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4.6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1.8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豆瓣阅读“小雅奖?最佳作者奖”获奖作品
百万字生动再现鲜活的东周全景
呈现跌宕起伏的春秋争霸过程,还原惊心动魄的战国竞雄情景
春秋五霸的背后,有哪些政治格局? 卧薪尝胆的背后,有哪些令人唏嘘的故事? 吴起、孙膑等名将背后,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秦灭六国的背后,有哪些精彩的战略谋划?
★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最伟大的时代之一!
★ 丛林法则下的列国争雄,影响两千年的璀璨文明
★ 广泛对比史学研究成果,借鉴权威专家观点
★ 霸主、谋臣、武将、侠客、圣贤……
纵横、谋略、人性、进退、取舍……
★ 如小说般引人入胜,如史料般严谨细致
★ 春秋战国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个国家都竭尽全力地生存和竞争,智慧和意志的碰撞,磨砺出了独一无二的华夏文明。
★ 叙述历史的方式比较新颖,以时间为节点,选取了二十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用文字为他们画像。
★ 兼采《史记》《春秋公羊传》《战国策》等三十余部古籍和《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等三十余部当代研究著作,考据详实、条理清晰、诙谐幽默、情节生动,既让读者享受到轻松惬意的阅读乐趣,也不失知识性和历史厚重感。
|
內容簡介: |
“(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东周乱世,人们为权力而厮杀,不循礼法,不择手段,连神兽麒麟也不放过。孔子悲伤,至此封笔。
公元前8世纪,周王朝国都镐京被犬戎人攻下,王室不得不东迁洛邑。在分封制下发展起来的各诸侯国随即跃跃欲试,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厮杀和吞并。
这就是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时代之一。形形色色的霸主、谋臣、武将、侠客和圣贤等人物纷纷登场,各种各样的思想言论和奇谋战法在碰撞中火花四溅。在激烈的竞争下,华夏文明的影响力愈发扩大,为后世秦汉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套书共上中下三册、18卷258章,讲述了从平王东迁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500多年历史,以郑庄公、齐桓公、吴起、商鞅、赵武灵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等十余位传奇人物为主线,全景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整个过程,生动阐释了其中运用的战略战术,揭开了残酷的政治斗争内幕,令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先秦的社会风貌和华夏文明的进程。
|
關於作者: |
茅庐小生,本名洪雷,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专业中国史。杭州西湖区作家协会会员。新锐历史作者,豆瓣阅读明星签约作者,曾获“小雅奖”最佳作者奖,作品点击量累计达百万。擅长从人性角度还原历史人物,挖掘历史长河中重大事件的潜在关联性。已出版《两晋:纷争的乱世》《高宗乾隆》。
|
目錄:
|
引子?《封神演义》之后的故事
上
卷一?敢和天子叫板的男人
第1章?年轻的诸侯国
第2章?害人的母亲
第3章?大战的序曲
第4章?争锋
第5章?中原大混战
第6章?颍考叔之死
第7章?射向天子的箭
第8章?小霸
卷二?春秋时代的全民偶像
第9章?三千多年前的经典炒作
第10章?不伦之恋
第11章?瓜熟而代
第12章?赛跑
第13章?管仲拜相
第14章?管仲新政
第15章?一鼓作气
第16章?换一种战争方式
第17章?周天子的旗帜不能倒
第18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第19章?投我以木瓜
第20章?楚国人来了
第21章?风马牛不相及
第22章?天子的反抗
第23章?“君”临天下
第24章?悲哀身后事
卷三?失败的仁义
第25章?商朝遗民
第26章?霸主不是谁都可以当的
第27章?谁执牛耳?
第28章?君子之战
第29章?愚蠢还是高尚?
卷四?英雄也可以大器晚成
第30章?一句戏言,一个国家
第31章?晋国无公族
第32章?父子分离
第33章?这个太子不好当
第34章?冒险的开始
第35章?里克的复仇
第36章?乞丐
第37章?安乐窝与温柔乡
第38章?周游列国
第39章?时来运转
第40章?家乡,我终于回来了!
第41章?暗流涌动
第42章?介子推离去
第43章?南下,南下
第44章?宿命的对决
第45章?攻城
第46章?退避三舍
第47章?大决战
第48章?威震天下
卷五?大秦崛起的奠基人
第49章?牧马人
第50章?五张羊皮换一个宰相
第51章?选择题
第52章?无赖
第53章?还击
第54章?宽大为怀
第55章?霸主归来
第56章?裂痕
第57章?秦国勇士的不归路
第58章?复仇
第59章?西戎霸主
卷六?一鸣惊人的问鼎者
第60章?楚成王之死
第61章?给老师当人质
第62章?飞将冲天,鸣将惊人
第63章?猛虎出山
第64章?夏日之日
第65章?铁幕
第66章?恶狗
第67章?问鼎
第68章?神箭
第69章?染指
第70章?孙叔敖出场
第71章?拉锯战
第72章?弱国无外交
第73章?饮马黄河
第74章?单车挑战
第75章?决战天下
第76章?尔虞我诈
第77章?身后事
卷七?扳倒霸主的“蕞尔小国”
第78章?身份疑团
第79章?崛起之路
第80章?圣人季札
第81章?战死疆场的国君
第82章?杀父之仇
第83章?“好人”楚平王
第84章?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85章?愤怒的伍子胥
第86章?亡命天涯
第87章?勇士
第88章?忍耐与等待
第89章?卑梁之衅
第90章?鱼肠剑
第91章?最悲情的刺客
第92章?干将莫邪
第93章?兵圣
第94章?恶有恶报
第95章?财迷心窍
第96章?山地特种作战
第97章?大追歼
第98章?蛇吞象
第99章?追击楚王
第100章?随国人的抉择
第101章?哭秦廷
第102章?回国
第103章?论功行赏
第104章?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中
卷八?“弱者”的逆袭
第105章?夏朝往事
第106章?不屈的民族
第107章?“丑陋”的英雄
第108章?重臣谋士
第109章?会稽之耻
第110章?谈判
第111章?绝境逢生
第112章?屈辱的镣铐
第113章?沉默的马夫
第114章?蔡昭侯之死
第115章?夫差的同情心
第116章?自由!
第117章?从零开始
第118章?卧薪尝胆
第119章?夫差的野心
第120章?百牢问题
第121章?吴鲁战争
第122章?浩大工程
第123章?跨海作战
第124章?浣纱少女
第125章?存鲁乱齐
第126章?艾陵之战
第127章?伍子胥谢幕
第128章?馆娃宫
第129章?众叛亲离
第130章?突袭
第131章?虚名霸主
第132章?白公之乱
第133章?生死之战
第134章?传奇王国的终点
第135章?战争不相信眼泪
第136章?功成身退
第137章?鸟尽弓藏
第138章?霸王
第139章?干涉
第140章?越国兴衰
卷九?真真假假的“赵氏孤儿”
第141章?千古奇案
第142章?狗咬狗
第143章?弱冠
第144章?鄢陵之战
第145章?郤家的末日
第146章?少年英主
第147章?大火并
第148章?成王败寇
第149章?以和为贵
第150章?卫国的挑衅
第151章?和平大计
第152章?小心做人
第153章?混日子的老头
卷十?内战生存法则
第154章?良好家教
第155章?大鱼吃小鱼
第156章?铸鼎风波
第157章?霸业崩塌
第158章?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第159章?谁是叛国者?
第160章?“平反”之路
第161章?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第162章?惊险一战
第163章?秋后算账
第164章?来自南方的威胁
卷十一?赵氏家族的生死考验
第165章?庶子掌权
第166章?小试牛刀
第167章?不安分的少主人
第168章?危险的敌人
第169章?晋、齐争锋
第170章?争执
第171章?国君的最后反抗
第172章?山雨欲来
第173章?意志力的较量
第174章?连环计
第175章?大逆转
第176章?重臣离去
第177章?士为知己者死
第178章?不是国家的国家
卷十二?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第179章?剧烈变化的社会
第180章?杀人犯和不孝子
第181章?武卒一出,谁与争锋
第182章?离职之谜
第183章?改革家
第184章?血祭
卷十三?新瓶装旧酒的王国
第185章?窃国大盗
第186章?一场华丽的政治秀
第187章?西守东进
第188章?孙膑之谜
第189章?围魏不救赵
第190章?风云再起
第191章?复仇者的结局
第192章?徐州相王
下
卷十四?精准设计的战争机器
第193章?青年才俊
第194章?没落之国
第195章?霸道之术
第196章?“史上最严”改革条例
第197章?国法无情
第198章?剑指西河
第199章?作法自毙
卷十五?连横破合纵
第200章?外来人才
第201章?鬼谷子的局?
