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編輯推薦: |
鼠疫、天花、黄热病
人类历史上致死率的烈性传染病 我们真的战胜它们了吗?
在面对被吞噬的危机时
人类的智慧与愚昧、勇气与怯懦、坚忍与妥协、成功与溃败
人类与微生物世界的共存、争斗、制服与反击
打破认知壁垒、独特视角剖析 人类历史进程与微生物世界的本质关系
|
內容簡介: |
《吞噬危机》是一套关于人类发展史的系列丛书。以时间为轴,分别讲述人类与天花、鼠疫、黄热病,与流感、疟疾、艾滋病这几大人类发展史上的杀手的病毒的抗争历史。本丛书共三册,本书为第三部。本书讲述了人类与疟疾、艾滋病和流感的抗争史。长久以来,人类世界与病毒的对抗从未停止,然而在人类好不容易克服一座高峰之后,病毒们又以令人惊叹的变异速度重新收复失地,这是一段仍在书写的历史。当中包含当年烈性瘟疫的发生史,以及在未来世界能否卷土重来,末世杀手艾滋病毒是经过了怎样的变异从与人类和谐相处到杀人于无形等故事。
|
關於作者: |
王哲,笔名京虎子。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美国约翰逊·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现从事电脑业,业余时间进行写作,出版书籍20余部,其中《国士无双伍连德》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
目錄:
|
疟疾
01 古老的传染病003
02 当草原变成了沙漠007
03 罗马的“长城”011
04 走出非洲017
05 蚊子毁灭了一个国家022
06 暴发性流行025
07 树皮028
08 走出安第斯032
09 又一次盲目乐观036
10 东南亚丛林040
11 青蒿一握044
12 是蚊子吗?047
13 像肠子一样的东西051
14 蚊子能灭干净吗?055
15 无心插柳的结果059
16 全球行动063
17 毁誉各半067
流感
01 横空出世073
02 发现病毒078
03 干戈083
04 源来如此088
05 十年而立095
06 当世界停止转动098
07 人生只需拥有回忆101
08 一条路走到了黑104
09 另外一条路也走到黑107
10 不是病毒太狡猾,而是我们太无能112
11 文明非病115
12 落后与愚昧才是祸根118
艾滋病
01 末日的开始123
02 霓裳127
03 如火如荼131
04 来临134
05 往事如风137
06 魔鬼140
07 为科学献身144
08 一团乱麻148
09 费佛的笑容152
10 萧普的遗产157
11 先机161
12 突破167
13 从阿拉斯加到挪威,再到阿拉斯加171
14 唤醒175
15 有猪179
16 也有鸭183
17 倒霉的是鸡187
18 十年192
19 传播196
20 雷声大雨点小201
21 政策失误的后果206
22 迫在眉睫的大流行211
23 没有猴屁股215
24 疫苗不是的219
25 宿命224
|
內容試閱:
|
写在前边的话
王哲
《吞噬危机》版的丛书名叫《微战争》。
2014年初版的时候,我也没想到,不过数年,全球便陷入了一场“微战争”。这场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之间的战争持续至今,人类免疫力、现代医学的疫苗和药物与变异病毒之间,坚盾与利剑,几度攻守易位。作为当事者的我们,受当局者迷的局限。而在几百年后的人们眼中,它会是一场史诗级别的战争,如同这套丛书中描写的那些往事。
我不止一次说过,人类并没有走出瘟疫时代,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强有力的证明。这次疫情终会结束,但还会有新的疫情发生。下一场疫情或许在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之后爆发。不确定的不是会不会爆发疫情,而是会爆发何种疫情,疫情会发展到何等程度。
过去两年的种种,对我们来说是特殊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的变化莫测和强大的破坏力,看到了现代医学超强的应变能力,看到了疫情阴影之下的各色世相,更看到了人类在对抗微生物时,远远没
有形成一个整体,很多事情只是历史重现。
瘟疫的传播史在历史研究领域较为冷门。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足
以证明,瘟疫会改变历史的方向与进程。若干年后,当人类能够客观地评论这场疫情时,批评将会远远多于赞美。
在这场疫情之前,我们曾经天真地认为,人类与瘟疫对抗的历史会提供诸多经验和教训,从而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然而事实证明,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重新回顾这段历史非常必要。这是再版这套图书的初衷。我也希望下次再版时,能够增加一些关于新型冠状病
毒的内容。是为记。
古老的传染病
2015年,中国科学界有一场骚动。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仅是中国科学家获得的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中国本土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个诺贝尔奖。
这个诺贝尔奖在中国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诸多的争吵,人们所关注
和争吵的中心是该奖的内容青蒿素,却很少有人关心该奖的对象。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药物。
1989年年底,为了调查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我们来到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畹町。当地陪同的人告诉我们,幸亏是冬天来,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得疟疾。这是我次来到疟疾疫区,在此之前,只是在文艺作品中看到以“打摆子”的形象出现的疟疾。
20年后,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在美国某社区发现疟疾病人,该病人没有出国,甚至没有到外地旅行,也就是说他是在本地染上疟疾的,这是华盛顿地区极其少见的本土疟疾病例之一。
时至21世纪,疟疾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但是,这种传染病对于生活在非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显得遥远而陌生。此外,疟疾似乎只在某些贫穷的地区存在,算不上全球性的健康威胁。在传染病历史上,疟疾对人类的影响无法和天花、
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相比,在今天,更无法和流感、艾滋病相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