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不同于以往的旧版本,《中国传统民居(第三版)》的图文表现内容更为突出,版式也做了修订,兼顾市场书与教材。
|
內容簡介: |
中国传统民居中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经验很多,《中国传统民居》以分解的手法全面而直观地介绍了分布在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书中以简洁的文字,配以各种解说性手绘插图,分析、展示了众多具有代表性民居案例的设计细部和设计手法。内容包括中国民居的类型和传统、布局特点、环境、空间、天然条件、布局手法、视觉、设计、原生材料、旧屋遗韵、旧貌新颜等。本书可当作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工具书,便于查阅,也适合高等院校建筑学等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建筑设计爱好者学习与阅读。
|
關於作者: |
荆其敏,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情感建筑》、《永远的建筑大师》、《水彩画与建筑画》等专著。,张丽安,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目錄:
|
目录
第三版前言
1 中国民居的类型和传统 001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 002
民居的类型 003
民族、文化、传统 004
2 布局特点 005
明确的流线 006
格局 007
主体建筑 008
建筑组合体 009
渐进的层次 010
院落空间 011
时空序列 012
3 环境 013
环境、风水、落位 014
因地制宜 015
坐北朝南 016
阳光地 017
满室阳光 018
气候效应民居 019
4 空间 021
室外空间的地位 022
采光天井 023
房前、屋后、宅旁 024
半隐蔽的花园 025
没有建筑的建筑空间 026
空间在时间中展现 027
神化空间 028
5 天然条件 029
自然通风 030
宅院中的微小气候 031
与大地相联系 032
冲沟里的村庄和水土保持 033
第三版前言目 录
地下村庄、文明建筑 034
地下空间 035
竹楼 036
蒙古包、帐篷顶 037
山坡地上的街区 038
水系的利用 039
岸边的生活 040
船居 041
6 布局手法 043
主要入口 044
住宅的入口 045
步行道 046
拱廊、骑楼 047
通道、穿堂 048
过街牌楼 049
道路的形状与底景 050
胡同情结 051
村镇中的池塘和溪水 052
水池和水井 053
前街后河 054
傍水而居 055
桥镇 056
水街 057
滨水休闲码头 058
口袋式的场地与集市 059
开向街道 060
沿街的窗户 061
宅前的平台 062
踏步与座位点 063
室外楼梯 064
层数 065
生活庭院 066
单体建筑的连接 067
7 视觉 069
瞬间的视野 070
明暗的图案 071
明暗对比 072
光影的变化 073
色彩 074
苏式彩画 075
8 设计 077
门楼 078
家门 079
影壁 080
房角屋边 081
儿童的领地 082
低门道 083
穿过式的套间 084
短过道 085
周围外廊 086
深阳台 087
半截墙 088
落地罩 089
厚墙 090
低窗台 091
门窗加重的边框 092
天花 093
9 原生材料 095
土筑墙 096
土坯墙、土坯拱 097
木头的展示 098
竹材 099
石碾、古树、石板路 100
10 堂屋、厨房、茅厕 101
像舞台一样的堂屋 102
田园式的厨房 103
灶火 104
户外的茅厕 105
11 采暖方式和用餐环境 107
火炕辐射式采暖 108
火坑、火墙、火地 109
火塘和壁炉 110
炕桌上的会餐 111
12 结构 113
楼梯间的分量 114
单元及构件标准化 115
墙倒屋不塌 116
有效的结构空间体系 117
梁柱体系和檐口 118
雕梁画栋 119
13 构造 121
屋面处理 122
层层下落式的屋顶 123
阁楼、吊楼 124
储藏空间 125
屋顶平台 126
柱边的空间 127
柱子和柱基 128
防水隔潮与垂片式外墙 129
舍不得取消的门槛 130
14 细部 131
材料的质感 132
隔扇门 133
小窗棂 134
闪烁的光线 135
栏杆 136
15 能源和动物 137
积肥和沼气 138
牲畜、家禽 139
天人合一 140
16 庭园 141
围墙 142
花园、果园、菜园 143
树荫和花架 144
园椅和座位点 145
地面、带石缝间隙的铺面 146
室外景观内置 147
赏石 148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49
17 装饰 151
装饰 152
山墙头 153
脊饰 154
悬鱼、门钹 155
砖雕、石刻 156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花饰 157
18 家具陈设 159
床龛 160
室内陈设 161
中国式家具 162
生活物件 163
室外的陈设 164
石狮子护卫 165
家务 166
棂格 167
琴、吟、丹、墨、茗 168
19 旧屋遗韵 169
北京四合院住宅 170
东北民居 171
山东民居与河南民居 172
河南巩县窑洞 173
陕西民居与河北民居 174
山西民居 175
陇东西锋镇半敞式窑洞 176
下沉式窑洞 177
陇东地下窑院的入口 178
青海民居与宁夏民居 179
新疆民居 180
蒙古包帐篷和内蒙古土坯房 181
安徽民居 182
湘西民居 183
江苏民居 184
苏州民居 185
苏州花园住宅 186
浙江民居 187
