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內容簡介: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第2版)全书共8章,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其中前5章为总论部分,后3章为各论部分。第1章阐述了风景园林的概念,介绍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范围、专业分工、相关法规与图集、工作特点与学习方法等内容,并推荐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学习资料;第2章从规划设计前期阶段、规划设计阶段以及后期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第3章介绍了风景园林方案规划设计的方法;第4章介绍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地形、水体、植物、园林建筑小品四个构成要素;第5章从园林空间、园林审美与造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第6~8章分别介绍了建筑外部环境、城市公共空间园林、城乡郊野园林的规划设计。全书对相关标准、案例进行了更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第2版)既可供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
關於作者: |
汪辉(197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与保护地研究中心主任
2015.10-2016.5,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系风景园林学科,访问学者
2015.4-2015.10,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风景园林系,访问学者
2011.8-2013.8,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挂职),昆明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2007.10-2008.2,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风景园林系,访问学者
2007.7,获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方向博士学位
2002.8至今,任教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1999.9-2002.7,攻读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4.8-1999.8,南京园林建设总公司,施工员/助理工程师
1994.7,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园林绿化专业
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包括:
湿地公园与生态园林规划
居住区与乡村景观设计
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景观
历史与文化景观
社会兼职:
国际杂志《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编委,通讯审稿人;
SCI/SSCI双检索国际杂志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通讯审稿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委,通讯审稿人;
《自然保护地》编委;
《中国园林》通讯审稿人;
《国际城市规划》通讯审稿人;
长三角地区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国家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专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会员;
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LSA)国际会员;
“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评审委员;
江西省科技专家库 专家成员;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绿化工程方案审查专家库 专家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通讯评审专家;
南京园林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主要负责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中心 客座教授;
同济大学长青系列本科生通识课“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授课教师
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 委员;
山东建筑大学 客座教授;
|
目錄:
|
第1绪论2
1.1风景园林的概念2
1.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范围与专业分工2
1.2.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2
1.2.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范围2
1.2.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分工5
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及标准图集6
1.3.1相关法规6
1.3.2相关标准图集6
1.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特点与学习方法6
1.5学习资料的收集 7
1.5.1书籍与杂志 7
1.5.2网站 7
第2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9
2.1规划设计前期阶段9
2.1.1接受任务书9
2.1.2收集资料9
2.1.3勘察现场11
2.2规划设计阶段11
2.2.1方案规划设计11
2.2.2初步设计12
2.2.3施工图设计13
2.3后期服务阶段17
2.3.1施工前期服务17
2.3.2施工期间服务17
2.3.3施工后期服务17
第3章风景园林方案规划设计的方法18
3.1设计任务分析18
3.1.1设计要求的分析18
3.1.2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19
3.2立意与构思21
3.2.1方案构思21
3.2.2方案设计23
3.2.3方案选择24
3.3功能布局与结构27
3.4快速设计的方法27
3.4.1快速设计的重要意义27
3.4.2快速设计工作方法的特点30
3.4.3快速设计的方法31
3.4.4应试快速设计31
第4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构成要素33
4.1地形33
4.1.1地形的类型33
4.1.2地形的功能和作用33
4.1.3坡度37
4.2水体38
4.2.1水体的类型38
4.2.2水体的功能与作用39
4.2.3水体的设计 43
4.3植物46
4.3.1植物的分类46
4.3.2植物的功能与作用47
4.3.3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50
4.3.4种植设计的过程51
4.3.5树木的种植设计55
4.3.6花卉的种植设计61
4.3.7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草坪的种植设计63
4.4园林建筑小品65
4.4.1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65
4.4.2园林建筑小品的作用66
4.4.3园林建筑的设计66
4.4.4园林小品的设计69
第5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74
5.1园林空间74
5.1.1空间的概念与构成74
5.1.2空间的限定74
5.1.3空间的尺度77
5.1.4空间处理79
5.2园林审美与造景86
5.2.1形式美法则86
5.2.2园林构图与布局形式 88
5.2.3园林造景90
5.2.4园林意境92
5.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93
5.3.1可持续发展理念93
5.3.2生态设计93
5.4人性化设计96
5.4.1行为与心理96
5.4.2无障碍与通用设计97
5.4.3场所精神100各论篇
第6章建筑外部环境规划设计103
6.1建筑外部环境概述103
6.1.1相关概念103
6.1.2规划设计的手法104
6.1.3规划设计前期准备工作104
6.2庭园景观106
6.2.1庭园的类型与组合107
6.2.2庭园造景设计108
6.2.3屋顶花园110
6.2.4案例分析116
6.3居住区环境122
6.3.1相关概念122
6.3.2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122
6.3.3居住区环境设计要点123
6.3.4居住区环境典型景观设计124
6.3.5案例分析129
6.4工矿企业环境143
6.4.1功能作用与设计原则143
6.4.2工矿企业环境分区设计143
6.4.3工矿企业环境的植物选择146
6.4.4案例分析147