第202章?张仪相秦
第203章?两国丞相
第204章?挑战齐国
第205章?血战修鱼
第206章?天府之国
第207章?诈楚
第208章?“兄弟”之战
第209章?虎口脱险
卷十六?最强对手诞生
第210章?少年英主
第211章?心腹之患
第212章?“人情外交”
第213章?新式兵种
第214章?“胡地中山,我必有之!”
第215章?谋秦
第216章?父子隔阂
第217章?遗恨沙丘
第218章?“一个大大的英雄”
卷十七?大秦帝国的飞跃
第219章?张仪谢幕
第220章?宜阳攻坚战
第221章?这个女人不简单
第222章?楚怀王的最后尊严
第223章?是是非非孟尝君
第224章?函谷关陷落
第225章?间谍苏秦
第226章?战神登场
第227章?东帝西帝
第228章?燕国复仇
第229章?两攻大梁
第230章?汨罗江
第231章?亡羊补牢
第232章?灭不了的齐国
第233章?大国凋零
第234章?赵武灵王的遗产
第235章?抱薪救火
第236章?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237章?四贵
第238章?女强人的终局
第239章?张丞相
第240章?长平鏖兵
第241章?纸上谈兵
第242章?死地
第243章?邯郸,危矣!
第244章?生死荣哀
卷十八?乱世的终结
第245章?身世之谜
第246章?孤独小孩
第247章?论如何正确地拖后腿
第248章?仲父
第249章?最后一次合纵
第250章?万事转头空
第251章?逐客令
第252章?老兵不死
第253章?最后的军团
第254章?悲情名将
第255章?易水寒
第256章?水灌大梁
第257章?背叛
第258章?六王毕
后记?致敬历史的“记录者”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引子 《封神演义》之后的故事
本书的开始,我们先从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说起。
据说在遥远的商朝末年,君主纣王被妲己迷惑,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还设计各种酷刑残杀大夫和宫人。西伯侯姬昌是一位深得人心的忠臣,也差点被纣王和妲己谋害,只好逃回祖居地西岐(今陕西岐山)。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的姜子牙前来辅佐姬昌,还吸收了哪吒、杨戬、雷震子等各路神仙,壮大力量后,他们前去讨伐纣王。经过一系列神仙斗法,姬昌和姬发父子最终打败了纣王的妖魔大军。姬发集结了八百诸侯进军朝歌,纣王在穷途末路下自焚,妲己等妖怪被擒。姬发即天子位,是为周武王。姜子牙领元始天尊诰敕,在封神台封神,周武王也分封了七十二诸侯。
这个故事不用多说,就是在中国无人不晓的《封神演义》。相传这本小说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名叫许仲琳的文人写的。近些年,它屡屡被翻拍为影视剧,人们哪怕没有看过原著,不了解具体的故事情节,也能脱口而出姜子牙、哪吒等书中的主要人物。
《封神演义》充满了神话色彩,尽是些神怪妖魔的故事,但它却脱胎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姬昌父子、姜子牙、纣王和妲己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作为小说背景的商朝,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人们印象中的王朝,是县令管百姓、知府管县令、巡抚管知府、皇帝管巡抚,这样一级级的制度,要通过科举考试或是皇帝的提拔才能做官。但这实际上是隋唐之后才出现的情况。
商朝则是一个部落联盟制王朝。那个时期,中国刚脱离原始社会不久,还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当中许多部落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能建造城堡、打造青铜器,被称为“方国”。而“商”是当中最有威望和实力的一个部族,周边的方国都臣服于它,向它进贡。但商朝的君王并不能直接管辖这些方国,也没有权力任命方国的首领,各方国的自主权仍然很大。
商朝延续了五百多年,到了最后几任国君时,实力和威势已经大不如前,许多方国和部落叛离商朝,留下的,也对商朝没有了以往的尊重。这时,纣王出场了。
纣其实不是这位商朝末代君王的本来称呼,他在史书上被称作“帝辛”。帝辛为了维护商朝岌岌可危的统治,一方面穷兵黩武,征伐那些不服从的方国和部落,残杀那些不听话的大夫和部落首领;另一方面大兴土木,营造各种建筑奇观和豪华宫殿,来维持商朝宏伟的形象。他以为这样一来,方国们就会惧怕他、佩服他,不敢背弃商朝了。但他这么做,必然就会横征暴敛,对各大方国和部落大肆压榨,搜刮他们的财富和粮食。帝辛并不觉得这样有错,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削弱方国实力的方法。
正因帝辛集残暴、好战和剥削于一身,天下人称他为“纣”,意思是“残义损善”“贱仁多累”。通俗地说,就是无情无义的大恶人。
帝辛的暴虐非但没有延续商朝的命运,反而提前把它送进了坟墓。当时位于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岐山一带)的周人因为善于农耕而实力壮大,他们乘机收揽人心,扩张势力,密谋推翻商朝的统治。终于,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抓住时机发动起义,集合天下所有反对商朝的部族共同进攻帝辛。
而商朝的主力部队在那个时候正远在南方镇压淮夷人。帝辛无兵可派,只好把一批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去抵抗姬昌的联军。双方在牧野展开决战。帝辛不得人心,奴隶们不愿卖命,在战斗中纷纷倒戈或者逃跑,商朝军队因此大败。帝辛见自己大势已去,就躲进王宫里自焚而死,他的宠妃妲己则被周军抓获处死了。
周人代替商人成了统领天下的部落首领,建立了周朝。但他们同样没有能力管理如此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
对于这个问题,周朝吸取了商朝的经验教训,设计了三项相辅相成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课本上经常看到“封建”这个词,它是广义的,指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我们这里所说的“封建”则是狭义的,也是这个词的最初含义,指把一个地区“封”给某人,让他在这里“建”立政府,并全权管理该地的人民和土地。
被分封后,这些地方政府就被称为“诸侯国”,领袖被称为“君”或“诸侯”。它们有自己的国号、官员和军队,要为朝廷镇守疆土、管理百姓、征收贡赋等。对于君王,它们需要定时缴纳贡物、服从命令和军事保卫等。这就是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朝的分封,相当于把原有的方国、部落和民族进行了一次排列组合:把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分封给了王族和功臣,让这些诸侯拥有强大的实力来拱卫王室;其余的地方则分封给其他贵族和方国首领,让他们不至于形成势力威胁周朝统治。
诸侯国建立之初,实际上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城市。诸侯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生产技术、文化礼仪和军事实力收服野外的居民们,让他们对自己效忠和奉献。实力强大后,则征服周围更广大的地区,建造更多的周边城市。
周朝时期的人口很少,不曾开辟的地方不计其数,加上很多诸侯被分封的是边缘蛮夷之地,足够他们闹腾的。所以,那个时候,诸侯极少与邻国发生抢地盘的冲突,各个国家之间往往有大片的无主空隙地带,所谓的边界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周朝初期,就如同封神榜一样,对功臣、王族等各路“神仙”分封,在史书上留下名称的封国就超过了170个。这样一来,大部分诸侯国的面积不是很大,只有一两座小城,只有个别大国有几十座城市。
那么,分封了这么多诸侯,如何保证他们听话呢?周朝又相应地推行了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
什么叫礼乐?通俗点儿说,“礼”指的是贵族们在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行为举止都要有相应的规范和仪式。例如,祭祀的时候要行吉礼;哀悼的时候要行凶礼;男子成人的时候要行冠礼;军队操练、出征、作战和凯旋的时候要行军礼;聚会宴饮的时候要行乡饮酒礼;等等。不同等级和不同年龄的人也通过不同的礼仪进行区分,以此体现尊卑有序,营造一种统一和谐的社会氛围。
礼乐制度的“乐”,则要求人们在宗庙祭祀之中、宴会饮酒之时、族长乡里之间,遵照父子长幼贵贱等级使用规范的诗歌和舞乐。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歌唱是最能代表心声的,相信音乐可以沟通情感,增进彼此间的亲密,化解心理矛盾。
所以,我们要是回到周朝当个贵族,无论工作学习,还是吃饭穿衣,都要按照礼制规定的来,哪怕走路的步伐不对,也会被认为是失礼,会遭人鄙视和批评。到了交际场合,我们还得能吟唱合适的诗歌,不然人家都不愿和你交朋友。
宗法制度,则是对家族继承方式的规范。正妻生的儿子叫“嫡”,妾生的儿子叫“庶”。贵族们被要求选择继承人时必须“立嫡立长”,就是说只能选择正妻生的儿子,如果正妻有多个儿子,则必须选择长子;如果正妻没有儿子,就选择身份最高贵的姬妾的儿子。在自己的儿子中随便选择一个定为继承人是不被允许的。
根据宗法制度,周朝就像是一棵可以无限分枝的大树。树根就是周王,他是上天之子,所以被称作“天子”。天子之位由周王的嫡长子继承,周王的其他儿子可被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君位也是传给嫡长子,诸侯的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也是一种“封建”贵族,他们相当于小诸侯,封地被称为“采邑”或“封邑”,封邑的军政大权也归他们所有。由于地盘比较小,卿大夫比诸侯地位低,要对诸侯尽到纳贡和保卫的义务。
卿和大夫的位子也传给嫡长子,其余诸子则成为贵族阶层的最低等级—没有封国和封地的“士”。士能分到一点农田、房产和奴隶,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也能做官。运气好的话,他们能被提拔为大夫,获得一块封地。
诸侯的儿子被称为“公子”,孙子称“公孙”,他们形成的家族称为“公族”。同理,王的儿子被称作“王子”,孙子被称作“王孙”。而嫡长子的家族被称作“大宗”,其余子孙的家族被称作“小宗”。
天子居住的城市被称作“京”,国君居住的城市被称作“国”,卿大夫居住的城市被称作“都”。这些城中有他们各自的宗庙,而其他没有宗庙、只有百姓聚居的城市被称作“邑”。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的政权被称为“家”,卿大夫被称为“主”,合起来就是“家主”,其臣属被称作“家臣”。在国都里生活的人被称作“国人”,而住在郊野农村的人被称作“野人”。
那么,周天子是怎么从诸侯那里收税,来维持王朝的日常开支呢?