贵州民居 188
四川民居 189
四川甘孜藏族、西藏碉楼民居 190
云南丽江民居和井干式木屋 191
云南洱海之滨白族民居、西双版纳竹楼 192
福建土楼 193
广东民居 194
台湾高山族民居 195
20 旧貌新颜 197
朝鲜族小住宅设计 198
徽州小住宅设计 199
湘西苗族小住宅设计 200
福建小住宅设计 201
广东潮州小住宅设计 202
贵州侗族小住宅设计 203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设计 204
新疆小住宅设计 205
藏族小住宅设计 206
藏东峡谷小住宅设计 207
四川藏族碉房小住宅设计 208
窑洞民居小住宅设计 210
地坑窑洞小住宅设计 211
内蒙古土木尔台生土住宅设计 212
傣族民居小住宅设计 214
傣式小住宅设计 215
傣式社区中心设计 216
台湾高山族小住宅设计 217
参考书目 218
荆其敏水彩画中的中国传统民居 219
|
內容試閱:
|
第三版前言
中国传统民居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广泛地表现在各地民居建筑中。我们应该从民居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把传统村镇民居中优秀的布局手法运用到新时期的建筑设计中,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水平在历史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走出我国自己的住宅建筑设计道路。
建筑设计中不论什么流派,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化的。在人类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摩登[1]运动只是工业技术发展时期的一股支流。当前风行于西方的所谓文脉主义、后摩登主义等建筑派系,已经对摩登建筑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新的建筑思潮极力从传统中汲取精华来充实当代摩登建筑,促进其发展。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民间传统经验丰富,当前世界上许多名家大师的优秀设计思想,常常与我国传统民居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这当然是出于对共同的建筑美学规律的探求,而我国的民居建筑实践远在西方新理论之先。如果我们运用西方建筑学的理论观点来考察和验证我国的传统民居和村镇设计,就会发现我国民居的精湛技艺是闪耀于世界建筑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民用住宅是各种建筑中数量的,如果生搬硬套,照抄外国的经验,盲目引进外国的设计手法,就会给我国城乡建设带来严重的恶果。片面的理性主义和单纯的经济观点,已经使我们的某些居民区外形千篇一律、呆板沉闷、环境欠佳。当前我国民用居住建筑的需求量很大,建筑师如果单从完成住宅的面积着眼,就会造成许多难以克服的遗留问题。我国广大农村正逐渐富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要盖新房。为了迎接我国村镇建设的高潮,应该及时整理和总结我国传统民居的设计经验,以利于兴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式民居。我们不应把城市型的住宅搬到农村去,更要避免重犯城市住宅建设中的某些弊病,创造出具有我国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新格局,来代替那些单调呆板的城市型住宅。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很多,书的修订中增加了“旧屋遗韵”和“旧貌新颜”两个部分。
“旧屋遗韵”部分以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优秀民居实例表现中国传统民居的独特风貌。民居家屋历来是人们生活、思想信念、内心认知的体的呈现,在对传统旧宅的回顾中,我们可以从那些旧屋的图景中进一步发掘人们居家环境美的特征。我们看到了“住”是居者的容纳;“屋”是居家环境实质的内容;“居”是人们居住生活行为的场所;“家”是人们内心的领域;“生态”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自然环境。理想的家居正像白居易《溪村》诗中描写的“蒲短斜侵钩艇,溪迴曲抱人家。隔村惟闻啼鸟,卷帘时见飞花。”完美的家居生活要有与生物共生的自然环境,家屋与自然环境共生兼容。
“旧貌新颜”部分选用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作业体现现代的家屋设计要沿用传统民居的经验和手法。未来人类的家屋建设要更加注重环境生态观;要重视环境因素;要有场所地域认知和文化观,家屋不应该是无意义的建筑空间,它的主体是人。“旧貌新颜”部分中的设计作业要求以人为本,要有文化与自然的可持续观念。“旧貌新颜”部分的设计作业中把人们的居家之“美”作为生活的需要,让我们的居家环境像中国传统民居那样回归到人类亲和自然的真实生活中去。在居家生活中把身心融入自然,返璞归真,书中关注的并且终的目标还是如何使中国传统民居“旧貌新颜”。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仅就目前的资料对民居设计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荆其敏
2021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