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內容簡介: |
罗荣渠先生(1927—1996)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开拓者。2017年10月举行“纪念罗荣渠教授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暨中国现代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会后征集纪念文稿和研究性论文,编为本书。上编回顾了罗荣渠教授坎坷、丰富而成就卓著的一生,追怀他的学术风范和家国情怀,阐发他在现代化研究以及美国史、拉丁美洲史、中外关系史等各领域的卓越贡献;下编讨论了罗荣渠先生学术工作所涉及的现代化研究及其他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问题。本书兼具追忆人物和回顾学术史的双重意义,对于当下探索现代化研究、历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都具有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由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的奠基人罗荣渠教授创建于1985年(初称“现代化研究小组”),是我国在历史学领域里发动和开展跨学科、多领域现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研究的主要平台之一。中心挂靠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以历史学为主要基础和方向,联系和协调历史学系以及本校和校外涉及现代世界发展和现代化研究的研究人员和组织,推动对现代世界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促进和现代化/发展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历史学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当前重要现实问题的关切和参与;在新的学科格局下,推动历史学内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历史学和各社会科学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中心研究和讨论的内容和兴趣包括:涉及现代世界发展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学术史研究和理论建设;现代化/发展问题的地区/国别研究和比较研究;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跨学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现代化/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专题研究;历史学内相关领域、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的方法和途径;当代世界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
|
目錄:
|
序 回首再望罗荣渠 郝斌/001
怀念篇
忆罗荣渠教授 罗豪才/003
从名师学求知与治学 王义遒/006
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罗荣渠《北大岁月》读后记 杨祖陶/009
学习罗荣渠先生以科学方法研究历史
——聆听中国拉美史研究会老会长报告感怀 洪国起/019
学习罗荣渠同志的创新精神 马克垚/027
一路风尘君仍健——罗荣渠先生的治学之路 林被甸/031
“士”与“师”——怀念罗荣渠先生 袁明/045
罗老师与拉美现代化研究 徐世澄/052
怀念严师罗荣渠(暨附录) 牛大勇/058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恩师罗荣渠教授90冥诞感怀 严立贤/069
追念恩师罗荣渠先生 梅俊杰/079
北大的模样——追念先师罗荣渠 徐剑梅/087
仰山铸铜煮海为盐
——罗荣渠教授治学印象片段 李文/097
回忆父亲 罗曙 罗晓/101
传承篇
独把春光磨铁砚羞将华发换闲情
——读《罗荣渠文集之四北大岁月》 董正华/119
关于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的一些思考
——读罗荣渠先生《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的体会 王加丰/127
浅谈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新论》的学术贡献
——从我的拉美现代化研究与教学说起 韩琦/151
多元化知识结构与罗荣渠的理论贡献 巫永平/160
现代化模式概念的提出及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意义 严立贤/166
历史的投影与现实的折射
——关于“中国人发现美洲”百年学术争议的国际政治思考 徐波/171
《现代化新论》的三大理论创新与历史性贡献 张少华/189
我读《北大岁月》——父亲逝世十周年祭 罗晓/197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
——纪念罗荣渠教授诞辰九十周年 何传启/201
韩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与启示 董向荣/211
“七五”事件相关记述及研究之问题
——读罗荣渠《北大岁月》有感 刘一皋/219
“古今上下任翱翔”
——我所认识的罗荣渠先生和他的现代化研究 赵自勇/228
附录
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格局 罗荣渠/238
编后记 牛可/267
补记 牛可/269
|
內容試閱:
|
序 回首再望罗荣渠
郝斌
罗荣渠先生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他的音容逐渐模糊,另有一些东西却慢慢沉淀下来,随着时光的荏苒,芜去菁存,沉淀的东西轮廓愈见分明。今天想来,也许这些沉淀下来的,更能显示罗荣渠的本真。借助时空的距离,对稔熟的友人和亲身历经过的事物,加深认知,是我们后来者可以把握的机会,也是一种责任。大家聚会来追念他,我觉得,可值得珍视的,是他为北大历史学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既往的治史之路;而言及于此,又不能不去追寻他当年的那股治学勇气和创新精神。
在这里,让我先来转述一段发生在罗荣渠和田余庆之间的故事。
晚岁的田余庆与林被甸比邻而居,他们常相过从闲聊。这则故事,是田先生亲口对林所讲,先后谈过两次;田先生过世了,近年,林先生又向我转述过三次。
1988年12月,有一个“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由中宣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联合主办。会上颁给史学界两个大奖,乃从此前十年间(1978~1988)全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之中筛选而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罗荣渠的论文《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是为其中的半瓢,这在当时的史学界中颇有震动,对北大历史学系来说,也是一件殊荣。荣誉虽高,却无恰相匹配的颁奖仪式,缛礼从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竟简到让人匪夷所思。颁给罗荣渠的是一块奖牌,寄送到北大历史学系办公室,由后者受托代转受奖人而已矣。时任系主任的田余庆,于是手捧奖牌,登上四层楼,亲自送到罗宅。熟悉田余庆的人都知道,在他心目之中,这类事情大抵属于俗务,平日他本不屑一顾,这回何以要爬上四楼、亲自呈送到罗荣渠的面前呢?果然,其中有戏。
他们互道问候之后,田开言便对罗说道:“此番获奖,可喜可贺,同时我有一言相奉: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了,不妨见好就收。以我兄的才力,何不多做一点学问上的研究,日后当大有为。”
田所说的“见好就收”,指的是罗刚刚获奖的理论一类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