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黄河传

書城自編碼: 37772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张中海
國際書號(ISBN): 9787209136273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7.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等17位名家写给现代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之书)
《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等17位名家写给现代人的诗意生活美学之书) 》

售價:HK$ 59.8
暗黑历史书系·巴黎伦敦血色历史(伦敦巴黎双城记,城市社会生活的另类书写)
《 暗黑历史书系·巴黎伦敦血色历史(伦敦巴黎双城记,城市社会生活的另类书写) 》

售價:HK$ 179.4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
《 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 》

售價:HK$ 79.4
人鱼陷落:完结篇
《 人鱼陷落:完结篇 》

售價:HK$ 60.7
中国近代史-大有文库丛书
《 中国近代史-大有文库丛书 》

售價:HK$ 40.3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心理游戏——温暖的艺术互动魔法    [美]艾丽卡·柯蒂斯
《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心理游戏——温暖的艺术互动魔法 [美]艾丽卡·柯蒂斯 》

售價:HK$ 135.7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售價:HK$ 79.4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售價:HK$ 687.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21.3
《风水理论研究(第2版)》
+

HK$ 76.6
《新知文库124·战疫:传染病能否根除?》
+

HK$ 56.3
《乡土中国(2022精装新版,赠初版首章影印本;罗翔、樊登、梁》
+

HK$ 61.4
《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
+

HK$ 46.7
《吸血企业》
+

HK$ 55.4
《如此世界 如何中国(文史存典系列丛书·史学卷)》
編輯推薦:
黄河是中华民族最具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几千年来,围绕黄河产生了种种乱与治、疏与堵、沉与浮、湮与兴、大一统与分洪分流,几乎所有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屈辱,辉煌与灾难,文明与蒙昧,都可以从这一条大河反映出来。她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走出巴颜喀拉,终于归宿大海的历程,是一曲黄河精神、民族精神复兴的壮歌。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于黄河文化的系统梳理和发掘也就显得迫在眉睫、云霓之望。
《黄河传》是一部符合“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国家战略的大书,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热情回应。作者怀着虔敬之心,用三十年的时间从黄河入海口溯源而上,跋山涉水,足迹踏遍黄河沿线的每一片土地,其作品内容涉及黄河沿岸的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书写黄河的文学作品。作者从河口溯源而上,从位于青海腹地的黄河源头写起,顺流而下,沿着黄河两岸记下大量采访笔记。在作者笔下,黄河绕过阿尼玛卿山,走出巴颜喀拉,在吕梁、太行两山之间撕出晋陕峡谷,凝聚起汇入她的219条支流的力量,终于形成气势磅礴的泱泱大河。作者用以“历史考察地理”的方法探索着母亲河的前世今生,从黄河源头开始,沿着它所流经的省份、地段,包括禹河故道曾经流过的河北,徐淮故道流过的江苏,业已消失的济水,伴着两岸的名胜古迹、风俗、人物、动植物,顺流而下,进入历史文化的长河。万千支流与大河的融合,少数民族部落与中原民族的融合,马家窑文化、宋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从历史的沧海桑田写到现实生活,让大河上下穿越时空,让人与自然结成命运共同体。为母亲河立传,对黄河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寻根,是作者写作的初衷,也是本书想要达到的目的。
關於作者:
张中海,当代著名诗人和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1年获山东省作协文学奖,1983年获《萌芽》创作荣誉奖,《现代田园诗》获1989年泰山文艺奖,报告文学《强龙之舞》《一个抗战老兵的传奇人生》分别获1989年《光明日报》报告文学奖、2008年泰山文艺奖。先后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现代田园诗》《田园的忧郁》等4部作品。
目錄
序 / 1

楔 子 / 1

第一章 横空出世(源头) / 5
两眼泉 / 8
白夜,星星宿“夜”的海 / 15
往求黄河源:另一源头,另一条河 / 19
扎陵、鄂陵: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柏海”/ 25
山为水宗 / 31
冰川:悬挂于巨峰之上的河流 / 35
沧桑:高原上的贝壳梁、海虾山 / 38
孕育:聆听古湖的“地层韵律”/ 40
华 诞 / 42

