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本书内容涵盖了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最新技术与理论成果,论述严谨、深入浅出,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原理、技术及方法,全书共15章:第一章-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章-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方法,第三章-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第四章-地应力场测试技术,第五章-仪器钻进探测技术,第六章-地层地质勘测技术,第七章-场地与地层的地震效应勘测,第八章-特殊岩土勘测,第九章-危岩崩塌及滑坡场地勘测,第十章-泥石流场地勘测,第十一章-岩溶及采空区勘测,第十二章-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测,第十三章-道路及管线工程勘测,第十四章-隧道地质工程勘测,第十五章-港口、岸线与大坝工程勘测。本书内容涵盖了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技术与理论成果,论述严谨、深入浅出,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教师、科研设计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谭卓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工作于中南工业大学、广西大学、香港大学、多路多大学及北京科技大学,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863、973及企业联合课题等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色金属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智能勘测、岩石力学、地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表学术论文170余篇,独立出版著作3部,获得国家专利19项。
|
目錄:
|
第1章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1.1测试的基本概念
1.1.1测试系统组成
1.1.2测试系统分类
1.2传感器基本原理
1.2.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1.2.2传感器的分类
1.2.3常用技术性能指标
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3.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1.3.2电阻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1.4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4.1测量误差
1.4.2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1.5系统误差的通用处理方法
1.5.1系统误差的根源
1.5.2系统误差的发现
1.5.3系统误差的消除
1.5.4粗大误差
1.5.5不等精度测量的权与误差
1.6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1.6.1系统误差的合成
1.6.2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1.6.3用经验公式拟合试验数据回归分析
第2章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方法
2.1钻探技术
2.1.1钻探技术的基本类型
2.1.2钻探技术的适用范围
2.1.3钻探的基本要求
2.2坑探
2.2.1坑探工程的类型与适用条件
2.2.2坑探工程设计书的编制、观察与编录
2.3原位测试基本方法
2.3.1圆锥静力触探
2.3.2圆锥动力触探
2.3.3标准贯入试验
2.3.4荷载试验
2.3.5十字板剪切试验
2.3.6现场直剪试验
2.3.7旁压试验
2.3.8现场波速试验
2.3.9可钻性试验
第3章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3.1基本原理、分类和适用条件
3.1.1基本原理
3.1.2物探的分类
3.1.3适用条件
3.2电阻率法
3.2.1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
3.2.2高密度电法的应用
3.3地震波法
3.3.1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及适用条件
3.3.2地震波法的应用
3.4地质雷达
3.4.1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
3.4.2地质雷达的应用实例
3.5大地磁法
3.5.1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
3.5.2大地磁法工程应用
3.6声波法
3.6.1声波测井
3.6.2声波测桩
3.7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
3.8水域勘探的相关问题
3.8.1水上平台的修建与定位
3.8.2勘探方法与仪器设备的选择
3.8.3钻机与套管的安装
3.8.4钻孔结构与护壁方式
3.8.5钻探进尺测量
3.8.6安全措施
3.9勘探方案选择
3.9.1各勘探方案的特点
3.9.2影响勘探方案的因素
第4章地应力测试技术
4.1基本原理
4.2地应力测量方法
4.2.1刚性包体应力计法
4.2.2水压致裂法
4.2.3扁千斤顶法
4.2.4全应力解除法
4.2.5局部应力解除法
4.2.6地球物理探测法
4.3工程案例
第5章仪器钻进探测技术
5.1仪器钻进探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5.1.1系统的基本组成
5.1.2钻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5.1.3仪器系统参数设置
5.2钻进过程中的能量
5.2.1钻进过程中的能量分析
5.2.2钻进能量在地层中的变化特点
5.3钻进比功与岩体分级
5.3.1钻进比功
5.3.2钻进比功在地层中的分布
5.3.3基于钻进比功的岩体分级
第6章地层地质勘测
6.1工程地质勘测
6.1.1工程地质勘测的基本概念
6.1.2工程地质勘测的基本内容
6.1.3工程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
6.1.4工程地质勘测的范围和精度
6.2水文地质勘测
6.3地层地质勘测应用
6.3.1残积风化地层勘测
6.3.2电阻率剖面
第7章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勘测
7.1勘测场地及地震的工程分类
7.1.1场地土类型
7.1.2抗震地段的划分
7.1.3断裂的地震工程分类
7.2勘测技术与方法
7.2.1勘测的基本要求
7.2.2勘测的基本方法
7.2.3地震液化判别
第8章特殊土岩勘测技术
8.1软土勘测
8.1.1软土的概念与成因
8.1.2软土的工程特性
8.1.3软土勘测技术
