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古代文学史

書城自編碼: 37045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主编:程国赋,副主编:张海沙、徐国荣、胡海义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58799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小学生C++趣味编程从入门到精通 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C语言)学习用书
《 小学生C++趣味编程从入门到精通 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C语言)学习用书 》

售價:HK$ 102.4
新知文库精选·一念之差:关于风险的故事与数字
《 新知文库精选·一念之差:关于风险的故事与数字 》

售價:HK$ 78.2
道德自我的伦理根基——教化论视野下的现代性道德哲学批判
《 道德自我的伦理根基——教化论视野下的现代性道德哲学批判 》

售價:HK$ 101.2
投诉是礼物:从投诉中学习经验并恢复客户忠诚度的101个活动、练习及工具(实践版)
《 投诉是礼物:从投诉中学习经验并恢复客户忠诚度的101个活动、练习及工具(实践版) 》

售價:HK$ 67.9
白酒风云录 中国白酒企业史(1949-2024):清香风起
《 白酒风云录 中国白酒企业史(1949-2024):清香风起 》

售價:HK$ 101.2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售價:HK$ 331.2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
《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 》

售價:HK$ 124.2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售價:HK$ 101.2

 

編輯推薦:
中体量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带你走进古典文学的历史。
內容簡介:
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在新的高校教学形势下编写,力求更好地处理史论与作品的关系,使编写体例更加适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的需要,篇幅得当,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材选择与学习需要。编写时,以作品为中心,注重作品分析。融合作品与史论,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同时,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關於作者:
程国赋,现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201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著作有《中国古典小说论稿》《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等,曾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目錄
目录
编先秦两汉文学

章上古歌谣和神话
节概述
第二节《周易》中的歌谣
第三节《山海经》中的神话
第二章《诗经》
节概述
第二节《七月》
第三节《关雎》
第四节《鹿鸣》
第三章楚辞
节概述
第二节《离骚》
第三节《九歌》
第四章先秦两汉散文
节概述
第二节《左传》
第三节《庄子》
第四节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

第五章汉赋
节概述
第二节贾谊《吊屈原赋》与枚乘《七发》
第三节司马相如《上林赋》与班固《两都赋》
第四节张衡《归田赋》
第六章汉代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孔雀东南飞》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章建安风骨与两晋诗坛
节概述
第二节“三曹”诗歌
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琰的诗歌
第四节阮籍《咏怀诗》与左思《咏史诗》
第五节陶渊明《归园田居》与《饮酒》
第二章南北朝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谢灵运《登池上楼》与鲍照《拟行路难》
第三节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与沈约
《别范安成》
第四节庾信《拟咏怀》
第五节《西洲曲》与《木兰辞》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辞赋
节概述
第二节曹植《洛神赋》
第三节陆机《文赋》
第四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第五节江淹《恨赋》与《别赋》
第六节庾信《哀江南赋》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骈文
节概述
第二节曹丕《典论·论文》与
《与朝歌令吴质书》
第三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第四节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五节徐陵《玉台新咏序》
第六节郦道元《水经注》与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节概述
第二节干宝《搜神记》
第三节刘义庆《世说新语》

第三编隋唐五代文学

章隋代与初唐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隋代及贞观诗坛
第三节“四杰”与张若虚、刘希夷的诗歌
第四节“沈宋”与陈子昂等人的诗歌
第二章盛唐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的诗歌
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诗歌
第三章李白与杜甫
节概述
第二节李白的诗歌
第三节杜甫的诗歌
第四章中唐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韦应物、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的诗歌
第三节孟郊、韩愈与李贺的诗歌
第四节白居易的诗歌
第五节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
第五章晚唐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李商隐的诗歌
第三节杜牧的诗歌
第四节晚唐其他主要诗人
第六章唐代散文
节概述
第二节韩愈的散文
第三节柳宗元的散文
第四节晚唐小品文
第七章唐传奇、俗讲与变文
节概述
第二节《莺莺传》
第三节《王昭君变文》
第八章唐五代词
节概述
第二节温庭筠与韦庄的词
第三节“南唐二主”与冯延巳的词

