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老人与海

書城自編碼: 373571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世界名著
作者: [美]海明威
國際書號(ISBN): 9787203122043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 2022-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9.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拉夫尔
《 拉夫尔 》

售價:HK$ 93.6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106.8
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 》

售價:HK$ 82.8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售價:HK$ 105.6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售價:HK$ 93.6
樱照良宵(全2册)
《 樱照良宵(全2册) 》

售價:HK$ 83.8
长江小史
《 长江小史 》

售價:HK$ 59.8
智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与时空演化
《 智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与时空演化 》

售價:HK$ 9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5.7
《 牛虻 》
+

HK$ 62.3
《 呼啸山庄(豆瓣9.5高评分,《纽约时报》“世界十大名著”名列第四) 》
+

HK$ 62.3
《 神秘岛 (凡尔纳科幻三部曲之一) 》
+

HK$ 53.7
《 安妮日记 》
+

HK$ 53.7
《 昆虫记 》
+

HK$ 91.8
《 忏悔录 》
內容簡介:
20世纪传奇作家海明威中篇小说精选,收录了《老人与海》《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幸福的人生经历》《勇者不败》《五万元》等作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艺术造诣的结晶,也是其个人写作风格的绝佳代表。这部小说奠定了海明威的文坛地位,令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
  一位运气不佳的老渔夫,已经八十多天无所收获了。清晨,他再次独自划着小船驶入大海,终于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和大鱼殊死搏斗了两天两夜,老人终于将其捕获,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这回对手是一群危险贪婪的鲨鱼……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美]海明威
  美国小说家、记者。“新闻体”小说创始人,被誉为“文坛硬汉”。他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以及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其简洁凝练的文体风格,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代表作品有《乞力马扎罗的雪》《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译者简介
  方华文
  中国文学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已发表著译作品三千万字,被国际翻译家联盟誉为“中国当代多产的文学翻译家”。主要翻译作品有《乞力马扎罗的雪》《刀锋》《牛虻》《蝴蝶梦》等。
目錄
译序
  老人与海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幸福的人生经历
  勇者不败
  五万元
內容試閱
译 序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1961)是世界文坛为著名、有个性的巨擘之一。他的父亲是名医生,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曾在堪萨斯的《星报》当了六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社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深受其益,形成了洗练的文风。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奔赴意大利战场,曾多次负伤。大战结束后,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此后,他作为记者常驻巴黎,一面写新闻报道,一面写小说。
  在写作风格方面,正如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所说,海明威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练,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并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海明威的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据说他每天开始写作时,要先把前一天写的文稿读一遍,读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的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主张“去掉废话”,在修改时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每一句、每一段都达到“精益求精”。还有人说,由于在次世界大战中膝盖被子弹打碎,海明威必须站着写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永远站着”的“强硬”风格,字句也异常简练。自杀前,他留下遗言,要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恕我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不管原因如何,反正他惜墨如金,字字句句都是详细推敲的结晶。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1929年,《永别了,武器》问世,以后又发表了《有的和没有的》(1937)、《丧钟为谁而鸣》(1940)和《过河入林》(1950)等几部长篇小说。但真正使他留名世界文学史的是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人与海》于1952年出版,翌年便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虽然作品不多,但他的小说思想性强,令人回味无穷,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美国著名史学家威德勒·索普曾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写道:“尽管海明威的小说要隔很长时间才出版一本,但是在一本新小说出版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并且这种争论在小说出版后的几个月还在继续进行。”海明威的作品大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中充溢着美国人所喜欢的“阳刚之气”。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敢作敢为的英雄好汉。
  正如我国学者于冬云在评论文章中所言:“所谓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即赫·欧·贝茨所称道的简洁、干净、含蓄、凝练。这是一种‘绝不矫饰、平易粗放、街头硬汉般的文风’,他尤其擅长用‘那种公牛般的、出于本能的、缺少思想的语言’来陈述他故事中的那些猎人、渔夫、斗牛士、士兵、拳击者的思想和行为。福柯认为,影响和控制话语运动的根本因素是权力。西方现代社会语言学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男性语体和女性语体是有区别的,并把男性语体归为一种有力语体,把女性语体归为一种无力语体。以此标准来重新审视贝茨一再称颂的海明威的文体风格,便不难发现在这种简洁粗硬的文风下掩盖的男性权力特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海明威的叙事文体是一种典型的男性话语方式。”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身心遭受了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1961年7月2日,蜚声文坛的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颗美国文坛巨星的陨落。在这个总统死了都不会举国哀痛的国家,海明威何以能令全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就凭他独特的作品,就凭他那硬汉精神!
