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等奖项获奖作家梁鸿的力作。梁鸿的作品温润清澈,对生命的种种不堪充满包容与同情,小说通过单纯的人物遭遇反映人生百态,真实描摹了小人物郁郁不得志的心理状态。梁鸿的作品一直为全国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广大读者所关注。其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强,兼具阅读与鉴赏、研究与收藏价值。
小说卖点在于小开本,便于携带,有效填充大众读者的碎片化时间,机场候车、乘坐地铁等时间段,读者可以抛开手机进行深入阅读。当代作家的中篇不仅带有时代性、现实性,而且可以使读者站在小说阅读的前沿,了解小说这种文学发展的新契机,对阅读时间、场地的要求进一步减少,鼓励大家去阅读,也符合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
这本书是百花社倾心打造的一款可以成系列的既长销又畅销的中篇小说单行本。依托《小说月报》的号召力,以快的速度出版作者新近刊发的有寓意、有思想、有内涵的中篇小说单行本。
|
內容簡介: |
梁鸿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叙说了小人物的沧桑以及生活的琐碎。小说以杨有胜述职的前一天为叙述空间,讲述了他惨淡的人生遭逢。杨有胜总是在夜晚见到曾经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这些既真实又虚幻的人,堆砌起了他落魄又无意义的生活。《侵蚀》以小见大,深刻剖析了长期生活在安稳、舒适的环境下,面对挫折时胆怯、脆弱,沉迷于虚无与痛苦之中不可自拔的进入中年危机的男性的心理状态。
|
關於作者: |
梁鸿,作家、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四象》以及非虚构文学作品《梁庄十年》《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等。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凤凰网年度十大好书(2010、2017)”“《当代》长篇小说2017年拉力赛总冠军”等多个奖项。
|
內容試閱:
|
创作谈
这篇小说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产生想法的。小说里的那根菠菜——在滚烫的红油火锅里翻滚良久已缩成一团——在现实生活中是黏在我口腔中的,那一刻,就仿佛一个小型钻机在嘴唇左侧部位滋啦作业,刹那间,电光石火,仿佛五脏六腑都挪了位,飞了天,我体会到了魂飞魄散的感觉。它疼得如此抽象,如此有高度,以至于,几乎在同一时刻,一篇小说的名字诞生了:侵蚀。
其实,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写什么,我只是觉得,那菠菜仿佛象征着我们的人生:不由分说,一上来就给你狠狠捶击,然后,再慢火细炖,等你回悟过来是那根菠菜做祸时,你的人生已经过了大半。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写一千字,不预设后面情节,不预设人物发展,当天写完就完,第二天打开时想到什么样子再接着写。我其实是想做个实验,看人物能把作者带到何处。
就这样,开头的几千字特别顺利,但是,随着主人公杨有胜见到昔日恋人,随着他开始在马路上喝醉游荡,我突然间有些失控了。杨有胜不只是他自己,他是我们无数次在深夜里看到的那个人,他或醉倒在路边,或踉跄着,或沉默,或大喊大叫,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他们并不都是乞丐,相反,很多人衣着光鲜,齐头整脸。
我逐渐怜惜起杨有胜起来(虽然就写作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我开始给他寻找理由,但是这些理由又似乎都站不住脚,他的人生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任何一点波动都能令那流沙迅速流失。我不赋予他的老婆仙芳任何情感,可也因为此,她成为杨有胜空洞内心无情的批判者,她虽然不招人喜欢,可她是真实的。
那些在夜晚出现的人,在杨有胜生命中,既真实又虚幻,他们代表着他在丧失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对于他而言,他们反而更加真实。但是,一当太阳升起,他们就都消失了。所以,在小说的后,我让杨有胜去找那个离家出走的小孩子,他想把那个孩子拉回到白天中,以赋予“现实”一些意义和温暖。
我不知道杨有胜能否找到那个孩子,作为作者,我无法替他作任何决定,因为,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找到,那个男孩能否真的回到白天,生命是如此复杂,每个人都深陷其中,我似乎无法替任何人给出一个轻易的答案。
在这篇小说里,我比杨有胜更低,不是作者的一种姿态,而是实实在在的没有答案。那些光,那些阴影,那些疼痛,以交错的姿态盘踞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它们层层叠压,交错噬咬,不分彼此,侵蚀并塑造着生命的外部形态。
如果我说,此刻,杨有胜就是我,也许你不信,可是,这是我在打下这一行字时真实的感受。
不知道他是不是你?
