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法国传统美食、地中海饮食、墨西哥饮食、土耳其小米粥、日本和食、韩国越冬泡菜等相继成为或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国烹饪界对于选择哪一种“中国饮食文化”去申报世界非遗项目,尚在不断的争论之中——总的趋势是,人们十分期待中国美食能够早日在世界非遗项目中实现“零的突破”。这样一种非遗美食申报热潮,国外的研究者认为是一种中国人对于申请世界美食非遗的“烹饪焦虑”(Culinary Tensions)。
Philipp Demgenski. Chinese Cuisines Rocky Road toward Inter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Asian Ethnology, 2020(79): 115-135.国内研究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饮食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本书聚焦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饮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情况,根据饮食文化遗产的实际传承情况以及饮食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交叉性、区域性等特征,从食材类、技艺类、器具类、民俗类、文献类五大类型出发,对浙江范围内的饮食文化遗产内容进行专题性研究。这样的理论研究探讨,对传统非遗“十大类”的分类方法是一种突破;对我国饮食文化遗产研究来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围上都是一种重建。
中国饮食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样,南北地域与气候环境差异大。菜系流派或饮食风格既具有差异性又有强烈的相似性,交叉与重叠的情况十分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传统的非遗“十大类”分类办法,往往将饮食相关的“烹饪制作技艺”归入技艺类,相对而言,比较忽视食材本身的遗产性以及饮食器具、文献等物化对象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科学分类是提升科学认知的前提,我们针对中国饮食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从食材类、技艺类、器具类、民俗类、文献类五大类型出发,重新认识非遗大省浙江的饮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实践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现实意义。
同时,本书还探讨了浙江传承和保护饮食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尤其是饮食文化博物馆。还有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代表的非遗传播和推广机构,他们通过创办“非遗美食”研修培训班、举办浙江传统饮食展评展演活动等创新性保护利用手段,为全国推广和宣传非遗美食遗产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经验与工作范式。
本书的相关章节得到饮食文化研究界、餐饮烹饪界诸多师友的帮助。叶俊士老师撰写了第五章有关浙江器具类饮食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俞为洁研究员、徐吉军研究员、邵万宽教授、林正秋教授的相关研究成果,皆是本书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当然,由于开展该课题的时间仓促,更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同道与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