第四编宋辽金文学

章北宋诗文
节概述
第二节欧阳修、梅尧臣与苏舜钦的诗文
第三节王安石与苏洵等人的诗文
第四节苏轼的诗文
第五节黄庭坚、陈师道与陈与义的诗歌
第二章北宋词
节概述
第二节柳永的词作
第三节“二晏”与欧阳修的词
第四节苏轼的词
第五节秦观与贺铸的词
第六节周邦彦的词
第三章南宋诗文
节概述
第二节陆游的诗歌
第三节杨万里与范成大的诗歌
第四节南宋散文
第四章南宋词
节概述
第二节李清照的词
第三节辛弃疾的词
第四节姜夔的词
第五章宋代话本
节概述
第二节《错斩崔宁》
第三节《碾玉观音》
第六章辽金文学
节概述
第二节元好问的作品
第三节《西厢记诸宫调》

第五编元明文学

章元代散曲与诗文
节概述
第二节元散曲形成期与繁荣时期的代表作
第三节元散曲鼎盛期与衰落时期的代表作
第四节元代诗文
第二章元杂剧
节概述
第二节《窦娥冤》
第三节《西厢记》
第四节《汉宫秋》
第五节《梧桐雨》
第六节《倩女离魂》
第三章元代南戏
节概述
第二节“四大传奇”
第三节《琵琶记》
第四章明代诗词、散曲与民歌
节概述
第二节明代诗歌
第三节明代的词
第四节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五章明代散文
节概述
第二节明代前期散文
第三节唐宋派与明代中期散文
第四节公安派与晚明小品散文
第六章《三国演义》
节概述
第二节“隆中对”
第三节“温酒斩华雄”
第七章《水浒传》
节概述
第二节“梁山大聚义”
第三节“武松打虎”
第八章《西游记》
节概述
第二节“大闹天宫”
第三节“三调芭蕉扇”
第九章《金瓶梅》和明代中后期其他长篇小说
节概述
第二节“潘金莲冷嘲宋惠莲”
第三节明代其他长篇小说
第十章明代短篇小说
节概述
第二节《翠翠传》
第三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四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
破鼍龙壳》
第十一章明代戏剧
节概述
第二节《四声猿》
第三节《牡丹亭》

