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笔记大自然

書城自編碼: 37222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環境科學
作者: [美]理查德?洛夫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928199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舶来文明:东南亚的印度文明烙印(精装典藏版)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
《 舶来文明:东南亚的印度文明烙印(精装典藏版)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2.4
深入浅出存储引擎
《 深入浅出存储引擎 》

售價:HK$ 113.9
钢铁堡垒:世界著名坦克CG图册   赵云鹏
《 钢铁堡垒:世界著名坦克CG图册 赵云鹏 》

售價:HK$ 148.4
《民法典讲义》(全两册)(一部书贯穿人生7大阶段,400个案例覆盖日常衣食住行;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 《民法典讲义》(全两册)(一部书贯穿人生7大阶段,400个案例覆盖日常衣食住行;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

售價:HK$ 228.9
Python推荐系统实战:基于深度学习、NLP和图算法的应用型推 荐系统
《 Python推荐系统实战:基于深度学习、NLP和图算法的应用型推 荐系统 》

售價:HK$ 113.9
尤斯伯恩儿童科普通识读物:这些工作太酷了
《 尤斯伯恩儿童科普通识读物:这些工作太酷了 》

售價:HK$ 66.7
暗黑历史书系·民族史诗(全6册,纸上纪录片,图文轻历史,探寻传奇背后的广阔世界。16开全彩印刷,200余幅精美图片)
《 暗黑历史书系·民族史诗(全6册,纸上纪录片,图文轻历史,探寻传奇背后的广阔世界。16开全彩印刷,200余幅精美图片) 》

售價:HK$ 538.2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

售價:HK$ 124.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5.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的实践研究 》
+

HK$ 142.1
《 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
+

HK$ 622.8
《 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
+

HK$ 139.2
《 亚洲暴雨洪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区划 》
+

HK$ 89.8
《 环保管家工作技术手册 》
+

HK$ 194.7
《 冰湖溃决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管控——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为例 》
編輯推薦:
著名自然作家、奥杜邦奖获得者理查德洛夫经典之作《林间的小孩》之后又一重磅作品回归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神奇恢复力量恢复身心 疗愈自我
內容簡介:
《笔记大自然》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也是推动全球变革的重要力量,该书的作者为大家罗列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对所有人来说,现在是时候重新憧憬未来,撇开环境和社会末日的剧情,去探索大自然的恢复性神奇力量。开创性的研究、趣闻轶事型的证据、引人入胜的个人故事,理查德·洛夫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是如何让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如何改善身心健康;如何帮助我们创建更加智能、更加可持续性的企业、社区和经济体;如何加深人类的纽带关系。《笔记大自然》重塑人们的乐观主义思想,也激励着人们重新思考当今的生活方式。
關於作者:
理查德·洛夫,知名儿童权益宣导人、资深记者、畅销作家,长期关注并投身于自然、家庭和社区领域的事务,著有八本相关领域的作品。他之前的著作《林间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已被翻译成十种语言,在十四个国家出版。洛夫是儿童与自然组织的创立者和名誉主席,2008年被美国环保组织奥杜邦学会授予奥杜邦奖章。

理查德?洛夫的其他作品

《林间后的小孩 :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鲨鱼飞鱼 :一个美国人的旅行》
《生活的网》
《父爱》
《101 件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做的事》
《童年的未来》
《美国 2》
目錄
Ⅰ ∣ 致谢
Ⅲ ∣ 前言 成年人的自然缺失症
001 ∣ 部分 自然神经元
智力,创造力和混合思维
002 ∣ 章 为熊歌唱
016 ∣ 第二章 混合思维
037 ∣ 第二部分 维生素N
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保证身体、精神和家庭关系的健康
038 ∣ 第三章 花  园
042 ∣ 第四章 生命的源泉
053 ∣ 第五章 心灵重新回归自然
067 ∣ 第六章 绿色锻炼,深入自然,令人愉悦
075 ∣ 第七章 大自然处方
085 ∣ 第三部分 近处是新的远方
了解你在哪,才能知道你是谁
086 ∣ 第八章 寻找你的心仪之地