  海明威逝世已六十余年,而他的作品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海明威不死!如何翻译他的作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坚决反对“对号入座”式的字对字翻译,因为这样的译文完全是西语结构,甚至会出现文理不通的现象——每个字读者都是认识的,但就是不知道这些字连在一起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瞿秋白称其为“非驴非马的骡子文”。这样的译文恐怕连小学生的作文也不如,只能算作“信手涂鸦”,乍一看倒是做到了“移形”,却忽略了“传神”。看鼻子、眼睛和装束与原作并无差异,只是少了原作的精气神,像是原作的“木乃伊”,失去了活力。我们建议重视和采用钱锺书的“化境”理论。所谓“化境”,不仅要求译者“移形”,还要“移意”和“移味”,也就是说应该做到“形神兼备”,让原作“投胎转世”,从“译出语”彻底融入“译入语”。其中难的恐怕要算“移味”,也就是用译文反映原作者的审美情趣、艺术风格以及人生观等重大却又微妙的因素。还有一种倾向也应该警惕,那就是“借景生情”“借题发挥”,只是一味展现自己的文采,全然不顾原作的内容,翻译出的作品只有“张三李四”的味,却缺少了海明威的味。鲁迅曾戏称这样的译文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与原作“风马牛不相及”的译作。瞿秋白当年批评这种不负责任的译者:“……是和城隍庙里演说西洋故事的,一鼻孔出气。这是自己懂得了(?)外国文,看了些书报,就随便拿起笔来乱写几句所谓通顺的中国文。这明明是欺侮读者,信口开河地乱讲海外奇谈。”翻译本身就是很难的,翻译海明威的作品更难。翻译得不好,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就没有了“英雄味”,而会变成一个个没精打采、胡言乱语的“小瘪三”——这样的情景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我就是怀着这份忐忑、警惕之心着手翻译海明威的中短篇小说的……
  方华文
  2021年9月1日
  作于苏州大学

老人与海
  第yi章
  老人独自一人驾着小船在湾流中捕鱼,已经有八十四天了,却一条鱼也没有捕到。头四十天里,倒是有一个男孩陪着他。可四十天之后,男孩的父母见没有捕到鱼,就说老人显而易见是“倒了血霉”,意思是老人倒霉到了极点。男孩遵从父母之命上了另一条船,头一个星期便捕到了三条大鱼。男孩见老人每天都空船而归,心里很不好受,总是走过去帮忙,帮他拿那盘绕在一起的渔线、渔钩、渔叉以及挂在桅杆上的船帆。船帆用面粉袋打了些补丁,挂在桅杆上,就像一面象征着“永远失败”的旗帜。
  老人面容消瘦而憔悴,脖颈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他的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那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常用绳索拉大鱼,双手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处是新的,全都是昔日留下的,像无水无鱼的沙漠里的蚀岩那般古老。除了眼睛,他浑身上下都呈现出老态——那双眼却似海水般湛蓝,发出欢快和不服输的光芒。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攀上岸时,男孩对他说道,“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们家挣到了一点儿钱。”
  老人教会了这个男孩捕鱼,男孩爱他。
  “不,”老人说,“你上的是一条好运船。就跟他们去吧。”
  “你别忘了,有一回一连八十七天捕不到一条鱼,但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咱们每天都能捕到大鱼。”
  “我记着呢。”老人说,“我清楚你并不是因为缺乏信心才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离开的。我是孩子,必须听他的。”
  “我明白,”老人说,“这是很正常的。”
  “他是缺乏信心呀。”
  “不错。”老人说,“可咱俩有信心,是不是?”
