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耳曼通识译丛:复原力:心理抗逆力
》
售價:HK$
34.3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
》
售價:HK$
135.7
《
我们为何建造(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9.7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編輯推薦: |
扇子,包容性强的一种艺术品,融合了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工艺门类。
绘画、书法、雕刻、戏剧、建筑……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灵感。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休闲小品的方式,讲述了扇子的前世今生,将史实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从史料、文物中考证扇子的发明、演变及其所蕴含的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意义。所配插图经过精心选择,图文并茂,在视觉上是一种享受。叙述上深入浅出、平和易懂,娓娓道来,空间上从中国至东邻日本、欧西,时间上从扇子出现伊始至当代,间接还穿插从吴门画派的山水画中看折扇,从《少奶奶的扇子》解析近代女性消费主义,视角清新独特,是一本既轻松休闲又能长知识的读物。
|
關於作者: |
常方舟,1988年出生于上海,2006年以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曾赴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日本国学院大学访学交流。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共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公共文化。
|
目錄:
|
001 引言
003 早期扇史的两个面向:实用扇与仪仗扇
019 哪个更高贵:羽扇和麈尾之争
032 团扇的女怨主题和书画传统
049 精致小品:两宋的纨扇书画
064 北宋折扇谜云:折团扇的暗影
076 元明之际折扇与团扇势力之消长
093 卷舒之间咫尺千里:吴门画派的折扇山水画
108 近世扇业的崛起
122 近代女性消费主义的先驱——从《少奶奶的扇子》说起
137 东邻风物:和扇的流变
149 欧西扇语:跨越千年的瑰丽梦想
164 社会风尚和装饰艺术互动视域中的欧美扇绘
178 东方奢侈品:外销折扇在欧洲
193 流风遗韵:说不尽的扇文化
|
內容試閱:
|
扇子在古代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无论是拂尘驱虫、招风纳凉,还是生烟点火、遮止视线,抑或者是书写传讯、接引承物,扇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颇为广泛。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人们趁手的生活用品,在漫长的衍化过程中还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厚的文化价值。
以扇为题进行歌咏,赠扇赐扇奉扬仁风,在扇面上题书作画……扇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获得的附加属性和内涵愈加丰富。名士握扇剧谈风雅,闺阁秀女执扇暗掩情思,文人墨客画扇挥毫泼墨,尽管这些人物身份和场景要素的搭配有陷入刻板印象的嫌疑,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扇子的“宜人性”是如此之高,在各类鲜活的历史场景中都可以找到它适用的形态。扇子的形制变迁也为它在社会身份流动之中的自由舒展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由于制作材质的易朽,早期的扇子实物引言 鲜少完整地留存下来,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吉光片羽,已经足够让我们尽情怀想能工巧匠的精致手笔。诸葛亮借东风的羽扇,其历史原型更可能是彰显名士风流的一柄麈尾。两宋的团扇书画以虫鱼鸟兽为主,而明清折扇更多地寄托了文士的山水写意,这背后不仅有着审美趣味的差异,也是不同历史阶段时代精神和人文理想的投射。
正是扇子厚重的文化底色,使它和那些真正的纯粹的日常生活用品区隔开来。没有扇子,可能也不妨碍大众如常的生活,但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如果想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找出一件和扇子一样本身可有可无却曾经强势介入日常生活,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平分秋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物件,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对等之物。这就是扇子、扇史和扇文化的迷人之处。
尽管中华扇文化具有独特的传统和魅力,扇子并不是单个文明圈子所独有的产物,它的诞生和演变几乎与人类整个的文明史同步。扇子的发明有先后,但它本身也像一面多棱镜,对扇子的制作和使用偏好,能够折射出不同地域和国家的文化基底。全球扇文化既有融会贯通的共性,也有迥异纷呈的个性。古埃及法老王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华丽金扇,曾经让全世界为之惊艳。在十字军东征、教皇的游行队伍和佛朗明哥的明媚舞步中,也都能看到扇子留下的痕迹。扇子的制作中心在欧洲大陆几经迁转,几乎也昭示着文化艺术和经济贸易中心的变换。“扇语”的发明和在营销上具有的风向标意义,寓示着性别意识和消费主义的暗流涌动。作为社交场合女士的时尚单品,来自西方的羽扇在近代中国甚至也曾经掀起一股追捧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浪潮。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扇子以及扇文化交流所激发出的火花特别绚丽。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扇子在古代东亚文化圈之间的不断流转:起初,日本早期的扇子在形制上大多仿照中国汉代的团扇,但到了10世纪末,日本国原创的蝙蝠扇作为贡品流入中国,并成为后世扁折扇的雏形。蝙蝠扇的扇面直接粘贴在扇骨上,扇骨在单侧完全裸露,而明代的折扇在工艺上又有革新,将扇骨完全插入到扇面之中,正反两面都看不到扇骨。后来,这种新型折扇在明朝时期又反向输入日本,被日人称为“唐扇”。这一道扇史上亮丽而别致的风景,只有放在中长时间段的历史周期和比较文化的视野之中进行考察,才有可能被揭示。此外,从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持续外销的广州折扇也是东西文化交流史上一场美丽的交汇。这些特殊的折扇本就是为了销往欧洲大陆的目的而制作,融合了在地的匠人直觉、殊异性的民族语言、创新的工艺美学,形塑了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尤物。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折扇在欧西大陆点缀着异域风情,迎合了当时欧洲人对东亚文化趣味的想象。也正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对异化图景的追慕,催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精巧绝伦的瑰丽印象。扇子的漫长历史和丰富内涵,为关于它自身的讨论设置了不少障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扇的定义相当宽泛,对它
的指称也往往变动不居,这为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归类带来了辨析上的困难,却也增添了一些查考求索的趣味。比如,折扇在本土出现的时间始终未有定论,两宋时期的笔记和诗文中出现的折叠扇是否就是后来的扁折扇,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些的确是从日本国和高丽等地流入的折扇成品,但更多的却是指涉另外一种现在已经基本销声匿迹的折团扇。元明之际折扇山水画受到日本扇画的影响,部分主题和构图在日本扇和屏风之中可以找到隐约的对应,而据传早期的屏风就是从要扇(腰扇)演化发展而来的。但是,早在《南齐书》中就出现的“要扇”一词,曾经引发后人对其形制的巨大争议。这些都需要在同时期相关材料的辨别和分析中,得出谨慎而相对确切的结论。
自从电风扇被发明以来,扇子的实用空间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挤压。不过,由于扇子的文化属性向来异常突出,实用功能的缩水对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并没有太多的减损,反而多了一层雅化风物的滤镜。但扇子还远远没有到只能退居博物馆的地步,它还在被使用,被讨论,被呈现,被讲述。当我们在时尚、建筑、文学、工艺等不同领域碰触到扇子以及它的符号化意象,难免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恍神,让我们重新回到个体知识和记忆中那个具体的原初的物象。这本小书尝试打开的只是扇文化的冰山一角,海平面底下的富丽堂皇还等待着被更多有缘人重新发现和体味。“用物虽微末事,然古人云,一举一动,亦足觇人之学问与志趣焉。”扇子虽是小物,在文化史上却也有一席之地。
扇子的流风雅韵,说不尽;扇子的趣闻佚事,讲不完。扇底风,纵千年,未曾止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