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編輯推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丛书”,作为一套开放式的研究丛书,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分专题分批次,组织力量、研究撰写,由点而面、展开推进,传播成果、交流思想,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著作出版重要平台,力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理论贡献。 本书的特色在于以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最新提出的民族和时代精神——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为指导,多视角多维度系统分析阐述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这不仅强化了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对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思想认识,更坚定了人们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念,启发中国人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止。 本书的出版对读者对深刻理解和继承改革开放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探究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根基、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论内涵、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时代特征、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理论定位等若干问题,明确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践路径、时代意义以及理论价值,以此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视域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理论边界。
|
關於作者: |
闫涛,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师,学院行政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发展理论。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张伯苓研究会、严修研究会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
|
目錄:
|
总序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
引言 改革开放伟大觉醒孕育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第一章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演进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6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1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50
第二章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践本质
一、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理论建构的根本方法/66
二、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践来源/81
三、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践检验/138
第三章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发生机制
一、文化传承/150
二、需求导向/164
三、制度引领/176
第四章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思想内涵/186
二、实践内涵/210
三、基本特征/245
第五章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实现机制
一、形成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制度因素/270
二、完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制度体系/274
三、继续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践路径/294
结语/305
后记/306
|
內容試閱: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
颜晓峰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建设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的一次伟大飞跃。现代化是全方位、多领域、各层次的变革和跃升,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现代化是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现代化不仅是技术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自然演进过程,也需要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文化支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灵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有文化作为基础和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领域
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反映,同时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加深,党的文化自觉达到新的高度,文化建设规模扩张、力度加大。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努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就提出了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立巩固的现代化国防。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目标。1964年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80年代伊始开宗明义:“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长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加了治理之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可以看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领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文化建设。“五位一体”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领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成了全面发展、相互支撑的系统格局。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等,都反映了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是与其他领域同等重要的领域,文化建设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血脉贯通,没有精神的力量支撑,就不能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将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纳入其中,使文化成为现代化的精神基因。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增强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从“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提升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独特地位。道路自信是以道路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为基础的,理论自信是以对科学理论真理力量的文化信念为底蕴的,制度自信是以对建立制度的文化理念的自信为前提的。所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结构,从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拓展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