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何建造(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9.7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編輯推薦: |
托尔斯泰不仅是俄国文学史上毋庸置疑的最高峰之一,在俄国思想史上托尔斯泰同样是无法回避的丰碑。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他的一生紧密相连,发生了多次重大转折,而《忏悔录》则标志着托尔斯泰的思想开始正式形成体系,尽管这本书是基于托尔斯泰自身的基督教信仰而写就的,但是实际上书中讨论的绝不仅仅是关于某种单一的信仰,而是关乎整个人类的所有信仰。
|
內容簡介: |
《忏悔录》创作于1879年至1882年间,托尔斯泰将其视为自己完整的精神自传,是自己毕生思想的总结。在《忏悔录》的创作时期“托尔斯泰主义”尚未真正形成,但是却为“托尔斯泰主义”奠定了基础,并成为“托尔斯泰主义”的纲领性作品,甚至可以说《忏悔录》是解读托尔斯泰晚年所有作品,乃至理解这位伟大作家一生的钥匙。尽管托尔斯泰的思想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正如俄国文史学家米尔斯基所言,《忏悔录》“是人类灵魂在面对生与死的永恒秘密时所做出的最伟大、最恒久表达之一”。
|
關於作者: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巅峰,代表了当时文学领域的最高成就。与文学创作结伴同行的是影响托尔斯泰一生的几次思想转折,在这些精神世界的转折之后,“托尔斯泰主义”也成为了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托尔斯泰社会威望和国际声誉的不断扩大,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托尔斯泰思想上的广博与深刻,并成为“托尔斯泰主义”的忠实信徒。
|
內容試閱:
|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神学、文学和哲学的复合体
忏悔原为一种宗教行为,是信徒本人对违反教义、有悖信仰的思想或行为的一种坦承和反思。自奥古斯丁起,忏悔成为一种书面体裁,奥古斯丁在其《忏悔录》(394—400)中追溯自己走向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他以神为倾诉对象,给出一部焕发着虔敬和智慧之光的属灵自传。 18世纪,卢梭写出他的《忏悔录》(1766—1769),这部经典与其说是卢梭的“忏悔”,不如说是他的“呐喊”,卢梭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描述,展示了独立个性艰难的发展史,卢梭赋予“忏悔录”这一形式以文学自传的属性。 1870年代末至 1880年代初,托尔斯泰又写成这部《忏悔录》(1879—1882)。这三部分别成书于古典时期、 18世纪和 19世纪的《忏悔录》,是世界文学史上行为意义上的“忏悔”到文学体裁意义上的“忏悔录”,奥古斯丁、卢梭和托尔斯泰相互接力,完成了一次漫长的三级跳,而在汉译中,我们仅在“忏悔”(confession/исповедь)一词之后添加一个“录”字,便轻而易举地传达了他们这三部著作逐渐获得的体裁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作家均在 50岁左右开始写作自己的《忏悔录》,这个年纪大约就是但丁所谓“人生的中途”。不过,这三部由三位大作家在同样年纪上写作的同题之作,在内容和风格上却有所不同,如果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记录了一位基督徒走向信仰的求索过程,主要是一部神学和哲学著作,卢梭的《忏悔录》展示了一位现代人复杂的个性成长史,主要是一部文学自传,那么,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则更多地是探索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人的信仰问题,主要是一部思想著作,更确切地说,是一部用神学体裁和文学笔法完成的思想著作。