在那个久远的时代,其实还没有成型的税收制度。也就是说,暂时不存在交税这回事儿。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些贵族都有封田,封田的产出归他们自己所有。按照周礼,天子大约有方圆一千里的土地,诸侯国君有方圆五十里到一百里的土地,以此类推,越低级的贵族封田越小,所得也就越少。
而农民是没有土地的。当时的农民其实还带有农奴的性质,完全依附在贵族之下,为其耕种田地,收获所得都要先上交,再由贵族们进行分配。平常还要给贵族老爷们干点儿杂活,例如修建房子、洗衣织布、饲养牲畜等,一年到头不得清闲。
他们愿意这么没地位吗?他们没办法啊。当时,农业生产技术不发达,农具主要是石头或青铜制成,能耕种的农田非常有限,加上人口稀少,农民们必须组成村社集体耕种,才能保证粮食收获。他们的吃穿、用具都靠集体分配。
而诸侯、卿大夫和士们充当了这个集体的领导角色。他们不用生产劳动,把底下的农民管理好,安排好日常工作,就可以了,其吃穿用度都由农民生产提供。当然,天子、国君和卿等高级贵族不用亲自管理,他们会安排官员替自己处理的。
在这些制度的支撑下,周朝在开国之后一度极为兴盛。周王东征西讨,扩张版图,专治各种不服。最强盛时,王朝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到山东省,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甘肃省。诸侯们也对天子毕恭毕敬,不敢有任何冒犯。整个王朝农业繁荣,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史载“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然而,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直强盛的王朝。周朝历经了大约两百年,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周朝衰落的原因,一方面是周王穷兵黩武,和西北方的犬戎人征战不休,导致国力大损;另一方面是周朝政治日益腐败,君主暴虐百姓。例如周厉王(名胡)在位时,把山川林湖都收归国有,不许百姓无偿砍伐和渔猎,还派人监控百姓的言行,一发现有反对意见就判刑处死。这导致国人们都不敢乱说话,路上碰面只能用眼神示意。周厉王的暴政最终使国人发起暴动,他不得不逃离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至死都没能回去。
而在周厉王出逃的这段时间,周王朝采取了“共和行政”的方式维持运转。关于“共和行政”,有两种说法:一是大夫周公和召(shào)公共同执政,号为“共和”;二是有一位来自共国(今河南辉县)的诸侯国君,名叫“和”,在镐京代行王权,所以叫“共和行政”。无论真相是什么,都意味着周天子失去了绝对权威,诸侯们已经能够干预王朝政治了。
但周朝衰落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分封制度的不可持续性。王室的子孙越来越多,但王室开疆拓土的速度却跟不上了。不把这些王子王孙分封出去,他们就会把王室的粮食吃空;把他们分封出去,就必须从天子的自留地里切割出封地。这就导致王室的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天子的封田也越来越少。
至于地方上的诸侯,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占据的土地和人民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大。他们有了不听号令的资本,连向王室朝贡都不怎么愿意了;王室的力量日益衰落,就更加管不住他们。周厉王正是因为陷入了财政危机,才甘愿冒着与民争利的风险,抢占山川林湖的资源。他的儿子周宣王(名静)虽然没有这么过分,但下过清查户口的命令,试图绕开诸侯们直接向农民征发赋役。
周宣王虽然依靠各种政治手段勉强维持住了天子的威信,但对于统治衰落的周王朝已是力不从心。诸侯们和王室越来越疏远,犬戎人对镐京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到了宣王之子周幽王(名宫湦shēng)即位后,一场差点儿摧毁周王朝的危机爆发了。
周幽王知道自己挽救不了王朝没落的趋势,干脆放飞自我,把主要心思放在玩乐上。有一年,他讨伐褒国(今陕西勉县东南),获得了一位叫作褒姒(sì)的美女。她的美貌很快使周幽王沉沦,他不仅因为这个女人荒废了朝政,还把天子和诸侯之间的最后一点信任弄丢了。
《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即使进了王宫,享尽荣华富贵,也总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面对周幽王也是如此。这让周幽王很是头疼,为了能让褒姒这个冰山美人笑一下,他想到了“烽火戏诸侯”这个主意。
周朝王都镐京位置偏西,周边有许多戎人聚集,其中以犬戎部落最为强大。上百年来,周朝军队与他们混战不休,双方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周朝衰落后,对犬戎人只能采取防守态势,在镐京附近的山上建起烽火台,用来联络诸侯军队抵御他们的进攻。
烽火台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有专人看守。台上存放着柴火,一遇到紧急情况,就把柴火点燃。白天,火光不明显,就使用湿柴或其他物质制造出浓烟。附近的烽火台看见烟火升起,也把自己的柴火点燃,如此传递下去。诸侯们看见烽火台起烟,就会奔走几百里来镐京救援。
周幽王的想法是,既然王宫里的人没法逗乐王后,就让底下的诸侯们来当小丑,搞一个恶作剧,把烽火台点燃,骗诸侯千里迢迢来勤王,等他们发现被骗又无可奈何,那种滑稽的样子一定很搞笑。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周幽王带上褒姒来到骊山的高台上,摆好座席,放上美酒佳肴。然后,他传下旨意,派人去把烽火点上,让烽火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没过多长时间,就看见那些诸侯国君们满头大汗地带兵赶来了。诸侯们到镐京一看,这里风平浪静,哪有犬戎人的影子;再到王宫去打听,啥事儿也没有。而此时的周幽王和褒姒就在骊山上看着,看诸侯们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有得知自己被人耍弄后的吃惊。两人为恶作剧成功而哈哈大笑。诸侯们这才明白,天子是在把自己当猴耍,心里发了一通牢骚就回去了。
周幽王亲自导演了一场喜剧,虽然“演员”们很不高兴,但是“笑果”显著,尤其是褒姒特别开心。于是他此后接二连三地令人点燃烽火台,等着看诸侯们紧张兮兮地往镐京这里赶。褒姒每一回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问题出现了:“演员”们越来越少了。诸侯们知道要被寻开心,哪个愿来?结果,等犬戎人真正来进攻的时候,没有一个诸侯率军赶来勤王。
犬戎人为什么要攻打镐京?这事还是和褒姒有关。
周幽王本来有一个王后,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被称作申后。她给周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叫宜臼,被立为太子。自打周幽王喜欢上褒姒,申后就失宠了。褒姒也生了个儿子,叫伯服。
周幽王很是宠爱褒姒母子,就把申后的王后身份和宜臼的太子身份给废了,让褒姒当王后,把伯服立为太子。申侯一听女儿被欺负,外孙丢了太子位,当场就火了,决定非要教训教训这个女婿不可。
但是,申国毕竟只是个诸侯国,以一国之力,根本没法攻进镐京。而其他诸侯国里只有缯国(也称鄫国,在今河南光山西南)愿意和申国联手,但两国实力加起来,仍不是王师的对手。于是,申侯想到了借刀杀人,让西边的戎人去把女婿修理一顿。
他派人联络到了犬戎人的首领进行游说,大意是说王都镐京里金银如山,美女如云,申国人愿意给犬戎王做向导,让他们去大捞一把。
犬戎人早就眼红中原的花花世界,不用申国人多说,立刻发动大队人马前往镐京。
昏了头的周幽王哪里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他还在与褒姒卿卿我我的工夫,犬戎人就在申、缯两国的指引下攻到了镐京城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周幽王这回急了,赶紧点烽火求援。但烽火点了几天几夜,都没见到勤王军队一兵一卒。
很快,犬戎人攻破镐京,四处烧杀抢掠,将这座城市化作一片废墟,一大批周朝大夫死于非命。周幽王一家也没能幸免,他们原本躲藏在骊山上,但很快就被犬戎人发现了。犬戎人管他是什么天的儿子,一刀就把周幽王给杀了,一起被杀的还有褒姒的儿子伯服,褒姒则被犬戎人当作战利品抢走了。