  “是的。”男孩说,“我请你到露台饭馆去喝杯啤酒,然后一起把渔具送回家吧。”
  “当然可以。”老人说,“捕鱼人一道喝酒解闷嘛。”
  二人来到饭馆的露台上坐下。好几个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却不气不恼。另外几个年纪大些的渔夫望着他,为他感到难过。不过这种心情他们并没有流露出来,而是彬彬有礼地聊天:谈海流,描绘他们把渔线下得有多深,还讲起某段持续不断的好天气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此时,满载的渔船纷纷返回。渔夫们把捕到的枪鱼一条条剖开,整片儿排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端由两个人抬着,高一脚低一脚地送到收鱼站,在那里等冷藏车来把鱼运往哈瓦那的市场。捕到鲨鱼的人则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侧的鲨鱼加工厂去,吊在滑轮上,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鱼皮,把鱼肉切成一条一条的,以备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鲨鱼加工厂会隔着海湾送来一股腥气;但今天只飘来淡淡的一丝气味,因为东风转成了北风,后来逐渐平息了。露台上环境宜人,阳光明媚。
  “圣地亚哥。”男孩开口说道。
  “哦。”老人应了一声。他手端酒杯,正在回忆多年前的往事。
  “我去捕一些沙丁鱼给你明天用吧?”
  “不用了。你打棒球去吧。我还能划得动船,洛盖里奥会给我撒网的。”
  “我很想去。即使不能陪你捕鱼了,我也很想为你做点事儿。”
  “你请我喝啤酒就行了。”老人说,“你已经长大了。”
  “你头一次带我出海,我有多大?”
  “五岁。当时我把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拖上船,它差一点把船撞得粉碎,你也差一点送了命。还记得吗?”
  “我记得鱼尾巴噼里啪啦地胡乱拍打,船上的坐板都给打断了,还有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一把将我推向了船头,那儿放着湿漉漉的渔线卷儿。我感到整条船在颤抖,听到你啪啪地用棍子一个劲儿打鱼,那声音像砍树一样,我浑身上下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真的记得那件事,还是我不久前刚跟你说过?”
  “自打咱们头一回一起出海,什么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那双常遭日晒而目光坚定的眼睛慈爱地望着他。
  “如果你是我儿子,我就带你出海再赌一把。”他说,“可你是你爸爸和你妈妈的孩子,而且你现在跟随的又是一条好运船。”
  “我去弄点儿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从哪儿可以搞到四条鱼来做饵。”
  “我今天还剩下了一些鱼饵。我把它们放在箱子里用盐腌
  着呢。”
  “让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来吧。”
  “那就一条吧。”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没消失过,而且现在又焕然一新了,就像心头刮起一阵清风一样。
  “还是两条吧。”男孩说。
  “好,就两条吧。”老人同意了,“你不是偷来的吧?”
  “我倒愿意去偷,”男孩说,“不过这些是买来的。”
  “谢谢你了。”老人说。他为人过于单纯,不知何时竟然达到这样谦卑的地步了。他心里清楚自己十分谦卑,但知道这并不丢脸,无损于真正的尊严。
  “看这海流,明天肯定是个好日子。”他说。
  “你打算上哪儿捕鱼?”男孩问道。
  “往远处走,等转了风向再回头。我想天亮前就出发。”
  “我想办法让我的船主也往远处走。”男孩说,“这样,如果你钓到了真正大个头儿的鱼,我们可以赶去帮你的忙。”
  “他怕是不会愿意到很远的地方去。”
  “不错,”男孩说,“不过我会看见一些他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鸟儿之类的东西。我会说前方有条鲯鳅,哄他驾船去追赶。”
  “他的视力那么差吗?”