在托尔斯泰的各种传记中,一般都会写到他一生中的几拉因病去世,托尔斯泰首次目睹至亲的人的死亡,情感上受到巨大震撼。托尔斯泰是孤儿,母亲和父亲分别在他两岁和九岁时去世,但托尔斯泰当时年岁尚幼,似乎并未感受到像哥哥的死亡所引发的这种精神刺激。他由此开始了两个“转向”,即转向道德诉求和转向家庭生活。他在 1862年迎娶索菲娅,并开始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写作。 1869年秋,已完成《战争与和平》的写作并赢得世界性声誉的托尔斯泰,却在旅行途中于阿尔扎马斯城的一家旅店里突然感觉到死神的迫近,即所谓“阿尔扎马斯恐惧”(арзамасский ужас),后来,他借助《安娜 ·卡列尼娜》等小说的创作逐渐克服了这种恐惧。然而, 1870年代末,在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给他带来更大荣誉、使他几乎攀上世界文学峰顶之际,他却再次遭遇精神危机,他的这部《忏悔录》就是他这第三次精神危机的产物。这三次精神危机导致了托尔斯泰的三次思想转变,也造就了三部不朽的杰作,它们构成托尔斯泰精神发展史上的三座路标。当然,我们还可以把托尔斯泰 1910年 11 一次精神危机的结果就是他的死亡。
1879年,被信仰、道德和社会公正等问题所折磨的托尔斯泰前后造访基辅洞穴修道院和莫斯科谢尔吉圣三一修道院,思想上深受触动,于是开始写作这部《忏悔录》。这部篇幅不大的作品,其写作却历时三年,最终于 1882年完稿。这部作品原计划刊于《俄国思想》杂志 1882年第 5期,连清样都已排好,却突然遭到俄国教会书刊审查机构的阻止,未能面世。 1884年,此书在日内瓦出版,之后不久,其手抄本便在俄国各地广为流传,直到 1906年,此书方得以在俄国正式出版。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有一个副标题,即《一部未发表的作品的序篇》(Вступление к ненапечатанному сочинению),这表明托尔斯泰原本还有一个更雄心勃勃的写作计划,但是,尽管托尔斯泰那部“未发表的作品”最终未能写就,但这个“序篇”本身却已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与奥古斯丁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篇幅要小得多,但它却同样是托尔斯泰完整的精神自成,根据其内容大致可划分为这样几个板块:
一是对逝去岁月的回顾和总结(第 1—3章)。托尔斯泰回忆道,他出生时即受洗,儿时一直信教, 11岁时却听人说“不存在上帝”,18岁发现自己从未有过真正的信仰,“我脱离了宗教”,“不再相信从童年时代起所教给我的一切,但我有某种信仰。至于我信仰什么?我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我也相信上帝,或者不如说,我不否定上帝,至于是怎样的上帝,我就说不上来了”。他开始信仰道德完善,但这种道德完善也逐渐变味,只不过是希望“变得比别人更强——更有名望、更重要、更富有”。想到自己青年时代的所作所为,托尔斯泰羞愧不已:“回想起那些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痛心。我在战场上杀人,为了杀死对方而挑起决斗,耍钱打牌,吞食农民的劳动,残酷惩罚他们,淫乱,欺骗。说谎、盗窃、各种各样的通奸、酗酒、施暴、杀人……没有哪一种罪行是我没有干过的。我却因为这一切受到称赞,我的同龄人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有道德的人。”后来,他开可他却不知该教给别人什么,而且他还发现,作家圈的人大多是没有道德的坏人,对艺术的信仰是骗局,文坛等于疯人院。哥哥尼古拉的死,使他对生命的意义产生迷惑;在西方接触到的“进步”概念,也无法使他获得答案;他在乡下创建学校,做调解人,办杂志,不久却感到厌恶;他建立家庭,把生活的意义看成“是要使我和我的家庭生活得尽可能好”;他不懈地写作,一直写到近五十岁。与此同时,他却时常感到茫然、慌乱,甚至绝望,因为他始终未能解决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目的这一根本问题。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便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第 4—7章)。年近五十的托尔斯泰似乎在一切方面都很“幸福”:家庭,事业,财富,健康,名声。可是他却觉得有某个人和他开了一个恶毒的玩笑:让他登上生命的顶峰,却发现生命中什么也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没有,只有醉生梦死才能活下去,一旦清醒过来,就会觉得一切都是欺骗。于是,自杀的欲望便时刻纠缠着他:“于是我,一个幸福的人,每晚脱衣服时,人——以免在立柜间搭的横梁上吊死;我也不再带着猎枪去打猎,以免经不起诱惑而用轻而易举的方法摆脱生。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害怕生,竭力摆脱它,同时又对它还抱有某种希望。”