镐京被犬戎人攻破的消息传到一些诸侯国,大家这才知道出大事了。一些与王室血脉比较亲近,或者距离较近的诸侯连忙星夜带兵去勤王,当中有卫国、晋国、秦国和郑国。勤王大军一到,犬戎人自知不敌,便带着掠夺的物资和人口撤离了镐京,把烂摊子扔给申侯处理。
申侯早就做好了安排,他找来诸侯们商量,提出让自己的外孙宜臼即位为周天子。宜臼原本就是周朝的太子,大家也就随了申侯的提议。
就这样,宜臼成了天子,史称周平王。
前面讲述的就是“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它被认认真真地写在《史记》中,好像周朝的这场大乱就是周幽王和褒姒瞎胡闹造成的。
但是,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
且不说烽火台是否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欺骗诸侯来勤王这一逗笑方式本身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周朝的诸侯国基本上被分封在东方,只有少数分布在首都镐京周围。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镐京周边的诸侯军队算上动员时间,来一趟怎么也要十天半个月,而东方的诸侯赶来,更是要一年半载才行,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跑来将褒姒逗笑。而褒姒也不可能隔几天出来看一个诸侯的笑话,过几个月又被叫出来对另一个诸侯哈哈大笑,来来回回地观看,再搞笑也要腻了。一次烽火戏诸侯就已经这样,周幽王怎么可能三番五次折腾?况且,军事行动都是十分严肃的,诸侯军队雄赳赳地赶来勤王,又整齐划一地退兵,严厉肃杀的气氛实在无法让人感受到笑点何在。
还有一个漏洞在于,镐京作为一朝首都,防御力量按理说应该是最强的,怎么会沦落到只能依赖诸侯的勤王兵来防守的地步?如果犬戎人对镐京的威胁很大,王师已经不能抵御他们,那周朝为什么不及时迁都呢?
因此,“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背后,应该还有另一个被埋藏的历史真相。
一批后世出土的战国竹简(现收藏于清华大学,故称“清华简”),以及一本叫《竹书纪年》的古书推翻了《史记》的记载。根据这两部史料的说法,宜臼逃亡申国后,在申侯的支持下自立为王,号称“天王”。周幽王勃然大怒,发兵讨伐申国,申国不得不联合缯国和犬戎人进行反抗。犬戎人趁王师主力征讨申国和缯国的时机,袭击了防守空虚的镐京,将这座城市洗劫并摧毁。王师首尾不能相顾,最终在骊山大败,周幽王和太子伯服被杀死。周幽王死后,有诸侯在携邑(位置不详)拥立其弟为王,人称“携王”。两个天子的情况持续了十年左右,直到携王被晋国人杀死,宜臼才算真正继承大统。
清华简和《竹书纪年》写于战国时期,比《史记》的成书年代早,真实性相对更可靠一些。所以,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就对“烽火戏诸侯”表示质疑,称“此委巷小人之谈”。
周平王宜臼即位之后,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首都没有了。犬戎人把周朝人苦心经营了近三百年的镐京给摧毁了,如果继续在这里定都,就只能在一堆瓦砾之中当天子了。而且,犬戎人虽然退出了镐京,却已经渗透进了周朝腹地,在镐京附近的山野里活动,这让周平王感到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周平王下了一个决定: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洛邑是一个统称,由分布在瀍(chán)水两岸的成周和王城两座城市组成。它始建于周武王时期,一直被当作周朝的第二首都经营。这里不仅建有周王室的太庙,还有“康宫”“京宫”“华宫”等宫殿,供王室成员居住和办公。在地理位置上,洛邑的西边有函谷关和崤山做屏障,北边有黄河、洛河阻挡,四面八方都有诸侯国拱卫。对于王朝的新首都来说,这里绝对是一个安全的选址。
就这样,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正式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的历史开始了。
定都洛邑后,虽然周王仍然是所有人承认的“天下共主”,但威信和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周平王的即位名不正,言不顺,他依靠外祖父勾结犬戎人杀死了父亲和伯服,又让其他诸侯杀死了携王,杀父、屠弟、篡位的恶名他是一辈子都洗不清了。因此,他的威望大打折扣,很难再要求诸侯们尊敬和服从他。
周王室经过犬戎之乱,祖居地和镐京周边的土地大多被戎人占领,只能保有洛邑附近的领地。王畿之地大幅缩水,人口也损失过半,周平王迁都之时,连足够的人手都找不齐,只能依靠诸侯们护送和帮忙。王室的财力和军力基本上和一个普通大国相差无几了,天子对地方诸侯已经产生不了威慑作用。
虽然分封制和宗法制还能继续维持,在名义上给予了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已经很难再用礼乐制来维护了。地方贵族们普遍不把周天子当回事,僭越礼制、不守礼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一段名叫春秋战国的乱世就此开启。
“春秋”的名称来源于史书《春秋》。它的影响力巨大,就连《左传》都是为解释它而写,所以人们用春秋指代这一时期。“战国”的名称则源于汉代刘向编写的《战国策》一书。这本书描述了纵横家们精彩的外交故事,书名也就被用作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有研究者把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的那一年作为开始,把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即赵、魏、韩三个国家建立作为结束,这总计三百六十七年被称为春秋时期;把从三家分晋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这一百八十二年称作战国时期。
在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岁月里,那些原本默默无闻的诸侯、大夫和士人们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缔造了一段又一段传奇,塑造了一部又一部英雄史诗。
就让我们铺开这幅恢宏的乱世画卷,一起来领略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吧。
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来自中原的一个小国。
卷一?敢和天子叫板的男人
郑庄公部下的一箭,射尽了天子的威风。
周朝王权从此跌落,霸权政治鸣锣开场。
第1章 年轻的诸侯国
如果问哪个诸侯国称得上是“中原之心”,那它一定非郑国莫属。
郑国的首都位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国土大致在今河南省中部的平原地带。这片土地在当时可谓得天独厚,不仅田土肥沃,盛产粮食,而且交通便利,去往任何国家都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距离洛邑近在咫尺,便于随时随地和周王室打交道。
有意思的是,郑国这个诸侯国相当年轻。周平王东迁之时,它才进入第二代国君的统治时期。
郑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当时被分封在了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历史上称之为“郑桓公”。史书上,提到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国君,都称呼他们为“某某公或王”。这种称呼是谥号,是这些国君死后朝廷对其评价。第一个字是该国君的国家名号,第二个字是对该国君的评价,“公”或“王”则是国君的意思。例如“郑桓公”,意思就是“郑国伟大的君主”。
郑桓公受封之初,郑国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境内,其所在位置与后来完全不同;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才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境内。
郑国怎么会发生位移呢?
