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构建现代化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書城自編碼: 370439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薛澜,梁正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480078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編輯推薦:
本书是一本集权威性、战略性、前瞻性于一体的精品读物,是深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读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之作
內容簡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代化之路,为此,本书从科技创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入手,以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科技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整体框架中抽取若干中国特色鲜明,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机制,包括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机制等对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对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主体,包括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体系、企业研发体系等进行深描,力图把握这些组织机构在中国科技改革创新过程中的演变与发展。
關於作者:
薛澜,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科技创新政策、危机管理及全球治理,并在这些领域中多有著述。
梁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理事,《科学与管理》《中国标准化》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政策、研发全球化、标准与知识产权、新兴技术治理。
目錄
章? 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1
节?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3
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7
第三节? 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11

第二章? 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面临大变局?/15
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17
第二节?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29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38

第三章? 新形势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45
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的探索实践?/47
第二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障碍与挑战?/61
第三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思路?/69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77
节? 中国科技规划的发展与演变?/79
第二节? 中国科技规划的制定与实施?/95
第三节? 中国科技规划的评估实践?/102

第五章? 中国科技资源配置与组织管理?/119
节? 中国科技经费资源配置格局与演变历程?/121
第二节? 中国科技计划体系与组织管理?/134
第三节? 中国科技经费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146

第六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之公立科研院所?/159
节? 公立科研院所的发展及改革历程?/161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177
第三节? 部委所属科研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以中国农业科学院
第四节? 地方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以广东省科学院为例?/2

第七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之高校?/229
节? 高校科研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1
第二节? 高校科研组织管理改革与挑战?/250
第三节? 高校科研组织管理发展方向?/265

第八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之企业?/271
节? 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及政策演进?/273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现状与问题?/281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的形势与展望?/296

第九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国家科技创新基地?/305
节?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307
第二节?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改革举措和实施进展?/319
第三节?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328

第十章? 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展望?/329
节?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新使命,塑造科技创新全球化新格局?/331
第二节? 以新型举国体制为着力点,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341
第三节? 以深化评价体制改革为牵引,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350
第四节? 以营造健康创新文化为根基,构建可信的科学共同体?/358
內容試閱
前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7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创新,赢得了我国科技实力“后发赶超”,实现了科技创新领域的跨越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我们在新时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转型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今天,对中国科技创新现代化进行回顾与总结尤为重要。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融合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取得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从国际竞争走势来看,中美贸易摩擦表面上是经济战,实质上是科技战,更是能力战、人才战。从长远来看,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的封锁打压将成为常态,这也倒逼我们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新发展格局。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我们加快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提供重要保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力图通过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当然,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艰难探索的历程,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为此,本书选择从科技创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入手,以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科技创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整体框架中抽取若干中国特色鲜明、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机制,包括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机制等加以深入分析。同时也对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主体,包括公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进行深描,力图把握这些组织机构在中国科技改革创新过程中的演变与发展。本书的撰写者均是活跃在科技创新理论和政策研究一线的中青年学者,他们视野开阔、热爱学术、踏实奋进,努力展现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代化道路,总结前人经验与智慧,激励后来人更好地前行。
本书的篇章设计思路总体上按照“立足当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逻辑安排布局,共分十章。章总体概述,解析本书主题“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价值。阐述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重点。
第二章“立足当下”,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大变局。紧扣时代脉搏,剖析了正在加速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方位、典型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体系、治理体系全方位的变革要求;研判了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及其给我国科技创新带来的严峻压力与挑战;深入解读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支撑的重要内涵;客观分析了我国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的基础优势及突出短板。
第三章至第九章“回顾过去”,分为顶层设计(第三章至第五章)和组织及运行状况(第六章至第九章)两个模块展开,有选择地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三章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回顾了中国科技创新战略演变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全面分析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障碍与挑战,并提出了具体推进的顶层设计思路。第四章刻画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系统梳理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规划的发展与演变,基于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构建了理解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主要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经验以及一般规律,并对科技规划的评估实践进行了介绍,特别是解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实施情况。第五章关注“中国科技资源配置与组织管理”,梳理了中国科技经费资源配置格局及演变历程,分别描述了中国科技计划体系、科技经费管理体制的演变发展、问题及发展方向。第六章至第九章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及运行状况。其中,第六章侧重公立科研院所的组织及运行状况,回顾了公立科研院所的发展及改革历程,并分别对中国科学院、部委所属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地方科研院所(广东省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历程回顾和经验总结。第七章侧重高校科研体系,探讨了高校科研活动及科研组织的发展演变,并通过对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资源配置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分析,寻求对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与科研组织建设的若干启示。第八章侧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刻画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政策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跨界融合的产业格局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潜在的风险挑战。第九章侧重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系统回顾了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类探讨了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定位,介绍了当前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改革举措和进展,探讨了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可能方向。
第十章“展望未来”。在立足当下大变局形势判断和回顾过去大转型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进行剖析,聚焦深度推进科技合作与对外开放,探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构建健康创新文化为根基、负责任的科学共同体,就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建设贡献思路。
任何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是建立在许多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以下人员参与了本书的撰写,在此一并感谢。
章:薛澜、李瑞;
第二章:李瑞、梁正;
第三章:梁正、李佳钰;
第四章:杨芳娟、梁正、李瑞;
第五章:梁正、庞桢敬;
第六章:肖小溪、徐然、杨光、徐芳;
第七章:梁正、刘玮辰;
第八章:李哲、刘东、蔡笑天;
第九章:梁正、杨芳娟、李瑞;
第十章:梁正、李瑞、殷明曦、刘玮辰、庞桢敬。
由于时间紧张、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书作者
2021年8月

