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內容簡介:
李晓春教授长期以来以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为主线进行科学研究,并注重采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汇集了2009年以后李晓春教授在遂行各个科研项目的任务时所写下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针对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政策和事件进行了分析,除了关心就业、劳动力转移、经济增长、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等经济问题外,还有一些章节研究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由于研究模型主要针对我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特征并建立于一般均衡理论或博弈论基础之上,故而本书的研究除了具有学术上的独创性、先进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实际运用性。所得结论不仅适用于长三角地区,还适用于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其较高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不仅可以作为科研、教学人员的研究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政策制定部门的参考依据。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李晓春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3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课程,2003年9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Asia-Pacific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杂志副主编,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研究。在《管理世界》《经济科学》,China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Economic Model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8部,教材2部。
目錄 :
目录
第Ⅰ篇 劳动力转移中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研究: 2009年至2013年
第1章 关于长三角劳动力转移中的环境保护研究
第2章 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研究之现状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果
第4章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失业与污染
第5章 民间资本投资先进农业时的经济政策研究
第6章 发展先进农业的环境和社会福利
第7章 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第8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环境效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考察
第9章 经济发展政策,污染治理技术与跨界污染
第Ⅱ篇 江浙沪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差异研究 :2014年至2017年
第10章 江浙沪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差异
第11章 农业二元化背景下的国际要素流动:失业与工资差距的分析
第12章 环境与内外合资的混合制企业的民营化
第13章 混合制企业民营化与环境民营化:从混合制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技术 差距视角
第14章 江浙沪三地工资线就业效果的比较分析
第Ⅲ篇 关于隐蔽性环境污染的研究: 2018年至2020 年
第15章 关于隐蔽性环境污染和本篇构成
第16章 环境保护中防污和治污谁更有效
第17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要素国际流动的环境效果
第18章 现代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与经济效果
第19章 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对农业的补贴政策:环境效果的比较
第20章 农业污染背景下,征收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的环境效果
第21章 乡村振兴,混合制企业的民营化的经济与环境效果
第22章 农民工汇款的环境效果
第23章 关于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第24章 长三角地区工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探究
第25章 产业升级:农民工的培训成本与异质劳动力转移
第26章 劳动培训对农民工汇款的影响研究
第27章 现代农业的职业培训:企业出资还是个人出资?
第28章 合资混合制企业股权转让的经济效果研究
第29章 农民工汇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30章 农民工汇款对就业和福利的影响
第31章 农民工汇款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研究
內容試閱 :
(选自本书第三章)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果
本章摘要:本章基于买方垄断模型,从理论上对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长三角城市中七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工资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工的就业。在如同2008年至2009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市场的调整可能使原先具有积极效应的工资的就业效应变得不确定,此时,需要政府采取对策介入劳动力市场,促进市场合理调整,实现保就业、保增长。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失去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08年11月发出通知: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工资标准;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取消工资线,认为工资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农民工有工作就行,不应该过分计较工资,国家应取消工资制度,把工资交给市场决定云云。这样的言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人们的热议。这一切都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工资制度到底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有什么影响?金融危机冲击下,工资制度又该何去何从?