这就是郑桓公动的手脚了。
郑桓公被分封二十四年后,哥哥周宣王去世了,侄子周幽王即位。周幽王上台后相当不负责任,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周朝的国运是一天不如一天。当时郑桓公在朝廷担任司徒,看见侄子这么不像话,感觉国家迟早要出大事。郑国距离镐京这么近,万一发生动乱,岂不是玉石俱焚?
于是,郑桓公就想到了自保。他找了一个叫太史伯的人,问他哪个地方最安全,可以供自己逃命。
太史伯回答说:“要去就到洛河以东、黄河和济水以南的地方,那里比较安全。”
郑桓公没有明白,太史伯就解释给他听,说:“那个地方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虢(guó,即东虢国,今河南荥阳北),一个叫郐(kuài,今河南郑州西南)。这两个国家的国君贪财好利,不得民心。您就和这两个国君说,我是周王的叔叔,又是王朝的司徒,想把自己的家眷和家产放在你们这里寄存一下。给他们一些恩惠,他们肯定会答应,划出一片土地给你。您将来到了他们给的土地上居住,周围的百姓听闻您爱民的名声,一定会来依附您,您和您的家族就能在那儿扎下根基了。”
郑桓公觉得太史伯说得有道理,就按照他的建议,向周幽王请求把郑国迁徙到洛邑以东。得到批准后,他就派人拿着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两国借地,用来安置他的家属和郑国百姓。这两个国家果然同意了,各自让出了五座城邑给郑桓公。郑国的百姓便在这十座城邑中安顿下来,郑桓公的家人则居住在京城(今河南荥阳东南)。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桓公寄孥”。
郑桓公搬家之后没多久,犬戎之乱就爆发了。他作为朝廷高官,与众多大夫一起为国殉难,但他的家族因为事先迁徙到了京城而幸免于难。儿子掘突继承了他的爵位,史称郑武公。
这里我们先解释一下“姓”“氏”“名”“字”的问题。姬友的儿子我们不能叫“姬掘突”,而应该叫“郑掘突”。为什么呢?因为在秦朝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来打个比方。比如你本姓“张”,代表你是张家血统;出生的时候,父亲给你起了一个名,叫“三”;当你二十岁行成年礼后,父亲又给你起一个字,叫“四五”。一般情况下你叫“张三”,家人或者朋友可以叫你“张四五”或者“四五”。[1]
后来,你飞黄腾达。天子把一个叫“刘”的地方封给了你,或者给你一个叫“刘”的官职,再或者你的父祖名字中有个“刘”字。你觉得这个“刘”字很有意义,就把它冠在自己名字的前面,周围人因此而叫你“刘三”,一般就不会称呼你“张三”了。这个“刘”就是“氏”,代表你是张家的一个分支。以后你的儿子也会被称呼为“刘××”。但你的女儿不能有名字,只能继续使用姓,即被称作“张氏”,或者前面加上“氏”,称作“刘张”;如果你的女婿是诸侯国君,谥号是“文公”,那你的女儿在史书上就会被称作“文张”。
姓和氏在秦朝以后逐渐合二为一,没人再去区分了。但名和字一直到民国的时候才合并在一起。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只有姓和名。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史料缺乏,不少人物的姓氏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本书在提到诸侯国君的时候,会用他们的谥号或是称号作为称谓;即位之前的诸侯国君,或者是一些不能确定姓氏的历史人物,则以他们的“名”作为称谓;一些可以确定姓氏的历史人物,则用“氏 名”的组合称呼他们。而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本书会以惯常的名称来称呼他们,以避免产生人名认知混乱。
再说郑武公,他是一位很懂得抓住时机的人。周幽王被害后,卫、晋、秦、郑等国曾组织联军,一起驱逐了犬戎人。周平王东迁之时,郑武公也带兵加入护卫行列,鞍前马后地跑着,出了不少的力。依靠这些活跃的表现,再加上殉国者后代的光环,郑武公在朝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周平王不仅让他继承了司徒一职,还让他出任卿士,总管王朝政务,并把一块叫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的地方封给了他。
虎牢,也就是后世闻名的虎牢关所在。它北濒黄河,南连嵩山,是洛邑的东部门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周平王相当于把王朝首都东大门的钥匙交给了郑武公。
有了天子撑腰,郑武公把扩张目标对准了郐国和东虢国。这两个国家果然不经打,都被他消灭了。在侵占郐国和东虢国之外,郑武公还对胡国(今河南郾城)下手。为了麻痹胡国人,郑武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有大夫曾提议攻打胡国,郑武公还以“胡国是兄弟之国,不能攻打”为由,将其处死了。这一系列举动使得胡国人对郑武公完全没有警惕心。最后,郑武公找准时机袭击胡国,将它占领了。
在郑武公的努力之下,郑国反客为主,把寄孥之地彻底变成了自家地盘。而他占领的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是位于中原中心的富庶之地,人口众多,交通发达,为郑国后来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郑国吞并郐、虢、胡三国后,实力日益强大,这就引起了周平王的担忧。周平王觉得郑国距离王室的领地太近,又占据着虎牢这块险要之地,万一郑国人心怀异志,洛邑可就遭殃了。他便找了个理由,提出要收回郑国的部分土地。
郑武公知道自己初来乍到,根基不稳,郑国侵占了这么多土地,引起了周边其他诸侯国不满,这个时候仍然需要天子作为后台,不能跟周平王撕破脸面。于是,他服从了周平王的命令,把虎牢附近的大片土地交给了王室。
失去虎牢附近的土地后,郑国国都京城就失去了安全屏障。郑武公便把国都搬迁到了原郐国国都,改名“新郑”。
交出了大片土地,郑武公仍然不觉得放心,希望再找一个靠山稳固地位。
联姻,成了他最好的办法。
从谁家娶亲呢?
郑武公想到了申国。周平王是依靠申国才登上王位的,他对外祖父家族的人总得客客气气。而且,申国因为引犬戎人攻打镐京,名誉和形象受损,正需要一位有实力的诸侯国君拉一把。
就这样,郑国和申国的婚事很顺利地促成了。
因为申国姓姜,这位嫁给郑武公的申国公主便被称为“武姜”。
武姜和郑武公的第一个孩子名叫寤(wù)生,即郑庄公。“寤生”的含义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个观点是“逆生”的意思,即郑庄公出生的时候不是头先脚后地顺产,而是脚先冒出来,造成了难产。武姜因此痛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才把这个儿子生下来。郑武公就给其起名“寤生”,想以此告诫儿子他出生的时候让母亲受了很大的罪,以后千万不能做不孝子。
父亲在外英雄盖世,小寤生却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问题就出在比他小三岁的亲弟弟段的身上。古人用“伯、仲、叔、季”来表示排行,史书上称段为“叔段”(可能他排行老三)。
叔段是顺产,没有让武姜受多大罪,而且长大后生得仪表堂堂,还有一手好箭法。有一种说法认为,《诗经·郑风》里的《叔于田》这首诗歌就是赞美叔段的: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大概意思是说,叔段去打猎,他长得漂亮,对人友好,会喝酒,还会驾马车,大街小巷里还有谁能比得上他呢?
如果《叔于田》的主人公确实是叔段,可以想见他是一位多么英气逼人的公子。
有这么一个长相帅气的儿子,做妈妈的当然喜欢得不行。相比较之下,那个出生的时候把母亲痛得死去活来的寤生就逊色多了。寤生的外貌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他令亲生母亲如此厌恶,很有可能在外表和性格上都不讨人喜欢。武姜是个任性的女人,对小儿子的偏爱是毫无掩饰的,可以说是百般溺爱,有什么好处都留给叔段。
不过,寤生还算幸运,在母亲那里得不到的关怀,在父亲这边得到了一些补偿。因为是嫡长子,父亲郑武公一直把他当作继承人来培养,让他做太子,还教导他处理国家政务。
但是,把寤生立为储君一事遭到了武姜强烈反对,她向丈夫提出让叔段继承郑国。
按理说,一位母亲再怎么偏心,也不应该参与国家继承人的选择,这可是违背宗法制度的。让叔段做个太平公子,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难道不香吗?