2 笔记大自然
096 ∣ 第九章 你居住的地方的非凡体验
107 ∣ 第十章 欢迎来到社区
117 ∣ 第十一章 有目的的地方
137 ∣ 第十二章 纽 带
151 ∣ 第四部分 创造自己的伊甸园
我们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的地方需要高科技,需要回归自然
152 ∣ 第十三章 家中的自然法则
169 ∣ 第十四章 停下脚步,仰望天空,仔细聆听
177 ∣ 第十五章 自然神经元开始发挥作用
192 ∣ 第十六章 在一座回归自然的城市生活
215 ∣ 第五部分 高效能人类
生存、生活和未来
216 ∣ 第十七章 大草原上的小郊区
235 ∣ 第十八章 灵魂的维生素N
243 ∣ 第十九章 所有的河流都通向未来
259 ∣ 第二十章 在森林中散步的权利
265 ∣ 第二十一章 曾是高山的地方,河流将流过
內容試閱
成年人的自然缺失症
听 :隔壁铃声响起,那是美丽的宇宙在召唤 ;我们出发吧。
——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
沿着一条土路,我们穿过了一片土坯房村落,这是新墨西哥州逐渐衰败的波多德卢娜村。接着越过一座架在佩科斯河水位较浅处的矮桥,就开进了一座长满青椒的山谷,这些植物附着在红砂岩的峭壁上。我们的大儿子贾森那年三岁,正在后座上睡觉。
“这个路口吗?”我问妻子。
“下一个。”凯西说道。
我从租来的车上走下来,打开大门,开进了这片属于我们的朋友尼克? 雷文和伊莎贝尔? 雷文的土地。那年他们正好外出在墨西哥州的首府圣菲上班,他们的农场和房屋都空置着。贾森出生前,我们就认识了。凯西和我曾在附近的圣罗莎度过两个夏天,当时她在一家医院工作。
如今,在一段紧张的生活过后,我们回来小住几个星期。我们需要这样的闲暇时间,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贾森。
我们走进那间落满灰尘的土坯房,检查了一下房间,这房子还是我在某年夏天帮尼克盖的。接着,我开了屋里的电闸和水闸,心想雷文家的宅子终于装上了室内水管,随后便走进了厨房,打开了水龙头。忽然一只一英尺(约合 30 厘米)长的蜈蚣从下水管里窜了出来,它挥舞着尾巴朝我的脸扫来。我不知道到底谁更怕谁,是蜈蚣更怕我,还是我更怕它,但握着一把牛排刀的人是我。
后来,凯西和贾森睡午觉了,我一人来到屋外,太阳很晒,尼克那把已经生锈的折叠椅还在,我把它搬到树荫下。我和尼克经常在这棵树下乘凉,那时为了盖这间房子,我们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填满稻草、沙子、泥土和水后不断地搅和,累了就在这棵树下休息一会儿。我想起了尼克,想起了我们关于时政的争论,还有青椒炖菜,伊莎贝尔总是把菜放在柴火炉子上加热,然后盛到金属盆里,即使在天气热的日子里。
我独自坐着,望向远处的佩科斯河,岸边生长着一排白杨树。午后雷雨云正在沙漠上空升起,逐渐向东,向河对岸沉积的那片砂岩飘去。田地里的辣椒在太阳的炙烤下颤动。风吹动头顶的树叶,哗啦啦地作响,树枝也跟着沙沙地响。我的目光停留在河边的一棵白杨树上,树上部的枝条和叶子以缓慢的节奏摇曳着。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紧张的情绪先爬上心头,又爬开,在一片绿地上空旋转,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
24年后,我还是会想起河边的那些白杨树,似乎我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我所需要的东西 :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我也不知道该称作什么。
我们曾经考虑过搬到新墨西哥州,或者以农业为主的佛蒙特州。但每天似乎都觉得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也能找到这样的感觉,即使在密集的城市里,也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城镇中的那片未被破坏的大自然。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地方也能还原或者创造出这样的生物区。
愿望如此强烈的人不只是我们。
有一天在西雅图,一位女士竟然抓着我的衣领说 :“听着,成年人也有自然缺失症。”当然,她说得对。
2005年,我在《林间后的小孩》一书中初次提出了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它并不是医学上的诊断结论,而是描述儿童和大自然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一种现象。书出版后,我听到很多成年人动情地、甚至很气愤地讨论这种缺失感,而且他们自己也感受到了那种缺失感。
我们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或者我们所缺少的与自然的接触影响着我们每天的生活。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在 21 世纪,我们要想生存或者繁荣就要改变我们当今的这种现状,让人类和自然重新联系起来。
本书中,我描绘了一个由自然法则构成的未来,这里荟萃着各种新的理论和趋势,还有一些和传统观念的融合。该法则强调将人与自然重新联系起来,这对人类的健康、幸福、精神和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法则初只是一种哲学说法,后来有越来越多的理论性、趣闻逸事性和观察性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原则,认为自然拥有重塑的力量, 可以影响我们的感官和智力,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还有我们与家庭、朋友和多层次的社会团体间的联系。在写这本书时,我的很多灵感得益于我遇到的那些人,他们的想法和故事。这本书提出的思考是 :如果每个白天和夜晚,我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时间和投入到科技产品中的时间一样多,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我们每个人该怎样做才能创造出那个增益人生的世界,不是在假想的未来,而是在现在, 为了我们的家人,也为了自己?