(摘自本书第329至第333页文字内容)
第十章
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展望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守正出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探索契合我国国情、顺应历史趋势、符合创新规律的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朝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迈进,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动态多变的科技发展、多重矛盾的内部阻力,注定了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之路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当下,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以高水平开放为准则,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科技评价和人才制度改革为牵引,以科技伦理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
技强国建设。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新使命,塑造科技创新全球化新格局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开放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进一步开放才能迎来更多机遇,唯有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应对国际经济新挑战,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我国科技创新全球化需要积极应对逆全球化趋势、加强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合作。
一、积极应对科技逆全球化新趋势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取得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辉煌成就[1]。一项关键的经验就是充分利用我国在全球化中的机遇,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境外企业和拓展国际合作等策略积累了外部先进的知识技能,并逐步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进入2020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愈演愈烈,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正在变得愈加复杂,我国科技产业不得不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科技领域“卡脖子”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面对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我国的战略科技力量,包括重点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龙头创新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理性认识逆全球化现象,审慎思考全球化的利弊,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本节将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总结科技产业全球化发展和治理的新趋势,分析我国如何在未来全球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启示与思考。
(一)应对可能出现的科技产业脱钩趋势
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美科技产业合作与交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试图在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方面实现脱钩。这将导致两个创新大国在技术合作领域增加对抗、相互封锁与隔离的局面。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美国安全中心联合发布的“数字中国”项目报告显示,中美两国的脱钩将会体现在技术、知识、人才、资金等创新核心要素方面[1],这将会深刻改变科技全球化的基本逻辑。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在加速世界格局变化,全球范围内日益抬头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也使得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格局发生显著的调整。
面对可能出现的脱钩风险,我国应充分意识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2]产业备份系统是产业安全、产业链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中美“高科技竞赛”不断升级,我国必须思考建设自己自主可供的产业备份系统来应对全球科技产业脱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布局。
首先是对产业链展开系统性分析,应对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脱钩风险。分析中美技术关联程度,找到供应链中的薄弱和关键领域是保障供应链体系的重中之重。对美技术高、中程度依赖的领域,例如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半导体、医疗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需要找准关键突破口。要做好应对预案、产品储备等,将风险降到,同时要逐步降低对于国外技术的过分依赖程度,利用疫情后国际产业链重构的机会,推动我国不断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从而在未来面对技术脱钩时更有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应考虑以我国为主、备份为辅的供应链布局,备份供应链分散化的策略有助于提高生产的可供性、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是注重对于数字技术的使用。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在我国抗疫精准识别、精准防控、精准施策、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字技术领域,我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在一些关键领域已经从技术追赶者转变为技术领跑者。数字技术可以催生新需求和新供给,带动国内相关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并在产业链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应当深刻认识到这种转变,加快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产业备份系统上升到国家战略,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后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正确理解逆全球化的长期影响。虽然科技脱钩以及逆全球化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国际技术相互依赖依存的局面,导致供应链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在保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应加强与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减少科技过度单一依赖某一国家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另外,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主体作用。注重关键核心以及优势技术的研发,在未来的科技博弈中提升竞争实力。
(二)发挥企业在创新全球化中的作用
世界经济增长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正变得越来越强。与过去由发达国家、大企业主导的全球化不同,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使得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小企业在未来全球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科技发展为支撑,数据以及服务的全球流动将会成为新全球化的动因,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深刻认识全球产业链变革趋势,正确理解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以及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将会成为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1]。中国企业需要在全球创新变局中承担起加快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责任,真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