第六编清代文学

章清代诗歌
节概述
第二节清初与清代前期诗歌
第三节清中叶至晚清时期诗歌
第二章清代散文与骈文
节概述
第二节清代散文
第三节清代骈文
第三章清代的词与散曲
节概述
第二节清代前中期词
第三节清代后期词
第四节清代散曲
第四章清代戏剧与讲唱文学
节概述
第二节《清忠谱》
第三节《闲情偶寄》与“笠翁十种曲”
第四节《长生殿》
第五节《桃花扇》
第六节清代讲唱文学
第五章《聊斋志异》与清代前期小说
节概述
第二节《十二楼》与《无声戏》
第三节《聊斋志异·阿绣》
第六章《儒林外史》
节概述
第三节“范进中举”
第三节“马二先生”
第七章《红楼梦》
节概述
第二节“黛玉葬花”
第三节“抄检大观园”
第八章清代中后期其他小说作家作品
节概述
第二节《镜花缘》、《儿女英雄传》与
《海上花列传》
第三节“四大谴责小说”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始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根据现有文献,早的中国文学史是由俄国人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1818—1900)于1880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参见赵春梅:《简论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学史纲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随后日本学者末松谦澄于1882年出版《支那古文学略史》,古城贞吉于1897年出版《支那文学史》(上海开智书局1913年出版中译本,改题为《中国五千年文学史》),笹川种郎于1898年出版《支那历朝文学史》(上海中西书局1903年出版中译本,改题《历朝文学史》),英国人翟理斯1901年于伦敦、德国人顾路柏1902年于莱比锡先后出版同名的《中国文学史》。国人自己所著的中国文学史,始于林传甲于光绪三十年(1904)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担任国文教员时所编讲义。另有黄人于1904—1907年担任东吴大学首任中国文学教习时,也编撰《中国文学史》。此后中国文学史的著作层出不穷,可谓汗牛充栋。从窦警凡著《历朝文学史》、曾毅著《中国文学史》、谢无量著《中国大文学史》、胡适著《白话文学史》、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到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与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再到新近出版的各类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各种分体文学史、断代文学史、性别文学史,其数量已逾千种参见陈玉堂:《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黄山书社1986年版;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等:《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韩春萌:《直面1600部中国文学史》,《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3期;张泉:《现有中国文学史的评估问题——从1600余部中国文学史谈起》,《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蔚为大观。
中国古代文学史百余年来的教材编写历程其实就是一部学科发展史,也是一部值得不断反思的专业教育史与学术史。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重写文学史”、“回归文学本位”、“还原历史现场”等口号的提出,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反思与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实践尤其是从国人的中国文学史编撰历程来看,中国文学史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产物,是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中国人自编的部中国文学史——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就是用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专业教学的讲义,林传甲在《中国文学史·自序》中认为:“我中国文学为国民教育之根本。”黄人的《中国文学史》也是如此,它是作者于东吴大学任教期间编撰的。此后出现的各种中国文学史,大多是高校教师组织、参与编撰的,大多是作为高校中国文学学科教学的教材,可以说,《中国文学史》的编撰、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主要作为教材而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不断涌现。在这股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的热潮中,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与完善。例如,在新的高校教学形势下如何处理史论与作品的关系?如何让编写体例更加适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的需要?多大篇幅的《中国文学史》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材选择与学习需要?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一批在全国各地高校教学一线躬耕多年的教师们编写了这本《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的看来,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作品为中心,注重作品分析。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谓世界,是指作品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作品赖以存在的基础;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在这四个要素之中,作品是根本的要素。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在《知识考古学·引言》中认为:“今后,文学分析不是将某一时代的精神或感觉作为单位,也不是‘团体’、‘流派’、‘世代’或者‘运动’,甚至不是在将作者的生活和他的‘创作’结合起来的交换手法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作为单位,而是将一部作品、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结构作为单位。”由此形成历史的不连续性、被中断的偶然性来作为“思想史、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还有文学史”关注的重心。确应如此,文学史的长河是由无数的作品汇聚而成的,那些美丽的浪花应该是伟大的经典作品。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史书写的主要对象就是文学作品。作家与读者,创作、传播与接受,文献、文学与文化,思想、艺术与流变等诸多文学史话题,都必须也只能以作品为中心。离开了作品,文学史只是一具空壳。因此,本教材在编撰过程中突出的重点之一就是以作品为中心,注重作品分析,尤其是参照焦循、王国维、胡适等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看法,对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一代文学”之代表加以重点介绍、分析。作品分析的内容占据本教材约五分之三的篇幅,以此为主体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的长卷。我们对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与社会思潮的详细介绍,是为了展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南朝刘勰撰《文心雕龙·时序》)的发展规律,以更好地帮助解读文学作品。
二、融合作品与史论,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本教材以作品为中心,但并不是一部零散的作品选,而是融合作品与史论,使之相得益彰。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中》云:“东京以还,文胜篇富,史臣不能概见于纪传,则汇次为《文苑》之篇。文人行业无多,但著官阶贯系,略如《文选》人名之注,试榜履历之书,本为丽藻篇名,转觉风华消索,则知一代文章之胜,史文不可得而尽也。萧统《文选》以还,为之者众。今之尤表表者,姚氏之《唐文粹》、吕氏之《宋文鉴》、苏氏之《元文类》,并欲包括全代,与史相辅,此则转有似乎言事分书,其实诸选乃是春华,正史其秋实尔。”章学诚认为东汉以来的各类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史家无法全部采入,即使特辟《文苑传》,也仅记叙文人行略,难以探察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于是自萧统《文选》以来,诸多选家好将历代或一代文章汇编成集,如此,作品与史论“参互考校”,互为彰显。受此启发,本教材每章设置“概说”一节,主要谈文学史论,其余内容则集中分析作品。但本教材并非文学史与作品选的简单嫁接,而是试图融合作品与史论,力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每章的“概说”中,在梳理文学史的发展长河时,以作品为浪花,为其定位,展现后浪推前浪的轨迹与关系。其余章节在分析作品时则与“概说”相呼应,既能避免史论流于空泛的问题,又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史叙逻辑中不致于牺牲作品呈现的历史原貌,在逻辑归纳与“还原历史”之间取得的平衡,“把《三百篇》还给西周东周之间的无名诗人,把《古乐府》还给汉魏六朝的无名诗人,把唐诗还给唐,把词还给五代两宋,把小曲杂剧还给元朝,把明清的小说还给明清。每一个时代,还他那个时代的特长的文学,然后评判他们的文学的价值。”(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力图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
三、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难题,本教材为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在编撰体例上做了一些改革。“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与主干课,也是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选修课,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情操的重任。但在近年来数次教学改革中,一些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课时被大幅缩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甚至被取消,任课教师只能将作品穿插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相关教学内容之中。而且,“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身就普遍存在“讲不完”的问题,由此也带来文学史教学要不要课堂讨论参见葛晓音:《中国文学史基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作品讲解流于蜻蜓点水甚至常被忽略的问题。因此,本教材在传统的文学史编写体例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上述问题,采用以时代为经、以文体为纬、以经典作品为坐标系的节点、以文学史概说和作品分析为主体,将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集于一体。本教材每章的概说部分力求要言不烦,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文学史发展的历程,论述各个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交代重要的文学史常识。作品分析精选能反映文学史面貌与文学成就的经典作品,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则节选其中的精华部分,力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这让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类别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重点,灵活处理,而且在有限的课时内,同时兼顾文学史与作品选教学,为两者相得益彰提供了材料支撑。本教材还在每章末尾列有习题、参考文献与,为学生自学、检验学习效果、拓展阅读视野提供了便利。
四、与以往鸿篇巨制的中国文学史著作相比,本教材试图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突出诗歌、散文、词曲、小说等各种文体、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家、作品。以往的中国文学史,往往长达百万字,例如,黄人编撰的《中国文学史》长达170万字,近年来高校普遍使用、影响较大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共有163万字。与百余万字的《中国文学史》著作相比,本教材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所以编写这样一部“简本”《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考虑到高校本科教学的需要。有些本科院校在四学年八个学期的时间内,中国文学史课程讲授五到六个学期。也有的高校,中国文学史的课程只有四个学期左右;另外,对于一些非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如艺术、新闻等专业及一些专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中国文学史的课程只有两个学期左右的授课时间,有鉴于此,我们编撰这本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以适应现阶段高校本科、专科多元化教学的需求。我们所提倡的“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篇幅精简,整部教材约六十万字,只有以往中国文学史教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二是突出重点,突出经典作家、作品,而不求面面俱到。
著名的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曾感叹:“《中国文学史》!唉!哪里有一本完备的呢?”(《中国文学论集·我的一个要求》)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本教材肯定还存在很多疏漏不当之处,恳请学术界同行与同学们批评、指正。
......
后记

