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民国著名记者王缁尘从总论、经学、子学、文学、史学五个方面带领普通读者入门国学,语言通俗易懂,脉络层次清晰,基本涵盖了国学知识的主要方面。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民国时期的一部国学知识普及读物,王淄尘编写,分国学总论、经学总论、子学总论、文学总论、史学总论五编,每编均有分类论述。20世纪30年代由世界书局印行,顺应了当时盛行的释读国学之风气。今天看来,仍是学习了解国学知识十分适用的读本,故重新编辑刊行。
|
關於作者: |
王缁尘(?—1941) 笔名煮尘,浙江绍兴人。近现代史上活跃的记者、编辑和学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曾参加江亢虎领导的中国社会党,主编该党刊物《新世界》半月刊,还在开明书店担任过编辑。1934 年在上海专事著述。代表作有《国学讲话》《广解四书读本》《资治通鉴读法》等。
|
目錄:
|
王缁尘序
编辑大意
编
章 国学总论
节国学的名称
第二节研究国学的意义
第三节国学书籍的门类
第四节思想学术与时代的关系
第五节研究国学的方法
第六节研究国学须分普通与专门二项
第二编
章 经学总论
节经的名称
第二节经的种类
第三节经的源流上
第四节经的源流下
第五节汉代经师今古文之争
第六节今日治经应抱的态度
第二章 《周易》
节八卦六十四卦
第二节易经
第三节易传
第四节历代易学
第三章 《尚书》
节《尚书》中的伪篇章
第二节《尚书》的意义与作用
第四章 《诗经》
节《诗经》的名称与经过
第二节诗的本来面目
第三节今日研究《诗经》应抱的态度与方法
第五章 《春秋》
节孔子作《春秋》说
第二节《春秋》笔削的意义
第三节历代《春秋》学
第六章 礼
节礼的来源
第二节儒学与礼教的关系
第三节礼的意义与作用上
第四节礼的意义与作用下
第五节历代礼学
第三编
章 子学总论
节子学源流
第二节诸子道术之批评
第二章 儒家
节孔子与儒家
第二节仁为孔子学说教旨的中心理论
第三节儒学与礼教
第四节孝弟忠信为行仁的初步
第五节修养身心与对待社会
第六节孔子讲学的影响与效果
第七节孟子
第八节荀子
第三章 阴阳家
节阴阳家用世的历史
第二节阴阳家学说
第四章 墨家
节儒墨之争
第二节兼爱
第三节救宋
第四节墨学之影响
第五章 道家
节道家的所谓道
第二节道家的政治观
第三节道家的处世术
第四节道家的著述
第六章 名家
第七章 法家
第八章 农家
第九章 纵横家
第十章 杂家
第十一章 道家别派
节杨朱与道家的关系
第二节为我
第三节拔一毛
第十二章 理学
第四编
章 文学总论
节文学的名称
第二节文学的意义
第三节治文学须知时代性
第四节治文学须知个性
第五节治文学应知应遵的方法
第二章 诗
节诗的源流
第二节诗与韵的关系
第三节白话诗
第四节学诗的程序
第三章 词
第四章 文
节文的选本
第二节历代文家的优劣异同
第五章 小说
节小说的来源
第二节说话人——话本
第三节神怪小说——《西游记》
第四节武勇小说——《水浒传》
第五节先知小说——《三国志》
第六节效颦的小说作品
第七节三大杰作
第八节清人的神怪小说
第九节清人的武勇小说
第十节清人的伶伎小说
第十一节清人的社会小说
第十二节寓才思学术的清人小说
第十三节清人的例外小说
第十四节短篇小说
第十五节小说结论
第五编
章 史学总论
节论史学的著作
第二节历史的种类
第三节正史的弊病
第四节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
