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編輯推薦: |
★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教,作文可以这样写★
■ 扫码打开视频,进入真实写作场景,体验高质量项目式写作。
■ 将写作教学和校园活动有机整合,又将项目化学习与写作教学相互融通,为项目化学习、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拓开了新视角、新场域,收获了新成果。
■ 每个案例均包含有价值的写作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给广大师生提供了足资借鉴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资源。
|
內容簡介: |
■ 名师团队PBL写作教学案例实录
■ 十类校园实践活动真实场景沉浸式写作体验
■ 课堂内外的创意表达,回归写作初衷
■ 扫码乐享项目化写作教学硕果
■ 教师、家长、学生均可阅读
立足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在系列化的学校活动中充分挖掘写作训练资源,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参与写作实践,凝成十类“项目化写作”案例。
|
關於作者: |
潘丽云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初中校区副校长;浙江省教坛新秀,金华市师德标兵,金华市“321”人才,浙江省朱昌元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卓越教师”班实践导师。秉承“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育人理念,潜心教学研究,追求专业品质。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等核心期刊。
|
目錄:
|
1.“体艺节·新媒体写作”项目化学习案例/麻林苑
2.“体艺节·写出人物的精神”项目化学习案例/周彬
3.“垃圾分类·创意写作”项目化学习案例/潘丽云 徐娟
4.“我是演说家·演讲词写作”项目化学习案例/孙争艳
5.“阅读节·剧本改写”项目化学习案例/金紫薇
6.“辩论赛·辩词写作”项目化学习案例/金翰
7.“我向党表白·学习抒情”项目化学习案例/李 哲 郑妹丽-
8.“十佳歌手·短视频脚本写作”项目化学习案例/裘立渤
“运动会·新闻写作”项目化学习案例/麻林苑
10.“科创节·学习缩写、学写故事”项目化学习案例/周彬
11.“趣雅悦读节·新闻写作与微新闻联播制作”项目化学习/苏易
|
內容試閱:
|
项目化写作,让写作回归本义
贾龙弟
打开这本项目化写作案例集,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艺节”上的一个精彩瞬间,汇聚成了一本青春的纪念册;形形色色的岩石是时间的脚印,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传递着一颗颗创造美丽世界的责任心,还有那“书山求索辩海征程”的学校辩论赛,那“趣雅悦读节·微新闻联播”,那场向党的生日献礼微写作活动,那台呈现给全校师生的精彩舞台剧,那年度校园“我是演说家”上的演讲比赛,那体艺节上的新媒体创作比赛……
我有些羡慕,我们的校园生活原来还有那么多值得回眸,值得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美好。
我有些嫉妒,我们的校园写作原来还有那么多值得抒写,值得以文字的方式绽放的美好。
在这本案例集中,我看到了写作本来的模样!
这样的神奇来自金华市外国语学校这一群用心用情的项目化写作的探索和实践者!
我们不得不看到,写作教学的很多问题与教师对写作本义理解不透彻直接相关。因为不透彻,片面盲目、我行我素的情况自然就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有必要回到起点,看看写作的本义,再出发。
“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这是一代代学子的经验总结。但我们在这本案例集中读不到一个“怕”字,这是为什么?项目化写作到底解决了写作教学的哪些痼疾?项目化写作是如何让写作绽放活力的?
项目化写作重要的是解决了学生为什么写的问题,即写作的动机问题。曾几何时,很多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学生“怎么写”上,而忽视了“为什么写”这一关乎“作者”心灵的要素。具体表现为片面地教技巧,把写作教学变成一种机械的技巧操练。写作教学就是把学生纳入教师预设的一个程序化设计中,终出来一个会运用某种写作技巧的“机器人”。片面用力的极致就是导致了各种作文模板和作文软件的泛滥,只要输入关键词,系统自动生成文章。
为什么要进行写作?从课标的定义来看,是生活中“表达和交流”的需要。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我们胸中有了这么一段意思,一种情感,要保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或者备自己日后覆按,这时候才动手写文章”。“只因在现代做人,写作已经同衣食一样,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一句话,写作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这与课程标准指出的“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是一致的。
项目化写作的引入,让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真正落地。为什么要写作?项目设计者们是这么说的——
“垃圾分类”成为时下社会新时尚,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通过创作,开展多样、有效的宣传活动?如何用语文的方式为班集体参与的一个校园体艺节留下永久纪念?如何让3~5岁的孩子明白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如何通过微写作向党的生日献礼?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你的采访、精彩瞬间、人物事迹或真实感悟写成新闻稿,向我校校报进行投稿?如何为“十佳歌手”决赛入围选手撰写加油视频脚本并拍摄“抖音短视频”?如何编写剧本,并向观众呈现出一台精彩的舞台剧?针对2021年金外阅读节阅读调查状况,语文组将本年度校园“我是演说家”演讲比赛话题定为“纸质阅读VS网络阅读,你更倾向哪一个?”如何才能让这次演讲深入人心呢?你是美篇组的参赛选手,如何将体艺节的精彩内容用美篇的形式呈现,并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
这是写作项目的驱动性问题,这是语文的问题,更是生活的问题。相比概念性问题,驱动性问题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是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是在做中学。因此,这些问题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高度投入,写作终于回到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而“表达和交流”的本义。
因为他们有了“表达和交流”的具体对象:班集体、3~5岁的孩子、党、我校校报、“十佳歌手”决赛入围选手、舞台剧观众、演讲比赛的观众或评委、关注学校运动会的师生家长们……
