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編輯推薦: |
★闲适深情的京华气韵
华静从个人的生命体验着笔,展示出一种透着“闲适”和“情缘”的京华气韵。
★兼容并蓄的别样帝都
它是一场雪就可以穿越到北平时代的古老帝都,它是全球政治、经济聚焦的国际都市,它以文化遗产和现代地标将千年文明与潮流文化承载一身,它又在悠悠胡同中掩映着京味人生。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流行、高大上与接地气,北京几乎兼容并蓄着我们可以想到的各种城市特质。
|
內容簡介: |
华静带我们漫步水墨画里的四合院,在烟袋斜街和南锣鼓巷走走停停,与天坛的门钉触电,在韬奋书店里坐着读梦,在文学馆与大师们会面,在使馆区一角看夕阳,回忆那些年在工体的宏大夜晚,在前门大街上感受老城风景,在人定湖公园邂逅欧洲美感……展示胡同风范,品味指尖时光,回顾留痕记忆,搜寻烟火街区,探索空间边界。
|
關於作者: |
华静,笔名丹琨、元琪。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2016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出版诗集《那只安抚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有梦在前头》、散文集《给心找个家》《旧铁路上的寻觅》《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等。有《华静文丛》三卷,即《挂满情怀的生命树》《那一片诗情牧场》《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云朵》。
|
目錄:
|
辑? >>
胡同风范
002 东四十三条97号院
009 水墨画里的四合院
014 烟袋斜街的重逢
018 不复存在的劈柴胡同
022 什刹海的“封面”设计
025 在南锣鼓巷走走停停
第二辑? >>
指尖时光
032 韬奋书店里坐着读梦
040 天坛漫步与门钉的触电
046 与大师们在文学馆会面
054 798 艺术区探“艺”
059 图书馆里的文化沙龙
064 农展馆是一本漂亮的书
第三辑? >>
记忆留痕
074 刘一达的京味表达
080 在使馆区一角看夕阳
085 中央美院里的靳尚谊
091 那些年工体的宏大夜晚
096 属于昌平北七家镇的原味认知
100 中华世纪坛里的“光影铎目”
第四辑? >>
街区视角
106 三里屯切换出的画面
112 神路街周边的节奏
117 麦子店街上的人文风情
122 蓝色港湾遇见美的缘
127 两广大道深情的召唤
132 前门大街上的老城风景
第五辑? >>
空间边界
138 国家大剧院多元的声音
145 隐藏在天文馆里的一缕情思
151 留影钱币博物馆
156 八达岭长城是一首长诗
162 美展上只为看一树花开
167 人定湖公园邂逅欧洲美感
|
內容試閱:
|
东四十三条97号院
东四十三条,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呈东西走向。
东起,是东直门南小街,西止,是东四北大街。东四北大街东侧的各条胡同排序,排到这里是第十三条,因而得名。
明朝时,东四十三条属南居贤坊,分为两段。东段,被称慧照寺胡同;西段,被称汪家胡同。民国后沿称。
整条胡同全长 700 多米,宽约 8 米,沥青路面。路两边除停车区域,就是行车行人的路了。电线杆子十几米一个,在胡同上空形成网状。街道还没有进行环境治理前,大门外临街的地方堆满了杂物。外墙上,那些电表箱一个挨着一个,像极了传说中的电信场所。
这条胡同里曾经住过的名人,如果不刻意去挖掘,没有人会在意。清代高官汪由敦就在东四十三条 81 号四合院居住过。汪由敦何人?浙江钱江人,清雍正二年(1724 年)进士,以庶吉士迁内阁学士,直上书房。历任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他博学多识,去世后,乾隆皇帝赋诗怀旧,还命将其书排次上石,名《时晴斋帖》。
汪由敦的《行书临苏轼春帖子词轴》纸本行书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品。
1990年后,浙江金华籍著名诗人艾青迁居到这里。东四十三条97号院,熟悉的人,在看过这个门牌号后,就知道这里是艾青老人的家。1996年,艾青去世以后,其夫人高瑛一直没有搬离。
那是 2013 年的一个周六,97号院里阳光明媚。我和中国副刊研究会的几位同人到此拜访高瑛阿姨。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和老人保持着联系。
如今,微信里留语音,成为我和阿姨之间交流的好方式。因为,阿姨的眼睛前年做过手术,看手机屏幕上的字有些吃力。
整个院子不是太大,但整理得清爽、利落。院子里有一棵玉兰树,高约5米,高洁挺拔。
“这棵玉兰树,是我和艾青在 1990 年从浙江移植过来的。三十一年了,每天我都会看看这棵树,看到它就想到艾青。”
2021 年已经八十八岁的高瑛阿姨,每每和人说到艾青,依然那么动情。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满头银发,却乐观豁达、风趣幽默。
去年疫情期间,她发语音说她牵挂着我,当时我也居家办公,听见老人的声音特别感动,本应该是我先问候她的。
那一段时期,我们都被疫情“隔离”在一栋栋楼房里,顶多跑到阳台上透个气。可阿姨有个院子,她可以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活动活动腿脚。一想到此,心里很安慰。
那个院子,四面八方都有房子,形成一个“回”字形结构。南面房子的左边东墙外就是大门洞。大门是褐红色的,外面的砖墙是灰色的,整个院落格局从外观上看,显得端庄大气。
坐北朝南的房子,是堂屋。左面有一侧房,右面有一侧房,南面,也就是临胡同的那间房子是书房,陈列着字画和书籍,正面墙的桌子上当时还摆放着艾青老人的雕像。
沿着堂屋的屋檐,搭建起一条盛满阳光的玻璃走廊。走廊上,养着几盆偌大的植物。记得我和阿姨的几张自拍合影就是在这里拍的。两个人都被正午的阳光刺得眯着眼,但分明流露出笑意。合影还在手机相册里,偶尔翻来看,还会被我们当时的神情逗笑。
偌大的北京城里,这个干净、单纯的小院,闹中取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