第二章 奔突与融合(青海) / 45
“黄河沿”的“草芥”和牦牛 / 48
九曲之首,沼泽下泥炭厚十米以上 / 53
走出巴颜喀拉:从官仓峡到“小三峡”/ 57
第二曲藏族同胞的出牧节:顺着河流的方向 / 60
撒拉人婚礼与东乡人的临夏 / 64
吐谷浑,“ 虽有城郭,而不居之”/ 67
赤岭界碑:“ 不以兵强而害义,不以为利而弃言”/ 70
湟水谷地,百万年前的黄河源头 / 72
亘古未见的黄河露底 / 76
“昔”:“ 禹导河积石”的洪水记忆 / 80

第三章 皇天后土(甘肃) / 83
黄河第三大湾:屏障中原,襟带万里 / 86
炳灵寺:“ 黄河飞渡”与“西来鳌柱”/ 88
别树一帜的汉族 / 91
大夏河边:花儿与少年 / 94
洮河岸畔,马家窑是啥子窑? / 97
祁连脚下,寻找黄河古象 / 99
苦脊甲天下 / 103
水窖与水井,水车与天车 / 106
黄壤时代和它的董志塬 / 110
第一大支流渭河 / 114
黄河第一桥,八十岁生日收到的问候 / 118

第四章 得天独厚(宁夏) / 121
河佑山佐,从“胡地”到“河南地”/ 124
青铜峡与“百八塔”/ 128
郭守敬治水,河渠“封”与“俵”/ 129
“河套人”的水洞沟遗址 / 133
筏子与筏子客 / 136
“三龙”相会沙坡头 / 140
西夏:“ 宜附中国”,以五十匹良马换中原九经 / 142


回溯或仰望:“ 我的心儿在高原”/ 144

第五章 鄂尔多斯兴亡(内蒙古) / 149
第四大湾:阴山下的草原与森林 / 152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155
“云中”的云,包头的鹿 / 157
不再有的“居延海”与荒沙深处的黑水城 / 160
统万城:匈奴史上唯一留存的城堡 / 163
“百眼井”与乌梁素海 / 167
“一首制”引水的“三盛公”把“驯服黄河”牌匾收进了博物馆 / 169
“三弯必急”,人间“ 河神”王同春开渠 / 171
大汗童谣 / 175
岩画:刻在崖壁上的远古密语 / 178
“它在寻找它的骑手,来到我们中间”/ 180
庞然大物,曾经的恐龙王国 / 183

第六章 表里山河(山西) / 187
晋陕峡谷 / 190
走西口与黄土风 / 193
壶口瀑布:一年上移1.05 米?/ 196
“旱地行船”与“六股头”/ 198
河出龙门 / 201
“没过河的过了河,过了河的没过河”/ 203
蒲州:桥与楼,与牛 / 205
《秋风辞》与后土祠 / 208
大河之子:司马迁的苟且与高迈 / 210
汾河岸畔,一百八十万年前那一缕炊烟 / 212
山西洪洞大槐树 / 214
“黄土坬聚湫”与“瀵泉”与盐池 / 217
揭河底:大河之奇观,大自然之欣悦 / 220

第七章 黄土高坡(陕西) / 225
河无定,风无定,什么有定?/ 228
镇北台的“合盘地”与牛羊市 / 230
穴居家园:窑洞与地窨 / 233
鼓舞:黄土高坡的前身“黄土高原湖”/ 235
那时蓝田,人还是猿?/ 238
炎黄大战,败了的炎帝重拾旧营生 / 240
古罗马的禁丝令与嫘祖手里那一袭绸缎 / 242
仓颉造字:“ 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243
严阵以待的军团,“ 立正”抑或“齐步走”的秦俑 / 246
李仪祉:“ 洛河小儿”弄潮风云 / 249
蝗惶之忆 / 252
光未然、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254
黄土窑洞里的甲申三百年祭 / 258
潼关:“ 百二重关”与再复东流的九十度弯 / 262
秦岭:中央山脉 / 266