  “简直像个瞎子。”
  “这可怪了,”老人说,“他又从没捕过海龟。只有捕那东西才伤眼睛呀。”
  “你在莫斯基托斯海岸那儿捕了好多年海龟,你的视力还是照样挺棒的。”
  “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子。”
  “可你现在还有力气对付一条真正大个头儿的鱼吗?”
  “我想还可以吧。捕鱼全凭技巧。”
  “咱们把东西拿回家去吧。”男孩说,“把东西送回去,我就可以拿上渔网,去撒网捕沙丁鱼了。”
  他们从船上拿起捕鱼的家当。老人把桅杆扛上肩头,男孩拿的是渔线木箱(箱子里的渔线是棕色的,编织得很结实,盘绕在一起)、渔钩和带木柄的渔叉。盛鱼饵的箱子被藏在小船的船艄下面。船艄下还藏着一根棍子——捕到大鱼,将其拖到船跟前,就用这根棍子降服它们。谁也不会来偷老人的东西,不过他觉得还是把桅杆和那些沉甸甸的渔线带回家去的好,因为露水会蚀坏这些东西。再说,尽管老人深信当地不会有人来偷他的东西,但他认为,把一只渔钩和一柄渔叉留在船上实在是不必要的诱惑。
  他们顺着大路一起走到老人的小窝棚,从敞开的门走进去。老人把缠绕着船帆的桅杆靠在墙上,男孩将木箱和其他物件搁在桅杆的旁边。桅杆之长差不多相当于只有一个单间的整个窝棚的长度。窝棚用大棕榈树上的那种被人戏称为“海鸟粪”的坚韧苞壳筑成,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泥地面上有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纤维质地的“海鸟粪”特别结实,把它们一层一层展平再叠盖在一起,筑成的墙壁呈棕褐色,墙上挂着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一幅科布莱圣母图。这些都是他妻子的遗物。墙上一度挂着一幅他妻子的着色照片,但他把它取下来了,因为他看见照片觉得自己太孤单。如今,那幅照片放在屋角处的搁板上,掖在他的一件干净衬衫下面。
  “你吃什么饭呀?”男孩问。
  “有锅黄米饭蒸鱼。要吃点吗?”
  “不了。我回家去吃。要我给你生火吗?”
  “不用了。过一会儿我自己生吧。或者干脆就吃冷饭算了。”
  “我把渔网拿走好吗?”
  “当然可以。”
  其实窝棚里并没有什么渔网,男孩还记得他们是什么时候把渔网卖掉的。然而他们每天都要扯一通这种臆想出来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黄米饭蒸鱼,这一点男孩心里很清楚。
  “八十五是个吉利的数字。”老人说,“你想不想看到我捕一条去除了内脏后,净重一千多磅的鱼?”
  “我拿渔网捞沙丁鱼去。你坐在门口晒太阳好吗?”
  “好吧。我有张昨天的报纸,我来看看棒球赛的消息。”
  男孩不知道“昨天的报纸”是否也是谎话,但是老人果真把报纸从床下取出来了。
  “这是佩里科在杂货铺里给我的。”他解释说。
  “我捕到沙丁鱼就回来。我要把你的鱼跟我的一起用冰镇着,明早可以分着用。等我回来后,你可以给我讲讲棒球比赛。”
  “扬基队不会输。”
  “恐怕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会赢。”
  “相信扬基队吧,男孩。别忘了那位神通广大的迪马
  吉奥。”
  “我担心底特律老虎队会赢,也担心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
  会赢。”
  “你可小心点,要不然连辛辛那提红队和芝加哥白短袜队,你都要担心啦。”
  “你仔细看报,等我回来了给我讲。”
  “你看去买张尾数为八十五的彩票怎么样?明天就是第八十五天了。”
  “可以的。”男孩说, “不过,你上次的纪录是八十七天吧?”
  “这种事情不会再有第二次了。你看能弄到一张尾数为八十五的彩票吗?”
  “我可以去订一张。”
  “订一张吧。得两块五。向谁去借这笔钱呢?”