这个问题已经不能用武姜偏执和任性来解释了。很有可能武姜本人具有政治野心,试图对郑国的国政保持足够的话语权。寤生自小不受她喜爱,他将来要是继任为国君,必然不愿意听她的话。而要是叔段上台,她就能利用多年培养出的母子感情,让叔段听从她的指挥。
武姜的这点心思,郑武公还是能猜出来七八分的。要是让叔段继任国君,相当于让申国人武姜主导了郑国朝政,郑国说不定就会沦为申国的附庸。
郑武公便以不能废长立幼为由拒绝了武姜,尽管妻子一次又一次请求,他也不为所动。
碰了钉子的武姜仍然不肯善罢甘休,她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2章 害人的母亲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了。十四岁的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然而,郑庄公当上国君后还没高兴几天,武姜就把他叫到跟前说:“你现在已经是国君了,按规矩你应该把弟弟分封出去,不如就把制(今河南汜水)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叔段吧。”
郑庄公一听,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制邑位于虎牢附近,是扼守郑国北部的一处军事重镇,如果叔段得了制邑,那他就相当于控制了郑国的北大门,切断了新郑和洛邑之间的联系。
郑庄公此时不过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但在政治上已经颇为老道。他看出来,母亲名义上是给弟弟讨要封地,实际上是想给叔段一块可以谋反的根据地,好让弟弟将来找机会推翻自己。可武姜毕竟是母亲,给弟弟封地也是天经地义之事,该怎么拒绝呢?
郑庄公略一思索,回答道: “以前虢叔死在了制,那里很不吉利,弟弟还是别去那里了。除了制以外,其他地方都可以。”
这个回答既婉拒了母亲的要求,又没有伤害母亲的脸面。
武姜想了想,觉得军事要地讨不到,那就讨一座大城市吧,就提出把郑国的故都京城封给叔段。郑庄公一听,心想京城虽然很大,但是位于平原地带,不利于防守,叔段要是被分封在那里,抓他就会比较容易。
于是,郑庄公非常爽快地同意了。
得到大儿子的允诺后,武姜兴奋异常,京城那么大一座城市,用来招兵买马再合适不过了。她连忙把年仅十一岁的叔段送上了去往京城的马车,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京城一定努力,争取组建一支能够推翻哥哥的军队。
就这样,叔段成了京城的家主,被尊称为“京城太叔”或“太叔段”。
郑庄公到底怎么想的呢?他现在已经是国君,完全可以把母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能随便找个罪名把叔段给杀了。有一位名叫祭仲的大夫就非常不解,私下里向郑庄公问道:“京城的城墙长度超出了规定,这是不可以的。君上怎么可以容忍?”
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国都的城墙最长,封邑的城墙只能按规定长度建造。京城因为是故都,城墙的长度和新郑差不多,按理是不能作为大夫的封邑的。
但郑庄公故意叹了一口气说:“母亲姜氏这么要求,我有什么办法?”
祭仲没看穿他的心理,继续说:“您母亲是贪得无厌的。君上应该早做打算,避免叔段制造事端啊。”
看着祭仲焦急的神情,郑庄公笑了笑,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看吧。”
听到国君这句话,看到国君沉着而又自信的神情,祭仲忽然间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用意。
原来,郑庄公之所以对母亲如此退让,是因为武姜和叔段谋反的企图还没有暴露出来,国人们并不清楚他们的真实面目。如果轻率地违抗母亲的要求,或者先下手把弟弟杀了,不明真相的国人会指责他不孝和残忍,自己的声望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因此,郑庄公在公开场合努力维持孝子贤兄的形象,在母亲和弟弟面前表现得软弱可欺,从而让他们的谋反行径逐渐暴露出来。到了最后镇压他们的时候,就没人会去同情他们了。
郑庄公虽然才十四岁,就已经相当早熟,显露出了冷静且狡猾的政治手腕。他嘴角带着阴笑,对母亲和弟弟继续忍耐着。
叔段果然得寸进尺,他以为哥哥软弱无能,居然要求和国君一样,拥有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地区行政权。郑庄公则大笔一挥,表示同意。
公子吕不明白郑庄公的用意,气呼呼地跑来说:“国家要有两个国君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如果是想把位子让给叔段,我现在就去京城侍奉太叔去!如果不是,那就早点解决掉他!”
郑庄公依旧微微一笑,说:“用不着这样,他要就让他拿去吧。”
过了一段时间,叔段又提出把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地区也给自己做封地。
公子吕实在看不下去了,再次找到郑庄公,劝谏道:“可以动手了!不然他会势力越来越大,得到更多的民心和士气。”
郑庄公却仍然淡定,说:“他不义于君,不亲于兄,就算土地广大也没用。”
面对臣属的吵闹,郑庄公没有把真实意图告诉他们。但在心中,他不止一次嘲笑弟弟和母亲:你们不是想反叛吗?我就帮你们快点反叛。你们的胃口越大,你们做得越过分,你们就越像坏人。
那么,郑庄公面对弟弟咄咄逼人的态势,真的只是一味退让吗?
当然不是。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但从他以后的作为来看,应该是派出了大量奸细潜伏在武姜和叔段身边,时刻监视着母亲和弟弟的一举一动。同时,他积极整军备战,安排了一支可以快速行动的军队,准备好随时对叔段发起攻击。
相比较而言,叔段就没有那般细心了。按理说,要想反叛成功,讲究的是谨慎隐秘,出其不意。叔段却不一样,他是“光明正大”地谋反。他公然占据故都京城,还贪得无厌地继续向哥哥索取封地,逐渐把地盘扩大到了鄢(今河南鄢陵北),把将近一半国土据为己有,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似的。
叔段如此肆无忌惮,完全是中了郑庄公的圈套,以为哥哥是个无能之辈。而母亲武姜一直暗中支持他,更使得他信心爆棚,自以为郑国的君位早晚是他的,就等着哥哥乖乖地把位子让出来。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吧。
本公子造反,就是这么任性。
然而,叔段等了足足二十二年,还是没有等到哥哥让位的那一天。
二十二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婴儿长成青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叔段肯定是有机会起兵的,但他自负骄狂,妄想兵不血刃就能获取君位,所以一直在傻等。直到他发现自己已过而立之年,母亲武姜垂垂老矣,才发现哥哥根本没有让位的意思。
既然这样,咱兄弟俩就战场上见吧。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三十六岁,叔段也三十三岁了,两位自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终于兵戎相见了。
在这一年夏天,叔段正式在京城召集军队,向新郑发起进攻。他的作战策略是奔袭,他已事先送出密信到母亲武姜那里,让母亲派人打开城门,放他的人马入城,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宫殿里把哥哥杀了。
郑庄公面临着自己上台之后第一个生死存亡的考验,但他在二十二年的时间里做足了准备。叔段叛乱计划的每个细节,包括他如何组建军队、储存装备,都早已被郑庄公在京城的间谍刺探到,通过一个个情报送到了郑庄公的案头,叔段起兵的日期,以及他让母亲武姜打开城门的消息也没有例外。郑庄公对弟弟的行动了如指掌。
时机成熟,是出击的时候了!