8.2湿陷性土勘测
8.2.1湿陷性黄土勘测及评价
8.2.2其他湿陷性土勘测及评价
8.3膨胀岩土勘测
8.3.1膨胀岩土的勘测要点
8.3.2膨胀岩土的工程评价
8.4红黏土勘测
8.4.1红黏土勘测工作要点
8.4.2红黏土的工程评价
8.5填土勘测
8.5.1填土的基本类型
8.5.2填土勘测要点
8.5.3填土的工程评价
8.6盐渍土勘测
8.6.1盐渍土勘测要点
8.6.2盐渍土工程评价
8.7多年冻土勘测
8.7.1多年冻土勘测要点
8.7.2多年冻土工程评价
8.8混合土勘测
8.9风化岩与残积土勘测
8.9.1风化岩与残积土勘测技术要点
8.9.2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工程评价
8.10案例分析
8.10.1填土与软土勘测
8.10.2红砂岩勘测
8.10.3填土工程勘测
第9章危岩、崩塌、滑坡及泥石流场地勘测
9.1危岩与崩塌的岩土工程勘测
9.1.1危岩与崩塌的特点
9.1.2危岩与崩塌的勘测方法
9.2滑坡勘测
9.2.1滑坡勘测技术与要求
9.2.2滑动面/带的确定
9.2.3滑坡评价
9.3滑坡勘测案例
9.3.1大型铁路滑坡勘测
9.3.2高陡风化岩边坡滑坡
9.4泥石流场地勘测
9.4.1泥石流的类型与特点
9.4.2泥石流勘测技术要点
第10章岩溶与采空区场地勘测
10.1岩溶场地勘测技术
10.1.1岩溶的工程问题
10.1.2岩溶勘测的目的与要求
10.1.3岩溶勘测方法
10.1.4岩溶勘测评价
10.2采空区勘测技术
10.2.1采空区的概念与工程问题
10.2.2采空区勘察的目的和方法
10.2.3采空区探测应用
第11章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测
11.1勘测阶段的划分及要求
11.2场地稳定性评价
11.3天然地基勘察
11.4桩基勘察
11.5复合地基勘察
11.6基坑工程勘察
第12章道路与管线工程勘测
12.1道路工程勘测
12.1.1勘察方法
12.1.2道路岩土工程勘察
12.1.3桥梁岩土工程勘察
12.1.4隧道岩土工程勘探
12.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12.2.1初步勘探报告的主要内容
12.2.2详细勘探报告的主要内容
12.2.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检查及审核程序
12.3管线工程勘测
12.3.1管线勘测技术要点
12.3.2架空线路勘测的技术要点
第13章隧道地质超前探测
13.1概述
13.1.1地质超前预报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2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3.1.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任务
13.2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13.2.1地质法
13.2.2地球物理勘探法
13.2.3超前探孔法
13.3地震反射波法
13.3.1TSP超前预报系统的原理
13.3.2TSP203超前预报系统的组成
13.3.3数据采集过程
13.3.4数据处理及解译过程
13.3.5数据处理和解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13.3.6TSP的预报能力问题
13.4其他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13.4.1红外探测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13.4.2地下全空间瞬变电磁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13.4.3声波探测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13.4.4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技术
13.5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应用实例
第14章港口、岸线、大坝与填海工程勘测
14.1港口工程勘测
14.1.1港口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14.1.2勘探工作布置
14.1.3钻探技术要点
14.2岸线工程勘测
14.2.1勘测的主要内容
14.2.2岸线工程勘测的主要特点
14.3库区及大坝工程勘测
14.3.1库区及大坝工程勘测的主要内容
14.3.2库区及大坝工程勘测的技术要点
14.4填海工程勘测
14.4.1填海工程的特点
14.4.2勘测内容及方法
14.4.3典型填海工程勘测
参考文献
致谢
|
內容試閱:
|
岩土工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土木、建筑、道路桥梁、城市地下空间、铁道、水利水电、港口与海岸、矿业及能源工程等学科领域,涉及建筑地基、城市道路、市政管线、地铁隧道、公路、铁路、水库大坝、岸滩、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等国民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
20世纪以来,人类岩土工程开发的深度日益增大。建筑基坑最大深度超过40m,地铁车站最大埋深超过100m,热能、电能及清洁水的储存通常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核废处置的地质深度超过500m,锦屏电站最大埋深达2600m,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最大埋深1150m,圣各达(Sait Gotthard)公路隧道埋深2500m,核心防护工程如北美防空司令部地下指挥中心达700m,世界上最深的南非姆波尼格(Mponeng)金矿矿井达到4350m。据不完全统计,国外超过1000m深度的矿井已超100座,我国开采深度超过1000m的煤矿达20座,80%的金属矿山将逐步进入深部开采。地球科学钻探的深度已超万米,如苏联科拉钻孔SG3达到12262m,耗时整整10年; 我国第一口科学探井CCSD1完井深度达到5158m,历时数年; 目前正在开展的科学钻井均超过6000m; 据报道,我国已有钻井平台钻深超过15000m,如蓝鲸1可钻最大深度达15250m。
过去,岩土工程的深度相对较浅,通过工程测量、钻探(包括坑探、槽探及洞探)、土工原位试验及常规岩土力学测试,结合工程地质基础资料,基本可满足岩土工程勘测的要求。在地形、地貌测绘方面,随着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经纬仪、全站仪、GPS、北斗等卫星定位技术在测量距离、精度、效率以及图形效果表达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受地形复杂性及障碍物等的影响显著减少,基本实现了大域地形远距离、自动化及智能化测绘。在岩土成因、分类、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等方面,现有取样及材料试验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三轴、多场耦合等试验测试技术如MTS、TAW等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规钻探、土工试验及岩土力学测试均能满足岩土工程勘测及评价的基本要求。在地质作用影响,特别是岩溶、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勘测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评价方面,电法、磁法、电磁法、声波法、地震波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虽在精度、分辨率及抗干扰等方面尚存不足,但在靶区圈定、均匀性判别等方面得到了许多成功的应用; 在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黏土及冻土等特殊土类型、成因、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影响评价方面,已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积累和较为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地下水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亦是如此。