一
他睁开眼睛,差五分早上六点。
头疼得要炸开。脑壳像一层岩石,不管里面的岩浆怎么烧灼,都突破不了那坚硬的一层。他又躺了一会儿,仙芳尖锐的鼾声传到他耳朵里,像一把利器,一点一点凿进他的耳膜。他赶紧从床上爬起来,逃到卫生间里,关上门,打开手机里的音频节目。
郭德纲的声音传了出来。
每天早晨,在郭德纲相声的陪伴下,他在卫生间小便、发呆、洗漱,享受着一天的安静时刻。在郭德纲还没火的时候,他就是他的粉丝。他喜欢他的浑不懔,他觉得那里面透着真智慧。
站在镜子前,他看到的是一个宿醉之人。眼睛里的血丝如无数小蛇,蜿蜒着爬向眼眶四周,眼袋肿得快把整个眼球装进去,整张脸,是死人一样的黄。他打开水龙头,使劲抹脸,又接水漱口。
口腔左边还在疼。他翻起嘴唇,努力把里面的肉翻出来,发现那一片肿得很高,鲜红赤艳。
一丝疼痛慢慢袭来。一条小青虫那样大小的伤口,是他昨天晚上吃进去的那根菠菜的形状。
他从火锅里搛起那根菠菜时,菠菜叶子已经皱成很小的一团,尖端滴着红红的油汁,他未经思考(现在他想到当时自己并不是未经思考,而是犹豫了那么一下,但好像在瞬间又下定决心),就放进嘴里。菠菜突然就粘到了口腔下腭靠左的那个地方,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滚烫的红油煎着那片软弱薄嫩的肉,吱啦作响,他被煎得张口吐舌,赶紧拿起旁边的冰水喝一口,冰水撞到热油上,又是一阵青烟四起,他感觉那块肉已经被烧肿了,焦了。
他张大嘴巴使劲吸气,拿手朝嘴巴里扇风。仙芳正和身边的人聊得热火朝天,那人和他们是次见面,说是某部的局长,与他单位的一把手非常熟。仙芳说这个人是关键人物。关键人物。这些年他跟着仙芳,跟着仙芳的父亲,见了多少关键人物啊。他是一个虚职的正处级调研员。不过,相对于当年小菜农家庭的出身,他已经混得很不错了。
没人注意到他的异常行为。甚至没人看他一眼。他嘴巴再次张大,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他举起筷子,停顿片刻,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下筷搛起红油锅里的其他食物,塞进嘴里。食物经过那个地方,又是阵阵火烧火燎的疼,他不在乎。反正也没人在乎。
他挪了挪屁股,在马桶上坐稳,打开手机,在搜索页面上输入“食物太烫会不会诱发食管癌”的字条,一下子跳出很多关联词条。他打开条“有问必答快速医生”,回答如下: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生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他又打开下面几条,看到这样的字眼:食管癌有明显的家族聚群性特点,如果你的家人有得食管癌或贲门癌的,一定要注意。
家人?他父亲就是贲门癌。胃和贲门那个地方切掉了三分之二,手术前父亲一顿能吃一大海碗面条,体重一百八十斤。手术后父亲用茶碗吃饭,一顿一碗,一米八的个子,不到一百斤。
他的家乡是食管癌高发区。他在脑子里快速回顾一遍,很多亲戚都死于这一病症。
他的舅舅,早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他对他深的记忆,是他赶着一头老黄牛,在麦子割完后不久,到他家帮忙犁地。那时候他们那一片还是农村,城郊农村,看起来和“城”沾个边,其实和“城”毫无关系,反而因为在城边,地非常非常少。他们一家六口人,总共一亩多地,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所以村庄家家都种菜,到城里去卖,所谓“菜农”,换个词,就是“穷人”。
舅舅的喉结很大,吃饭非常慢,能看到喉结在脖颈部位极慢地艰难滑动,好像食道太窄,他只能依靠喉结的重量和庞大体形做开路先锋,食物跟在喉结后面,一点点掘进,后,到达颈项的下端,连接胸脯的那个陷窝处,停在那里。舅舅伸着脖子,使劲往下吞,喉结一次次快速翻滚,食物却停在那里,呈小凸起状,始终不肯动。
