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侗族大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侗族大歌通常是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对唱,用歌来叙说侗族的历史、人生哲理和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表达情感,赞美人生和大自然。侗族大歌是无指挥、无器乐伴奏的多声部民间合唱的代表,它内容丰富,类别多样,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书配上精美图片并在重要章节附音频、视频等数字出版内容,通过融合出版方式增强通俗性、可读性、趣味性,全方位展示侗族大歌。
|
內容簡介: |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歌唱自然、歌唱生活的多声部民歌,是一种无指挥、无器乐伴奏的音乐形式,种类多样,旋律优美动听,是侗族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是侗族人表达情感、赞美大自然的艺术形式。本书系统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种类、发展、影响和意义、传承及人才培养等,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文字通俗易懂,是一本让更多读者了解侗族大歌,了解侗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读物。
|
關於作者: |
廖献红,广西鹿寨人,现任鹿寨县文联主席,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散文学会副会长。柳州市签约作家。在《民族文学》《山花》《黄河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学》《青年作家》等刊物发表。出版有散文集《鹿城图谱》、长篇报告文学《信仰与决裂》。
|
目錄:
|
侗歌传说 历史余韵
侗乡的千年古韵 / 2
模拟自然的天籁之音 / 9
古昔的回响 / 16
心灵的表达 / 23
一歌唱起 人生百味
大江大河滋养的大歌 / 32
视歌为宝的民族 / 39
饭养身,歌养心 / 45
一领众和 山震川荡
民歌合唱的“活化石” / 54
歌从心生 / 57
像水流蝉鸣的交响曲 / 63
大歌里的叙事 / 69
古老歌谣 唱响世界
音乐“钻石”被发现 / 78
侗乡歌师灿若星河 / 83
侗歌侗舞进京演 / 92
侗族大歌见证侗族文明进步 / 99
立体风俗 歌声即画
拦路歌 / 104
酒歌 / 108
劳动歌 / 115
恋爱靠“唱” / 122
唱歌出嫁 / 128
哭歌吊丧 / 139
附录
项目简介 / 146
传承人小传 / 148
广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 152
|
內容試閱:
|
模拟自然的天籁之音
关于侗族大歌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劳动间隙大家坐在树下相互逗乐。他们的欢声笑语引来山上的百鸟百虫,顿时百鸟齐鸣、百虫齐唱,声音此起彼伏。侗族姑娘和小伙子被这优美的声音吸引,停止了说笑,侧耳倾听,陶醉在虫鸣鸟叫之中,流连忘返。从此,他们开始模仿各种鸟虫的声音唱歌,有的唱高音,有的唱低音,越学越起劲,越学越有味。他们迷恋上了大自然的音乐,拜鸟虫为师,拜清风为师,拜流水为师,或学高音,或学低音,或学中音,或模仿蝉鸣声,或模仿泼水声……就这样,形成了《蝉之歌》《松鼠歌》《青蛙歌》《高山井水歌》。这也是侗族大歌中的声音大歌的雏形。
关于双声部大歌有一个传说 :侗寨里有一对贫困兄弟在山林里居住,受蝉鸣鸟叫的启发,兄弟俩合作创造了双声唱法,并教世人用这种方法唱歌,从此双声部大歌得以流传。
这些传说故事内容跌宕起伏,当然并不能作为侗族大歌起源的科学依据。但从这些传说可以看出,侗族大歌来源于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来源于侗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了侗族人对大自然的喜爱,是侗族先民的天才创造,是侗族群众经过长期的保护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是侗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侗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表现之一。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2021年,全国侗族人口约350万人。民族语言为侗语。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
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桂、湘、黔三省(自治区)侗族聚居区。在广西则主要集中分布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侗族自治县,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至2022年,全县总人口41.8万人,其中侗族人口超过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侗族大歌流传地又以三江梅林、洋溪、富禄等溶江流域的侗寨较为典型。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是侗语中“大”的意思。它是一种参加演唱人数众多,来源久远的民间合唱艺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其内容主要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及友情,如《蝉之歌》《松鼠歌》《三月歌》《叹惜青春歌》《父母恩情歌》《高山井水歌》等。
侗族大歌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百越人留下的《越人歌》等传世佳作。虽然《越人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侗族大歌,但这种声韵优美、情景交融、缠绵含蓄的抒情格调已经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侗族大歌还与后来出现的南朝民歌,如《子夜歌》《大子夜歌》《子夜四时歌》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至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模拟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声等自然之音,是侗族大歌演唱最明显的特征,也是侗族大歌产生的自然根源。在侗族的声音大歌中模拟虫鸣鸟叫的歌腔音型是最常见的,如“嘟咕、嘟咕”这样的发音表现了侗族群众对自然界的亲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