  “这个容易。我总能借到两块五的。”
  “我想我大概也借得到。不过我不想借钱。步是借钱,下一步可就要行乞要饭喽。”
  “身上穿得暖和点,老爷子。”男孩说,“别忘了,这可是九月天。”
  “正是捕捞大鱼的月份。”老人说,“在五月里,人人都能当个好渔夫,而九月则不然。”
  “我要去捞沙丁鱼了。”男孩说。
  男孩返回时,老人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太阳已落山。男孩从床上拿来一条旧军毯,铺在椅背上,盖住了老人的双肩。老人的肩膀挺怪,他虽然年纪大了,肩膀却依然非常强健,脖子也依然结实壮硕。而且当老人睡着,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脖子上的皱纹也不大明显了。他的衬衫上不知打了多少块补丁,看上去像他的船帆一样——这些补丁被阳光晒得褪成了许多深浅不同的颜色。老人的头部就显得非常苍老了,眼睛闭上,脸上便一点生气也没有了。报纸摊在他的膝盖上,在晚风中,靠他一条胳膊压着才没被吹走。他脚上没穿鞋,打着赤脚。
  男孩没惊动他,悄悄走了。等他回来时,老人仍酣睡未醒。
  “醒一醒,老爷子。”男孩边说边把一只手搭在老人的膝盖上。老人睁开眼睛,他的神志一时间仿佛正从遥远的地方回来一般。随后他莞尔一笑。
  “搞到点什么?”他问。
  “晚饭。”男孩说,“咱俩共进晚餐。”
  “我不太饿。”
  “听我的,吃吧。你可不能只打鱼,不吃饭呀。”
  “我就是这么做的。”老人说着,站起身来,拿起报纸,把它折好,然后便动手叠毯子。
  “还是把毯子披在身上吧。”男孩说,“只要我活着,就绝不让你饿着肚子去打鱼了。”
  “这么说,祝你长寿,多保重自己哦。”老人说,“晚饭吃什么东西呢?”
  “黑豆煮米饭,油炸香蕉,还有些炖菜。”
  这些饭菜是男孩用双层金属饭盒从露台饭馆拿来的。他口袋里有两副刀叉和汤匙,每一副都用餐巾纸包着。
  “这是谁给你的?”
  “是马丁。那个老板。”
  “我得去谢谢他。”
  “我已经谢过啦。”男孩说,“你用不着去谢他了。”
  “捕到大鱼,我得把鱼肚子上的肉送给他。”老人说,“他这样看顾咱们,可不止一次了吧?”
  “我想是这样吧。”
  “除过鱼肚子上的肉以外,还得送一些别的给他。他对咱们太关心了。”
  “他还送了两瓶啤酒。”
  “我喜欢罐装的啤酒。”
  “我知道。不过这是瓶装的,哈图埃牌啤酒。喝完我还得把空瓶子送回去。”
  “太让你费心了。”老人说,“可以吃饭了吗?”
  “我一直在等着你呢。”男孩轻声说。“不等你准备好,我是不愿打开饭盒的。”
  “我准备好啦。”老人说,“我只需稍微洗一把就可以了。”
  “你上哪儿去洗呢?” 男孩心想,“村里的水管在大路边,与这儿隔着两条街。真该带些水过来……还有肥皂和干净的毛巾。我为什么这样粗心大意呢?我该再弄一件衬衫和一件夹克衫来让他过冬……还要有一双什么鞋子,并且再给他弄条毯子来。”
  “这炖菜棒极了。”老人说。
  “给我讲讲棒球赛吧。”男孩恳求道。
  “正如我所言,在美国联赛中,扬基队出尽了风头。”老人喜形于色地说。
  “他们今天可是输了的。”男孩告诉他。
  “那算不上什么,关键是伟大的迪马吉奥又重展风采了。”
  “球队里其他人也很棒。”
  “自然喽。不过他的确不同凡响。在另一场联赛中,就是布鲁克林队和费城队的那场比赛,我力挺布鲁克林队。但我可没有忘记迪克·西斯勒和他在那老公园里打出的漂亮球。”
  “那可是顶顶漂亮的球。他是我见过的击球击得远的球员。”
  “你还记得他过去常来露台饭馆吗?我想带他一起出海捕鱼,但是却不敢开口。我让你去说,而你也不敢。”
  “我记得。那可是大大的失策呀。他当时跟咱们一起出海就好啦。有那样的经历,一辈子都回味无穷啊。”
  “我希望能和伟大的迪马吉奥一起去打鱼。”老人说,“大家都说他父亲就是个渔夫。也许他当初也像咱们这样穷,能够理解咱们。”
  “伟大的西斯勒的爸爸可没过过穷日子,他爸爸像我这么大时就在联赛里打球了。”
  “我像你这么大时,曾在一条船上当水手,扯满帆到了非洲,傍晚时分曾见狮子在海滩上游荡。”
  “我知道。你跟我说起过。”
  “现在聊非洲还是聊棒球赛?”