托尔斯泰《忏悔录》这一部分的核心,是他引用的这样一则东方寓言:一位行路人遭遇猛兽,只好躲入一口枯井,井底有恶龙(即死亡),他抓住井壁上的一根灌木(即生命),悬在半空,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即昼夜)不停地啃噬他手抓的那根灌木,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可与此同时,他发现灌木的叶片上有几滴蜜(即生的欢乐),便伸出舌头去舔。托尔斯泰写道:“这不是寓言,而是生活的真相。 ”可是,托尔斯泰感觉到,那生命灌木上的两滴蜜,即对家庭的爱和对艺术的爱,如今也不再让他感到甜蜜了。他转而诉诸科学和知识,在知识的密林里却同样找不到出路。他在生活中环顾四周,发现了人们摆脱困境的“四条出路”:1.视而不见,即无知; 2.及时行乐,即享受; 3.自我了断,即自杀; 4.苟且偷生,即软弱。可这四种“解脱方式”托尔斯泰都做明白了生是恶并毫无意义? ”
第三部分是对理性和信仰的思考(第 8—12章)。人类为何存在、如何生存是一个需要用理性来思考的问题,但要理解生的意义就必须摈弃理性,然而却正是理性需要知道这个意义。矛盾出现了,解释不外乎两条:要么是理性并不合理;要么是不合理的东西也未必不合理。除了唯一的知识即理性知识外,还存在着另一种不合乎理性的知识,即宗教,“宗教的一切回答都是赋予人的有限存在以无限的意义”。正是在劳动人民的信仰中,托尔斯泰发现了真正的宗教情感,普通人从不抱怨生活,包括生活中的苦难,他们心平气和,忍受一切,“劳动者平静地、更常见的是怀着愉快的心情生活、受苦和走向死亡”。他们知道生和死的意义,认为一切不是虚空,而都是善。“我认为,创造生活的劳动人民的行动才是唯一真正的事业,这样的生活所具有的意义乃是真理,所以我接受了它。”有两种宗教,有两种生活:刽子手、醉鬼和疯子眼中的生活就是恶,但劳苦大众眼中的生活则是善。托尔斯桨——这是赋予我的划向彼岸——与上帝结合——的自由。就这样,生的力量在我身上复活了,我又重新开始生活。 ”
第四部分是对东正教会的抨击(第 13—16章)。托尔斯泰认为,任何宗教的实质在于它能赋予生命以一种不会随死亡而消失的意义,因此,他相信“彼此相爱”,却不信“圣父、圣子和圣灵”的空虚设置;他厌烦教会人士的虚伪和各种形式化的宗教仪式,但在听一位农民朝圣者谈论上帝和信仰时,宗教的意义却呈现在他面前;他质疑东正教会,因为东正教会面对其他教会和教派所持的态度:“可是出现了一些必须加以解决的紧迫问题,而教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却与支撑着我生活的信仰原理本身直接对立,这就迫使我彻底放弃与东正教往来的可能。 ”“过去令我感到厌恶的一切,现在却生动地呈现在我面前。尽管我看到了,与那些宗教代表人物比起来,在全体人民中较少那种令我厌恶的谎言杂质——可是我仍然看到,在人民的信仰中真理也掺杂有谎言。 ”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最后以“一场梦”作为结束,这“描述这个梦就可以将我上面所作的冗长叙述全部包容无遗,并使之鲜明而清晰。”他梦见他仰面躺着,突然开始思考他从未思考的问题:我是怎么躺着的,我躺在哪里?结果他发现他躺在一张吊床上,为了躺得更舒服,他倒换两腿,却发现两脚悬空了,再往下看,见自己身处无法想象的高处,下面是无底的深渊,“下面的无限令我厌恶和恐惧,上面的无限吸引我并使我坚定起来。我依然靠最后几根还没有滑脱的带子悬挂在深渊之上。”最后他发现,他仅仅躺在一根带子上,却保持着平衡,毫无疑问不会掉下去。“仿佛有谁在对我说:你可千万要记住啊。这时我就醒了。”托尔斯泰的这“一场梦”余音绕梁,像是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它赋予《忏悔录》一种开放性结构,同时也表明,托尔斯泰未能在《忏悔录》中完成他的思考。
在托尔斯泰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忏悔录》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作品。托尔斯泰创作伊始,即以其深刻的内省性和思具有自传色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主人公紧张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过程就得到了细腻、精确的展示。早在 1856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就独具慧眼地归纳出了托尔斯泰早期创作所体现出的两大特征,即“心灵辩证法”(диалектика души)和“道德情感的纯洁”(чистота 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чувства),从此,对人物内心生活复杂性的深究和再现,对人的崇高道德感的发掘和颂扬,就成了托尔斯泰所有作品的不变主题。