从2014年开始策划这部“简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到如今即将出版,转眼之间,已过去近七年的时间。我们编撰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初衷就考虑到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本科和专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和非中文学科,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存在着不同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跨越的时代漫长,包含诗、词、骈文、散文、戏曲、小说等诸种文体,涉及的作家、作品非常多,现有的一千余种《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建设、对于高校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往往因为篇幅很长,所以授课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难以把握重点,难以把中国文学史中精华的部分,重要的作家、作品、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活动传授给同学们。有鉴于此,我们组织全国多地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的高校教师编撰这部“简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以适应高校中国文学史多元化教学的需要。
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共六编,约六十万字,由我担任主编,张海沙、徐国荣、胡海义担任副主编,徐国荣负责编《先秦两汉文学》、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组稿和撰写工作,张海沙负责第三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编《宋辽金文学》的组稿和撰写工作,程国赋、胡海义负责第五编《元明文学》、第六编《清代文学》的组稿和撰写工作。
本教材的编写队伍以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为主,另外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韶关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参与编撰,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一线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博士后,是所在高校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同时,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独到的研究。本教材各章节的具体编写人员名单如下:
前言,由暨南大学程国赋、湖南师范大学胡海义完成。
编《先秦两汉文学》:章《上古歌谣和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楚辞》、第四章《先秦两汉散文》,由暨南大学宋小克撰稿;第五章《汉赋》、第六章《汉代诗歌》,由暨南大学何志军撰稿。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章《建安风骨与两晋诗坛》,由暨南大学何志军撰稿;第二章《南北朝诗歌》、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骈文》、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由暨南大学徐国荣撰稿。
第三编《隋唐五代文学》:引言,章《隋代与初唐诗歌》、第二章《盛唐诗歌》由暨南大学张海沙撰写;第三章《李白与杜甫》、第四章《中唐诗歌》由暨南大学侯本塔撰写;第五章《晚唐诗歌》由暨南大学张振谦撰写;第六章《唐代散文》由湖南文理学院余莉、华南师范大学马茂军撰写;第七章《唐传奇、俗讲与变文》由暨南大学程国赋、湖南师范大学胡海义撰写;第八章《唐五代词》由暨南大学程刚撰写。
第四编《宋辽金文学》:引言、章《北宋诗文》、二、三、五节,第三章《南宋诗文》,第六章《辽金文学》由暨南大学张振谦撰写;章第四节《苏轼的诗文》、第二章《北宋词》、第四章《南宋词》由暨南大学程刚撰写;第五章《宋代话本》由重庆师范大学杨宗红撰写。
第五编《元明文学》:章《元代散曲与诗文》、第二章《元杂剧》、第三章《元代南戏》由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南方学院陈建森撰写;第四章《明代诗词、散曲与民歌》由湖南城市学院袁志成撰写;第五章《明代散文》由湖南文理学院周勇撰写;第六章《三国演义》、第七章《水浒传》、第九章《〈金瓶梅〉和明代中后期其他长篇小说》由湖南师范大学胡海义撰写;第八章《西游记》由广州美术学院郑子成撰写;第十章《明代短篇小说》由暨南大学蔡亚平撰写;第十一章《明代戏剧》由广西民族大学廖华撰写。
第六编《清代文学》:章《清代诗歌》、第二章《清代散文与骈文》由韶关学院宁夏江撰写;第三章《清代的词与散曲》由湖南城市学院袁志成撰写;第四章《清代戏剧与讲唱文学》至五节由广州大学杨骥撰写,第六节由湖南城市学院袁志成撰写;第五章《〈聊斋志异〉与清代前期小说》、三节,第六章《儒林外史》,第七章《红楼梦》由暨南大学王进驹撰写;第五章《〈聊斋志异〉与清代前期小说》、二节,第八章《清代中后期其他小说作家作品》由广州大学江曙撰写。
全书统稿、修改由暨南大学程国赋、湖南师范大学胡海义完成。
在本教材即将出版之际,衷心感谢各位参与编写的教师,大家在日常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参与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撰写工作,并先后几次进行修改、完善;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周绚隆副总编辑、古典文学编辑室葛云波主任以及责任编辑董岑仕老师对这部教材的大力支持,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我们在2014年开始着手编撰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拟定编撰体例和目标,例如以作品为中心,打通文学史的总体论述和作品选之间的界限,将两者融为一体;突出重点,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同时又进行整体、宏观的阐述和总结,做到点与面的结合,等等。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距离我们既定的目标一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衷心期待学术界各位前辈、同行、期待使用本教材的各位授课老师、各位同学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们对这部教材进一步修改、完善。