郑庄公立刻下令以公子吕为将,集结两百辆战车的先头兵力直扑京城。这里说明一下,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靠战车,所以当时以战车的数量来统计兵力。春秋时期的兵书《司马法》中记载的一种说法是,一辆战车配有十名甲士、二十名步兵,也就是说公子吕的这支部队大约有六千人。
京城是一座大城,这六千人的军队能拿下它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京城不战而降了。
这是郑庄公二十二年欲擒故纵策略的结果。他受害者的形象深入人心,国人都看到叔段在拼命谋划造反;而叔段又缺乏政治智慧,这些年没有推行过什么善政,京城的国人都非常反感他。
所以,当公子吕的平叛军队抵达京城时,当地百姓纷纷起来反对叔段。叔段还没来得及和公子吕打一仗,就失去了对大本营的控制。他只能狼狈地带上残兵逃离,把自己苦心经营的京城拱手让给哥哥。
郑庄公从内部攻破了弟弟修建的坚固防线,轻松占领了京城。但他绝不会给弟弟东山再起的机会,立刻下令集中兵力追击逃跑的叔段。
叔段从京城一路狂奔到了鄢,本想歇个脚,不料哥哥的追兵连吃饭的时间都不给他。正在休息的叛军遭受郑庄公的军队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叛军死的死,降的降,叔段拼死突围,带着儿子公孙滑越过边境线,逃亡到了卫国。
郑庄公干净利落地平定了弟弟的叛乱,若非他精心准备,是不会这么容易成功的。他的欲擒故纵收获了预期的效果,弟弟和母亲的行为受到世人和史官痛斥。
至于叔段的结局,史书上没有记载。经此一败,他就销声匿迹了,反倒是儿子公孙滑后来又出来兴风作浪。可以推测,在溺爱下长大、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的叔段,定是在这场大败的打击下忧郁成疾,在异国病死了。
这场本不该出现的战争正是武姜的自私和偏爱造成的。说这是一位母亲引发的战争,一点也不过分。
武姜唆使儿子们自相残杀,不仅断送了兄弟俩的血脉亲情,还搭上了许多郑国军民的性命。而她,也将受到来自大儿子的惩罚。
郑庄公胜利后,把母亲武姜关押在了城颍(今河南临颍西北),恶狠狠地说:“不到黄泉,我们别想再见面!”
这差不多就是和武姜断绝母子关系了。
此刻,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妪一定感到懊悔,懊悔自己的愚蠢伤害到了两个儿子。她终日以泪洗面,向死去的丈夫哭求宽恕。
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是很难割舍的。郑庄公虽然对母亲有深刻的恨意,但现在仇恨已报,他反而有些失落和孤独,感觉自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武姜毕竟是国君的母亲,继续关押,郑庄公将背负不孝的恶名。这不仅违背了父亲给他起名“寤生”的教诲,他先前苦心树立的弱者形象也会泡汤。
郑庄公想把母亲接回新郑,但他先前放出了“只能在黄泉相见”的狠话,身为一国之君,总不能出尔反尔。他无法解开这个难题,整天闷闷不乐。
这一天,郑庄公正好赐宴,请宠臣颍考叔吃饭。酒过三巡,他看见颍考叔并没有吃多少饭菜,就问:“你怎么不吃啊?”
颍考叔是个大孝子,回答道:“我母亲从未尝过君上的肉汤,我想留着带回家给她老人家尝尝。”
一提到母亲,就又勾起了郑庄公的烦心事。他叹气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没有!我把我的母亲关了起来,对她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我该怎么办啊!”
颍考叔立刻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这事情好办。君上只要派人挖一条很深的地道,看到黄泉后,就能和您母亲相见了。”
“黄泉”本意指地下泉水,古人迷信,才引申成阴间的暗河。颍考叔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一举解开了困扰郑庄公很长时间的难题。
郑庄公大喜过望,便按照颍考叔的方法,让人挖了一条能看见地下水的地洞,然后派人把母亲武姜送入地洞,自己再高高兴兴地走进洞里,一边走一边唱:“在隧道里相见,多么快乐啊!”(“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走过来,也跟着唱:“走出隧道外,多么舒畅啊!”(“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就这样,母子二人一笑泯恩仇,重归于好。
儿时的恩怨随着母子俩的对唱烟消云散,他们的这两句唱词,也引申出了“其乐融融”这个成语。
然而,郑庄公的麻烦远没有烟消云散,他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3章 大战的序曲
在郑国的北面和东面各有一个大国,分别是卫国和宋国。卫、宋两个国家在当时都属于大国,各拥有一千多辆战车,称为“千乘之国”。
卫国国君姓“姬”,先祖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封,国都位于朝歌(今河南鹤壁),此时的国君是卫桓公(名完)。他有两个弟弟,一位叫晋,一位叫州吁,他们将会是郑庄公接下来遇到的对手。宋国国君姓“子”,先祖是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国都位于商丘(今河南商丘),此时的国君是宋穆公(名和)。他的侄子叫与夷,将成为郑庄公最重要的敌手。
在郑国的东南方还有两个相对弱小国家:一个是蔡国(今河南上蔡),姬姓,先祖为周武王之弟叔度;一个是陈国(今河南淮阳),妫(guī)姓,先祖为周文王的大夫遏父(又称阏父)之子妫满。两个国家在以后的战争中充当了卫国帮凶的角色。
那么,这些邻国怎么会和郑国结下梁子呢?
说白了,就是这些邻国看不得郑国强大。卫、宋两国原本是中原地区的老牌诸侯国,一个是“皇亲国戚”之后,一个是前朝王族之后,两国在西周时期在中原是说一不二的大国,没有其他国家敢公然和其抗衡。现在突然来了一个郑国,霸占了中原的腹心地带,还在周天子底下做卿士,这就打破了中原地区各国间的势力平衡。卫、宋两国担心长此下去,郑国会侵犯自己的利益,便趁郑国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进行打压。
郑庄公和叔段兄弟俩爆发内战,就成了这些国家遏制郑国崛起的绝好机会。
叔段战败从郑国逃亡后,认识了卫国的公子州吁。如今,叔段的儿子公孙滑为了向郑庄公讨还血债,辗转来到了卫都朝歌,求见了卫桓公。
在卫桓公的大殿上,公孙滑向卫国君臣哭诉自己一家如何如何被郑国国君欺负,郑国国君是如何如何六亲不认,恳求卫国一定要为他主持公道,惩奸除恶,伸张正义。卫桓公正想找个理由“管一管”郑国,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那么,干涉郑国的内政,打什么样的旗号才能显得卫国很伟大呢?
卫国打出的旗号是:郑国国君驱逐弟弟,没收封地,是违反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败类。所以卫国要替天行道,讨伐郑国,帮助公孙滑收复失去的封地。
于是,公元前722年冬天,郑国刚刚结束内战半年,就遭到了卫国军队入侵,廪延(今河南延津东北)被占领。廪延城原本属于叔段的封地,卫国是为公孙滑攻打了这座城市。
郑庄公得知卫国入侵,气愤不已。郑国刚刚实现统一,卫国就来横插一手,也太不讲理了。你当我郑国是个任人宰割的小国吗?我就用天子的王师来回敬你,让你瞧瞧我郑国是有天子做后台的!