在托尔斯泰成熟时期的作品中,“道德忏悔”“精神内省”更是成了主人公们的“标配”,《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和彼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都有其高度紧张的精神发展史,都在小说中撰写了一部他们自己的“忏悔录”。在《忏悔录》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安娜 ·卡列尼娜》中,在其中最具自传色彩的人物列文身上,我们似乎能看到《忏悔录》的前奏。列文旨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庄园改革尝试,列文把幸福的家庭生活当成理想生活的前提,列文目睹哥哥去世时对生活意义发出的追问,列文因为感觉不到生的意义而产生的自杀冲动,娜·卡列尼娜》的结尾,列文走出客厅,避开众人,来到露台上,独自仰望天空,突然思考起上帝和信仰、知识和理性、善与爱等“永恒问题”,他最终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种新的感觉没有使我改变,没有使我幸福,没有我所幻想的那样突然间使我恍然大悟——它也和我对儿子的感情一样。什么惊喜也没有。而信仰——或者不是信仰——我不知道是什么,但这种感觉不知不觉地经历了痛苦后出现在我身上,并牢牢地盘踞在我心里了。
我照样还对马车夫伊万生气,照样将进行争论,还是会不合时宜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的心灵与其他一些人的,甚至与妻子的心灵最圣洁的东西之间的那堵墙将依然存在,照样为自己的担心责怪她而又为此感到后悔,照样不会凭理智明白自己为什么祈祷,并还将祈祷——然而我现在的生活,我的全部生活,不管我将遇到任何事情,它的每分每秒——不但不像以前那样毫无意义,而且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善的意义,我有权把它贡献出来,在生活中加以实施。(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靳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版,第 880—881页)
我们不难感觉到,《忏悔录》似乎就是接着《安娜 ·卡列尼娜》的线索、顺着列文的思路写出来的,托尔斯泰只不过是在《忏悔录》中换了一个人称、换了一种笔法,继续他在《安娜 ·卡列尼娜》以及包括《战争与和平》在内的他之前所有作品中业已展开的思想探索。
然而,在《忏悔录》之后,托尔斯泰的创作风格却产生某种突转,《忏悔录》就像一道高高的分水岭,把托尔斯泰之前的创作和他的后期创作分隔为两大板块。《忏悔录》中所提出的这些基本问题,如生活的意义、生命的目的、道德的价值、信仰的实质、社会的公正、教会的作用等,都成了托尔斯泰后期创作所诉诸的主题,它们深刻地渗透进了托尔斯泰后期各种体裁的作品,无论是政论还是小说,无论是剧作还是寓言。托尔斯泰后期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复活》,究其实《忏悔录》之后写作的所有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忏悔录》的烙印,无论是对社会不公的抨击,还是对善良人性和民间生活真理的呼唤,无论是对自我道德完善的憧憬,还是对生活意义的终极拷问,均可在《忏悔录》中觅得端倪。就这一意义而言,《忏悔录》可以用作解读托尔斯泰后期所有作品的一把钥匙。
《忏悔录》对托尔斯泰后期创作的深刻影响还体现在文风上。在《忏悔录》之后,除《复活》之外,我们就很少看到托尔斯泰的大部头著作了(作为长篇小说,《复活》的篇幅也比《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要小得多),而且,他的各类体裁作品都开始体现出越来越强的政论性和道德感,文字上也越来越简洁有力,托尔斯泰开始有意识地舍弃那些被他在《什么是艺术》一文中贬为“多余的细节”的现实主义描写,开始追求更具普遍性、抽象性和教谕性的寓言体风格。屠格涅夫认为托尔斯泰《忏悔录》的出众之处,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真诚、真实和信念的力量 ”(искренность,《忏悔录》是“托尔斯泰主义 ”(толстовство)的纲领。