  “我看还是聊棒球赛吧。”男孩说,“给我讲讲那个伟大的约翰·杰·麦格劳的情况吧。”说话时,他把“杰”念成了“杰塔”。
  “过去的那些日子,他有时候也到露台饭馆来。可是他只要酒一沾唇,就撒野,满口爆粗话,难以相处。他的心思全放在了棒球赛上,对赛马也格外关心。至少,他衣袋里老揣着参赛马匹的名单,常听他在电话里提到一些马的名字。”
  “他是个了不起的经理。”男孩说,“我爸爸认为他是了不起的。”
  “那是因为他来这儿的次数多。”老人说,“如果杜罗彻还是每年来这儿,你爸爸就会认为他是了不起的经理。”
  “说真的,谁是了不起的经理,卢克还是迈克·冈萨雷斯?”
  “我觉得他们不相上下。”
  “要说了不起的捕鱼人,那就是你了。”
  “不。我知道有不少人比我强。”
  “哪里的话!”男孩说,“好渔夫倒是很多,有些确实很了不起,但的只有你一个。”
  “谢谢你。你的夸奖叫我高兴。但愿不要碰上一条大得叫我对付不了的鱼,免得证明你夸错了人。”
  “如果你仍像你说的那么强壮,就不会有你对付不了的鱼。”
  “我也许不像我自以为的那样强壮了,”老人说,“但是捕鱼的诀窍我知道得不少,而且我有决心。”
  “你该上床睡觉了,明天早晨要精神饱满。我把这些东西送回露台饭馆。”
  “那么祝你晚安。明天早晨我去叫醒你。”
  “你是我的闹钟哟。”男孩说。
  “而我的闹钟是我的岁数。”老人说,“为什么老人醒得特别早?难道是要让白天长些吗?”
  “这我不清楚。”男孩说,“我只知道年轻人睡觉迟,而且睡得死。”
  “叫人起床这一点我可以记得住,”老人说,“到时候一定会去叫醒你的。”
  “我不愿让船主去叫我,显得好像我低他一等似的。”
  “我懂。”
  “祝你睡个好觉,老爷子。”
  男孩走了。他们刚才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没点灯,此时老人就脱了长裤,摸黑上了床。他把那张报纸塞在长裤里,将裤子卷起来当枕头。还有几张旧报纸放在弹簧床垫上,他把毛毯往身上一裹,躺在报纸上就睡了。
  他不多久就睡熟了,梦见小时候见到过的非洲,梦见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那海滩白得刺人眼睛,还梦见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他如今每天夜里都梦见自己回到那道海岸边,听见海浪拍岸的隆隆吼声,看见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人驾着船在海浪中穿行。睡梦里,他闻到甲板上柏油和油麻丝的气味,还闻到陆地上的晨风夹裹着的非洲气息。
  通常一闻到陆地上的风,他就醒来,穿上衣裳去叫醒那男孩。然而今夜陆地风的气味来得太早,他在梦中知道时间尚早,就继续做他的梦,梦见群岛的白色山峰高耸于海面上,随后梦见了加那利群岛那形形色色的港湾和锚地。
