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知名作家,学者章衣萍用多年创作经验铸就的作文指导书。
本书是专门指导中小学生写作的科学而系统的书籍,以学生的写作通病为对象,以学生能接受、能实践的写作方法为材料,用遵循思维发展的方式排列行文——从词发展到句,从句发展到段,从段发展到篇,作者都从崭新的视角做了别具一格的解释,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夯实文字基础,开拓写作思路。
|
內容簡介: |
《怎样写作?精要作文法十讲》是作家章衣萍为中小学生撰写的科学而系统的写作指导书。
作者对作文的意义与功能、作文与读书的关系、观察与想象、用字、造句、结构等等做了全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见解,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关于作文的一系列独特的思想和理念,帮助中小学生夯实文字基础,拓宽写作思路。
本书理念先进,举例恰当、文字畅达、方法切实,饱含作者创作体会和写作理念,能让中小学生感觉到写作的新意,以期帮助中小学生获得关于写作的启迪、借鉴和思考。
|
關於作者: |
章衣萍
知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也是重要撰稿人。曾先后任教育改进社教育杂志主编、上海大东书局总编辑。
|
目錄:
|
讲?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 / 001
第二讲? 作文与读书 / 011
第三讲? 观察与想象 / 021
第四讲? 论用字 / 033
第五讲? 论造句 / 055
第六讲? 论结构 / 071
第七讲? 记事文 / 081
第八讲? 叙事文 / 099
第九讲? 解说文 / 145
第十讲? 议论文 / 173
|
內容試閱:
|
我自己虽然会胡乱涂几篇文章,但我实在还不
知道文章究竟要如何做。当我初做的文章,在《语丝》上发表的时候,我的一个先生便怕我的文章做得不好。但文章究竟怎样做才好呢?我的先生没有说,我也不知道。
有一位作家先生曾告诉我,文章做得不好也要
做,随时做得不好,随时丢去,老做下去,慢慢总会好的。我得了这位先生的鼓励,时常把我的不好的文章发表,已经五六年了。究竟我的文章做得好与否,我也不知道。
去年夏天,我在吴淞海边养病,长日多暇,想
做一部书,叫作《怎样作文》,是为了我的三弟观彪做的。我十年不曾见到我的三弟,他居然已进中学了。他写信来问我文章究竟怎样做才好,他大概以为他的老哥已经成了文豪。但文章怎样做才好,我实在不知道。
《怎样作文》究竟要怎样做,我也不知道。
但总而言之,我已经起了一颗著书的心。我想用小说的体裁,把个人从幼到壮的学文历史写出来。《怎样作文》又名《作文的故事》。可惜我的病总是缠绵着,《怎样作文》的广告登出去,一年过去了,而《怎样作文》我还是没有写成。为什么还是写不成呢?我也不知道。
但因此我得读尽中国关于作文的书。我觉得那些书,当然也有好的,但大都板起脸孔,装出老师架子,有趣味的绝少。我因此觉得我的书也还有做的必要。《怎样作文》是一部大著,我想搁下了,先做一部简单的书,叫作《作文讲话》。为什么不做“大著”,要先做“简单的书”,这个理由,我也不知道。
今年夏天,我在莫干山养病。同住的顾寿白先生,是个有名的医生,而且是著作家。山高人少,竹翠风凉。我因此起了一个决心,在四十五天之内,居然把《作文讲话》写成十讲。十讲写完,顾先生早已下山,而山中的气候也渐冷起来,于是我也下山,带了稿子回到上海。
这部稿子的简陋是可想而知的,山中参考书绝少,我带去的几本旧书,在路上又被好学者悄悄地偷去了一半。一天,我想起《水浒传》中段描写黑旋风爷爷的文章,想把《水浒传》拿来一查,但一部四册的《水浒传》,只剩一册了。我找遍了莫干山,也找不着黑旋风爷爷李逵的影子。但李爷爷出口伤人的神气,我仿佛是记得的,于是只得含糊写了下来。
参考书很少,引证举例当然难极了。后来向房东黄光普先生的夫人郭慧英女士借了几部黄先生的藏书。因此,我浅陋的著作,得以增加了一些资料,对于郭女士,我应该表示谢意。
我的著作虽然浅陋,但我的主张,也有值得国内学文及教授国文的各位思考的地方。如我主张作文应该多观察自然,观察人生,不该读死书 ( 第二讲 ),以及观察与想象为作文的基础方法 ( 第三讲 ),都是值得思考的。又如我不赞成出题目作文 ( 第二讲及第十讲 ),以及要学生思想正确应多读科学常识书(讲及十讲 ),也希望国内学文教文之好学深思诸君,加以研究和讨论。
我的著作虽然浅陋,但我著书时没有板起脸子,看我的书的人当不致昏昏欲睡的吧。这是初级高级中学生们作文的有趣味的参考书,如果教师们拿在讲堂内教授,我相信也是可以的。
衣萍
十二,二,一九三〇,上海
讲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呢?作文有什么意义和功用呢?