第二章 纵的史学
节各种专史
第二节文哲史
第三节政治史
第四节经济史
第五节迷信史
第六节天文史
第七节地理史
第八节礼乐史
第九节律历史
第十节官制史
第十一节选举史
第十二节军事史
第十三节刑法史
第十四节帝系史
第十五节外族史
第十六节土司史
第十七节方伎史
第十八节吏治史
第十九节高隐史
第二十节忠孝史
第二十一节妇女史
第二十二节阉宦史
第二十三节外戚史
第二十四节佞幸史
第二十五节枭獍史
第二十六节纵的史目
第三章 横的史学
节分划时代
第二节上古史
第三节中古史
第四节近世史
第五节现代史
第四章 史学杂论
节史学与表的关系
第二节读史传须有识别力
第三节读史传的效用
|
內容試閱:
|
序
自来对于士人就学之事,每通称为“读书”。按“读书”二字意义,本已含混不清。至于读书方法,在初只责以熟诵,稍进则勉以博览,要亦读死书之方法,不适合于教育原理也。盖读书贵有心得,须对于所读之书,定一条理,然后入手研究。夫食物者食而不化,于身体营养,不但无益而或反受其害——读书求学,又何莫不如此?前之塾师,当教读时,罔识教育原理,故恒以“熟诵”二字为南针秘诀。余在幼年,亦尝饱受此种机械的教育。盖当时所读《周易》《尚书》等书,其中意义,能熟知者不足百分之一二,而塾师只令朝夕熟诵,因之兴趣绝无,伏几开卷,即心神沮丧,头脑欲裂,几视读书为苦工!余有一族兄,亦秉塾师之教,只求熟诵,经书注疏,悉能背诵不遗,人苟问书中意义,则茫然不知所答。试问如此读书,虽熟何益?
余又有一亲戚,在读书时期,以能熟读、强记著名。于史书所载历代帝王年号,悉能首尾背诵,略无脱误,人咸以史学家目之。试问如此史学有何用处?
后又遇一老者,自称博极群书,著述满架,睥睨一世,以宿儒自命。论其平日用力之勤,固无可比拟。当彼就餐时,亦尝旁置笔砚,不废著作。故年未五十,稿已积至六七尺之厚,可谓勤学之至矣!余曾见其毕生之宏著,系将世界各国地名之字,依照《诗韵》排列。时华文所译各国地志,只有《瀛寰志略》等书,每一国名,译音各有不同——如英吉利或作“咭唎”,或作“乙几里”,或作“伊吉黎”,彼即以不同之各字,分隶《诗韵》下,自谓贯通中西地理。试问此种地理学,复有何用?
或曰:现今学校已遍于全国,由小学而中学、大学,有一定教课,循序而进,自能成就其学术,当不至如上所述之劳而无获,贻笑通人。则答之曰:若以各级学校各种教课之循序渐进而言,诚可免除前此之各项弊病;顾于国学方面,今世之欲研治者,尚在茫无头绪之中。试举一事以为证:前有友人之子某君,曾在北京大学毕业,就外商某西人之聘,教其幼子华文。某君因某西人以愿习中国著之文字为请,遽以《昭明文选》授读,历时一载,教者唇舌俱疲,而读者至不能辨之无。某西人以不善教责之,而某君犹龂龂争辩,略不自承。此非至可发噱之事乎?
盖他种学科,可依循序渐进之方法。至于国学,非斟酌学者才能,别启门径,决不能冀其有若何成效也。
近来一般青年学子,类皆知研究国学之重要。如清华大学学生,有请求胡适之、梁任公指示国学用书之举。胡梁二人,亦各本其所知,以告学生,此实振兴国学之绝好动机。唯余对于胡梁二君所指告,犹以为略而不详,未臻尽善,故不揣浅陋,草此一编,俾与当世学者共相讨论。余虽学识荒落,未敢以精研国学自诩,然愚者千虑,宁无一得,用是付诸剞劂,借求同志之指示。使青年学子,得一研究国学之门径,固余所切望而馨香祷祝者也。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
王缁尘识于上海同孚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