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他者之镜:日本人笔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汉

書城自編碼: 374464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杨洪俊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68839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投诉是礼物:从投诉中学习经验并恢复客户忠诚度的101个活动、练习及工具(实践版)
《 投诉是礼物:从投诉中学习经验并恢复客户忠诚度的101个活动、练习及工具(实践版) 》

售價:HK$ 67.9
白酒风云录 中国白酒企业史(1949-2024):清香风起
《 白酒风云录 中国白酒企业史(1949-2024):清香风起 》

售價:HK$ 101.2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售價:HK$ 331.2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
《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 》

售價:HK$ 124.2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海外中国研究·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 》

售價:HK$ 101.2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

售價:HK$ 90.9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士仕之间:汉代士人与政治 》

售價:HK$ 78.2
语义学(上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语义学(上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09.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8.0
《新潮·教育生涯——周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文献丛》
+

HK$ 131.8
《武则天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HK$ 112.2
《通鉴学》
+

HK$ 64.8
《朱维铮史学史论集》
+

HK$ 75.9
《年羹尧之死》
+

HK$ 84.2
《大学问·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
編輯推薦:
清末日本人游记中的中国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白描呈现日本中国观的逆向转变
內容簡介:
中国文化自觉的当下,在跨文化及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野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尤其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的中国形象研究也在逐步展开。在此基础上以较长时段的日本人游记为材料开展形象学研究成为可能。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间,进入清末的中国和进入幕末明治时代的日本关联日益密切。这种关联来自西力东渐近代潮流的强大推动,《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成为标志性事件,两国人员往来日渐频繁。来到清末中国的日本人出于不同目的,留下了大量游记。
本书所说“游记”不单指文学意义上的纪行散文,而是扩展到所有行走甚至居留清末中国,以实地考察所获亲身体验为基础撰写的作品。本书确定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空间上占据特殊位置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上海、南京、武汉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形象的三个构成成分,即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出发,以游记为基本史料,白描呈现幕末明治日本人眼中的清末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的城市形象,并分析在日本实用主义华夷观逐步确立的呼应下日本的清末中国形象的建构逻辑。
關於作者:
杨洪俊,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在《江苏社会科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语研究》《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CSSCI来源刊物、核心期刊及重要报纸发表论文20余篇。
目錄
绪论 1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1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4
三、研究方法 16
上篇 史料解题
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28
节 四次遣使之上海见闻录 28
一、高杉晋作和《游清五录》 28
二、中牟田仓之助和《上海行日记》 30
三、松田屋伴吉和《唐国渡海日记》 31
四、峰洁和《船中日录》《清国上海见闻录》 32
五、名仓松窗和《海外日录》《支那闻见录》 32
中篇 描述与认识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74
节 幕末遣使之地与明治日本人在关内聚集之地 75
一、幕末日本四次遣使上海 75
二、明治日本在清末上海的居留民状况 81
第二节 港口繁盛 海防凄凉 83
一、吴淞港及至黄浦港一路 83
二、吴淞炮台 88
三、黄浦港 89
四、黄浦港内的外国军舰 93
第三节 上海县城与上海租界的鲜明对照 95
一、上海县城 96
二、上海租界 104
第四节 生活在清末上海的人们 114
一、苦力、难民、乞讨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 114
二、清末在上海的书生、文人 118
三、惧怕洋人的中国人 121
四、喜好围观的中国人 122
第五节 清末上海的风俗 125
一、女人的裹脚及装束 125
二、语言及礼仪习俗 126
三、日常生活习俗 129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141
节 城市交通:驴马轿船车各司其职 马路铁道新筑 141
第二节 市井商情:大码头谈贸易物产关税 小店铺话买卖世态人情 154
第三节 人物形象:从高官到乞丐 个体刻画与群体描述 164
一、清末南京的高官———两江总督端方及其他 164
二、秦淮歌妓 169
三、乞丐、赶脚、仆人等社会底层者 171
第四节 城市风貌:形胜依旧 古韵犹存 萧瑟没落中艰难恢复 174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182
节 武汉概观:九省通衢之形胜与东洋之前景 183
一、武汉三镇成鼎足之势 183
二、汉口概述———交通枢纽与光明前景 185
三、汉阳概述———汉阳铁厂与名胜古迹 190
四、武昌概述———传统政治城与近代工业地 传统古迹地与近代教育城
191
五、清末武汉的交通状况 193
第二节 汉口港与汉口租界 197
一、汉口港 197
二、汉口租界 198
第三节 武汉之华界 209
一、武昌 209
二、汉阳、汉口 220
第四节 生活在清末武汉的人们 230
一、清朝官员———张之洞及其他 231