因为他们有了“表达和交流”的具体目的:为班集体参与的一个校园体艺节留下永久纪念;让3~5岁的孩子明白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向党的生日献礼;向我校校报进行投稿;为十佳歌手决赛入围选手撰写加油视频脚本并拍摄抖音短视频;为观众呈现出一台精彩的舞台剧;能让这次演讲深入人心;作为美篇组的参赛选手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他们甚至还重新认识了作为“表达和交流”者的“我”是谁:班级的一员、大哥哥大姐姐、中学生、新闻写稿者、十佳歌手的粉丝、舞台剧编者、演讲者、美篇选手……
形成真实的写作任务场景,即交际语境的真实或具体明确,这是真实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我是谁、我为谁写、为什么要写,这些写作的要素,让写作成为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写作,让写作真实发生。
素养不是悬在空中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写作素养也是如此,用写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写作素养。
项目化写作让写作及其写作主体的价值得以确认。项目化学习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所谓的“真实”,并不要求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每个要素都必须是真实的,而是要让学生看到知识和世界的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也就是知识学习的生活价值。驱动性问题如何才能“驱动”学生的项目学习?就是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生活价值”。也就是说,这一情境问题是来自学生所生活的世界。所以,项目化活动的成果也是具有“生活价值”的,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对自己、他人或周围的世界有意义的,可以改善自己或周围环境的成果。项目化写作设计,是以“写作成果”呈现为目标的逆向设计,并且这样的成果是植根于生活世界,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这样的写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写作的价值。作为班级的一员,作为学校的一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写作能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学校、社会服务,这是何等的重要,这样的表达自然是“情之所愿”之事。
当学生知道他们的努力将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产出高质量的作品。学生在与这样的真实的情境社会性互动中,不仅学习了写作知识,形成了写作能力,也逐渐树立起积极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特别是对于周围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句话,学生获得的是面对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也就是核心素养。
“为什么写”的问题解决,让写作的其他问题,比如写什么和怎么写变得极易解决。学生会思考,面对这样的写作对象,基于这样的写作目的,选取哪些材料才是合适的,采取怎样的语体风格才能达到有效表达和交流的目的。自己不会,可以向课本、可以向网络、可以向老师、可以向家长、可以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作为母语,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有心,素材的问题、技巧的问题总可以解决。就写作素材而言,学生在亲历项目化活动中感受、体验本来就多;就写作技巧而言,教师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本来就嵌入很多的写作支架,因为项目化写作活动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写作训练要素与项目活动的一致性,只有把两者完美融合的设计,才有可能是有效的项目化写作设计。
其次项目化写作解决了写作评价的问题。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要求的是全程评价,项目化学习中的评价是多元且丰富的,它要求设计者同时运用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策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法来促进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我们可以在这些案例中看到一个个评价量表,这些评级量表镶嵌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它们不仅评价写作,还评价活动中写作者的社会性表现。同时,这些量表本身也是很好的写作支架。量表的制定者和评价主体也变得多元,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区等都可以参与进来。学生不再是把作文交给老师,拿到一个冰冷的分数,多元的评价机制让写作者有了更多发表自己作品的平台,在展示自己精彩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多元反思的机会。
看到这么多来自一线的鲜活的项目化写作案例,看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展现的自信与快乐,想到很多年前,王荣生教授曾指出的两类败坏文风的文章,一是“闪光点”记叙文,二是“小文人语篇”。前者为了得到高分,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虚构捏造事实,打造动情点,以换取阅卷者的高分。后者文字华美、思想情感贫乏,想要“文学而不能”,但却装腔作势“滥用文学的感情和用语”附庸风雅。学生不得不为了形式的“训练”去选取内容,内容不得不迁就形式的需要,乃至为了某种形式不得不去假造内容。这些写作者早已在写作中迷失了自我,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抛诸脑后。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听老师说,引用名人名言能增加议论文的说服力,显得自己学识渊博。于是,我开头引用、结尾引用、到处引用,实在肚子里没货,就编,看起来像名人名言就行,是不是对方说的不重要,反正阅卷教师也不会认真的。后来,我还会根据观点编名人事例,比编名言更高一筹。现在想来,都要笑。蓦然回首,为什么我会羡慕嫉妒呢?因为我憧憬这样写作的美好和美好的写作。
我想我们正在走向写作的本义。写作的本义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正如叶圣陶先生说一切写作“全都有所为”。所以,写作教学需要让学生这一写作主体知道自己“所为何”,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目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这是写作教学的逻辑起点。
项目化写作的实践者们,为我们找到了写作的本义,带领我们再次从写作教学的逻辑起点出发!
生活的风景原来可以这样美的!写作的风景原来可以这样美的!是为序。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