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內容簡介: |
本书论述了微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主体性选择、构建基础与目标、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模式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作为具有动态性、循环性的立体结构,能够依靠德育 评价进行调整与提升。因此,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处于不断自我修复的螺旋式 上升发展过程之中,既能够应对微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也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与高职学生的需求,是高职德育重要的理论探求与实践探索。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是包含德育目标、主体、内容、途径、方法、评价诸要素在内的系统化模型,是可以用图形立体阐释的双向循环结构,建构于深厚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与实践基础之上。这些基础既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积淀,也包含“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高职教育的特殊原则。
|
關於作者: |
张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校办公室主任、巡察办公室主任,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曾获“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在《中国高等教育》《北京教育》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导 论
第1章 微时代及其影响
1.1 微时代概说
1.1.1 微时代的定义
1.1.2 微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1.1.3 微时代与相近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2 微时代的精神实质与重要性质
1.2.1 微时代的精神实质:平等 民主 自由
1.2.2 微时代的重要性质:微创新
1.3 微时代对德育环境的影响
1.3.1 微时代对社会的影响
1.3.2 微时代对政治的影响
1.3.3 微时代对经济的影响
1.3.4 微时代对道德的影响
第2章 微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主体性选择
2.1 德育与德育模式
2.1.1 德育的界定
2.1.2 德育模式的界定
2.1.3 德育模式的类型
2.2 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界定
2.2.1 主体性的含义
2.2.2 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争鸣
2.2.3 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
2.3 微时代高职院校选择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原因
2.3.1 回应微时代的主体性本质应当选择主体性德育模式
2.3.2 改变高职德育的现状应当选择主体性德育模式
2.3.3 应对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欠缺应当选择主体性德育模式
第3章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基础与德育目标
3.1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基础
3.1.1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3.1.2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政策基础
3.1.3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实践基础
3.2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德育目标
3.2.1 微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演变
3.2.2 微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目标的内涵
第4章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德育主体
4.1 微时代高职德育受教育主体的主体性面临挑战
4.1.1主体的能动性为信息茧房与多元思潮所捆绑
4.1.2主体的自主性陷入微平台依赖与“沉默的螺旋”
4.1.3主体的自由性为“自由即任性”的认知所误导
4.1.4主体的创造性为“泛娱乐化”所消解
4.2 微时代高职德育教育主体的主体性需要激发
4.2.1 教育主体创造性的激发
4.2.2 教育主体话语体系的转变
4.3 微时代高职德育主体的主体间性
4.3.1 主体间性实现的前提: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4.3.2 主体间性实现的可能:教育反哺
4.3.3 主体间性的本质体现:平等中的首席
第5章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德育内容
5.1 以信仰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
5.1.1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5.1.2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5.2 以培养积极心理为核心的情感教育
5.2.1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5.2.2 情感教育的内容
5.3 以培养法治思维为核心的“自由观”教育
5.3.1 自由观教育的重要性
5.3.2 自由观教育的内容
5.4 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
5.4.1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5.4.2 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第6章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德育途径
6.1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显性途径
6.1.1 显性德育途径的必要性
6.1.2 显性德育途径的消极性
6.1.3 显性德育途径的微平台化
6.2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隐性途径
6.2.1 隐性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6.2.2 隐性德育途径之文化教育
6.2.3 隐性德育途径之仪式教育
第7章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德育方法与德育评价
7.1 微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主体的教育方法
7.1.1 激励教育法
7.1.2 榜样示范法
7.1.3 实践教育法
7.1.4 说理教育法
7.2 微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受教育主体的自我教育方法
7.2.1 自我教育的前提:道德能力的具备
7.2.2 自我教育的逻辑起点:自我认知
7.2.3 自我教育的核心:自我学习
7.2.4 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朋辈德育
7.3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德育评价
7.3.1 评价的主体: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7.3.2 评价的标准:道德水平的提升
7.3.3 评价的方式:创设道德情境
后 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微时代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以微博、微信等为传播平台,以自由、平等、民主为精神实质,以创新为重要属性的时代。它既是新兴时代又包含了对历史的传承,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改变着德育环境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主体性是微时代的本质属性之一,高职院校选择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德育理论与实践相连结的需要,是高职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有利于破解德育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现实问题。
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是包含德育目标、主体、内容、途径、方法、评价诸要素在内的系统化模型,是可以用图形立体阐释的双向循环结构,建构于深厚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与实践基础之上,这些基础既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积淀,也包含“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高职教育的特殊原则。德育目标是德育模式的起点和归宿,主体性德育模式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高职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模式的建构、运行、调整最终是为了德育目标的实现。
“人”是德育主体,是主体性德育模式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依照“双主体”学说,德育主体可以分为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高职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所表现出的自卑情结、自律缺陷、知行不一的主体性欠缺在微时代以新的形式呈现:其能动性为“信息茧房”与多元思潮所捆绑,自主性陷入微平台依赖与“沉默的螺旋”,自由性为“自由即任性”的认知所误导,创造性为泛娱乐化所消解。据此,德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设计为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自由观”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教育主体在德育内容的引导与传授过程中需要打破固有的话语观念,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激发受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以实现主体间性。微时代提供了教育反哺的机遇,打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与主体之间纯粹的“教”“授”关系,将主体间性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即教育主体虽然与受教育主体存在身份的平等与交往的互动,但不应放弃“引导者”的话语地位,这既阐明了受教育主体的重要性,也明确了教育主体的引导责任。
德育途径、方法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动态要素,是德育内容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纽带。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是两种重要的德育途径,二者共生共存、相辅相成。对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而言,显性德育既具有无可比拟的必要性也存在不能忽视的消极性。在微时代,微平台、MOOC、教学用APP等新形式能够改变显性德育备受诟病的“灌输”形象,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主要包括文化教育与仪式教育两种形式的隐性德育,是微时代最为主要的德育途径,以过程的可接受性、结果的持久性不断促进高职学生的主体性觉醒,这符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传统教育的遗传性特征以及高职学生的具象思维与实践需求,具有不可或缺的主体性价值。与德育途径的两分法相似,德育方法也可以分为教育方法与自我教育方法。依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教育方法涉及激励法、榜样示范法、实践法、说理法;按照建构主义理论,道德的发展是主体的自我建构,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来看,以道德能力的具备为前提、以自我认知为逻辑起点、涉及解放性学习与社会性活动的自我教育更为重要。
德育模式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作为具有动态性、循环性的立体结构,能够依靠德育评价进行调整与提升。因此,微时代高职院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处于不断自我修复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之中,既能够应对微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也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与高职学生的需求,是高职德育重要的理论探求与实践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