁、哗众取宠、炒作包装。炒作包装出来的东西代表不了日常。
严格来讲,日常是可以放到正常里去讲的,我这里是特地把日常从正常里抽取出来专门谈论一下。因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校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热切但却十分浮躁,热闹但却十分喧嚣,表演的成分太多,夸张的色彩太浓,煽情的口号满天飞。
局小则不是这样。在回归日常这一点上,局小也做得非常好。他们今天下午是全方位开放,所有活动所有班级你都可以任意去看一看。育共生之人、遵循学生成长节律去育人在局小这里已经成为常态,成为一种日常。通过回归日常,局小再构了自己的育人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回归日常可能比回归恒常、回归正常更值得钦佩,因为在我们的当下氛围中,回归日常特别不容易做到。
(四)回归“三常”,是一种“回家”
这样来看的话,难道只有小学教育才需要回归恒常、回归正常、回归日常吗?中学难道不需要回归吗?大学难道不需要回归吗?其实,即使是其他社会领域,何尝不需要回归?
因此,局小的探索的价值也就也不限于学校教育本身了。杨九俊会长说要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我想,如果局小向四面八方打开的话,四面八方只要愿意,也是可以从局小学到很多的。学校向四面八方打开,学校需要向社会中的优秀与卓越学习,社会也需要向局小这样的学校学习。
回归恒常、回归正常、回归日常,实际上是一种“回家”。如果做到了这三个回归,我们的学校教育便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家中有我们所向往的恒常与原点,家中有我们所需要的正常与自然,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日常与朴实。
只有先回家,才有可能再出发,才有可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只有不断回归,不断回家,才有可能不断地再出发,不断有所创造、有所突破。现在人们总喜欢讲创新、讲创造,殊不知这是需要在回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回归是个前提。哪怕你迄今为止做得很好,但你一不小心,狐狸尾巴就会露出来;一不留神,就会不按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办事。因此,回归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我还有许多感受,来不及多讲。比如,我想说,局小的探索很好地体现了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比如,我还想说,在局小这里,不光可以感受到一种热情,一种力量,而且还可感受到一种美。因为共生,所以必然是美的。当然,共生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并不意味着只有妥协。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不共生,就只有鱼死网破了。
因为回归了恒常、回归了正常、回归了日常,所以,局小的老师与学生便充分享受着他们在局小这样一个家园里的快乐时光。美国有位学者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我有一篇随笔就以这个书名为引子,说到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不应当是官场、不应当是战场、不应当是游乐场等等。现在我觉得还可以说,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就应当像局小这样回归到恒常、回归到正常、回归到日常。
我们经常说教育很复杂,但细想一下,教育其实也很简单。这句话的确切涵义是,教育的精髓其实并没有多少深奥之处:只要回归恒常、坚持育人就好;只要回归正常、遵循自然就好;只要回归日常、朴实无华就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向局小学习,向局小致敬!
现在都在讲梦想,我也有一个梦想:假如还有来世,我愿意我的小学生活在局小度过。如果那个时候,李伟平先生还能继续做校长,刚才参与沙龙的任何一位老师,特别是那位流泪的老师能做我的班主任,那该是何等幸运。
可惜的是,全国的许多儿童没有这样的幸运。所以,我们也特别期待联盟(“儿童成长节律”学校生活联盟)能够发挥更多作用。
当然,局小的这个探索若是继续进行下去,肯定还有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还有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地方……(略)
总之,局小一点也不局限,而是非常开阔;局小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也会不断向局小学习,和局小一起成长。
(本文根据笔者2019年11月28日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终期展评活动暨‘儿童成长节律’全国研究联盟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微信公众号“无索味”2019年12月10日推送,原标题为《呼唤教育回归恒常、回归正常、回归日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