郑庄公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周朝卿士的职位,能够利用周天子身边的一些资源,他调动了王室的军队,还借走了西虢国的军队,一起出发讨伐卫国。王师和西虢军在郑庄公的指使下,跨过黄河,冲进了卫国南部。
但是卫国也不是吃素的,“天兵天将”都跑到自己家里来腾云驾雾了,卫桓公还是咬着牙不肯服输。于是,郑庄公又邀请了邾国出兵帮忙,而邾国私底下又从鲁国请来了援兵。几国联合,再次对卫国展开围攻。
见卫桓公还是不肯服软,郑庄公第二年又亲率大军攻打卫国。卫桓公一瞅,前脚王师和联军刚走,郑庄公又带人打上门来了,这压力可真是顶不住。于是,他把公孙滑驱逐出境,派人向郑国赔礼道歉。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720年。这一年,宋国国君宋穆公去世了。九年前,他的哥哥宋宣公(名力)欣赏他的品行,就违背宗法制度,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与夷,选择让他继承君位。宋穆公对哥哥的恩情牢记于心,便在去世之前,叫来侄子与夷,说要把宋国国君的位子还给他。
宋国大夫孔父嘉(孔子的先祖)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还是把位子传给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比较好。但宋穆公铁了心要报答死去的哥哥,就没有同意他的提议。为了防止儿子闹事,他还把公子冯赶出宋国,不允许他回来。
宋宣公和宋穆公兄弟两人之所以如此另类,不把君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主要是因为宋国是商朝遗民的后裔。在商人的传统习俗里,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继承方式是并存的。进入春秋时代后,周朝的宗法制度出现松弛,宋国就恢复了这一传统,从而出现了这罕见的一幕。
依照宋穆公的遗命,公子与夷即位,史称宋殇公。倒霉的公子冯则被父亲赶出家门,定居郑国。本来宋国的家事跟郑庄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偏偏人家的流亡公子黏上了自己。郑庄公转念一想,觉得这是一个牵制宋国的绝好机会。因为宋国在中原是大国,对周边的一些小国有不小的号召力,是郑国向东方发展的严重障碍。扶植了公子冯,郑国就能给宋国内乱埋下种子,削弱对方的力量。如果公子冯将来回去当上国君,宋国则会亲近于郑国。
于是,郑庄公对公子冯好吃好喝地供着,并公开宣称宋国的这次君位传承不合宗法,要把公子冯送回国即位。宋殇公得知后,恨得牙痒痒。郑宋两国就此结下了梁子。
转眼到了第二年,一桩震惊中原的弑君案发生了。死者是卫桓公,而凶手就是他的异母弟弟州吁。
前面说过,卫桓公曾经帮助公孙滑讨伐郑国。结果郑庄公一怒之下,以两次大规模的征讨行动回敬了卫国。卫桓公斗不过郑庄公,只好把公孙滑赶走了。这件事在州吁看来,简直是把卫国的颜面都丢光了,对付郑国就该来硬的,让郑庄公吃不了兜着走。
州吁是婢女生的儿子,虽然身份低贱,但自小就受到父亲卫庄公(名扬)溺爱。他不好读书,只喜欢结交狐朋狗友。他有一个铁哥们儿叫石厚,其父是卫国大夫石碏(què)。石碏是一位睿智的老臣,他是看着州吁长大的,觉得州吁身为庶子却受到如同嫡子一般的溺爱,长大后一定性格跋扈,不服从他人的约束,就劝卫庄公一定要按照尊卑有序的原则对州吁严加管教,不要让他得到庶子不应享有的待遇。但是卫庄公不听。
石碏的预言很快就应验了,卫庄公死后,州吁仗着受先君宠爱,对哥哥卫桓公非常不敬。公元前733年,卫桓公将他赶出了朝歌。州吁早就看卫桓公不顺眼,于公元前719年在自己的封地上纠集了一帮人,冲到朝歌把哥哥给杀了,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卫国国君的位子上。
州吁虽然当上了国君,但底下的卿大夫和国人们还不服他。州吁就想,不如发动一场战争,打出高大上的旗号讨伐别国。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国内的视线,而且能树立起自己勇武的形象,岂不两全其美?
正好郑庄公这家伙三番两次征讨卫国,卫国人一直愤愤不平,干脆就先拿郑国开刀,看我们卫国人怎么捏死它!
但是,卫国和郑国单挑胜算不大,万一郑国还请了别的国家来群殴,怎么办?州吁就想多叫上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付郑国。于是,他派人前往陈、蔡、宋三国,请求一起出兵。
陈蔡两国一直和卫国关系亲密,很快就答应了。但宋殇公一开始有些犹豫,觉得和州吁这种弑君的逆贼交往有点儿掉价。卫使对宋殇公说:“公子冯现在郑国,郑国人想帮助他重夺君位,您可要想想办法。您出兵郑国去除掉公子冯,我们卫、陈、蔡三国给宋军支援,不是很好吗?”
宋殇公一想,这话说得也对,无毒不丈夫,干脆把堂弟干掉,永绝后患。
于是在这一年夏天,卫、宋、陈、蔡四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大军像蝗虫一样扑向了郑国,把郑庄公吓得不轻:郑国一个国家,怎能对付得了这四国联军!
怎么办?只能死守不出,集中力量保卫都城新郑,能守一天是一天。
郑庄公立刻集合人马,修缮工事。
没过多长时间,四国联军果然杀到了。战鼓隆隆,烟尘滚滚,战车和士兵一眼望不见尽头。
郑庄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联军选择的下营地点在新郑的东门外,领兵的是宋殇公和陈桓公。宋殇公派人向躲在城里的郑庄公喊话,数落他欺凌弟弟的罪状,然后要求他把公子冯交出来。但郑庄公的回答只有一个字:“不!”
宋殇公大怒,让军队把新郑东门围了五天五夜。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五天里,双方是否发生过战斗。但春秋时期攻城技术落后,而且军队以车兵为主,步兵的战斗力很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进行攻城战,联军应该只是在新郑东门外耀武扬威,给郑国人制造紧张的气氛,就算有攻城行动,也是比较草率的。
郑庄公躲在城里不出来,任凭联军制造噪声,他该吃吃该睡睡,脸皮比城墙还厚。
当第六天的太阳升起后,郑庄公正准备再听一天联军叫骂,却迟迟不见有动静传来。他登上城头一看,城门外哪还有军营,宋殇公他们已经撤退了。郑国军民欢呼雀跃,郑庄公也长长地舒了口气,心想总算可以清静一阵了。
联军为什么只围了五天就撤退呢?史书同样没有给出原因。可能是四国心思不一,互相扯皮,导致了不欢而散。陈蔡两国本与郑国无仇,他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卫国出兵则纯粹是为了州吁的个人私利,在战场上自然不肯拼尽全力;只有宋国是为了杀死公子冯,真的想攻打郑国,但其他三国都不肯拼命,宋殇公又何必当这个冤大头呢?这场由州吁策划、宋殇公指挥的四国伐郑行动,最终草草收场。
首次伐郑,居然是这种结果。对此最不满意的就是宋殇公了:你州吁怂恿我去攻打郑国,结果到了战场上如此不给力,你们这些人是来当啦啦队的吗?
宋殇公信不过卫、陈、蔡三国,决定找一个可靠的盟友。他派人去了鲁国,请求鲁隐公(名息姑)派兵支援。
鲁国,孔子的故乡,国都位于曲阜(今山东曲阜),先祖是姬发的弟弟姬旦,史称周公。当年姬发去世时,新即位的周成王(名诵)年龄尚小,周公便承担起了摄政重任。他平定了纣王儿子武庚发起的叛乱,主持修建了洛邑,并完善了封建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奠定了周朝的统治基础。周成王长大后,周公主动让出权力,一心一意帮助周成王处理国事。正因为周公德高望重,他的封国地位极高,可以在祭祀的时候使用天子礼乐。因而鲁国保留了完整的周朝礼乐制度,是诸侯国中礼仪最为昌明的,号称“礼仪之邦”。
但当时的鲁国国君鲁隐公是一位没什么存在感的“宅男”,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外交事务。究其原因,鲁隐公是庶出的公子,当初是因为父亲的嫡子年纪太小,他才被公族和大夫们推举为国君。而鲁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带兵攻打郑国却被俘虏,被关了一段时间才放回来。正因为身份和经历都很尴尬,鲁隐公在位期间非常低调,不敢对公族和大夫们有所约束。这一回,宋殇公的使者来到鲁国,希望鲁国派兵去伐郑。鲁隐公不愿去掺和诸侯间的纷争,没有答应。但是公子翚(huī)强烈要求率兵参加,鲁隐公拗不过他,只好勉强答应了。
有了鲁国的帮助,宋殇公这一次凑出了宋、鲁、卫、陈、蔡五国联军,于这年秋天再次气势汹汹地杀到了郑国。短短半年时间里,郑国遭遇了两次大规模的联军讨伐,似乎到了亡国的边缘。但郑庄公并没有感到害怕和紧张,经过上次的新郑之围,他对这些国家的底细已经比较清楚了。他调整了策略,只派步兵来迎战宋殇公的五国联军。
为什么只派步兵出战,不把战车部队派出去呢?
个人猜测,这些郑国步兵其实是保卫农田的民兵。因为春秋前期步兵地位低贱,一般由农民和奴隶组成,在战场上往往只是辅助战车进行战斗,很少被当作独立兵种使用。郑庄公把他们推向战场抵抗联军,说明他觉得根本不用派主力迎战。
宋殇公心里清楚,郑庄公这人脸皮实在太厚,不会出来和联军对阵,要是像上次那样攻打新郑,耗时费力不说,很有可能又会空手而归。所以他这次心里一横,趁着秋收之际,把郑国田间所有粮食全部抢走,让郑国人没饭吃。
于是,原本“正义”的征伐大军,一下子变成洗劫百姓的强盗,联军把郑国刚丰收的粮食抢了个精光。郑庄公没料到联军来这一手,来不及派军队阻拦,只能让耕作农田的农民们临时武装起来去反抗联军的抢劫。但这些民兵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联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他们,割走地里的庄稼后就撤退了。
[1] 实际上,古人起“名”和“字”有很大的讲究,要讲辈分和规范,这里只简单用数字代替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