《忏悔录》其实并非专为宣扬“托尔斯泰主义”而作,但这部作品所提出、所思考的问题,客观上却为后来定型的“托尔斯泰主义”奠定了基础。《忏悔录》写成后,如我们前面所言,并未立即在俄国境内得到公开传播,托尔斯泰自己恐怕也没把这部作品当作某种宣言性的东西。直到《忏悔录》完稿数年之后,随着托尔斯泰社会威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大,他对俄国社会生活的介入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他的思想的博大精深,再加上他身边的切尔特科夫、比留科夫等“托尔斯泰主义者”的不断宣传和推广,“托尔斯泰主义”才最终形成。托尔斯泰主义者们创办了专门的出版社“中介”(Посредник),印制托尔斯泰的各种政论小册子和宗教主题的文学作品;成千上万的信众络绎不绝地造访托尔斯泰的庄园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就像是朝觐圣教派。所有这些“反教会”行为,终于促使俄国东正教会在 1897年宣布“托尔斯泰主义”为异端学说,在 1901年更是革除了托尔斯泰的教籍。所谓“托尔斯泰主义”,其主要内容就是“不以暴力抗恶 ”(непротивление злу насилием)、“宽恕一切 ”(всепрощение)、“博爱 ”(всеобщая любовь)、“个人的道德自我完善”(нравственное само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е личности)和“简朴的生活方式”(опрощение)。不难看出,
“托尔斯泰主义”是一种神学意义上的混成主义,是不同信仰、不同宗教学说和道德哲学、伦理社会学等因素的合成。不过,所有这些思想观点我们均可在《忏悔录》中发现,《忏悔录》因此也成了托尔斯泰晚年道德诉求、生活哲学和宗教信仰的集中表达。
俄国文学史家米尔斯基对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推崇备至,他在其《俄国文学史》称《忏悔录》为“人类灵魂在面对生与死的永恒秘密时所做出的最伟大、最恒久表达之一”,
“是俄国文学中最伟大的雄辩杰作”,“《忏悔录》高于他(指托尔斯泰。——引者按)的其他所有作品,这是一部世界性杰作,如我已冒险声称的那样,它与《约伯记》《传道书》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处于同一级别”。他还这样具体地界定
《忏悔录》的体裁属性、艺术特色以及由《忏悔录》所引发的托尔斯泰的创作转向:
就某种意义而言,《忏悔录》可毫不夸张地被称为其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它并非事不关己、自给自足的“生活再现”,一如《战争与和平》或《安娜 ·卡列尼娜》;它是“功利之作”“宣传之作”,就此意义而言更非“纯艺术”。然而,它却含有那两部伟大长篇小说均不具备的一些“美学”品质。它是构筑而成的,且结构技艺高超而又精准。它具有一种雄辩的律动,很难想象这种律动会出自《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之手。它更为综合概括,不再依赖其长篇小说中无处不在的现实主义细节之效果。其分析简洁、深刻而又大胆,这里没有任何“心理窥视”
(列昂季耶夫语),这种“心理窥视”曾令其早期作品的许多读者望而却步。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与荷马史诗相提并论,有些牵强。《忏悔录》却更有理由与同样伟大的“世界之书”《传道书》和《约伯记》并论。因此,认为托尔斯泰于 1880年左右发生的转变是其文学意义上的失败,这一观点纯属谬见。他始终不仅是首屈一指的作家,而且也是首屈一指的俄国文字大师。甚至连他最为枯燥教条的政论,亦属文学杰作和俄语范本。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托尔斯泰自此时起便不再是一位“作家”,亦即不再是一个志在写出文学佳作的人,而成为一位布道者。如今,他所有文字只有一个目的,即阐释和完善其学说。(米尔斯基:《俄国文学史》,刘文飞译,商务印书馆 2020年版,第 403—404页)
在托尔斯泰《忏悔录》的手稿上,原本并未标有《忏悔录》(Исповедь)之标题,这或许说明,托尔斯泰在写作这部作品时并无“对标”圣奥古斯丁或卢梭同题作品的动机。写的信中写道:“我很忙,我因这部作品激动不已。这部作品不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没打算发表。”托尔斯泰认为《忏悔录》不是文学作品( работа н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而米尔斯基则坚称:“这是一部艺术作品”。就对信仰问题的深刻探究而言,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是一部神学著作;就对生活目的和存在意义的不懈追问而言,这是一部哲学著作;就对个人生活史和精神史的艺术再现而言,这又的确是一部文学作品,与托尔斯泰之前、之后的所有小说在主题和风格上均如出一辙。