紧迫感一直在增强。2008 年,人类历史上次,有过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和城市中。人们传统的认识和感知自然的方式在逐渐消失,同时还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信仰在科技的浸透过程中变得几乎没有底线,人们越浸越深,沉浸到电路系统的海洋里。媒体大规模地宣传人工合成生命,将细菌和人类DNA相结合;设计出微观器材进入人体中与生物入侵者斗争,或者是在战争的沙场上制造出一片置人于死地的云团;伴随着计算机日渐增多的现实,未来的房屋里,我们周围的模拟现实会透过每一面墙传输进来。我们甚至会听到“变性人”或“复活人”时代的说法,到时候人类会被科技优化,还有“后生物宇宙”的时代,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史蒂文·迪克是这样描绘那个时代的:“大部分的智能生命都进化到了超越血肉之躯的地步。”
本书并不是反对这些观念,以及它们的支持者——至少不是针对那些遵循伦理道德来研究科技,从而扩展人类能力的人们。但本书的确认为我们有些过头了。我们还未完全意识到,全面地研究大自然的力量能够帮助人类提升自我。在一篇称赞高科技教室的文章中,一名教育工作者引用了亚伯拉罕·林肯的话:“平静的过去留下的那些教条已无法满足暴风雨似的现今的需求。如今困难堆积如山,我们必须随着时事崛起。既然问题是新的,那么思考和行动的角度也得是崭新的。”我们的确应该那样,但是在21世纪,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对科技——让我们远离大自然的科技的过度信仰必须成为这个时代所淘汰的教条。
相反,自然法则建议,在当今自然、经济与社会飞速变革的时代,未来将属于自然智能型的人,即那些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自然,将虚拟与现实平衡好的个人、家庭、企业和政治领袖。
2010年,《阿凡达》的票房创了历史新高。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先进的3D电影技术,更多的是它唤醒了人们内心的渴望——我们的直觉,有朝一日,濒临灭绝的人类因失去与大自然间的纽带而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描述影片传递的中心思想时,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说道:“影片引人深思的是我们彼此间的关系,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间的关系,还有在这个大自然缺失症泛滥的时代,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这种集体缺乏症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精神、经济和未来的环境。然而,尽管看似胜率不高,但是带来有创造性的变革还是可能的。我们已经感受到的这种缺失感和已经了解的事实,将奠定大自然的新时代。实际上,正因为今天所面对的环境挑战,我们才会——好——挺进人类历有创造性的阶段,以建立和扩大环境主义为目标,包括不仅保证每天能够重新自然化我们的生活,而且更要超越这一点。
在自然变革力量的基础上,七种相互交叠的感官能够重新塑造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它们一起汇聚成了一种力量:
科技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亲近自然,这样才能实现大自然平衡。
头脑、身体和自然的联系,也称为维生素N——自然维生素,自然 (Nature)一词的首字母,这种维生素将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科技和自然可以提升我们的才智、创造性思维、生产力,终产生一种混合思维。人类和大自然的社会资本将丰富并重新定义“社区”一词,届时全部生命体都会涵括在内。这个有新目标的地方,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对区域和个人的身份鉴定将同样重要。崇尚人类天性热爱自然的设计理念,我们的房屋、工作地点、社区和城镇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制造出人类所需的能源。
在与自然的联系中,高效能的人类,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地方,保护和创造自然栖息地——还有新的经济潜力。无论年轻人、老人还是中年人,我们都可以通过和大自然建立联系——或者重新建立联系——来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些疲倦、烦躁的人们,来到户外世界能够扩展我们的感官,重新燃起童年以后就再也没有感受过的令人敬畏的、神奇的感觉;它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健康的身体,提高创造力,创造新的事业和商机,充当家庭成员间和社会团体间的纽带。大自然能帮助我们体验到更加充实的活着的感觉。
本书为这个逐渐兴起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我并没有刻意地排斥任何与我的中心论点相矛盾的研究。但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将来的研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论点。在此还要补充的是:我的观点不是仅仅依靠科学实验,还有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经验,普通人的故事和我的反思。
质疑者会说大自然这个处方是有问题的,鉴于我们在不断破坏自然的事实,质疑者的观点或许会成真的。如果我们继续破坏身边的大自然,自然界对人类的认知和健康有益的事实将不复存在。但是那种破坏是在人类没有和自然进行重新连接的前提下。这就是为什么自然法则不仅提倡保护,还提倡重建自我的同时重建自然;在我们曾经居住过或从未居住过的地方,创造新的自然栖息地,在家里、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城市、郊区和农场里亦然。本书讲述的是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力量——不是与大自然分别存在,而是融入到大自然之中。21世纪将成为人类在自然世界中重塑自我的世纪。
小马丁·路德·金过去常说如果无法勾勒出人们所期待生活的世界的画面,任何运动——任何文化——都将灭亡。眼下勾勒出该画面的笔已经完成。
这本书是关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或以外,正在努力创建那个世界的人们,以及如何加入其中的办法。

