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机电控制在各种制造环境中成为重要的环节。机器人,AGV、数控机床等,都是计算机控制的对象,也是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要素,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机电专业的发展会迅速增长,对教材的需求无疑增加。全书基于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认识、了解、掌握、应用、深化五个层次,以机电控制的问题为引导、解决问题为驱动,阐述了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目的和任务。
|
內容簡介: |
《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根据机电控制的特征,结合机电专的学生在电子、控制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从工程应用的层面,按照“宏观做架构、微观做设计”的原则,介绍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系统组成、设计原理、开发过程和理论升华的基本知识。
全书基于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认识、了解、掌握、应用、深化五个层次,以机电控制的问题为引导、解决问题为驱动,阐述了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目的和任务、机电控制的核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要素与要点、典型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初步知识。书中以系统设计为目标,以解决机电控制的运动控制问题为终点,采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相结合的手段,涵盖了电子设计软件应用等知识。
在材料组织上,《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注重系统设计思想与架构,而忽略详细设计说明方面的内容,适合机电专业学生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材使用,也适合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
關於作者: |
王兴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研究生指导教师。199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国防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相关的研究开发。历史上参加、主持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4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4次;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8种;获得国家专利40多件。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
1.1 计算机控制的目的和任务 1
1.2 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的核心任务 2
1.2.1 计算机控制系统 2
1.2.2 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
特点 4
1.3 本书内容及其学习要点 6
1.3.1 学习本书应具备的前期基础 6
1.3.2 本书的主要内容 7
第2章 控制系统设计软件
Altium Designer 9
2.1 设计开发控制系统的步骤与过程 9
2.2 使用Altium Designer的若干基础
知识 12
2.3 Altium Designer设计示例 25
2.3.1 Altium Designer的主界面 25
2.3.2 创建一个新项目 26
2.3.3 设计原理图 30
2.3.4 设计PCB板 33
第3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框架 38
3.1 信号、传感器与环 38
3.1.1 信号 38
3.1.2 PWM信号 40
3.1.3 传感器与变送器 42
3.1.4 开环和闭环 45
3.2 开环结构的控制系统 46
3.3 闭环结构的控制系统 49
第4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54
4.1 计算机的数字特征与CCS的三大
模块 54
4.1.1 计算机的数字特征 54
4.1.2 CCS的三大块 54
4.2 输入块的基本要素 56
4.2.1 AD转换 56
4.2.2 调理电路 59
4.2.3 输入块的架构 62
4.3 处理与控制作业 63
4.4 执行块的要素 67
4.4.1 DA转换 67
4.4.2 保持器 70
4.4.3 执行与输出块小结 71
第5章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I/O
通道 73
5.1 通道与隔离 73
5.1.1 通道 73
5.1.2 隔离 75
5.2 通道的设计要点 77
5.2.1 入模出模通道I(a)?O(a) 77
5.2.2 入模出数通道I(a)?O(d) 80
5.2.3 入数出模通道I(d)?O(a) 82
5.2.4 入数出数通道I(d)?O(d) 88
第6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驱动设计 90
6.1 驱动设计基础 90
6.1.1 驱动设计与选用的原则 90
6.1.2 常用于驱动电路的器件 91
6.2 CCS中一些简单驱动的设计 94
6.2.1 基于三极管的设计 94
6.2.2 基于MOS管的设计 99
6.2.3 基于运放的设计 102
6.2.4 基于驱动IC的设计 107
6.3 CCS中最常见的两类电动机驱动
简介 109
6.3.1 步进电动机驱动器 109
6.3.2 伺服电动机驱动器 112
第7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人机接口 117
7.1 键盘接口 117
7.1.1 独立连接式键盘 117
7.1.2 矩阵连接式键盘 118
7.1.3 二进制编码键盘 119
7.1.4 智能式键盘 119
7.2 显示与打印接口 120
7.2.1 图形显示方式 120
7.2.2 其他数字形显示方式 122
7.2.3 打印机等接口 122
7.3 其他人机接口 123
7.3.1 鼠标 123
7.3.2 触摸屏 123
第8章 机电控制系统中的电动机 126
8.1 电动机分类概述 126
8.2 步进电动机 127
8.2.1 结构与分类 128
8.2.2 工作原理与基本指标 129
8.2.3 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特征 132
8.2.4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 134
8.3 伺服电动机 135
8.3.1 伺服电动机的分类及特点 136
8.3.2 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40
8.3.3 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特征 143
8.3.4 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
电动机 144
第9章 传递函数基础知识 146
9.1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146
9.2 控制系统时域模式的数学模型 148
9.3 传递函数及其意义 150
9.3.1 Laplace变换 150
9.3.2 传递函数的概念 152
9.3.3 传递函数的求法 154
9.4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157
9.4.1 比例环节 158
9.4.2 惯性环节 158
9.4.3 微分环节 159
9.4.4 积分环节 160
9.4.5 振荡环节 161
9.4.6 延迟环节 162
9.5 利用传递函数分析系统 163
9.5.1 系统的结构图 163
9.5.2 基于结构图的系统分析 165
第10章 PID控制简介 168
10.1 自动控制性能指标的相关概念 168
10.2 PID控制原理 169
10.2.1 PID控制的思路 169
10.2.2 PID控制的微分方程与
传递函数 170
10.2.3 PID控制各校正环节的
作用 171
10.2.4 PI、PD、PID组合控制 171
10.3 数字PID控制 172
10.3.1 数字PID的差分方程 172
10.3.2 常用的控制方式 173
10.3.3 PID算法的两种类型 173
10.4 其他PID控制技术 174
10.4.1 标准PID算法的改进 174
10.4.2 数字PID参数的选择 175
10.4.3 数字PID控制的工程实现 176
10.4.4 自行开发PID控制 176
第11章 一个机电控制系统案例 177
11.1 机械系统的设计 177
11.2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概要 179
11.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79
11.2.2 电动机的选择 180
11.2.3 电动机驱动模块 181
11.2.4 红外遥控模块的电路设计 182
11.2.5 总体的流程框图 184
参考文献 185
|
內容試閱:
|
“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必须能够去做它”,这应该是科技工作者做事情的首要准则。
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涉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电子自动化设计软件的使用、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及机电系统控制的特征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机电专业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机械课程(从制图、理论力学和其他力学到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设备等)的学习上,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较薄弱,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与控制系统设计原理方面几乎没有接触,这就导致机电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时有较大难度。偶尔有少数学生通过自学知晓零星知识,但是相比控制专业要求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仍然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更糟糕的是,多年来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一直没有与前述机电专业学生基础的教材相结合,导致上课的教师们不得不用控制专业的教材来给机电专业的学生授课。
王兴波教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深知计算机控制技术对于这个专业的重要性。近年来,在从事机电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本科课程教学后,决定写一本适合机电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本书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零基础入手,以“能设计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为目的,从电子自动化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开始,一步一步地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要点,直到能够搞清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含义和设计自己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去做一件事和怎样去做好这件事,本书就是基于这样的宗旨来组织材料的,希望对机电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本书由王兴波、王珏编著,其中有关电机及其驱动部分的内容由王珏工程师负责。书中的诸多插图由研究生廖偲、吴继聪、郑聪、钟俊健、金岳泉、罗金凤等人绘制、核定,尤其是第11章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均由他们几人完成。
本书受到以下项目支持和资助:①佛山市高校和医院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创新与发展平台”,编号为2016AG100311;②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广东省智能制造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③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④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学者激励计划项目。
编 者
|
|