  在他的梦乡里,不再有风暴、女人、大事件、大鱼、打架斗殴的场景和角力的场面,也不再有他妻子的影像。如今他只梦见一些他去过的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那些狮子在暮色中像小猫一般嬉戏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男孩一样。这男孩从没在他的梦境里出现过。此时一觉醒来,老人从敞开的门看了看外边的月亮,摊开长裤穿上。他在窝棚外撒了泡尿,然后顺着大路走去叫醒男孩。清晨的寒气使他瑟瑟发抖,但他知道身子抖一抖就暖和了,马上也就该划船了。
  男孩住所的房门虚掩着。他推开门,赤着脚板悄悄走了进去。男孩正在外间的一张帆布床上熟睡,老人借着外面射进来的残月的光线,把他看得很清楚。他轻轻握住男孩的一只脚,直到把男孩弄醒了,转过脸来瞧了瞧他。老人点点头,男孩从床边椅子上拿起他的长裤,坐在床沿上把裤子穿上。老人走出门去,男孩跟在他身后,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老人伸出胳膊搂住他的肩膀说:“对不起。”
  “哪里的话!”男孩说,“男子汉就应该如此。”
  他们顺着大路朝老人的窝棚走去,一路上见黑暗中有些打着赤脚的汉子在走动,扛着各自船上的桅杆。
  到了老人的窝棚,男孩拿起盛放在篮子里的渔线卷儿,还有渔叉和渔钩,老人把缠着船帆的桅杆扛在肩上。
  “想喝咖啡吗?”男孩问。
  “咱们把东西放在船上,然后去喝一杯吧。”
  他们的咖啡是在一个专为渔夫服务的早摊上喝的,用的杯子是由炼乳罐充当的。
  “你睡得怎么样,老爷子?”男孩问。虽然要彻底摆脱睡意仍然很难,但他的意识已经清楚了。
  “睡得很好,马诺林。”老人说,“我今天信心十足。”
  “我也一样。”男孩说,“现在我该去拿你和我用的沙丁鱼,还有给你的新鲜鱼饵了。我的那个船主,东西都是他自己拿的。他从来不要别人帮他拿。”
  “咱俩之间就不一样了。”老人说,“你五岁时我就让你帮忙拿东西了。”
  “我记得哩。”男孩说,“我马上就回来。你再喝杯咖啡吧。在这儿是可以赊账的。”
  他说完就走了,光着脚吧唧吧唧沿着珊瑚石铺就的路向贮存鱼饵的冷库走去。
  老人慢慢地喝着咖啡。这是他一整天的饮食,他知道应该把它喝了。长久以来,吃饭使他感到厌烦,因此他从来不带饭食上船。他在小船的船头放着一瓶水,一整天只需要喝这个就够了。
  男孩拿着沙丁鱼和两份包在报纸里的鱼饵回来了。随后,二人顺着小径走向小船,脚下踩着满是鹅卵石的沙地。他们抬起小船,让它滑入水中。
  “祝你好运,老爷子。”
  “也祝你好运。”老人说。他把船桨的绳圈套在桨架上,身子朝前冲,抵消桨片在水中所遇到的阻力,在黑暗中徐徐划出港去。海滩上也有其他船只在出海,老人只听见一片哗啦哗啦的船桨浸水和划水的声音,却看不见人影,因为此刻月亮已掉到了山背后。
  某条船上偶尔传来说话声,但大多数船都寂静无声,只有哗啦哗啦的划桨声。众渔船一出港口就分散开来,每一条都驶向有希望找到鱼的那片海域。老人心里有数,认为这次一定要驶向远方,于是把陆地的气息抛在身后,向散发着清晨纯净气味的海洋深处划去。划过一处洋面,他看见有马尾藻在水中闪出磷光——渔夫们管这片水域叫“大井”,因为这儿的水深突然达到七百英寻。此处,海流冲击在海底深处的峭壁上,激起了漩涡,于是形形色色的鱼儿都蜂拥而来。此处有大量的海虾和作鱼饵用的小鱼。在水底深处的岩洞里,有时会出现一群一群的鱿鱼,它们在夜间浮到靠近海面的地方,所有在附近游弋的鱼类都拿它们当美餐。
