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实用性强,并总结了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先进学术和技术成果,可作为弹道导弹武器总体和发射技术研究人员、装备设计人员和部队装备管理人员、基层官兵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其他武器发射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简要介绍了弹道导弹武器的主要组成和原理,综述了弹道导弹发射车(设备)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主要弹道导弹发射车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各种发射方式发射车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发射车可行性论证.总体方案设计.底盘方案设计.发射装置方案设计、电气总体方案设计、液压系统方案设计、车控系统方案设计、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调温系统方案设计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方案,最后介绍了当今导弹发射车设计中的常用仿真试验方法和主要试验验证项目。
|
目錄:
|
目录
第1章概论1
1.1导弹武器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
1.2弹道导弹1
1.2.1工作原理2
1.2.2固体发动机4
1.2.3弹头6
1.2.4飞行控制系统6
1.2.5测发控系统8
1.3弹道导弹发射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9
1.3.1导弹发射车的起源10
1.3.2国外弹道导弹发射车的历史与现状11
1.3.3中国弹道导弹发射车32
参考文献42
第2章导弹发射车原理与构造43
2.1发射车的分类43
2.2发射车的功能43
2.3发射车的工作原理43
2.4垂直裸弹发射车44
2.4.1车总体概述44
2.4.2底盘46
2.4.3起竖臂77
2.4.4发射台79
2.4.5车体调平系统82
2.4.6导弹起竖系统102
2.4.7瞄准系统112
2.4.8定位定向系统123
2.4.9测发控系统126
2.4.10供配电系统127
2.4.11调温系统181
2.4.12发射车舱体194
2.5箱(筒)式发射车198
2.5.1发射箱(筒)198
2.5.2方位回转机构219
2.5.3液压伺服控制系统220
2.5.4电机伺服控制系统222
2.6筒式垂直冷发射导弹发射车225
2.6.1半挂式垂直冷发射导弹发射车226
2.6.2自行式垂直冷发射导弹发射车244
2.7导弹发射车的伪装防护技术267
2.7.1面临的侦察环境267
2.7.2发射车伪装270
2.8新型发射技术283
2.8.1电磁发射技术283
2.8.2共架发射技术290
2.8.3无人战车技术292
参考文献294
第3章可行性论证296
3.1工作依据296
3.2任务与目标296
3.3主要技术工作内容297
3.4完成标志299
第4章总体方案设计300
4.1设计依据300
4.2任务与目标300
4.3设计原则301
4.4设计程序301
4.5完成标志303
4.6详细方法303
4.6.1确定总体性能指标或功能要求303
4.6.2发射车总体方案设计307
4.6.3总体方案设计中的基本计算项目340
参考文献364
第5章底盘方案设计365
5.1设计技术要求365
5.2机械传动底盘方案设计365
5.2.1总体方案365
5.2.2分系统方案367
5.3混合动力传动底盘方案373
5.3.1总体方案373
5.3.2分系统方案378
第6章发射装置方案设计382
6.1设计技术要求382
6.2总体结构方案382
6.3载荷及内力计算382
6.4发射箱方案设计386
6.5发射筒方案设计387
6.6适配器方案设计398
6.7筒车接口方案设计399
6.8弹射动力装置方案设计400
6.9机构方案设计402
参考文献403
第7章发射车电气总体方案设计404
7.1基本要求404
7.2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组成404
7.3信息交互关系设计405
7.3.1总线拓扑的结构405
7.3.2CAN总线简介405
7.3.3以太网简介406
7.3.4EPA总线简介407
7.3.5FlexRay简介408
7.3.6CANFD简介409
7.3.71553B总线简介410
7.3.8CAN总线设计方案410
7.4供电体制设计414
7.4.1母线供电414
7.4.2智能化配电416
7.4.3供电时序416
7.4.4其他供电要求416
7.5电气接口设计416
7.5.1外部接口设计416
7.5.2内部接口设计417
7.5.3电连接器选用417
7.6电缆网设计417
7.7车显终端设计418
7.7.1功能418
7.7.2组成418
7.7.3性能指标418
7.7.4硬件方案示例418
7.7.5车显终端软件设计421
7.8故障诊断总体方案设计422
第8章液压系统方案设计425
8.1概述425
8.2液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426
8.3工况分析427
8.4液压原理图设计427
8.4.1一般要求427
8.4.2油源回路设计428
8.4.3升车回路设计430
8.4.4起竖回路设计431
8.4.5其他回路设计432
8.5液压系统元件设计、选型与参数计算435
8.5.1执行元件设计与选型435
8.5.2动力元件选型438
8.5.3控制元件选型440
8.5.4监控元件选型442
8.5.5集成油路块设计442
8.5.6辅助元件(过滤、冷却、管路、管路连接器等)选型设计443
8.6通用质量特性设计448
8.6.1可靠性设计448
8.6.2维修性设计450
8.6.3安全性设计451
8.6.4产品特性分类分析451
参考文献452
第9章车控系统方案设计453
9.1设计技术要求453
9.1.1功能453
9.1.2性能指标要求453
9.1.3结构性能及接口要求453
9.1.4电气性能及接口要求454
9.1.5软件设计要求454