人类有思想和情感,要表示出来,用嘴说的叫作语言,用笔写的叫作文字。把许多文字组织成一篇文章,叫作作文。木匠用一块块的木头造成一只木箱,砖匠用一块块的砖头造成一堵墙壁。木匠的工具是木头,砖匠的工具是砖头。我们作文的工具是文字。文字同语言一样,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符号。
人类同动物不同的地方,是人类有文字而动物没有。人类有思想,思想是由“概念”构成的。动物只有“表象”,没有“概念”。
动物看见一棵树、一朵花,至多只有树和花在其眼中与脑中的明了的印象而已,而人类却能用一种记号,作为树和花的象征。这象征的概念的联合,在心里是思想,说出口来是语言,写在纸上是文字。思想是心里的语言,文字是纸上的语言。
但文字和语言不同的地方,在于表示的方法不同。语言是“有时间性的声”,文字是“有空间性的形”。因为语言不能传远,不能永久,所以人类才发明了文字。
人类是先有语言,然后有文字的。人类的语言是从何产生的呢?据近代科学家说,人类的语言,是从人类劳动的呼声中产生的。人类工作紧张的时候,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会不知不觉发出一种呼声,例如街上挑担子的人,口里常哼着“杭育”“杭育”,这种“杭育”的呼声,我们听见,即可知道有人在吃力地挑担子,即使我们没有看见挑担子的人。这种劳动呼声是一种无意识的语言,是一种原始的语根。樵夫砍柴时口里哼着“哈——哈”的呼声,船夫背纤时口里哼着“呵——呵”的呼声,肩夫背着东西时口里哼着“哦嗬——哦
嗬”的呼声,这种同一劳动中发出的同一呼声、同一符号,是有社会性的,都是无意识的语根。
无意识的语根不能算作语言,却算是原始的语言。人类的原始语根不过二三十个,后来人类劳动方面逐渐复杂,社会的组织日益确立,经济日益发展,语言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日益增加、变化,才有今日千变万化的语言(参看波格达诺夫《社会意识学大纲》第二篇)。
中国的语言是不统一的,一省有一省的语言,甚至于一省内各县的语言也不同。这是领土太大和交通不便的缘故。近数十年,铁路和公路逐渐建立,交通发达,国语流行,中国语言统一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中国学生感到麻烦的,是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分歧。原始的文字起源于绘画,中国所谓“依类象形”即绘画的变形。其后“形声相益”,变化益多,乃成中国今日之文字。但中国的文字同欧洲的文字不同。“中国的文字是非拼音制,欧洲的文字是拼音制;中国文字是单音制,欧洲文字是多音制。”中国的文字因为这两种情况,所以不能同欧洲文字一样随着语言变化。“数千年来语言自语言,文字自文字。(参看刘半农 《中国文法通论》讲、第二节)学者尽毕生之力尚不能把文字弄通。有人认为中国科学的不发达,缘于文字的困难,其言实有至理。近十年来才有胡适之 、陈独秀一班人出来提倡白话文,才有疑古玄同 、黎锦熙 一班人出来制定注音字母及罗马字母拼音,白话的势力渐要统一中国文坛了,罗马字母拼音的计划也快要实现了,中国文字的困难也不久可以免除了。
但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中,教授语文还是现在中学教育中的难题。从前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曾“慨乎言之”地说:
,现在学校中的学生,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这是谁害的他?是谁造的孽?
第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学校毕业生: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批案件;学商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能做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杂志上出丑。此等“谬种而非桐城,妖孽而非选学”的怪物,是谁造就出来的?是谁该入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