第八章 问鼎中原(河南) / 271
三门古湖切穿与大禹治水的虚构和想象 / 275
发现地书,殷墟甲骨文 / 278
偃师二里头寻找夏王朝 / 280
“仰韶文化之父”和八千年前的骨笛天籁 / 282
“视外族人为兄弟”:北魏迁都,以洛阳为中心 / 285
河图洛书 / 287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289
四水贯东京 / 291
城摞城之下的奢华和云烟 / 294
隋炀帝运河:“ 共禹论功不较多”/ 298
“陈桥兵变”与“靖康之难”/ 301
流散:“ 长安城一夜走汴梁”/ 303
淤淀:粮食、农业,华夏性格试探 / 306

第九章 国家命脉(徐淮故道) / 311
杜充决河肇始河移徐淮 / 314
贾鲁治河,以保漕运 / 316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318
朱元璋《黄河说》/ 320
为堤防正名:谓之“太行”,双重堤防 / 323
“重门待暴”:从“ 太行”再到“太皇”/ 325
仍然说堤:“ 易作难守,核心是守”/ 327
万恭之恭:潘季驯治河之道 / 329
“必须注意河的上游”/ 333
从神河到皇帝的河 / 335
为什么漕运不开海路:“ 朝贡”与“海禁”/ 340
刘大夏把郑和七下西洋的海图藏哪里了? / 342
泗水与宿迁之迁 / 345
永沉水底的泗州城 / 347
下游古湖湮灭于无,唯洪泽生于乱世 / 349
云梯关沧桑 / 352

第十章 治与乱(大河治理) / 355
以孟津为顶点,看大河左翻右滚 / 358
道光二十一年河决祥符之众生相 / 360
五次大改道 / 365
“葵丘之会”与“无曲防”/ 368
贾让之策,“ 不与水争”/ 370
王景“汴、河兼治”,八百年安流 / 371
三次回河,黄河依旧北流 / 373
林则徐:以戴罪之身抵决口之河 / 375
刘鹗:送罗盘的郎中被打成“汉奸”/ 378
孔祥榕 / 381
“国家大利大害,当改不改者岂惟一河!”/ 384
洪 流 / 387

第十一章 湮与兴(文明萌芽) / 401
降雨观测与洪水痕迹 / 404
立竿见影,二十四节气量出时间长短 / 406
举物候为水势命名 / 410
水文纪事:火车开近秦安 / 413
汛息传递:从水情到军情,从“飞报”到“羊报”/ 415
“免夫钱”催生货币经济 / 418
河堤:或是酝酿革命的温床? / 420
福城小镇的前身:草市 / 422
以邻为壑,麻湾决口与1935 年苏鲁水灾纠结 / 425
滞洪区的滞—以濮阳为例 / 430
都水监与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门治黄机构诞生 / 433
名词解释:埽 / 435
组织与解放,以河为中心 / 439
河神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 441
浚县四女台:神河面前没有个人 / 444

第十二章 三门峡 / 449
砥柱,“ 古无门匠墓”/ 451
《隋书》砥柱“山崩壅河”考 / 454
“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苍生?”/ 456
从“皇帝的河”到“人民的河”
“大家都来支援三门峡啊!”/ 457
1962,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 号提案 / 460
情何以堪:三岁寿命的三座大坝 / 462

第十三章 寻找济水(包括禹河故道) / 465
铜瓦厢决口一百六十年祭 / 468
禹河故道:那时河北,实为“河间”/ 470
自海河一线回摆,大河重出山东渤海 / 474
又名黄淮海平原的华北大平原 / 476
津门渤海那四道贝壳堤 / 479
九泽中的巨泽—大陆泽 / 481
济水源头济渎庙 / 484
“清济”玄思:三伏三见 / 485
大野泽、东平湖、梁山泊及其他 / 490
“十年九不收”的东平州;一次也没启的石洼闸 / 493
以后,再也没出现的海市蜃楼 / 496
乡俗:找祖坟与放河灯 / 498
襁褓:又名沙土布袋的“土裤”/ 500
清河门 / 502

第十四章 循环或超越(山东) / 505
三角洲流路变迁循环的小三角洲版 / 508
那时泰山 / 510
最后一条支流汶河与龙山文化考 / 512
“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何也?”/ 515
小村演绎“礼失,求诸野”/ 517
何以成为“酝酿革命的温床”/ 518
袁世凯:对付得了“神拳”对付不了黄河 / 522
太后过河:可怜天下父母心 / 525
迎接黄河回家 / 528
怎样成为“酝酿革命的温床”/ 531
“采集”与“渔猎”:祖上看家本领教炎黄子孙“生产自救”/ 533
“凌汛决口,河官无罪”/ 536
固住河口,三角洲人的梦想与探索 / 543