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是一部融神学、哲学和文学的因素为一体的杰作,是一部超题材、超体裁的作品。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不仅是他的忏悔录,也是他的质疑录和思辨录,是他思想的结晶,甚至就是他的思考之过程。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是没有答案的答案,不是答案的答案,它在说明,思考的过程本身可能就是答案,思考本身就是人的存在的最好证明,即帕斯卡尔所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Man is a reed that thinks)。真诚流露和表述,虽然他的忏悔所面对的不是一位神父,而是我们这些读者,我们却依然会有一旁偷听的惶恐和偶获私授的愉悦。阅读《忏悔录》的方式和姿态,可能应该有像帕斯捷尔纳克在《天放晴时》一诗中描写他在面对宇宙、世界和自然的“合唱曲”之“遥远的回响”时所带有的那份感动,即“置身于隐秘的颤抖, /噙着幸福的泪滴”。
刘文飞
2022年 8月 20日于京西近山居
我在知识中找不到解答,就开始在生活中寻找,希望能够在我周围的人中找到它。于是我开始观察人——那些像我这样的人,我观察他们在我周围怎么生活,他们如何对待那个使我陷入绝望的问题。
在那些受的教育和生活方式都与我相同的人们身上,我我发现,我这个圈子里的人要摆脱我们大家的可怕处境有四条出路。
第一条出路是视而不见。即既不知道也不明白生是恶并毫无意义。这类人大多数是妇女,或是很年轻的人,或是很愚钝的人;他们还不懂得叔本华、所罗门和佛所遇到的生的问题。他们既没有看见龙在等着他们,也没有看见那两只老鼠在啃噬他们抓住的树桠,而只顾舔蜜汁。但是他们只能舔一段时间:只要一有什么东西使得他们注意到龙和老鼠,他们便会立即停止舔蜜了。我向这类人没有什么可学的,因为已经知道的就不可能再成为不知道的了。
第二条出路是享乐。即已经知道生是毫无希望的,便有什么福可享且享之,既不去瞧龙,也不去看老鼠,而是尽情地舔蜜,尤其是当树桠上蜜汁多的时候。关于这条出路,所罗门是这样描写的:
“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神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份。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
我们圈子中大部分人都照这第二条出路办。他们的处境使他们福多于祸,而道德上的麻木不仁则使他们有可能忘记,他们的优越处境乃是偶然的,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像所罗门那样拥有一千名妻子和宫室,如果一个人有一千名妻子,那就会有一千人没有妻子,而每座宫室都需要有一千人汗流满面地建造它,今天偶然性使我成为所罗门,明天它就可能使我成为所罗门的奴隶。而这些人由于想象力的迟钝,可能忘记那使佛不得安宁的事,即病、老、死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会使这一切享乐化为泡影。他们之中有些人断言,他们思
看,他们并不能因此而有别于那类看不见问题、只顾舔蜜的人。这类人我也不能仿效:既然我没有他们那种迟钝的想象力,我就不可能硬给自己制造出来。我同任何一个活人一样,既已看见了老鼠和龙,就无法把视线从它们身上移开了。
第三条出路是靠力量和毅力。即明白了生是恶并毫无意义后,便把它毁灭掉。少数刚强而彻底的人就是这么做的。当他们明白,跟他们开的这个玩笑有多么愚蠢,明白死者比生者幸福得多,因此死是上策时,他们就这样做,立即结束这个愚蠢的玩笑。好在办法有的是:上吊、投水、刀子捅进心脏、卧轨。我们圈子里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这样做的人大多数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即精神力量最充沛、那些损害人的良知的习性还较少的时期。我看到,这条出路最可取,所以我也想这么做。
第四条出路叫做软弱。即明白生是恶并毫无意义,却仍然苟且偷生,虽然早已知道,生不会有任何结果。这类人知道死比生好,但又没有力量采取明智的行动——尽快结束欺因为既然我知道什么是上策,它又由我决定,为什么我不付诸实行呢?……我就属于这类人。