汗从舅舅的额头上密密渗出,先是小小的颗粒,然后如豆大,在脸颊上到处滚动。舅舅弓着腰,咔咔地咳嗽,一小块东西从喉咙里吐出来,滚到地上。他看见了,是一小块馒头,还带着血丝。他抬眼看一眼舅舅,舅舅正看着他。他看见他的眼神,扭身跑了。
后来,初中上生理卫生课,他摸着自己颈胸前那陷窝处,问老师这地方叫什么,老师瞪了他一眼说,这是两根筋连出来的形态,啥也没有。
他往镜子里张望,颈胸处的陷窝又深了。一阵寒意袭来。他瘦了,不知什么时候又瘦了。很久以前,书梅喜欢摸他的陷窝,趴在他身上在陷窝处亲来亲去。书梅的呼吸呵得他痒痒的,他抱着她的头,想把她挪走,可又使劲往下按。他怕痒,又喜欢这样的痒。
他姑父也是患了食管癌,他记得他在快死时的咒骂声。到后的日子,姑父的头支不起来了,医生把片子给姑姑看,说,你看,他的两块颈椎骨已经被腐蚀断了,病人都是疼死的。
他打了个冷战,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了上来,癌症正在吞噬他,从他昨晚吃下那片菠菜开始,他的身体就已经被侵蚀了。细胞分裂、变异,直到侵占他身体的每一部分。他看过被取出的肿瘤,看过一些癌变的图片,真的像花朵,被邪恶附体的、妖艳的花。
世上所有的坏事都是从不起眼、意外的一个点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凶兆”,他坚信这一点。
十个小时前的那片菠菜,像一只青虫,正慢慢吞蚀着口腔里的肉,一直浸到他胸腔深处,变成病毒蛰伏起来,等着未来的某一天发起反攻。
他听到有隐约的音乐声传进来,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仙芳起床了。这曲子她放了半辈子了,简洁明快的鼓点,不断重复,像行进曲,却并不激昂向上,而是略带一点悲怆。他也爱听。他着迷于这样单调的韵律,着迷于它在单调中产生一种持续、强劲的冲击力,他像沉入古典的梦中,看着一个个人轮番上台,热烈的、阴郁的、高亢的、缓慢的,与命运搏斗及这一搏斗的形态。
如果不是仙芳已经如此热爱,他会比现在更爱这曲子一点。
仙芳爱的不是《波莱罗舞曲》,她爱的是卡拉扬。她收集了所有卡拉扬指挥的曲目,从VCD时代、DVD时代,一直到数码时代。她也收集卡拉扬的私生活信息,他所拥有的私人飞机、跑车,穿的名牌衣服,如何打击异己、提拔密友,如何刚愎自用大权在握,如何在纳粹时期游移不定。她坚决站在卡拉扬的立场上,她不允许别人质疑卡拉扬,不允许有人“非议、诽谤”。她说,这才是粉丝,粉丝绝不允许别人说自己偶像的坏话,偶像大于天。如果晚出生二十年,仙芳就是狂热的追星族。
仙芳肯定只穿着一条小内裤,裸着身体,绕床快速旋转舞步。她会在写字台那里停住,腿伸起来,齐过头顶,一个芭蕾舞定格姿势,腰间的筋肉随之耸了上去,然后下腰,屁股翘起来,双手扶着写字台,左腿向后上方蹬二十下,右腿向后上方蹬二十下,再直起腰,双手合并,举过头顶,调整呼吸。接着重复两组这样的动作,然后绕床旋转舞步,躺到床上,抬起双腿,空蹬三百下。二十年来,除了刚结婚和生孩子的头几年,仙芳每天早晨听同样的音乐,做同样的动作。
她从来不穿衣服。从来不穿。今天肯定也没穿。
今天不能出错。无论如何不能。他对着镜子,挺直身体,深呼吸。他要保持平静,平静才能稳定,稳定才能正常发挥,正常发挥才有一丝可能。
可能。在想到“可能”二字时,那两个字就像镜中的眼睛,空洞无望。这不只是大事前的担忧,不只是紧张所致的挫败感,而是真实情况。“无望”才是真实的。它已经伴随他度过了将近十年,且越来越清晰。那片菠菜叶子本身就是无望的象征,它紧贴着他,由不得他同意或不同意,由不得他疼还是不疼。
昨夜的酒还在胃里翻腾,他已经吐了那么多次,好像还没吐净,胃沉得像块石头,一直往下坠。
他突然发现,他的脚不能动了。整个身体像僵住了一样,木呆呆的,失去了感觉。他指挥不动身体了。
他又动不了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