第十五章 长河夕烟(水土) / 551
赵牧阳的《黄河谣》与新时期的“龙王庙”/ 554
“悬河干河都是死河象征,这是民族的灵魂问题!”/ 557
家 园 / 560
再溯黄河源,断流何止仅下游 / 562
史念海“泾渭分明”考 / 565
启 蒙 / 567
王化云、小和尚、郎中和老地主 / 571
沙坡头,以麦草方格护路治沙 / 574
牛玉琴:一个一字不识的农妇治沙 / 578
病?张应龙患的什么“病”? / 584
保卫黄河:一组吴起的绿化照片被认为是假的 / 589
保卫黄河: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 593


第十六章 新大陆(三角洲) / 599
扬州东门何以曾称“利津门”? / 602
旧时的“宽乡”之地,新时代拓荒者的乐园 / 605
我的黄河口 / 608
“河喘气”?神秘莫测的“ 假潮”及其他 / 611
“国主山川”,尊重自然 / 615
多样性生态系统:河流不仅只是河水 / 618
河、河山、江山、江湖的汉词掂量 / 620
从标准化堤防看河与人的三次对峙 / 622
“世界反水坝日”/ 626
豪奢一次吧,那被“供养”的河口湿地 / 629
“拦门沙”又名“铁板沙”/ 633
宿命:“ 河伯”遭遇“海若”的那一场《秋水》/ 638