程国赋
二〇二一年八月二十日于暨南园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两汉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上古时期,可细分为先秦文学和两汉文学两段。若从周初算起,至东汉结束,时间跨度约为一千二百年。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孕育期,上可追溯至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传说时期的文学,是原始神话和歌谣。它们经历了世代的口耳相传,至很晚才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若以文字为标志,则中国文学的源头可追溯至殷墟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铭文。
先秦文学大致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四个时期。夏商二代属于巫文化盛行的时期,其文学与宗教关系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成为文化主流,西周进入新的文明时代。《诗经·大雅》多数篇章作于西周,是礼乐文化产物,整体呈现敦厚典雅的风格。进入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式微,礼乐崩坏,文学亦出现哀怨之气,但总体呈现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格。进入战国时期,七国争雄,诸子横议,文学创作也是异彩纷呈,充满个性与激情。先秦文学尚处于混沌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诗经》和《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大关系。如《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夫子皆弦歌之。”而《楚辞·九歌》诸篇则含有大量对唱、表演的成分。文史哲不分则表现在:作者无意于纯粹的文学创作,而是蕴诗情于哲学、史学创作中。如《庄子》诸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文学色彩浓郁。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之后,文学创作空前冷落。秦代影响较大的文人是李斯,其《谏逐客书》铺张扬厉,体现战国策士的文风。后随秦始皇巡游天下,创作了多篇歌颂功德的刻石铭文,呈雄壮质实风格。
秦国横扫六国,定于一尊,然传二世而亡。在政治制度上,汉承秦制,依然隐藏着深重的政治隐患。有鉴于此,汉初士人兴起批判暴秦、探讨历史兴衰的政论风潮。若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都是政论散文中的传世名篇。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文学创作也空前繁荣。司马迁的《史记》就创作于这一时期,代表着中国历史散文的成就。鲁迅撰《汉文学史纲要》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至东汉,班固继承《史记》体例编纂《汉书》,也是史传文学的典范之作。汉代文学以辞赋为大宗。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骚体赋兴于汉初,直承《楚辞》风貌,以贾谊《吊屈原赋》、《鸟赋》为代表。汉大赋是汉赋主流,以铺张扬厉为风尚,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能体现大汉气象。抒情小赋兴于东汉,以班固《幽通赋》、张衡《归田赋》为代表,是向楚辞抒情传统的回归。汉代文学中,五言体的乐府诗有活力。两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高超的叙事技巧、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新的典范。章上古歌谣和神话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其滥觞期可追溯到文字发明之前。那是中国古史中黄帝、尧、舜、禹等帝王所在的传说时代。这一时代的主要文学样式是原始歌谣与神话。它们长期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大约在周代才以文字记录下来。上古歌谣和神话散落在先秦各类典籍中,虽然不是当初的原貌,却是窥探中国文学发生期的重要文献。