我分析的这些人就是靠这四种办法来摆脱可怕的矛盾。无论我怎么苦思苦想,除这四者外,我没有见到过任何别的出路。第一种出路:不明白生是毫无意义的,是虚空和恶,不明白最好是不生存。但我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一旦知道了,我就不能闭眼不看。另一种出路是:享受现有的生活,不去想未来。这点我也做不到。我像释迦牟尼一样,知道有老、病痛和死之后,就不能外出打猎了。我的想象力太活跃了。此外,对于赐予我片刻欢乐的转眼即逝的偶然性,我不能感到高兴。第三种出路是:明白生是恶和愚蠢的之后,就停止生存,自杀。虽然我已明白这一点,但不知为什么一直还没有自杀。第四种出路就是像所罗门、叔本华那样地活着,即知道生是对我开的一个愚蠢的玩笑,但仍然活着,洗脸,穿衣,吃饭,说话,甚至还著书立说。这使我感到厌恶和痛苦,但我仍然维持这种现状。识到我的想法不正确。不管我觉得我的思路和那些使我们认识到生之毫无意义的智者们的思路是多么令人信服和无可置疑,我仍然对于我论断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存在一种模糊的怀疑。
这种怀疑是这样的:我,我的理性,认识到生是不合理的。如果最高理性不存在(它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能够证明它存在),那么对我来说理性就是生命的创造者。如果没有理性,生命对我来说也就不存在了。既然理性本身是生命的创造者,那么它怎么会又否定生呢?或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没有生命,那么也就不存在我的理性,可见,理性是生命之子。生是一切。理性是生命之果,而这个理性却否定生本身。我感觉到,这里有点不对头。
生是毫无意义的恶,这是确定无疑的。 ——我对自己说——可是我过去活着,现在也活着,整个人类过去生存着,现在也生存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人类可以不生存,那么它为什么还要生存?
莫非就我一个人和叔本华这么聪明,竟明白了生是恶,生是虚空的这一论点,则不那么费解,这一点很早以前就被一些最平凡的人道破了,但是人们过去活着,现在也活着。难道说,他们都只顾活着而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对生的合理性加以怀疑吗?
我那已为哲人们的智慧所肯定的知识,向我表明,世上一切,无论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全都被安排得无比高明,只有我一人的境况很荒谬。那些傻瓜——广大的普通群众——对于世上一切有机物和无机物是怎么安排的一无所知,可是他们照样活着,并觉得他们的生活被安排得非常合理!
这时我脑子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想法:也许是有些东西我还不知道呢?因为无知正是这么做的。无知一贯也是这么说的。它不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是荒谬的。实际上得出的结论成了这样:存在着整个人类,它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并似乎理解它自身生存的意义,因为如果它不理解这一点,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而我却说,整个生命毫无意义,我无法生活下去。
谁也不会干预我和叔本华否定生。不过,既然否定生,你就自杀吧。既然你活着又不能理解生的意义,那就结束生命好了,别老在生活中瞎混,还讲个没完,写个没完,说什么你不理解生。你来到一群快活的人当中,所有的人都觉得心情很好,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你觉得无聊和厌烦,那么你就该走开。
说实在的,我们这些确信必须自杀而又没有决心付诸行动的人,除了是最软弱、最不彻底的人外,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说,除了是像唠叨不休的傻瓜似的蠢话连篇的愚人外,还能是什么?
尽管我们的智慧毫无疑义是可靠的,它却并没有给予我们关于我们生的意义的知识。而创造生活的整个人类,千百万人,却并不怀疑生的意义。
的确,很早很早以前,自有生命开始(对生命我略有所知),人们就生活着,也知道生是虚空这一论断(这一论断向我表明生是毫无意义的),可是人们照样生活并赋予它某种意义。自从开始有人的某种生活以来,人们就已知道生的这种意义,他们便一直这么生活,直到有了我。我身上和我周围所有的一切全是他们对生认识的结果。我运用来讨论生并谴责生的所有思想武器,都不是我创造的,而是他们创造的。我出生、受教育和长大成人都应当归功于他们。是他们开采铁,教会人伐木,驯养牛马,教会人播种,教会人共同生活,安排好我们的生活;他们教会我思考和说话。而我,他们的一件产品,由他们哺育、抚养、教育的我,用他们的思想和语言来思考的我,却向他们证明,他们——毫无意义!“这里有点不对头,”我对自己说,“我在某个地方出了差错。”可是错在哪里,我怎么也找不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