后 记 为什么是黄河 / 643

致 谢 / 647
內容試閱

王兆胜
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可能没什么比“ 长江”与“黄河”更有分量。如果将这两条河进行比较,在人们的情感世界里,长江又远不能与“母亲河”黄河相提并论。因为“母亲”以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渗入了“人之子”的灵魂。因此,当人们说起“黄河”,总不免动容,因为那是“母亲”——“母亲河”——我中华儿女共有的母亲。
我曾站在壶口瀑布前领略黄河的壮怀激烈。与人不同,我不是将它看成一个景致,而是在全身心地想念母亲—曾带着我度过十三个春秋的早逝的母亲。母亲的逝去像飘散的云彩,我再也找不回记忆;然而,站在黄河面前,我止不住泪水长流,壶口瀑布的烟气与我的泪水一同弥漫,因为我真正见到了“母亲”——黄河。
基于此,当我看到张中海写的《黄河传》,知道他三十年而磨一剑,从河口溯源而上又顺流而下,反复考察研究,颇能感到他与黄河的深厚感情。他也是把黄河当成母亲,才能那样跋山涉水、登山攀崖,不辞劳苦, 正如古希腊神话中安泰之于大地母亲,只要和母亲在一起,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否则,很难想象是什么力量在后面推动着,让他用半生时光完成这部著作。在此,张中海有担当大任的鸿鹄之志,但也离不开更深厚的母子情愫。换言之,“ 母亲”与“ 祖国母亲”“ 母亲河”是不可分割的存在,是一个好男儿的内在召唤。
怀着这种敬意和共鸣读这本《黄河传》,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丰富的知识。以前,对黄河也有不少了解,但本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局限。想急于了解自己的母亲,我从黄河源头开始,沿着它所流经的省份、地段,包括禹河故道曾经流过的河北,徐淮故道流过的江苏,业已消失的济水,伴着两岸的名胜古迹、人物、动植物,顺流而下,进入历史文化的长河。有哪个孩儿不想了解母亲更多的历史,尤其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及其密码, 仿佛是用长线串起知识的珠玉。本书呈现的是关于河、黄河、母亲河及与之相关的世事纷纭,犹如进入山丰海富的大千世界。我一向好学,对读书乐此不疲,常如海绵吸水如饥似渴般学习,因此,一册在手可尽情浏览
“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无尽风光。比如,黄河源头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关于黄河的一些边缘知识令我大开眼界。其中,有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水文学、土壤学、考古学、历史学、文学、治水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壶口瀑布每年上移一米多。又如,“埽”竟是为了治水的,是用柳、草、山梢和土石等制作而成,以防河水冲刷堤岸的底部。还有它本身所具有的形而上意义。还有“揭河底”“河喘气”“龙虎大淦”等颇具神性的水文现象和水文用词。这样的博物学知识极有助于丰富自己,读来颇有韵味。
故事性,特别是传奇故事让《黄河传》颇具魅力,它会粘着读者一直读下去。仿佛磁石吸着铁屑,我们的目光被一个个故事吸引,内心被奇妙的故事震动。作者叙述了黄河上游偶然断流后出现的“河府”景象:“奇形怪状的巨石,静静躺卧,一块挤着一块,又保持一定距离,构成了河府世界的‘主建筑群’。大的如列车车厢、卡车车身,小的也比写字台大。”“巨石虽面貌各异,却全是优美的曲线组合。那当然来自黄河万古不息的爱抚……”更重要的是,这些石头都是有石根的,是一些深藏不露者。还有牌匾被收到博物馆、孔祥榕的故事等,都很有吸引力。
与一般人写黄河不同,张中海的《黄河传》是有文化、思想、智慧的, 也充满一定的哲思。这在大量的文化分析、现代性思考以及哲学阐释中多有体现。作者虽然是写黄河历史,其实也是用“文化思想”进行串联,像万千支流与大河的融合,少数民族部落与中原民族融合,马家窑文化、宋代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河流让上下游结合成命运共同体,再怎么艰难曲折也要“走出巴颜喀拉”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因黄河精神而进入一个共在的场域,都是《黄河传》的骨骼,与知识血肉一起构成作品的精神谱系并显示其价值。如作者认为,河流不仅只是河水,而是一个多样性的系统, 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论及河流伦理,作者借鉴河流伦理专家的这样一段话:黄河所带有的神性是民族文化的隐秘源泉,是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在思维中会成为一种自动过滤系统,在使用词义时自觉避开把河用在贬义、阴柔之美上。而她本身所具有的神性又转化为人的主观心理,即便如“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洗不清”这样一些非赞颂之词,却也表现了黄河混沌、浑厚、浩然、浩荡的力量。这样的认识是有文化思想深度的,一下子将作品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有豁然开朗之感。另外,在《宿命:“河伯”遭遇“海若”的那一场〈秋水〉》一节中,作者有着哲学的“大小之辨”,他说:“或许,海若还没说出的话是,井蛙小自不必自卑于小,四海大也不必自矜于大。宇宙万物,各安其所,大小生命都是同等的,要紧的是完善自我,而不必像五帝三皇、古今列强那样去争那‘毫末’一样的霸。”这就与水、黄河连在一起,也提升了《黄河传》的境界。
作为诗人的张中海,在《黄河传》书中让作品充满诗性的灵光。诗意像戏眼,也如洞见世界的天窗,它一下子将人的意识中许多“明”与“不明”之间的晦暗照亮,有一种春暖花开的艺术感受。可以说,是诗意点亮心灵,照亮世界,开辟前行之路,使《黄河传》有了文学性和诗魂。因此, 诗意在作家传记中不只是激情,而是一种化解世界有效的审美方法。在《孕育:聆听古湖的“地层韵律”》一文中,作者写道:“ 一望无垠的水面深浅有序,水光潋滟,群山倒影于镜面一样平的水中,有鱼欢跳却无渔歌唱晚,有鸟飞过但无桨荡舟泛。湖外林间动物出没,无忧无虑,因为这时还没有人、人类——那最可怕的动物。或者有了,它们还没见识他们的厉害,人类和另一群色彩斑斓的动物还在和平共处。”这是写古老之湖——河的胚胎,也是写自然静谧之美。诗意情怀将水、湖一下子点染得那么自然美妙,也使锈迹斑斑的挖掘具有了现代意识斑驳的阳光。
张中海的《黄河传》是一本将情与理、知识与智慧、现实与历史、爱与恨、宏观与微观熔为一炉的重要著述,它一定会给读者带来美好的享受,特别是给母亲、黄河母亲、祖国母亲带来更大的荣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博士生导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