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标志创意与设计》注重创意思维的启发与培养,对教学及设计实践创作有很多的积累和思考。编写形式上注重基本理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同时分析了大量中外标志设计精品;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标志设计的特征、表现形式、设计程序、构思及创意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读者生动、具体、直观地掌握标志设计的准则、表现方法、设计程序及应用。
|
內容簡介: |
《标志创意与设计》一改传统教材编写的方法,侧重以具体案例为纲,强化创意思维培养,抓住当前学生的解读兴趣,设置了思考与练习栏目,满足学生的需要。 《标志创意与设计》分为 5 章内容:标志设计概述、标志的故事、标志创意、标志与 VI 设计、标志设计实训。第 1 章概述了标志的概念、功能价值、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构思;第 2 章重点列举了历届奥运会标志设计及一些著名企业标志的故事,并进行分析研究;第 3 章讲述了标志创意思维的方法,重点阐述了标志的创意与思维方式的关联性,包括图形、文字、形式、色彩;第 4 章重点阐述了标志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特性及标志在 VI 设计应用中的变体设计;第 5 章则通过大量实训作业展示及训练,使读者掌握设计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其设计水平。 《标志创意与设计》内容集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所得,并累积了大量的优秀实践案例。其内容深入浅出,逻辑性强,且紧跟时代要求,结构层次清晰,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有助于读者在短时期内提升标志创意与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标志创意与设计》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且适用于高校设计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广大设计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目錄:
|
第 1 章标志设计概述
1.1标志的概念 2
1.2标志的功能价值 5
1.3标志创意的原则 9
1.4标志设计的流程和构思 11
1.5正稿制作 17
1.6视觉精确微调的完善阶段 21
1.7标志的创意说明的写法 22
思考与练习 23
第 2 章标志的故事
2.1历届奥运会标志 27
2.2著名企业标志 35
思考与练习 51
第 3 章标志创意
3.1标志创意思维的方法 54
3.2创意的角度 60
思考与练习 79
第 4 章标志与 VI 设计
4.1标志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特性 82
4.2标志在 VI 设计应用中的变体设计 85
4.3标志与 VI 设计案例 94
思考与练习 103
第 5 章标志设计实训
5.1标志造型设计训练 106
5.2标志创意设计训练 113
5.3标志与 VI 设计训练 122
思考与练习 128
参考文献 129
|
內容試閱:
|
标志是通过二维图形符号向人们传递信息的,其独特之处在于方寸之地传达丰富的 信息,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由于标志功能与价值的不断攀升,标志设计作为 一种独立的设计艺术,其经济与文化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其自身的美学价值也逐 渐被人们所认知。
本书一改传统教材编写的方法,侧重以具体案例为纲,强化创意思维培养,抓住当前学生的解读兴趣,设置了思考与练习栏目,满足学生的需要。该教材的全新形式在于契合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所表现的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对直观形象敏感的特点,因此更多注重节奏紧凑与大信息量,又兼具可读性和观赏性。
该书分为 5 章内容:标志设计概述、标志的故事、标志创意、标志与 VI 设计、标志设计实训。开篇以简短的篇幅概述了标志的概念、功能价值、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构思,然后通过列举一些著名标志的故事,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阐述标志的创意与思维方式的关联性。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进而决定一件事情的终结果。常规的生活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必然使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稳定性很强的固化状态,终导致思维稳固和程式化,而如何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则是在酝酿编写该教材之初就十分注重解决的问题。
标志不仅已经全面地进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标志已经超越传统位置成为表达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载体,对企业营销战略的成败、企业形象的树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为标志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推动了标志设计艺术自身的发展与变革。
本书力求以新的观点、新的思考去追寻传统沿袭,呼喊创新立意。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举例、提示、引导,同时也注重深层次的探究,力求扩展形式的内涵,丰富手法的处理。
本书由青岛科技大学的周新、崔建成及黄海学院的杨丽、刘玥言担任主编。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读者指正。
特别声明:书中引用的有关作品和图片仅供教学分析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