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本书参考高等工业院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审定的高等工业院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教学改革及学科发展的需要,针对高等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多数学校教学学时较少(一般30~50)的特点编写,内容精炼,所需学时24左右。
|
內容簡介: |
全书共分为9章,包括绪论、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常用结合件的互换性、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及尺寸链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系统而精炼地阐述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互换性部分介绍了“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最新国家标准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对技术测量部分,主要介绍了检测的基本知识,并在配套使用的实验指导书中介绍了尺寸、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和齿轮等常用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及其结构和操作步骤。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之用,也可供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任桂华,女,机电工程学院教师,中共党员,机电基础教研室主任。承担《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图测绘》、《机械基础综合实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及实践工作。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10余项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次。负责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被评为校、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出版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等规划教材。
|
目錄:
|
第1章绪论(1)
1.1互换性概述(1)
1.2标准化概述(3)
1.3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6)
1.4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任务(7)
习题(8)
第2章极限与配合(9)
2.1概述(9)
2.2基本术语和定义(10)
2.3极限与配合公差制国家标准(18)
2.4公差带与配合的标准化(31)
2.5极限与配合的应用(33)
2.6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34)
习题(35)
第3章技术测量基础(37)
3.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37)
3.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44)
3.3用普通测量器具检测(51)
习题(55)
第4章几何公差(56)
4.1概述(56)
4.2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61)
4.3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64)
4.4方向、位置、跳动误差与方向、位置、跳动公差(65)
4.5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71)
4.6几何公差的选用(77)
4.7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法(86)
习题(89)
第5章表面粗糙度(93)
5.1概述(93)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94)
5.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99)
5.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105)
5.5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07)
习题(110)
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112)
6.1概述(112)
6.2量规的设计原则(113)
6.3工作量规设计(115)
习题(119)
第7章常用结合件的互换性(120)
7.1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120)
7.2键和花键连接件的互换性(128)
7.3普通螺纹连接的互换性(134)
7.4圆锥结合的互换性(141)
习题(147)
第8章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149)
8.1概述(149)
8.2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150)
8.3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156)
8.4齿坯精度(158)
8.5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160)
习题(168)
第9章尺寸链(169)
9.1基本概念(169)
9.2极值法(172)
9.3统计法(176)
习题(178)
参考文献(179)
|
內容試閱:
|
前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学科,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仪器仪表类和机电结合类各专业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联系设计系列课程和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架设在基础课、实践教学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其将标准化和工程计量学有关部分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介绍,并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技术密切相关。这些都是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本书是参考高等工业院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审定的高等工业院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根据教学改革及学科发展的需要,考虑到高等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多数学校中本门课程教学学时数都较少(一般为30~50学时),在保证教材的全面性、系统性的前提下,本书取材力求少而精,突出重点,以便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的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和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多种版本的同类教材,尽量采用最新国家标准,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和标准的应用,力求语言简炼、条理清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学科以计量数学为基础,把标准与计量用不确定度的传递关系联系起来,将产品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测量原理和仪器标准、功能、规范与论证集成于一体,实现了对产品的数字化控制(从定义、描述、规范到实际检验评定)。本书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简要叙述。另外,本书还融入了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书由任桂华、周丽任主编,黄丽容、陈银清和王晓晶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天津城建大学张玲莉(第1章、第5章);湖北理工学院任桂华(第2章);天津城建大学王莉静(第3章);湖南工程学院周丽(第4章);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陈银清(第6章);江西理工大学黄丽容(第7章);湖南工程学院程玉兰、湖北理工学院陈君(第8章);安阳工学院王晓晶(第9章)。全书由任桂华统稿,湖南工程学院胡凤兰教授、湖北工业大学杨练根教授任主审。在本书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参编院校机械院系领导和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及同行的热忱指导和帮助。特别是湖南工程学院胡凤兰教授、湖北工业大学的杨练根教授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精心指导,并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编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本书在编写中还引用了部分标准和技术文献资料,在此谨此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21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