随着岩土工程开发深度的增大,传统的岩土工程勘测技术受到很大的限制,已很难满足深部工程勘测的要求。一方面,随着深度的增大,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土岩试验测试的难度随之增大,工程耗资大,费时长,效率低; 而且,深部地质环境更为复杂,在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地层很难连续取样或取样成本很高,地质录孔误差大,高地温、高地应力将成为常态,塌孔、缩孔将给测井及地应力测量等造成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深度的增大,要求测量的参数增多,断层等地质结构以及地温、地应力、地下水、多源辐射等将成为岩土工程勘测的重点。此外,深部温度、应力及水动力耦合条件的改变,也给实验测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高地温、高地应力及高渗透水压的耦合试验测试成本也将随之增高。
因此,发展仪器智能钻进测试技术是今后岩土工程的必然趋势。自21世纪初,笔者开启了岩土工程智能勘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经过近20年的探索,在岩土地层判识、岩土体参数获取、地质环境参数确定及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已形成了系列成果。这一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方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群体,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这是我希望看到和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目前在土工测试、隧道掘进、矿岩随钻识别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有很多成果可以借鉴。但限于篇幅,加之本书主要面向专业读者,这里仅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进行全面介绍,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希望读者们在使用本书时,以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去思考和研究,并及时参考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
全书共分14章: 第1章介绍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包括基本概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处理等基本内容。第2章介绍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方法,包括钻探、坑探及原位测试方法。第3章介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基本原理、适用条件以及主流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同时也介绍地球物理方法在水域勘探方面的最新应用。第4章介绍地应力测试技术,包括刚性包体、水压致裂、扁千斤顶、套孔应力解除、局部应力解除等地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第5章介绍仪器钻进探测技术,包括仪器钻进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以及有关勘测理论与应用。第6章介绍地层地质勘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在水文和地层地质勘测方面的应用。第7章介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勘测,包括勘测条件及技术方法。第8章介绍特殊土岩勘测技术,包括软土、湿陷性土、膨胀岩土、红黏土、充填土、盐渍土、冻土、混合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的勘测。第9章介绍危岩、崩塌、滑坡及泥石流场地勘测技术,包括基本概念、特点及勘测要点,并结合案例对铁路边坡及露天矿高陡风化岩边坡进行案例分析。第10章介绍岩溶与采空区场地勘测技术,主要包括勘测目的、内容、方法及评价。第11章介绍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测,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勘测、场地稳定性评价、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及基坑的勘测。第12章介绍道路与管线工程勘测技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以及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市政管线,水渠、运河、架空线路及其他大型穿、跨越工程的岩土勘测。第13章隧道地质超前探测,主要介绍隧道施工建设中的超前预测方法,包括地震反射波、红外、瞬变电磁、声波及地质雷达等勘测技术与案例。第14章介绍港口、岸线、大坝与填海工程勘测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内容涵盖了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最新技术与理论成果,全书涵盖范围广,论述严谨、深入浅出,并有大量工程勘测案例,易于阅读和理解。
岩土工程勘测涉及面非常广,内容极其丰富,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有关技术、理论及方法还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与本书部分技术方法类似的内容在书中没有重复赘述,在学习和阅读时可参考相关内容或其他专业方面的著作。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谭卓英
2021年9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