节概述
原始歌谣和神话源于先民的生产与生活。《吴越春秋》卷九记载的《弹歌》云:“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土,指泥丸,弹丸。弹是比弓箭更原始的射猎工具。肉,指猎物。《弹歌》属于“二言诗”,语言简练、轻快,描述了制弹、狩猎的过程。歌谣重在抒情,而神话重在记事。有关先民生产与生活的诸多历史文化记忆,就在神话中被保存下来。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周人是农耕民族,故奉其先祖为谷神,并把发明“牛耕”的美誉赋予叔均。
原始歌谣和神话,产生于蒙昧时代,常与原始宗教活动相伴而生。据《礼记·郊特牲》记载,神农时代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蜡,是先民年终祭祀万物的原始宗教活动。大概因为人们耕于河畔,洪水常淹没农作物,而淤泥又常掩埋农田,故先民祈盼“土”和“水”皆归其所,而不危害庄稼。从事农业生产,常患水旱之灾,而旱灾之害更甚于水灾。在神话中,先民对旱灾的记忆尤其深刻。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旱神女魃为患,“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旱魃流行,严重危害农业。作为农神,叔均先请求天帝处置女魃,后又发明咒语,驱逐女魃。叔均驱逐女魃的神话,正是先民抗击旱灾的历史记忆。
原始歌谣与神话,往往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部族,其故地大约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八阕”是一组乐曲,其词已不可考,但从“遂草木”、“奋五谷”等题名来看,当与先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传说时代,古帝王皆有乐,有典乐之官。舜帝典乐之官为夔。据《虞书·舜典》记载,舜命夔典乐,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在古史中,夔为乐官,在神话中,夔为神兽。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先民多以牛皮制鼓,夔状似牛,被黄帝所用。乐官之夔,神兽之夔,孰先孰后,已不可考,但古史与神话的互渗已非常明显。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