  在黑暗中,老人可以感觉到黎明正姗姗而至。他划着划着,听见飞鱼出水时噌噌的震颤声,还有它们在黑暗中凌空飞翔时挺直的翅膀所发出的咝咝声。他非常喜爱飞鱼,把它们当作他在海洋上的重要朋友。他替鸟儿感到难过,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它们始终在飞翔,在觅食,但几乎从没觅到过食物。他心想:“除过那些掠食鸟和强大的猛禽,其他鸟类的生活要比人类艰难。既然海洋环境这样残酷,为什么像海燕那样的鸟儿生来却如此纤弱和瘦小?海洋的本性是仁慈、美丽的,然而她也会一下子变得残酷无情,说变脸就变脸。这些在空中飞翔的鸟儿,冲入水里捉鱼,鸣叫声细小而悲哀——它们太柔弱,不适合这样的海洋环境。”
  每每想到海洋,他老是称她为la mar——这是渔夫们对海洋抱有好感时对她的昵称。有时候,那些喜欢海洋的人也会说她的坏话,不过话语中总是把海洋当女性看待。有些较年轻的渔夫,捕鱼时用浮标当渔线的浮子,在把鲨鱼肝卖了大价钱置买了汽艇后,他们管海洋叫el mar,将海洋视为男性。他们谈论起她时,把她当作一个竞争者或是一个去处,甚至当作一个敌人。可老人总是把海洋当作女性,不管她是个愿意施恩于人还是不愿奉献的女性;如果她做出离谱的事情或者邪恶的事情,他会觉得那是她身不由己。他心想,月亮能对海洋产生影响,就像月光能影响一个女人一样。
  他缓缓划着桨,这对他来说并不吃力,因为他把划船的速度掌握得很好。除过水流偶尔搅起几个漩涡,海面平平展展的。他把三分之一的活儿都让海流替他干了。此时天开始放亮,他发现自己已把船划得很远,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我在‘大井’这儿曾经捕过一个星期的鱼,却一无所获。”他心想,“今天我要换个地方,到有鲣鱼群和长鳍金枪鱼群的水域去,指不定那儿有大鱼呢。”
  天色大亮之前,他放出了一个个鱼饵,让船随着海流浮动。个鱼饵下沉到四十英寻的深处;第二个去了七十五英寻的深处;第三个和第四个在蓝色海水中分别去了一百英寻和一百二十五英寻的深处。每个鱼饵都是用小鱼制成的——鱼头朝下,渔钩的钩尖藏在鱼腹里,扎好,用线缝结实;渔钩凡是露出的部分(弯曲处以及带尖之处),外边都有新鲜的沙丁鱼作伪装。每条沙丁鱼都被钓钩穿过双眼,许多鱼串在突出的钢钩上形成了半个圆圈。不管大鱼接触到钓钩的哪一部分,都有喷香而美味的沙丁鱼可吃。
  男孩给了他两条新鲜的小金枪鱼,或者叫作长鳍金枪鱼。这两条鱼像铅垂般挂在那两根入水深的渔线上;在另外两根渔线上,他分别挂上了一条大大的青鲹和一条黄色金银鱼——这两条鱼已被当作鱼饵使用过,但依然完好如初,再加上一些鲜美的沙丁鱼,更增加了它们的香味和吸引力。每根渔线都如一支大铅笔般粗,一端缠在一根青皮钓竿上,只要有鱼一拉或一碰鱼饵,钓竿就会下垂。每根渔线有两个四十英寻长的线卷,它们可以牢牢系在其他备用的线卷上,这样一来,如果用得着的话,一条鱼可以拉出长达三百多英寻的渔线。
  此时,老人紧盯着那三根在小船一侧挑出的钓竿,一边观察着动静,一边轻轻荡桨,让渔线上下垂直,停在水下适当的深度。天空亮亮堂堂,太阳随时会喷薄而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