6.5校园环境149
6.5.1幼儿园149
6.5.2中、小学校150
6.5.3大(中)专院校151
6.5.4案例分析153
6.6办公及研发机构建筑外环境168
6.6.1办公及研发机构建筑外环境的功能特点168
6.6.2办公及研发机构建筑外环境的分区设计169
6.6.3案例分析170
6.7医院环境172
6.7.1医院的类型、特点及其规划原则172
6.7.2医院环境设计的模式及要素173
6.7.3案例分析174
第7章城市公共空间园林规划设计178
7.1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概述178
7.1.1城市公共空间概述178
7.1.2城市公共空间园林及其规划设计原则179
7.2城市道路绿地景观180
7.2.1道路绿地概述180
7.2.2各类型道路景观设计184
7.2.3步行街景观设计186
7.2.4案例分析188
7.3游园190
7.3.1游园概述190
7.3.2游园设计要点192
7.3.3案例分析196
7.4城市广场200
7.4.1城市广场的概念与类型200
7.4.2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点201
7.4.3案例分析207
7.5滨水带状绿地213
7.5.1滨水绿地的类型213
7.5.2滨水绿地的设计要点213
7.5.3滨水绿地的活动214
7.5.4案例分析215
7.6综合公园218
7.6.1综合公园概述218
7.6.2综合公园规划设计218
7.6.3案例分析224
7.7专类公园235
7.7.1植物园235
7.7.2动物园243
7.7.3儿童公园248
第8章城乡郊野园林规划设计256
8.1城乡郊野园林概述256
8.1.1相关概念256
8.1.2郊野园林的职能257
8.2森林公园258
8.2.1森林公园概念、类型与特点258
8.2.2森林公园规划设计261
8.2.3案例分析266
8.3湿地公园279
8.3.1概述279
8.3.2湿地公园规划设计282
8.3.3案例分析288
8.4农业观光园299
8.4.1观光农业概述299
8.4.2农业观光园的景观元素302
8.4.3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303
8.4.4农业观光园产业规划306
8.4.5案例分析308
课程思政326
参考文献328
|
內容試閱:
|
前言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第2版)教材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和业内人士好评,并获得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由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与相关标准的不断更新,本次修订我们对本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改,以满足目前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教材书名更新。由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显示:“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所以应使用“风景园林”代替“园林”。因此,本次修编将原书名《园林规划设计》更新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并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2.根据规范对本教材部分章节内容进行调整。本教材自2012年出版以来,风景园林行业许多规范都进行较大更新,因此本教材与时俱进,对相应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例如,根据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本教材第1章第2节中的绿地类型内容进行修改,把第7章第3节中街旁绿地调整为游园。
3.增加实践案例介绍。风景园林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学生规划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大量实践作为支撑,因此本教材针对不同类型的绿地,增加了实际案例的介绍,以使学生在学习规划设计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编写人员分工同第1版,具体分工如下:汪松陵(第7章的7.6节、7.7节)、吴涛(第7章的7.2节)、孙丽娟(第7章的7.3节)、王欢(第6章的6.2节)、李晓颖(第8章的8.4节)、吕康芝(第6章的6.3~6.7节)、刘纯青(第8章的8.2节),其余章节由汪辉编写。汪辉、汪松陵负责全书统稿。黄姝姝、范美琳参与了第2版全书的文字和图片的整理工作。感谢洪辉铭、孔令娜、欧阳秋、钦小蔚、施楠、许飞强、徐银龙对本书第1版的相关整理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4月
第1版前言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研究和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该课程以园林植物、生态学、美学、绘画、制图、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并加以综合应用,是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要求学生规划设计的学习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的创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园林设计,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
本书在编写中注重以下特色:
1.本书根据园林规模及规划设计手法的差异,对各种园林的规划设计大致分为三类加以介绍。类为建筑外部环境类,主要的园林类型有庭园、居住建筑环境及各类单位建筑环境等。这一部分园林依附于建筑,受建筑制约较多。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居住建筑环境和单位建筑环境园林,本书中没有按照以往同类教材而命名为“居住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因为在这两类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所需要处理的为用地红线范围内,除建筑占地之外所有的场地规划设计,往往会超出附属绿地的范畴。第二类为城市公共空间园林类,主要的园林类型有道路绿地、街旁绿地、城市广场、综合公园等。这部分园林不依附于建筑,空间相对独立,处于城市公共空间内。第三类是城乡郊野园林类,主要的园林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农业观光园等。这部分园林地处城市郊野与乡村,一般说来,用地规模较大,以绿色自然基质为主,人工构筑物较少。
2.本书在编写中注重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需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例如本书对园林规划设计相关法规进行了梳理,使学生明白设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法规制约的;本书对相关设计标准图集加以介绍,使学生在详细设计时有了规范参考;对园林规划设计后期服务阶段工作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图纸工作结束并不代表设计工作的结束;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杂志及网站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定期了解行业动态,以使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不断更新等。
3.针对初学者,各论部分在不同园林类型规划设计内容的安排上,按照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小庭园的设计介绍开始到较为复杂的郊野园林规划介绍结束。
4.注重实践,以应用和技能为主线,各论中每个章节都配有典型实例分析。
本书的主编为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主讲教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群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其他编者也都是来自于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实践工作的线,积累了大量经验,本书正是对这些多年经验的梳理和总结。本书各章节编撰分工如下:汪松陵(第7章的7.6节、7.7节)、吴涛(第7章的7.2节)、 孙丽娟(第7章的7.3节)、王欢(第6章的6.2节)、李晓颖(第8章的8.4节)、吕康芝(第6章的6.3~6.7节)、刘纯青(第8章的8.2节),其余章节由汪辉编写,汪辉、汪松陵负责全书统稿。
南京林业大学的洪辉铭、施楠、钦小蔚、孔令娜、欧阳秋、徐银龙、许飞强同学参加了编写过程中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整理工作,在此向参与工作的各位同学及编者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和同行指正。
编者
2012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