9.1.6七性要求454
9.1.7人机界面要求454
9.2总体方案设计454
9.2.1工作流程454
9.2.2控制算法454
9.2.3控制体系选择457
9.3电气接口设计460
9.3.1外部电气接口设计460
9.3.2内部接口设计461
9.4车控组合设计方案462
9.4.1车控计算机(集中式控制)462
9.4.2控制组合(分布式控制)467
9.4.3机构控制盒(分布式控制)473
9.4.4车控执行组合设计(集中式控制)476
9.5传感器设计与选型478
9.5.1功能478
9.5.2组成478
9.5.3传感器选型基本要求479
9.5.4传感器选型详细设计479
9.6结构设计481
9.6.1一般要求481
9.6.2详细设计481
9.7车控系统软件482
9.7.1功能482
9.7.2性能482
9.7.3软件运行482
9.7.4软件开发482
9.7.5方案设计483
9.7.6车控网关软件484
9.7.7通用控制单元软件485
9.8车控系统通用质量特性设计486
9.8.1可靠性设计486
9.8.2维修性设计486
9.8.3测试性设计487
9.8.4保障性设计487
9.8.5电磁兼容性设计487
9.8.6安全性设计488
9.8.7环境适应性设计489
第10章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490
10.1设计技术要求490
10.2总体方案设计491
10.2.1供配电需求分析491
10.2.2选择供电体制492
10.2.3一次电源选型492
10.2.4二次电源配置方案493
10.2.5配电方案选择493
10.2.6可靠供配电方案设计493
10.3组合与单机详细方案设计495
10.3.1柴油发电机组495
10.3.2取力发电机组498
10.3.3AC/DC电源499
10.3.4DC/DC电源503
10.3.5配电设备505
10.3.6蓄电池组506
10.4通用质量特性设计508
参考文献513
第11章调温系统设计514
11.1设计技术要求514
11.1.1调温对象及温度、湿度要求514
11.1.2待机要求514
11.1.3结构性能及接口要求514
11.1.4电气性能及接口要求514
11.1.5调温控制组合设计要求514
11.1.6状态监测与记录要求514
11.1.7“七性”要求515
11.1.8使用环境适应性要求515
11.2总体方案设计515
11.2.1冷热负荷计算515
11.2.2制冷方案设计517
11.2.3加热方案设计518
11.2.4送风方式设计518
11.3主要部件设计及选型519
11.3.1两器(冷凝器、蒸发器)选型设计519
11.3.2压缩机选型设计524
11.3.3风机选型525
11.3.4膨胀阀选型525
11.3.5贮液器选型526
11.3.6制冷装置辅件选型526
11.3.7加热器选型527
11.4结构布局529
11.4.1主要设备布置529
11.4.2传感器选型与布置530
11.5调温控制532
11.5.1调温系统控制需求分析532
11.5.2调温控制方案设计533
11.6接口设计535
11.6.1机械接口535
11.6.2电气接口536
11.7通用质量特性设计536
11.7.1可靠性设计536
11.7.2维修性设计537
11.7.3测试性设计538
11.7.4安全性设计538
11.7.5保障性设计538
11.7.6电磁兼容性设计538
参考文献540
第12章隐身伪装方案设计541
12.1技术要求分析541
12.2总体方案设计541
12.2.1内在式结构隐身设计541
12.2.2外在式伪装器材设计543
12.2.3外形民车化变形伪装方案544
第13章验证试验方法与技术545
13.1仿真试验545
13.1.1仿真项目与方法545
13.1.2导弹发射过程有关运动(动力)学仿真545
13.1.3发射车行驶动力学仿真552
13.1.4液压系统仿真565
13.1.5起竖系统多学科仿真566
13.1.6弹射内弹道、发射流场仿真572
13.1.7极限环境保调温性能仿真583
13.2实物样机试验589
13.2.1燃气发生器点火(空放)试验590
13.2.2缩比弹射试验590
13.2.31∶1发射车模型弹弹射试验591
参考文献593
|
內容試閱:
|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原航天工业部组织航天系统各研究院所的技术专家编著,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导弹与航天丛书》全面总结了20世纪中国航天与导弹技术领域的技术成果,实现了航天老前辈们技术诀窍的传承,揭开了航天科技的神秘面纱,对21世纪航天与导弹技术的迅猛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先进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仿真技术等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中国航天科技水平也因此得到迅速提高。同时,面临着西方大国严峻的安全威胁和台海形势的剧烈变化,我国采取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并重的政策,大量先进导弹武器型号立项研制,多种新型导弹武器在国庆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中震撼登场亮相,展示了国威军威,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各种先进弹道导弹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弹道导弹发射车是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作战装备之一,直接影响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弹道导弹发射车技术是研究导弹贮存、运输、发射方法及产品设计、制造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其研究内容包括发射车方案设计与产品工程技术设计技术(发射流程规划、技术设计、导弹内弹道运动规律与流场仿真、发射动力学分析等)、发射测试(导弹测试、状态监测)试验技术,涉及的专业包括定位定向、特种车辆、供配电、隐身防护、运输转载和作战运筹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机、电、液、气、材料、仿真、制造工艺等专业技术,其所对应的最终成果是交付部队的导弹发射车装备。