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时间内,用人单位依法应该支付的劳动报酬。中国于1994年建立了工资制度,但大部分省市都是在1995年才制定了当地的工资标准。按照国家的要求,工资标准应该相当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60%,当时大部分地区是达标的。但是由于当时并未对工资的调整频率和调整幅度做出规定,以至于有些地区如青海、甘肃的工资长达十年未做调整。虽然2006年“民工荒”后,各地相继向上调整了工资线,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工资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到2007年,全国34个大中城市的工资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只有26%,其中的北京只有19%,的贵阳也只有35%,无一达标。此外部分地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工资严重滞后于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工资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议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工资的就业效应,有学者认为工资是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与扭曲,质疑工资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失业问题;而支持者则认为工资不一定导致失业,反而有显著的保护低技能、低收入人群的利益的作用。工资针对的是低收入低技能的人群,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农民工群体。事实上,劳动力市场一般可以分割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从事苦脏累的工作,工资接近甚至低于工资水平,而农民工是次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的供给方,故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工资线的设定对农民工的就业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另外,在我们对劳动市场进行理论分析时,往往规定城市部门的工资是下放刚性的,这与城市有工资线有很大的关系。故而做好对工资线的分析,不仅仅是因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理论分析的基础有关。以下,本章的第二部分是相关的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进行有关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则是以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对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工资线的雇佣效果进行了分析。
第2节 文献回顾
对于工资的就业效应,不管在国外国内,理论上和实证上都有许多研究,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始终存在着分歧。
在理论方面,韩兆洲(2006),姚先国(2008)做了详细的文献综述,本章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一种意见认为工资对就业有负面影响。失业效应模型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工资要发挥作用,其水平就必须高于均衡水平,但是这样又会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失业。两部门模型也对工资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工资会导致不适于实行该政策的部门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种则认为在雇主垄断市场中适当的工资可以增加就业。在竞争性市场中,通过冲击效应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认为:提高工资率可促进人均边际产出,从而产出的实际工资率下降,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效率工资模型认为工资可以降低工人的怠工,减少效率工资的支付,终减少失业。企业反应模型认为工资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企业对工人更高的劳动任务要求,不一定会导致失业。以上四个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对工资的正面的就业效应进行了肯定。
在实证研究方面,前期学者们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Joseph & William(1983)分析了1975—1979年加拿大的省际数据,发现工资不管对于成年劳动者或青少年劳动者的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都有显著的负作用,综合起来它能导致失业率显著增加。David & William(1992)认为工资会减少就业:对于青少年降低1%~2%,对于成年的青壮劳动力减少1.5%~2%。而Katz & Krueger(1992)通过分析德州快餐行业的就业则认为工资未必会减少就业。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工资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效应。Bell(1997)通过分析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面板数据,发现工资在两国的就业效应截然不同:哥伦比亚失业大幅增加,墨西哥几乎不受影响。作者认为关键在于,哥伦比亚的工资是有效工资,而墨西哥的是无效工资。Lemos(2006)分析了工资对巴西的正规与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影响,结论是不管在哪个部门工资对就业都没有影响。
国内从工资确立至今虽然只有16年的时间,但是众多学者都对工资的就业效应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得出的结论却也大相径庭。
张五常(2000)是国内较早对工资提出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工资反而会导致下层工人找不到工作,而且还会导致资本的外逃。同年,汪燕敏等(2004)对此进行了反驳,强调了工资的可行性。平新乔(2005)也对工资提出了质疑,认为工资会提高企业用工的实际成本和违法成本,客观上削减城镇就业量。张智勇(2007)对工资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反驳,肯定了对农民工实行工资的可行性,认为工资的实施不可避免失业的存在,但是它能避免农民工失业的进一步恶化。
随着对问题认识的深入,学者们的研究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定性分析上,更多地开始进一步地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罗小兰(2007)认为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之前,工资标准的增加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超过该阈值后会阻碍农民工就业。进一步区分行业和地区分析表明,工资标准东西部为正作用,中部为负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建筑业为负作用。韩兆洲(2007)通过分析深圳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工资对失业率并没有什么影响,短期内反而能够促进劳动力的供给。罗小兰(2007)通过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论证了由于机会成本的低廉性、自身工作的易替代性以及未来支出的刚性,目前中国的农民工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并由此推断实施工资的必要性。石娟(2009)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在短期工资的提高能够增加就业,但长期而言对就业几乎没有影响。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研究的角度、样本选取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都会对结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事实上,就我国而言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尽相同,工资的就业效应肯定也有一定的差别。鉴于此,本章把重点放在了长三角地区,重点研究长三角地区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
本书选择长三角作为代表的原因有两点。(1) 长三角地区中,上海于1993年开始实行工资标准,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与1994年和1995年开始实施,是早实行工资的一批城市。此外这些城市的工资标准调整比较及时,我们能够比较好地观察其就业效应。(2) 长三角二、三产业占总产出的比例很大,2007年,长三角十六市中二、三产业占总产出的平均比例为94.7%,其中农民工就业多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前往长三角务工。而工资制度目前主要二、三产业实行,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效应在长三角能够有比较充分的反映。下面我们首先对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