第二章 混合思维
户外生活体验提高智力水平
让我们现实一点吧。即使我们幸运得能在阿拉斯加为熊唱歌,或者小时候就和大自然有紧密的联系,可是维系那种紧密的感情或者重新和自然建立关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在圣迭戈,我的办公室里有许多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我的桌子上一共有两台电脑、两台打印机、一台传真机、电话答录机、扫描仪、胶片扫描仪、收音机和四个硬盘驱动器;桌子下面是一团各式各样的连接线,它们已经困扰我多年了。我甚至有些期盼这些像神经节一样错乱复杂的东西某天夜里能爬到楼上,像连环杀手“机灵鬼”一样,在我睡着的时候勒死我。就在此刻,我忽然看见玻璃拉门外面的灌木丛中有什么东西在动。一只有斑点的红眼雀正在树枝上欢快地舞动着,一边找虫子,一边做着滑稽
的后踢腿动作,还叽叽喳喳地叫着。近,马修迷上了观鸟,还送给我和他妈妈一副双筒望远镜和一本《国家奥杜邦协会观鸟野外指南:西部地区》。他还用黄色的标签在书页上做了标记,指出哪些鸟类经常出没在我们生活的区域。
双筒望远镜和那本书就在我的桌子上。桌子正在振动,我伸手拿起了苹果手机。
罗伯特·迈克尔·派尔是个说找到平衡点不容易的人。2007年,派尔在《俄里翁杂志》自然专栏上说他正想着要戒掉邮件。“时间会告诉我没有邮件我到底能不能生存。”他写道,“同时,我要回到邮寄信件,以耐心和安静为美德的时代。你可能会说,我会失败的。也许。但等着瞧……”
两年后,我给鲍勃写信寻问他戒掉邮件以后生活得怎么样了。他很快就回复我,这不是个好现象。“我堕落了。”他写道,“你可以说我正处于间歇期,但其实我还没有完全实现那个愿望。我尽量在写作时少用机器,想尽办法,尽量少开网页。”在他日常写作必须用电脑时,他就会起身离开到外面去。
有时候,甚至派尔——你能遇到的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人——在谈到人和自然重新建立联系的时候,也会感到泄气,失去勇气。
那些油腔滑调的名人们在加油站的平板显示屏上对着我们高声抱怨。架设广告牌的公司将广告纸换成了闪烁的电子屏幕。忽然间发现了电子屏幕似乎正无处不在,机场、咖啡馆、银行、杂货店收银台,甚至洗手间小便池和干手器上面也都安装上了电子显示屏。一些航空公司把广告信息登在了座椅靠背的小餐桌上和晕机袋上。为了向学前儿童推广数码视频光盘,迪斯尼在儿科医生诊查床的纸垫子上打广告。也许这就是对我们用磁盘录音机来浏览商业广告的惩罚。“我们永远没法预测消费者会在何时何地看到这些广告,所以只能让这些广告分布在各处。”凯普兰萨勒集团广告部执行长琳达·凯普兰·萨勒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到处存在是新的独家方式。”
这场信息“闪电战”已经孕育出一个新的学科叫作“中断科学”,还有创造的一种状态:持续地分散注意力。
《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侵蚀和即将来临的黑暗时代》一书的作者玛吉·杰克逊写道,如果一个人在工作时注意力被打断,他需要花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重新集中注意力,才能继续工作;一名普通工人每天有28%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了注意力被打断,又重新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中;电子产品不时地打断工作人员的注意力会使他们感到沮丧、会有紧迫的压力感和缺乏创造性。如今,人们发短信的时间越来越多,交流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家庭日常生活研究中心,语言人类学家埃莉诺·奥克斯和由21名研究员组成的一个小组,运用人种学、生态学、考古地质学和灵长类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记录并研究了居住在洛杉矶的32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该研究小组发现焦躁不安的家庭成员们行动速度更快,全家人待在同一间屋子里的时间仅占16%;这些人比较喜欢发牢骚而不是交谈;彼此见面不打招呼,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视频游戏、电视和电脑上。“一天结束,回到家里是生命中美好、敏感的时刻。世界各地,所有社会团体都有自己的问候和迎接方式。”但这些家庭却几乎没有。
圣迭戈大学价值观研究学院院长、哲学教授拉里·辛曼研究过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他采访过的一名科学家说机器“没有牵挂”,他认为这是