二、社会底层民众 232
下篇 观念与评价
第六章 “华夷观”的日本视角 240
节 “皇国”为“华”与东洋为“华”之间 241
第二节 “文明”为“华”与实用主义华夷观的确立 245
第七章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观 252
节 清末中国的“衰世” 252
第二节 “鄙夷”视角下的唐土宽厚与愚昧 257
第八章 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 263
节 甲午战争前的日本人的中国观 263
一、“中华到处病人多” 264
二、中国前途二说 272
第二节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日本人的中国观 276
一、“支那的根性”(一)———“支那无国”与“利己主义” 278
二、“支那之根性”(二)———虚言虚礼及其他 287
三、“欧化”的进步与“传统”的承继 295
结语 300
参考文献 305
內容試閱
日本文学中的上海形象研究在中日两国均已较早开展,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冯天瑜的《“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以分析幕末日本次遣使上海的来龙去脉及参与者游记中对上海的描述、政治考察、社会观察、贸易探查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千岁丸”上海行体现出的东亚文化圈的协奏与变奏,以及其历史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是,由于选择史料较为单一,未能全面呈现幕末日本人所见上海的城市形象,更没有涉及明治日本人所见上海的状况。故此,本书在分析过程中,为避免与冯著的重复论述,重点以幕末日本另三次遣使上海的游记、岸田吟香的上海居留日记及明治游记为史料。上海是清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缩影,无论在工商、金融、市政建设和城市近代化方面,还是在社会结构及东西人文碰撞方面,上海形象都具有典型意义。上海吴淞港、黄浦港等港口繁盛,而海防凄凉;上海县城的矮屋窄路、破旧肮脏与外国租界高楼阔道、干净卫生形成鲜明对照;生活在清末上海的人们,社会底层人群随处可见,洋人多嚣张跋扈,国人多惧怕洋人;洋人在租界掌握市政特权,在中国土地上的“华人不可入”的公园可谓“国之耻辱”。
幕末明治游记中的南京和武汉形象的研究,目前尚无标志性成果出现。南京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符号。南京的城市交通,既有出朝阳门至明孝陵的小路,也有行驶西洋马车的江宁马路,更有火车行驶的宁省铁路。贸易方面,由于南京夹于镇江、芜湖中间,作为港口不具备传统优势,加之政治重镇不适合经贸的传统认识,明治日本人游记多认为南京商贸不振。但金陵关开关及之后津浦铁路的开通,使得南京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希望之地。南京市内商业以三山街和水西门为繁盛。生活在清末南京的人们,包括“喜结外人”的两江总督端方,也包括乞丐、赶脚、仆人等社会底层者,还有陪酒的秦淮歌妓。南京作为清末中国在南方的政治要地,其近代化趋向具有象征意义。宁省铁路开通,中国条城市市内轨道交通诞生。南洋劝业会召开,中国首次官方国际博览会举办,明治日本人游记中视之为推动清末中国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
武汉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在幕末明治游记中对汉口的描述多。汉口是中国中部对外贸易转销的重要口岸,京汉铁路的开通使得汉口具备了水上东西、路上南北的现代贸易条件。汉口为贸易港口并设有租界,是有望成为“东洋”的大市场,被称为“东洋芝加哥”;汉阳铁厂“颇极殷赈”,代表清末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方向;武昌官办工厂和近代学堂多有设立,作为军事要地,武昌与汉口、汉阳呈三足鼎立之势。汉口设有日租界,游记对汉口租界及日本居留民之事着墨颇多。武汉成为明治日本人眼中朝向近代化的中国中部城市形象典型。
日本视角下“华夷观”的转变过程与日本的中国观密切关联。传统华夷观以中国为中心,以文化的向心力构筑与周边诸国的关系,是中华主义式的观念。在中国明清鼎革后,日本逐步尝试建立新的华夷观,加之日本皇国思想发展,“优越于中国的日本”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上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观。日本江户时代思想家佐藤信渊提出“满清为夷狄,英吉利亚亦为夷狄”,主张“挫英吉利亚而存满清”,希望中国打败英国而永远成为日本的西部屏障。日本实用主义华夷观成为指导近代日本处理与中国外交关系时的基本理念,也成为日本后来“同人种同盟”“一括亚洲对抗欧美”等观念的母体,也关联着幕末明治时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基本思想脉络。与这一思想脉络相呼应,日本的清末中国形象被逐步建构起来。幕末明治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在整体呈现“衰世”形象。幕末游记中,中国人被认为愚昧,但也有对西方“鄙夷”视角下“唐土宽厚”的记述。到了明治时期,中国人基本演变成沉溺鸦片且好夸张、多不义、顽然迂腐的形象,彼称之为“中华处处病人多”。然而,对于清末中国的认识,日本人也有自相矛盾的观点,高桥谦所说的“中国前途二说”就极具有代表性。一说,中国乃大国,只要锐意进取,必定成为东洋之霸主,故不可辱;一说,中国“人民未解文明为何物,顽陋自大”“尾大难掉”,故不足惧。甲午中日战争后,主张中国有笃学之人、中华文明深厚且可以“复燃”的只剩下内藤湖南等少数学者了;也有少数游记作者从租界发展带来的欧化倾向出发,认为清末中国在趋向“文明”而做出并非完全负面的评价。多数明治游记作者开始概括中国国民性,其中虽有客观事实的一面,但视角多是负面的。
在本书中,笔者力图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幕末明治中国游记中上海、南京和武汉的城市形象,用于描述的“词汇”的选择与特点及形象怎样被建构的问题;第二,游记对于清末中国各类人群的描述体现出的描述者与被描述者自我与他人视角的问题;第三,游记中对于中国国民性的阐述,中国被摆在一个什么样的舞台之上“形式化”的问题;第四,游记文本生产的文化原则及两种文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如何实现“对话”的问题。本书研究课题有以下两个难点:其一,如何通过分析此时段日本的中国观的建构逻辑来解构近代以前日本的中国观的问题;其二,游记所描述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形象及其所体现的中国观,在后来的日本对华关系处理上如何产生影响的问题。以上两点在本书中尚未完全解决,将作为本课题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中国的日本文学及历史研究在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所提供的空间叙事学、后殖民主义、现象学及旅游史学等研究视角,对本课题今后的研究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书仅是幕末明治日本人游记在限定空间范围内的一个初步研究,成果尚微不足道。幕末明治日本人游记是一个研究日本对清末中国认识的史料宝库,同时也是反观近代日本自我形象建构的一面镜子,值得更多学者关注并深入研究。在本书日文史料、论著的标题及直接引用中较多出现诸如“支那”“清国”之类用语,为准确传递史料承载信息及原论著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未作处理,特此说明。后,就本书的研究方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思想观点等各方面,期盼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