随着大量新型导弹武器装备交付部队形成战斗力,部队官兵不满足于本岗位知识和技能,还想学习更多弹道导弹发射装备的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法。本书的初衷之一是帮助部队指战员全面掌握弹道导弹发射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以利于部队用好装备、提升战斗力。军队装备主管部门、研究院所相关人员可通过本书了解掌握导弹发射装备的组成、研制规律与有关技术方法,进一步提高装备规划水平和军地沟通的效率。本书对导弹系统武器总体、导弹地面设备分系统研制单位也有较强的参考作用,尤其对参加导弹发射车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直接参考作用。
本书第1章首先简要介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和导弹的组成和原理,为后续章节的介绍做基本知识铺垫,然后结合大量图片介绍弹道导弹发射车的发展历史,从德国的V2导弹发射装置到苏联(俄罗斯)的各种弹道导弹发射车,以及美国、中国、印度、朝鲜等国家的弹道导弹发射车,通过本章介绍,读者可对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概念和导弹发射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2章介绍导弹发射车的分类、功能,各种类型导弹发射车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并简要介绍电磁发射、共架发射等新型发射技术及原理。第3章介绍导弹发射车研制第一阶段的工作依据、任务与目标、主要技术工作内容以及完成标志。第4章首先简要介绍弹道导弹发射车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依据、任务与目标、设计原则、设计程序、完成标志,然后详细介绍导弹发射车的组成、功能要求、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发射方式选择、战位安排、使用流程、导弹装填方案、设备配套、总重量估算、总体布置及尺寸选择和主要的计算等。第5章在介绍设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按机械传动底盘和混合动力传动底盘两种技术路线详细介绍底盘分系统的组成、原理、设计方案和有关的计算。第6章在介绍设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发射装置总体结构方案、载荷及内力计算、发射箱(筒)方案设计、适配器方案设计、筒车接口方案设计、弹射动力装置方案设计和机构方案设计。第7章介绍发射车电气系统基本要求、设备组成、信息交互关系、供电体制设计、电气接口设计、电缆网设计、车显终端设计以及故障诊断总体方案设计。第8章在介绍液压系统特点、设计流程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主要工况、液压原理图和回路设计、液压元件选型设计和通用质量特性设计方法。第9章在介绍设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车控总体方案设计、电气接口设计、车控组合设计方案、传感器设计与选型、硬件与软件设计、通用质量特性设计等。第10章在介绍设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供配电总体方案设计(包括供配电需求分析、供电体制、一次电源选型、二次电源配置方案、配电方案选择)、组合与单机详细方案设计和通用质量特性设计。第11章在介绍设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调温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包括冷热负荷计算、制冷方案设计、加热方案设计、送风方式设计)、主要部件设计及选型、结构布局设计、控制方案设计、接口设计和通用质量特性设计。第12章在介绍设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介绍发射车隐身伪装设计方案(包括内在式结构隐身设计、外在式伪装器材设计、外形民车化变形伪装设计)。第13章按仿真试验与实物样机试验两大类介绍发射车研制过程中的验证试验方法与有关技术,重点介绍仿真验证项目和方法。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是我国航天领域导弹发射发控与地舰面系统和装备专业研究所。本书的作者是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的一线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弹道导弹发射系统设计与技术研发。其中,郑旺辉对本书进行了总体策划和全书合稿,并撰写了第1、2、3、4、5、6、12、13章;伍少雄撰写了第7章和2.4.8节、2.4.9节;冀弘帅撰写了第8章和第13章中液压仿真方法相关内容;陈治国撰写了第9章和第2.5.3节、2.5.4节和2.6.2.6节;於彤撰写了第10章和第2.4.10节;邹冰撰写了第11章、2.4.11节和第13章中高温仿真方法相关内容。
本书介绍了新型弹道导弹发射车研究的大量新技术、新成果,其中既有作者的技术总结,也引用了有关书籍和论文文献(含本单位自培研究生李金平、班峙等的论文),在此谨向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得到了航天科工出版基金和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的支持,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有关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妥和错漏之处,敬请谅解和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