一个优点。“大自然是个复杂的世界,你生来就有牵挂,从出生时的脐带开始。”辛曼说道。尽管有电线,“科技世界是一片空白的黑板,你可以不用考虑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关系,随时擦掉重写。一场虚构的梦境,却被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丰富的想象力截获了。”在日本这再确切不过了,很多展出的机器人都越来越像人类。“自动‘新闻播报员’机器人一天晚上在电视上读了这样一条新闻,事实上没人关注。”他说道,“有一名科学家结合自己儿子的特点,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原型,孩子评价道,‘爸爸,我还不够吗?’对他来说,这个评论再犀利不过了。”
说得再一些,一个失去大自然的生命就是一个被剥夺了人性的生命。美国自然学家和作家亨利·贝斯顿这样说过,当草地上的风“不再是人类精神的一部分,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一部分,人类就是宇宙中的不法分子了”。互联网有它不可否认的好处,但是对电子产品的沉迷,没有能力去约束自己,就好比在船上凿了一个洞——慢慢淹没了人们集中注意力、清晰思考、高效率、有创造性的能力。沉迷于消极的电子信息中的解药就是更多地接收来自大自然的讯息。
科技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大自然。
自然智能
2010年,我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游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参观了圣克鲁兹岛上的托马斯·德·贝尔兰加学校。斯凯尔斯加基金会成立于1991年,这是个非政府组织,为群岛上的居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教育。它赞助这所学校,解决了当地越来越多的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由于从事生态旅游的工作而搬到这里。在群岛上生活,你得时刻小心自己迈出的每一步,以免一脚踩到美洲鬣蜥、火蜥蜴、海狮或者蓝脚鲣鸟。但是,即使生活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孩子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区了解得也不多。
然而这所学校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必须使用电脑的课程,教室就设在了没有墙壁的简陋帐篷里。这种“森林学校”在欧洲格外流行,包括一些传统学校也开始每周带学生到野外待上几个小时,还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教学楼。有几项科学研究结果是支持这种教育方式的。
贝尔兰加校长雷纳·奥利斯来自厄瓜多尔,她曾是一名活力四射的环境顾问。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她参与建立了20多个环境基金会。如今快40岁的她在2007年搬到了加拉帕戈斯,开办了这所学校。我问她大自然世界是怎样影响其思维的,她有变得更聪明吗?
“我更喜欢用灵敏一词来形容。我变得更加敏锐,洞察力更强了。”她说,“来到这之前,我的生活是……休眠的状态。”
她对休眠一词下了个有趣的定义:不是真睡着了,而是注意力不集中。“你在写邮件,看电视,打电话。脑子里想着这么多的事情,身体几乎都要垮掉了,但自己根本意识不到。当时我每天吸两盒烟。过度紧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感觉一点也不好。而在这里,我痊愈了,也戒烟了。”而且在这儿,她的思维也清晰了。“有事情需要解决时,你就去解决。办法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我能够把真正的问题从麻烦中分离出来。过去,你一旦遇到问题,所有事情都变得极其复杂。现在,要是有问题,好的,没关系,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如何去解决呢?”
这已经足够清晰了:在真正融入大自然的时候,我们会同时利用所有的感官,这才是的学习状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